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哲学大智慧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五章 孔子杰出的教育智慧

第一节 孔子的教育大智慧

一、孔子是伟大的教育家

杏坛育人

孔子培养了七十二贤,弟子三千,为中国古代人才的培养开了先河

颜回入学

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论语·雍也》

(一)孔子是中国教育学的伟大先驱

孔子的一大功德是开创了我国教育的风范,孔子的教育学思想是非常伟大的。他反对“血统优则仕”及“出身贵则仕”,倡举“有教无类”(受教育者不分贵贱高下)。这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是非常进步的,和老子的愚民观点截然相反,这也是老子在国人心目中远不能与孔子相媲比的缘故之一。

孔子的一生正如他所说的“自强不息”。他认为人应该“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述而》),更应该谦虚好学,“不耻下问”(《论语·公治长》),并认为“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论语·述而》),因此他大力办学,广招学生,鼓励人们读书学习。

孔子培养了中国一代知识分子,是儒学的中坚。孔子学生达三千之多,出七十二贤人,有颜回、子贡、子路、子夏四高足,其中又以颜回为最得意门生。

韦编三绝

已是深夜,白发苍苍的孔子还在整理着《易经》⋯⋯忽听咔嚓一声,颜回惊道:“啊!老师,捆《易经》的牛筋条,已被您磨断多次了,老师的功夫真是到家了。”

孔子尤其注重对传统文化的整理,提倡经学,他整理六经典籍,尤其推崇《易经》,并叹曰:“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论语·述而》)可见孔子对《易经》的高度重视。孔子的伟大成就之一还在于对《易经》的发扬,相传《易传》为孔子所撰,孔子找到了中华文化的源头。孔子曾“韦编三绝”(即穿束书简的绳子都被磨断了三次,记述他苦研《易经》的程度),晚年还整理史书——《春秋》,他一生中为讲授、研究、整理文化经典竭尽全力。

杨力启示

孔子对中国文化的功勋,正如后人所评价的:“孔子者,中国文化之中心也。无孔子则无中国文化。自孔子以前数千年之文化,赖孔子而传,自孔子以后数千年文化,赖孔子而开。即使自今以后,吾国国民同化于世界各国之新文化,然过去时代之与孔子关系,要为历史上不可磨灭之事实。故虽老子与孔子同生于春秋之时,同为中国之大哲,而其影响于全国全民,则老犹远逊于孔,其他诸子,更不可以并论。则知孔子之地位矣。”(柳诒微编著:《中国文化史》,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8年版,第231页)

(二)孔子对中国人民的文化教育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孔子是中国伟大的教育家,首开中国私人办学、讲学的风气,首定中国教学科目,为中国人民文化素质的提高立下了不朽功勋。

第一,孔子是中国教育史上的开山大师,首创私人办学。

孔子从三十岁便开始办学,收弟子达三千余,学术气氛浓厚,开创了百家争鸣的新局面,为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兴起开了先河。为儒、道、法、墨诸家的创建奠定了基础。

孔子弟子三千,高足七十有二,为中国造就了一大批颇有影响的思想家,对中国思想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正如《史记·孔子世家》所说:“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

如孔子的高足颜回、子贡、子路、子夏、冉求、子思等都为儒学及经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其中子思作《中庸》、子夏补充《易传》,还有许多弟子共撰集《论语》,都为中国文化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第二,孔子是“万世师表”,开创了教育者必先受教育的先河。

孔子是一位伟大的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包括教育他人及被他人教育的双重含义,是教育思想中的最高境界。孔子的一生是教诲别人的一生,也是自省的一生,他以身作则,谦恭好学。他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还说“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第三,孔子提出人人皆可受教育的“有教无类”思想。

孔子的“有教无类”,打破了教育分等级的旧制度,在中国及世界教育史上都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有教无类”即不分贫富贵贱,任何求学者只要缴纳一点象征性的学费(十条干肉)便可入学。这在两千多年前的中国的确是一场了不起的教育革命,从此开创了全民皆可受教育的先河,为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不朽的贡献。

