1.2 长江经济带范围界定和发展概况
1.2.1 长江经济带范围界定
长江经济带是依托长江而设立的贯穿东中西部的一条经济带域。全长6300多千米的长江,流经11个省市,奔腾不息,浩浩荡荡,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之一,是我国第一大河,世界第三大河。长江的货运量全球第一,约相当于美国密西西比河货运量的4倍、欧洲内河货运量的10倍。长江干线航道长2838千米,整个流域拥有内河航道近9万千米。
以长江为依托和纽带,长江经济带应运而生。但长江经济带不等同于作为自然单元的长江流域,而是一个兼具经济、社会、人文、自然的综合体,是具有整体性、协作性和经济联动性的经济聚集带。按照长江经济带规划,其覆盖了长江上中下游的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重庆、四川、云南、贵州9省2市,沿线有40个地市,横贯了我国东中西部,总面积约有205万平方千米,人口和生产总值均超过全国的40%。
国家将长江经济带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是希望长江经济带完成一定的任务,即提升长江黄金水道功能,建设综合立体交通走廊,创新驱动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全面推进新型城镇化,培育全方位对外开放新优势,建设绿色生态廊道,创新区域协调发展体制机制。在此任务下,国家赋予了长江经济带四个战略定位:一是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内河经济带;二是东中西互动合作的协调发展带;三是沿海沿江沿边全面推进的对内对外开放带;四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先行示范带。
1.2.2 长江经济带发展概况
1.2.2.1 长江经济带经济总体概况
如前所述,长江经济带包括长江流域上中下游的11个省市,这11个省市处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长江下游的上海、江苏和浙江人均GDP已经在10000美元以上,处于创新驱动阶段。其经济发展水平在长江经济带甚至全国范围内都处于领先水平,属于工业化后期阶段;贵州和云南人均GDP却在5000美元以下,处于要素驱动和工业化初期阶段,工业化水平还比较低;其他六省市人均GDP在5000~10000美元之间,处于效率驱动和工业化中期阶段。总体来看,长江经济带具有良好的农业和工业发展基础。长江经济带11省市的粮棉油产量在全国占比为40%以上,具有大农业的基础地位,农业在全国也居于首位;从工业来看,长江经济带汇聚了我国钢铁、汽车、电子、石化等现代工业的大部分精华。另外,良好的经济发展基础与优越的开放条件,也使长江经济带内的金融、信息、电商、物流、创意、设计、文化、旅游等现代服务业的发展规模与水平在全国占有优势地位。
表1.2 长江经济带概况(2014)
数据来源:2014年统计年鉴。
表1.3 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率 单位:%
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长江经济带取得了长足发展。计算结果显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六十多年来,长江经济带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为8.65%,累积增长了约156倍,高于全国增速。在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中,浙江省经济增长速度最快,年均增长率为9.58%,累积增长了263倍多;安徽省增速最慢,年均增长率为7.65%,累积增长了约88倍。而改革开放以来,得益于改革开放政策,沿海省市发展速度最快。浙江省累积增长了约62倍,年均增长率约为12.56%,经济增长速度最快。但随着西部大开发政策的渐次推进,长江中上游地区也得到了快速发展。2000年以来,西部的重庆、四川等省市飞速发展,其发展速度甚至超过了长江下游的上海市和浙江省,尤其是重庆市,经济增长速度最快,2015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速为11%,累积增长了约4.2倍,年均增长率约为13.5%。但上海市的发展速度则明显放缓,累积增长了约2.7倍,年均增长率约为10.7%。这说明国家的西部大开发政策是有明显实效的,促进了西部地区的快速发展,缩小了长江上中下游地区的相对差距,战略和政策措施效果明显。
改革开放以来,长江经济带产业结构也不断优化,产业层次有了较大幅度的提升。2016年,长江经济带三次产业结构为8.10∶42.88∶49.02,实现了“三二一”型的产业结构转变,三次产业结构的高端化方向明显,对经济增长也产生了显著的积极作用和明显的影响。
表1.4 长江经济带2013—2017年各省市地区生产总值总量及增速(网络数据汇总)
