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哲学大智慧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二节 礼是孔子治国的至高智慧

一、孔子治国体系是以仁为中心的仁礼观

孔子思想体系的中心究竟是什么曾经引起了长期的争论,有的认为是仁,有的认为是礼,然皆不免失之偏颇。孔子思想体系是以仁为中心的仁礼的统一。

(一)孔子建立新的仁礼关系

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是以仁为内核,礼为形式的仁礼统一体系。

无论从《论语》或是从孔子的生平活动都可证实孔子一生尽在习礼履仁之中,且从未把二者割裂过。事实上,仁与礼在西周便已是一对密不可分的统一体。文王重仁政,周公“制礼作乐”,说明西周已是中国古代的文明朝代。难怪孔子赞叹曰:“郁郁乎文哉,吾从周!”(《论语·八佾》)

当东周政治经济发生了急剧的变革时,新的生产关系需要有新的上层建筑,于是旧的仁礼关系必然要被新的仁礼关系所取代。作为仁礼统一体的外延——礼,当然首当其冲被打破,于是出现了“礼崩乐坏”的局面。东周时期的礼崩乐坏只是外表现象,更严重的是仁的堕落,道德的败坏。故早在西周时期召公即告诫成王:“不可不敬德。”(《尚书·召诰》)为了挽回礼,必须建立新的仁礼关系。

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论语·泰伯》

这是孔子效周公制礼作乐的名言。

杨力启示

孔子对新的仁礼关系的最大发展,是在新的人际关系下建立以仁为核心的礼,从而使礼从形式上的礼,质变为以仁为内涵的礼。春秋时期,奴隶制社会彻底崩溃,早期封建社会的经济体制经过西周的酝酿后已经形成新的生产关系,奴隶正在向农民转化,到春秋时期已经基本成为农民,人权的价值发生了质变,人际关系也开始了新的飞跃。孔子在这样的形势下突出仁爱,强调人的价值观,充实礼的内涵,提出以仁为重的新的仁礼关系,对建立以仁为主导、以礼为外围的儒家思想做出了不朽的贡献,同时也为新生产关系的建立及生产力的发展起到了重大的促进作用。所以孔子新的仁礼关系的建立是具有历史的积极意义的。总之,孔子提出的仁政德治有利于新的社会秩序的巩固,对封建社会的变革是有积极的推动作用的。

(二)孔子仁的内涵

孔子仁的新内涵是突出人的自身价值及其社会价值。

仁及儒都含有“贵人”的意义。仁字即由“人”及“二”字构成,包含着贵“人”(对人的尊重)及对他人的爱。如《说文》:“仁,亲也,从人从二。”儒家的儒字,则有众人之意,如仁与儒的象形字。

孔子重人,反映了“以人为本”的人道主义观点。仁的本义为人。正如《中庸》所说:“仁者,人也。”这都表明人是仁的第一对象。

第一,仁的基本内涵为以人为核心的爱人、为人及立人。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论语·颜渊》)

爱人,是孔子划时代的巨大贡献,标志着人爱文明的超越。

“泛爱众,而亲仁。”(《论语·学而》)

爱众,即博爱,“而亲仁”指建立在亲亲基础上的仁爱。仁,即爱他人。说明孔子的爱众,已经超越了“血缘”的爱,爱的社会化标志着人的价值观的升华。说明博爱并非西方的专有词,其实中国的孔子在两千五百年前就已提出了,如“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即是。

杨力启示

上述说明孔子仁礼的基本内涵为利他主义,是人道主义的升华,从而奠定了儒家人生观的最高境界。因为利他主义是有意识的,有奋斗目标的,因此,孔子“爱人”的层次还要高出一般的人道主义。孔子的仁爱既是家庭的,更是社会的。

第二,孔子的仁爱还包含着孝爱。

孔子曰:“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论语·学而》)

这表明爱人是在血缘爱基础上的升华,从而使仁爱不仅有最强的人道主义精神,而且有高度的人情味。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孝悌是人伦之本,首先要有孝道才谈得上仁爱,因为仁爱是孝悌的社会化和政治化。正如孔子所教诲的:“弟子人则孝,出则悌。”(《论语·学而》)“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论语·学而》)

杨力启示

孔子高度强调孝道,增强了仁爱的物质基础,同时也丰富了礼的内容,无仁无以谈礼,无孝同样无以谈礼,孝是人间的第一美德。孔子倡举的孝爱为仁爱、仁礼的流传和发展打下了基础。

二、为国以礼、为国以仁是孔子礼的最高含义

为国以礼。

——《论语·先进》

这是孔子重礼的目的。

“民之于仁也,甚于水火。”(《论语·卫灵公》)