“有教无类”使受教育者下移至民间,摧毁了贵族文化的根基,上层贵族垄断文化的历史一去不复返了。

孔子教学不但重视理论还强调实践,制定了“六经”——《诗》《书》《礼》《易》《乐》《春秋》为理论教材,还以“六艺”为实践课程,包括

杨力启示

综上所述,孔子通过办学及讲学,制定了一套教育方针及教学方法开创了中国古代教育事业的先河,培养了大批人才,为中华民族文化素质的提高做出了卓越贡献,不愧是公认的“万世师表”。

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及教育家,他一生的主要功绩有二一是对中国经典文献的普及和整理,二是开创了中国教育事业的新纪元。

孔子伟大之处还在于他对中国文化的热爱和弘扬。孔子及儒家把中国的经典文献作为教学的主要内容,对中华文化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中国之所以成为文明古国之一,和她拥有博大精深的文献宝库是分不开的,在这一点上孔子和儒家的功绩是不容低估的。

孔了的一生除了提出具有远见的政治主张之外,就是对中国文化的研究和宣传教育了,三千弟子、七十二贤人,反映了他的教学功绩,一部《论语》记载了他一生中伟大的教学言行,几千年来几乎成为中华民族道德规范的准则,许多名言名句至今依然成为人们的座右铭。

孔子的一生是光辉的,也是坎坷的,五十岁时他还游教于诸国,十四年颠■生涯和不得志,铸就了他百折不挠的坚韧精神和刚毅气质。在他的教学思想中也反映出逆境犹斗的不屈精神。射、御、数、书、礼、乐,尤其“六经”两千多年来一直作为儒家的典籍及封建社会官方规定的教材。

二、孔子教育智慧的主要精髓

有教无类一一伟大的创举

孔子开创教育不分等级的伟大创举,打破了贵族才能受教育的不平等传统,为中国的教育革命开了先河。

孔子的教育业绩之所以卓著,和他伟大的教育理念是分不开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孔子“有教无类”的思想及其影响

“有教无类”载于《论语·卫灵公》,这是孔子最光辉的思想,它指教育面前人人平等,不分等级、地位、贵贱、贫富,人人皆可受教育。在孔子的学校里,穷人富人都一样,只要交几束干腊肉(“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见《论语·述而》)做学费就可入学,这样扩大了教育的普遍性,对中华民族素质的提升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以前,受教育只有上层人才能享受,现在平民也可上学了,难怪孔子世世代代被尊称为圣人。

“学而优则仕”(《论语·子张》),即言只要有才华、有学问,人人皆可做官,以“举贤才”与当时的世袭官承制度针锋相对,鼓舞了许多人投身仕途奋斗之路,也为中国的科举制度奠定了思想基础。

(二)孔子极为重视经典文献学习

孔子非常注重经典文献学习,制定《易》《礼》《乐》《诗》《书》为必读课程,并将之作为主要讲授内容。孔子边讲授,边修订,《诗》《书》《易》是孔子最为推崇的著作,晚年尤其崇《易》,他说:“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论语·述而》)

孔子是一位真正做学问的人,在整理及宣讲古代文献方面是颇下功夫的。孔子死后,他的弟子们继承了他的思想,继续研究和宣传。《易》《礼》《诗》《书》被定为四书五经的重要内容,并成为儒学的必修课程以及科举考第的主要内容,奠定了中国教育事业几千年的发展方向。

此外,孔子还很重视《礼》《乐》,他精通乐谱,赏识音乐。他在齐国听到舜时代的音乐《韶》时说到“三月不知肉味”,即感叹古时候的音乐竟已有如此高的水平,听了连肉味都忘却了。

孔子重视《乐》,并非为消遣,而是认为《乐》与《礼》有密切关系,都是对国家和社会有重要作用的。他十分重视音乐的思想性,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论语·子路》)孔子还用音乐来陶冶情操,在逆境中仍以涛乐相伴,借乐、礼振奋精神。如他与弟子断粮于山坡上,还“讲诵弦歌不衰”(《史记·孔子世家》)。

孔子还主张多才多艺,除学习书经之外,还主张德育、智育、体育全面发展,他提倡学习射、御、书、数等技艺,并将之和礼、乐合称为“六艺”,作为“六经”(《诗》《书》《礼》《易》《乐》《春秋》)教学的辅助。