2016年长江经济带涵括的11省市的地区生产总值总量已经达到33.29万亿,在全国不含港澳台31省市GDP总量74.4万亿中,占比为44.7%,已近半壁江山。从GDP总量排名来看,2016年GDP总量排在前十位(广东、江苏、山东、浙江、河南、四川、湖北、河北、湖南、辽宁)的地区中,有5个隶属于长江经济带区域,即江苏、浙江、四川、湖北、湖南。而实际GDP增速排在前十位的地区中,有7个省市属于长江经济带覆盖地区,分别是西藏、重庆、贵州、江西、湖北、云南和安徽。2017年前三季度,长江经济带11省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6.7万亿元,同比增长8%,高于全国平均增速,7省市的GDP增速排名进入全国前十。由此,不管是从总量上说,还是从增速上说,长江经济带已经无可非议地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核心区域,更是未来很长时间的经济增长极点。
1.2.2.2 长江经济带人口状况
从表1.5可以看出,截至2016年,长江经济带11省市的人口总数为59140万人,占了全国人口总数13.83亿人的42.8%,也几乎是全国人口的一半,其中有6个省份的人口数超过5000万人。可见,长江经济带强大的人口吸引能力。近年来,长江经济带人口呈现出一种趋势,即逐渐向地区中心城市或者省会城市聚集,比如四川省会成都市常住人口已经近1000万,四川“十三五”规划在人口政策上特意提出要控制特大城市主城区人口,缓解由于人口过于密集而带来的城市病问题。而武汉、重庆、苏州、徐州、合肥、长沙、南昌、温州等也成为长江经济带人口集聚区域。
表1.5 2016年长江经济带各省市人口数
数据来源:中商情报网。
1.2.2.3 长江经济带城市状况:城市圈层与城市化
从地图上看,《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确定的三分之一的特大城市群(长三角城市群),八分之三的大城市群和区域性城市群(成渝城市群、长江中游城市群、江淮城市群)都集中在长江经济带流域内,长江经济带也就成了我国“两横三纵”城镇化战略格局的重要支撑。
表1.6 2016年长江经济带地级及以上城市数量 单位:个
目前,长江经济带都市经济圈发育状况和发育程度良好,已经形成了三大都市的经济圈和城市群,即长江上游的成渝城市群,长江中游地区包括武汉都市圈、长株潭城市群、环鄱阳湖城市群等在内的中游城市群和长江下游由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等省市组成的泛长三角都市群。上中下游城市圈层的体量、规模和影响力可以与沿海的三大都市经济圈媲美,并且具有明显的后发优势和腹地更深广、联系更为紧密、具有持续影响力和爆发力等优势。
图1.1 长江经济带上中下游经济圈示意图
泛长三角都市经济圈:“3+2”模式,是在包括上海、江苏、浙江在内的长三角基础上,把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安徽、江西两省纳入泛长三角经济区。泛长三角第一次提出是在2008年年初,胡锦涛总书记在视察安徽时,第一次明确提出了“泛长三角”的概念和“泛长三角区域发展分工与合作”问题,后逐渐成形。现在泛长三角已经成为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领头羊”,综合实力最强,被国际公认为六大世界级城市群之一,并致力于在2018年建设成为世界第一大都市圈。龙头城市上海是国际经济、金融、贸易和航运核心之一,带动着长三角地区和全部长江流域的发展。江苏、浙江等省份紧密衔接、配合,建设“3小时经济圈”。南京和杭州被认为是泛长三角都市经济圈的两个副中心。合肥也将和南京、杭州等城市一起建设国际化都市区。
长江中游城市群:长江中游城市群以武汉为中心城市,长沙、南昌为副中心城市,包括湖北的武汉都市圈(1+8)、襄荆宜城市群和湖南的长株潭城市群(3+5)和江西的环鄱阳湖经济圈(1+8)。长江中游城市群以武汉为中心,还包括黄石、鄂州、黄冈、仙桃、潜江、孝感、咸宁、天门、随州、荆门和荆州以及河南省的信阳、江西省的九江和湖南省的岳阳,其中,12个为地级城市,3个为省直辖县级市。长江中游城市群将是我国具有优越的区位条件、交通发达、产业具有相当基础、科技教育资源丰富的城市群之一,在我国未来空间开发格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和意义。在长江中游城市群中,三个特大城市武汉、长沙和南昌,呈“品”字形分布,分别为三省的省会和中心城市,是三个都市圈的“首位长江中游城市群城市”和“核心力量”(是为“三核”);并以三核为中心形成武汉都市圈、长沙都市圈、南昌都市圈共三大都市圈(是为“三圈”);三大都市圈,在各省的经济总量中所占的比重均在60%以上,是带动周边地域经济发展的拉动力量,是推动三省经济发展的发动机和“中部崛起”的增长极(是为“三极”)。