“为国以礼。”(《论语·先进》)

老百姓需要仁,如同需要水火一样重要,说明仁为人民、国家的第一需要。孟子也竭力强调统治者必先仁,如:“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庙;士庶人不仁,不保四体。”(《孟子·离娄上》)

孔子“为国以仁”“为国以礼”的提出,其重大意义在于把伦理高度政治化,把儒家伦理提升到了一个极高的境界。难怪孔子认为达到仁的境界是极不容易的。如他所说:“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卫灵公》)

在“为国以仁”的前提下,孔子强调德政,从而使仁更加社会化、政治化。就像他所说:“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论语·为政》)

杨力启示

为政以德,标志着孔子把仁学推到了一个更高的境界,为儒学的政治伦理观奠定了基础。

上述说明孔子的仁既是其思想体系的最高理论范畴,又是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

礼包括人的行为规范及国家表示敬意与威严的典章制度,是人际关系及社会关系文明度的重要标志。

礼是儒家思想的重要范畴,和仁并列为儒家思想体系的中心,为孔子所倡举。

礼起源于古代的祭祀,《易经》对此已有记述。如:“王用亨于西山。”(《易;随·上六》)

亨,古通享,享即祀也。《诗·小雅·楚茨》中有“以享以祀”。周公“制礼作乐”标志着西周礼文明已达到了一个辉煌的高度。到春秋时期,随着封建社会生产关系的改变,需要新的上层建筑与之适应,尤其奴隶转变为农民,地位提高了,人的价值观发生了质变,从而需要一定的文明度进行保证。孔子的礼便是在新生产力发展的形势下应运而生的。

孔子时期的礼,其基本内涵有四个方面。

第一,礼的第一个内涵是“为仁”。

孔子对礼的复兴,第一措施便是强调仁为礼的最基本的内涵。

“人而不仁,如礼何?”(《论语·八佾) )《论语》有109处强调仁,这不仅加强了礼的内涵,对礼的价值的提高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孔子加强仁的目的还在于突出礼不能只作为形式,他说“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论语·阳货》),即如果不加强仁的实质,空有其礼,也不过金玉于外,败絮于内而已。

第二,礼的第二个内涵为“正名”。

何谓正名?孔子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论语·颜渊》)

即君、臣、父、子各守其位,各尽其职,如果“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论语·颜渊》),那就“名不正”,名不正则“言不顺”。所以孔子最反对僭越,主张“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论语·泰伯》)。

杨力启示

总之,孔子认为正名是礼的根本,正名是治国之道,名不正则“天下无道”。孔子的正名虽然是维护封建宗法等级制度的,但在历史上对国家的安定和统一客观上起到了积极意义。

第三,礼的第三个内涵是“克己”。

什么是礼?

孔子首先提出:“克己复礼。”(《论语·颜渊》)

克己,指对自身行为的约束,所谓“约之以礼”(《论语·雍也》),因为礼的全面含义是敬别人和被别人尊重,两方面的统一才是完整的礼。要别人尊重自己,那就得自己先有约束并且自爱。故对礼“克己”的含义,孔子做了重要的解释,即:“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论语·颜渊》)第四,礼的最高含义为“为国”。

孔子提出“为国以礼”(《论语·先进》),强调“不能以礼让为国,如礼何”(《论语·里仁》)。他还说“不知礼,无以立”(《论语·尧曰》),突出“立于礼”(《论语·泰伯》)的重要意义。

克己复礼

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论语·颇渊》

孔子认为克己复礼才能达到仁的最高境界,足见孔子对律己的高度重视,具体表现为“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杨力启示

总之,“为国以礼”的提出,是儒家的礼第一步政治化的象征,为中国文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综上所述,孔子的仁礼是超越了血缘宗族关系的仁礼,是高度政治化、社会化的伦理,奠定了儒家伦理的核心。

三、孔子仁礼的辩证关系及其影响

孔子的仁、礼是一对统一体,其中又以礼为形式,仁为内容,二者相辅相成,共同构成孔子创建的儒家伦理的核心。

仁、礼二者密不可分,其间的辩证关系是以仁为主导,仁重于礼,但仁又受礼的制约,二者是互相依存,又互为制约的关系,两千多年来始终是儒学思想体系的中坚,为中国成为世界闻名的礼义之邦和文明古国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杨力启示

孔子一直认为仁与礼是不可分割的。他高度强调“人而不仁,如礼何”“为国以礼”“礼之用,和为贵”等,皆反映了仁礼之间的不可分性。孔子仁与礼的统一,标志着伦理与政治的统一,体现了儒家伦理的优势,为儒家文化几千年成为中国的正统文化起到了重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