杨力启示

孔子教学非常重视传统文化,主张在继承前人基础上发扬。孔子重视前人经典文献教育的理念,为儒家及我国的正统教育开创了新的纪元。

(三)孔子教育智慧的政治意义

孔子出身于一个没落的小贵族家里,生活并不富贵,三岁即丧父,由寡母带大,自幼生活贫贱,正如他所说:“吾少也贱。”(《论语·子罕》)成年后孔子也只做过小官,五十岁虽升任为司寇,但因政局动荡,不久即被迫出走,游说诸国,开始了他长达十四年的颠■生涯,虽历尽艰辛,但其政治主张并未得到诸国君的采纳。看到自己国家的衰落和时局的动荡,孔子感慨万千,坚定了“克己复礼”的抱负,也赋予了他教育思想强烈的政治性。

面对国与国之间的吞并,君与臣之间的篡权,孔子呼吁为人要正,主张要“正名”,要恢复“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政治规范;他提出“德礼之治”的政治主张,要求“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论语·为政》);他还强调礼、仁、忠、孝、义。孔子的这些政治主张融入了他的教育活动之中,成为他教育的宗旨,也成为他培养人才的目标,孔子把教育和政治思想相紧扣的教育方针为中国的教育事业树立了光辉榜样。

杨力启示

孔子教育思想的最大特点是具有极强的政治性,他的教育目标绝不是要学生退避三舍,而是要为治国铸造人才,可见孔子教育方针的社会性是很强烈的。孔子本人深忧国家的兴亡,从小就有为国分忧的抱负因此他的政治见解也都是比较积极的。

(四)孔子首先开办私人学堂

秦朝以前,中国处于奴隶制社会时期,教育是为巩固奴隶主的利益服务的,只有奴隶主阶层才有受教育的权利。当时的图书和学堂都设在官府内,平民是不能进入的,因此教育只属于上层贵族。进入春秋时期以后,随着奴隶制度的崩溃和新兴地主阶级的兴起,阶级关系及社会制度发生了转变,科学文化及教育事业都逐渐发展起来,文化教育也开始下移,广大人民渴望求学,孔子开创私人办学就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产生的。

孔子一方面参加政治活动,一方面办学讲课,广收弟子,设立了当时影响最大的私人学堂。孔子坚持“有教无类”,扩大了受教育者的范围,并鼓励学生关心国家大事,积极参加社会活动,为发展教育事业、培养国家人才树立了新的风尚。

孔子所办学堂坚持“有教无类”,不分等级,不视贫富,不看国界,只要有十条干肉做学费即可,“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论语·述而》)。他的学生发展到三千弟子,七十二贤人,其中有的在国家政事方面做出了卓越成绩,如子路;有的则在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及教育事业上展露才华,可见,孔子办学的成就和影响是空前的。

杨力启示

孔子扩大了私人学堂的影响,提高了教育从业者的社会地位,为中国的文化教育的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这也是孔子被誉为“万世师表”的主要原因之一。

三、万世师表一一孔子的七大师范

孔子是几千年以来教师中的典范,被誉为“万世师表”,是当之无愧的。孔子不仅以其不凡的政治思想而被千古所尊,而且以成功的政治理念与教育事业相结合的典范为万世所崇。

诲人不倦

孔子为中国的教育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孔子之所以受人尊崇,首先在于他有着高尚的情怀,如他说“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即以培养学生为先;“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即自己不愿意做的事不要强加给别人。

(一)内省不疚

孔子非常注意内省,如他说“内省不疚,夫何忧何俱”(《论语·颜渊》),“吾日三省吾身”(《论语·学而》),“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论语·述而》)。

这些言录表明孔子一生谨慎克己、谦逊好学,也因此博得了不少人的爱戴。

人生贵在好学

子日:“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论语·学而》

(二)克己、律己

孔子说:“修己以敬。”(《论语·宪问》)孔子克己、律己的目的在于复礼。

孔子克己是为了复礼,“礼”的内核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论语·颜渊》)孔子指出复礼的原则在于自我约制,他告诉颜渊:“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论语·颜渊》)

