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题
《道德经》是关令尹喜记载的老子之言,老子之言,涵盖了无始有始开天立极之道、太古上古皇道帝德之风,以下至于王之功、伯之力。有五千多字,囊括了天地人之道。从元始以来上下何止千百代,他们都是可以推敲考证的,其中说到的圣人有三十二人之多却没有名姓,大概从古史上就没有真实名姓可查,然而他们的道德可供万世的人们对照学习,加以借鉴,他们的法度可以维系人生的极致,他们的宽裕美好优良的人性可以把人们带入圣人的领域。老圣依据古史来撰著《道德》,而孔圣依据鲁国史料以撰著《春秋》,都是一样的著书,然而却不以历史名称冠名《道德》内涵,是因围绕着三五的精神实质而作为题材的,大概也是因为周室史官掌管四方史志以及三皇五帝的书籍。《三坟》即伏羲、神农、黄帝的书籍及记载既然已经充溢,《五典》即少昊、颛顼、帝喾、尧、舜五帝时期的档案不是很完整,尚且有幸世间有这些经书,古代治道人性还没有坠落。原本老圣的意图,谆谆善诱以皇道帝德,作为政治处世修身齐家的正确指针,又以王伯的错杂出现,施用功力而又互为荣崇高尚,思虑它们各自的结果,而使人们自然醒悟,不至于错过,故而想要力挽破碎的思绪归于浑然的完全,使浮薄的社会风气返回到淳厚朴实的自然状态,纵然不能让百姓达到九皇时代的民风,难道说还不能得到一点唐虞时代和乐升平的景象吗?哎呀!圣人就像天一样的清静光明,天就是人心,圣人代表了人心啊!天就是我们所说的大道啊!圣人所行就是这样的道啊!天不用自己去作为而是圣人的光明去代天宣化,天可以说是无为了。圣人不自己去作为而是有贤人代表圣人去教化,圣人可以说是做到无为了。贤人不可以不去作为,圣人无为在上以行道,贤人有为在下以育德,如此则君臣之道就相互既济了,所以说:为无为。又说:无为而无不为。就是说的君臣各有分属职责所在。老百姓有恒常之心,也是自然情态所系。远古的风尚,普天之下都行一大道,羲皇的盛世,四海之内全然一个品德,这就是无为的作用,尤其大于行使有为于天下的作用。虽然说的是无为有为的意境,但是全在于人心天理,一切都决定于参赞天地化育之道。至于说称呼圣人而又不能彰显名字的,并非只有远古无名氏的君主,这里就是说的或包括伏羲、神农、轩辕、尧、舜这样的君主啊!尊崇古代圣人,就是尊重那个时代君主的指导思想和行为方式,倡议继承并使这个大道长久保存下去,使这个时代这个世界永恒不变,和谐吉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