成渝城市群:成渝城市群,横跨四川省和重庆市,总面积18.5万平方千米,常住人口9094万。以成渝经济区为依托,以成渝两市为双核,主要范围包括四川省的成都、绵阳、德阳、乐山、眉山、遂宁、内江、南充、资阳、自贡、宜宾、广安、达州以及重庆主城九区、万州、涪陵、合川、永川、江津、大足、垫江、璧山、铜梁等。在国家层面上,成渝城市群一体化发展已经纳入了长江经济带的发展规划中。2015年1月,成渝城市群入围国家级城市群。2016年5月4日,国家发改委发布《成渝城市群发展规划》,未来成渝城市群将通过穿梭在区域内的城际交通,在核心城市与周边城市、核心城市与核心城市之间,构建一小时出行圈。成渝城市群中将崛起一批百万级以上的区域中心城市。
从城镇化水平来看,长江经济带11省(市)城镇化发展并不均衡,长江下游的东部地区城镇化率高于全国水平;而长江上游的西部地区城镇化率则低于全国水平,总体上东重西轻。2015年,位于长三角“龙头”地区的江苏、浙江两省城镇化率分别达到66.5%、65.8%,而位于长江经济带末端的云南省则为42%,贵州省为42.01%,四川省为46.3%,湖北省为56.6%,湖南省刚过50%,江西省和安徽省分别为51.62%和49.15%。《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确定,到2020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0%左右。整体来看,长江经济带拥有2.76亿农村人口,占全国农村人口的43.77%,城镇化水平仍有很大的上升空间。
1.2.2.4 长江经济带交通建设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长江经济带内上中下游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都取得了巨大成效,路网结构布局不断完善,规模持续扩大,交通技术水平提升显著,交通运输能力持续增强,已经初步构成了以长江黄金水道为依托,涵括水路、公路、铁路、民航、管道等多种交通运输方式在内,紧密衔接、协同发展的综合立体交通网络。
表1.7 截至2016年年底长江经济带各省市运营铁路里程 单位:千米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17。
从数据来看:长江经济带2016年年底通车运营的铁路里程达到36566.3千米,与2012年铁路营业里程27999千米相比,增加了8567.3千米,占全国总里程数的百分比变化不大,维持在29.5%。很显然,长江经济带铁路里程与带域内的经济、人口、区域面积相比,还需要大幅度提升。
从公路里程来看,长江经济带公路建设发展迅速,尤其是高速公路发展速度很快,2016年长江经济带高速公路通车里程为51173千米,占全国总高速公路里程130973千米的39.1%。内河航道里程在2012年就达到88964千米,占了全国内河航道里程的71.17%,黄金通道的作用凸显。
虽然几十年间长江经济带交通网络建设发展迅速,但与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要求相比,长江经济带综合、立体的交通网络建设仍然存在着需要发展的空间和差距,这种不足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一是城际铁路建设还比较滞后,城际交通网络功能不完善,难以适应城市群空间布局和新型城镇化发展格局;二是网络结构完善度不够,通达的深度和覆盖的广度还比较欠缺,技术等级也偏低;三是长江黄金水道的潜能还没有充分发挥出来,在现有的航道中,通行能力和运载潜力大的高级航道占的比重还偏低,特别是长江中上游航道存在梗阻问题,整体的集疏运体系还没有完全建成;四是立体交通网络体系没有建构,不同运输方式之间的无缝衔接还不充分,不能实现铁路、公路和航空的有效衔接;五是东西向铁路、公路运输能力不足,南北向通道能力紧张,向西开放的国际通道能力薄弱。
1.2.2.5 长江经济带产业状况
长江经济带由于涵括范围广,各地发展水平不一致,产业层次也存在差异,各省的主导产业有一定的差异。长江上游的成渝经济区,主导产业为汽车制造、生物医药等;长江中游的城市群主导产业为汽车、家电、装备制造,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四省都有这四大主导产业;长江下游的长三角是我国重要的制造业基地,工业经济撑起了整个长三角地区经济的增长,制造业体系完整,技术力量雄厚,综合配套能力高,劳动生产率高。2014年长江经济带三次产业结构为6.4∶47.2∶46.4,三次产业就业结构为36.6∶27.7∶35.7,正处于工业化中期向后期阶段转化的时期。2015年,长江经济带生产总值为30.5856万亿元,人均GDP为5.2万元,发展态势良好,发展潜力巨大。2016年长江经济带的三次产业结构比为8.1∶42.88∶49.02,产业结构有了较大程度的优化,三次产业增加值分别占全国各次产业增加值的42.4%、48.2%和42.5%,是我国工业发展的主阵地。