“不知礼,无以立也。”(《论语·尧曰》)“席不正,不坐。”(《论语·乡党》)这都是非常了不起的格言,如今已成为许多教师的座右铭。孔子还强调“见小利则大事不成”(《论语·子路》),“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论语·卫灵公》),认识到为人师表在这些节操方面是不能掉以轻心的。

不学诗,无以言。

——《论语·季氏

(三)匹夫不可夺志

孔子是一位很有志气的人,“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论语·卫灵公》),孔子提出为人为师皆应有骨气,要守节,从而成为教师心中的偶像。

(四)仁爱爱人

孔子说“爱人”(《论语·颜渊》),“节用而爱人”(《论语·学而》),“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论语·八佾》),即言一个人如果没有仁爱之心,如何能讲礼?没有仁爱之意能言乐吗?孔子认为人与人之间,包括师生之间,应相互了解,他教导说,“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论语·学而》),即不要担心别人不了解自己,首先应担忧自己不了解别人。

孔子提倡仁爱,他爱护学生,和学生、弟子同甘苦、共患难的精神感人至极。颜回死时,孔子悲恸至极,长呼“天丧予”(《论语·先进》),足见师生感情之深。孔子死后,七十多位弟子守墓三年,子贡则服丧六年,足见孔子师生友情非同一般。

孔子在教学上,对学生是“诲人不倦”(《论语·述而》),这说明孔子对学生具有高于一切的爱心。孔子办学并不遵照“周礼”的“亲亲”,而是强调仁爱、爱人,在亲亲的基础上扩大了“亲”的范围,不分等级,不受血统限制。

杨力启示

从历史的观点来看,孔子这一“仁爱”思想在当时是十分进步的也是孔子的伟大之处。

(五)人正名顺

孔子以品行端庄、为人正派著称于世。

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

这是孔子强调名正言顺的名言。

——《论语·子路》

孔子非常重视人在社会中的政治价值,也尊崇“非礼勿视”的伦理规则,反对不正当的谋位,最痛恨以下僭上的阴谋篡权。一句“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述而》),反映了他的高尚情怀,也为世世代代多少人所警戒。

杨力启示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论语·泰伯》)孔子为人正派,虽然一生为国家政事忧心,奔走谏劝,但从无篡政之野心,这样的情操在政治家中足以成为值得敬奉的典范。孔子一生中时时刻刻都在关心国家大事,然又是刚直不阿、鄙视以非正当手段谋政的人

“君子周(团结)而不比(勾结),小人比而不周”(《论语·为政》),“君子不以言举人”(《论语·卫灵公》),孔子告诫学生要团结正派,不要搞阴谋诡计,不要听信谗言,他还强调“苟正其身矣,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论语·子路》),即指出当领导的人或为师者首先要能端正自己,才能办好政事,如不能正其自身,又如何能端正别人。

(六)重义轻利

孔子给后代树立了一个重义轻利的榜样,他谆谆告诫说“君子喻(明白)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见义不为,无勇也”(《论语·为政》),还说“见小利则大事不成”(《论语·子路》),指贪图小利的人,成不了大事。

“君于求诸己,小人求诸人”(《论语·卫灵公》),即言任何情况下也不能失节。

(七)热爱教育

作为一个教师,最起码的要求应该是对教育事业的热爱,这一点,孔子是十分突出的,“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述而》)的育人精神贯穿于他的一生。孔子毕生致力于教育事业,他不但教人的学问,教人的思想,还教人的感情。孔子教学生的目的,是培养他们为国家、为社会效劳的本领,即“学而优则仕”。

孔子认为教育事业也具有同参政一样的效果。如有人问他:“子奚不为政?”(为何不当官从政)他回答说:“《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论语·为政》)即以《尚书》所说的只有孝敬自己的父母才能推广到孝敬别人的父母,表明自己提倡教育事业的目的在于用教育思想影响政治,并不一定要当官才是关心国家大事。这无疑也是孔子教育思想的崇高之处。