目前,长江经济带从产业布局和发展状况来看,已经形成了包括高新技术产业群、重化工产业群、机电工业产业群等在内的三大产业集群。高新技术产业集群,主要集中在长江上中下游中心城市,如上海、南京、武汉、成都、重庆等中心城市;重化工业产业集群,主要是能源、钢铁、建材、石化等产业。长江上中下游,特别是中上游的能源、钢铁、建材、石化等,经过若干年的发展,已经具有了相当的规模,并且这些产业的不少的大型龙头企业已经在长江沿线布局聚集,形成了重化工业群,长江经济带重化产量占了全国的46%。对于机电工业产业群来说,主要是汽车产业在上游的四川、重庆和中游的湖北等已经形成了规模化聚集,2016年上半年,长江经济带沿线11省市汽车产量为588.75万辆,接近600万辆,占了全国汽车产量的约45%。而重庆市全年汽车产量更是突破300万辆,年产316万辆。这三大产业集群的形成,支撑了长江经济带各省市的经济发展和产业竞争力的提升。
表1.8 2016年长江经济带各省市汽车产量
长江上游的重庆市以两江新区和沿长江城市为产业布局载体,确立了电子信息和汽车两大支柱性产业,并大力发展新材料、新能源智能汽车、通信设备、生物医药、集成电路、高性能轨道交通装备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对农产品加工、材料、装备制造、摩托车、化工等传统优势产业进行升级改造,也花大力气发展商贸、物流、旅游等现代服务产业。
长江中游的湖北省着力打造具有世界竞争力和全球影响力的工业走廊,通过产业配套和资源整理利用发展生物医药、新能源、新能源汽车、新材料、北斗导航、智能制造、海洋工程、集成电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信息消费、高技术服务、电子商务、现代物流、文化旅游等现代服务业。湖北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主要布局在沿江国家级开发区、高新技术园区和汉孝临空工业区;现代服务业也布局在长江、汉江流域沿线。
长江下游的江苏省通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化工、物流、冶金、装备制造等产业集群,树立了建设国际先进制造业基地的目标,充分利用江苏沿江靠海的区位优势,布局了大量运输量和吞吐量大,进出口量大的基础产业,如特种冶金、精细化工、石油化工、新材料、汽车、船舶和物流产业,并大力发挥产业之间的上下游、前后向及旁侧效应,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产业链条。
长江下游的上海市在沿江和沿海布局了钢铁、新材料、船舶和海洋工程、精品钢材、新能源、装备制造、民用航空、生产性物流、石油及精细化工等产业,并形成了沿江沿海产业带,以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和空间资源优势。
1.2.2.6 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状况
长江经济带存在着结构性污染严重的生态问题。这种结构性污染,主要集中于长江经济带中上游地区。一方面,属于欠发达地区的长江经济带中上游地区,本身传统产业占比较重,沿江布局了一些技术水平低、污染性强、治理难度大的黑色金属和有色金属冶炼即压延加工、造纸、化工制造等企业,整个工业企业超过3万家,特别是化工企业就有近万家,产业类型复杂的国家级、省级、市级开发区、化学工业园区林立,且大量石化产业带基本位于我国酸雨控制区,致使水环境事故风险较高;另一方面,中上游欠发达地区面临着经济增长压力,这些欠发达地区为了发展经济,在单纯追求GDP增长的目标导向下,承接了大量东部地区转移出来的高耗能、高污染的低端产业。这些高污染产业的承接,造成了结构性污染问题,给长江经济带水环境保护工作带来了巨大压力。目前,长江流域水环境污染十分严重,干流岸边污染带累计超过600千米,污染物中包括300余种有毒污染物。早在2012年,水利部水资源公告数据显示,全国废污水排放总量785亿吨中,有近400亿吨排入长江——几乎相当于一条黄河的水量。鱼类种类锐减、湖泊富营养化问题突出,长江流域的生态系统遭到较为严重的破坏。
1.2.2.7 长江经济带创新资源状况
长江经济带具有丰富的创新资源,是我国重要的创新策源地,具有较高的对外开放程度。在长江经济带内,聚集了全国三分之一强的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2015年,长江经济带内的普通高等学校有1101个,占据全国2560个普通高等学校数量的43%;本专科在校人数也占全国本专科在校人数的42.4%。全国将近一半的两院院士和高级科技人员也聚集在长江经济带,还拥有各类国家级创新平台超过500家,涌现出了一大批包括量子保密通信、高性能计算机等在内的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重大创新成果。长江经济带研发投入的成效也很显著,研发经费支出、有效发明专利数、新产品销售收入占全国比重分别为43.9%、44.3%、50%,形成了一批创新引领示范作用显著的城市群。“武汉中国光谷”已经成为了技术创新集聚区的典范。长江经济带具备良好发展基础,区域互动合作前景广阔,未来发展空间巨大。
表1.9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数和本专科在校学生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