见利思义。

——《论语·宪问

孔子的这句话成为几千年来影响中国人情操的重要格言。

孔子重师生感情,和学生情如手足。孔子收弟子三千,对他们一视同仁,关怀备至,他为学生鞠躬尽瘁,学生也愿为他舍生忘死。孔子死后,学生们悲痛万分,如丧慈父一般,足见孔子师生情谊之深,足以为万世缅怀。

从孔子献身教育四十年的伟大历程来看,被誉为“万世师表”是当之无愧的。孔子的一生波澜壮阔,展示了一位古代伟人的雄壮气宇,无论从教育方法和教育精神来看,孔子都足以为中国教育学的宗师,代表孔子思想的《论语》更是中国教育学的鼻祖。另外,孔子的教育思想和《易经》是密切相关的,孔子继承和发扬了《易经》的思想,为儒家及中国的教育事业奠定了基础。所以研究中国的教育学,易学及儒学是两个重要部分。

四、孔子杰出的教育方法及其影响

孔子本人及其所教的学生都声誉甚高,孔子被称为圣人,七十二高足被颂为贤人,说明他的教学是卓有成效的。

(一)孔子最善于启发教育

孔子的教育方法是灵活的、有启发性的。例如孔子随从的马吃了路人的庄稼而被扣留,孔子先让子路去求释,子路回来说庄稼人不肯,孔子又让牵马人去求,马被放回来了,孔子采取的是因材施教的方法。为什么要先让子路去求,目的在于让他碰钉子回来后,才能悟出“同类相知”这个道理,因为子路不是庄稼人,他以读书人的话去说,当然不通,而养马人与庄稼人同类,彼此互知苦衷,自然心通,因此马上得到谅解,道理即此。

再如,孔子给学生讲灿烂的西周文化时曾叹道:“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论语·八佾》)又讲了周公辅佐武王、成王的德高望重,皆是启发学生从人物的内心世界去感受。孔子讲到深处时已不能自己,叹道:“甚矣,吾哀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论语·述而》)当时使颜回感动得扑俯于地。

孔子还注意举一反三的教学方法,他说“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论语·述而》),以循循诱导学生。

在因材施教方面,孔子注意根据学生的不同水平分别施教,他说:“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论语·雍也》)即对中等水平以上的人或对中年以上理解力强的人,可以进行较高深的教育,而对中等水平以下的人或中年以下理解力较差的人,则进行较浅一些的教育。

(二)孔子主张学以致用

孔子教学生的目的是培养他们为社会服务的才能,故很注重学以致用。孔子培养的学生有的在政界大展宏图,如子路献身卫国。《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载:“政事,冉有,季路⋯⋯子路为蒲大夫,辞孔子⋯⋯子路为卫大夫孔悝之邑宰⋯⋯方孔悝作乱,子路在外,闻之而驰往。遇子羔出卫城门,谓子路曰:‘出公去矣,而门已闭,子可还矣,毋空受其祸。’子路曰:‘食其食者不避其难。’⋯⋯子路曰:‘君子死而冠不免。’遂结缨而死。”

孔子反对死读书,他批评樊迟说:“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论语·子路》)即言只知道死读书,读了许多,却既不会处理政事,也不能出使外国,这样的学生有什么用?

(三)孔子本人谦虚好学态度严肃

孔子说:“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论语·卫灵公》)意思是说:我曾经整天不吃,整夜不睡,全都用来思考,但是都没有好处,比不上去学习啊。

孔子本人的学习精神也是感人至深的,他在学习中做到了“不知老之将至”(《论语·述而》),他还告诫学生:“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论语·述而》)即指出不仅要谦虚好学,还要多拜师,广开思路,知识最忌狭窄,要善于结交有才学之士,以取长补短。孔子认为,自己要学而不厌,对别人要诲而不倦,这也是十分重要的,他最痛恨“饱食终日,无所用心”(《论语·阳货》)。

孔子还强调学习态度要严肃,作风要端正,他说:“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另外,孔子反对投机取巧、自欺欺人的不良作风,认为:“道听而途说,德之弃也。”(《论语·阳货》)

(四)孔子提出独立思考温故知新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孔子强调要善于独立思考,反对思维懒惰,告诫学生要“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为政》),即每一次复习都应得到新的启示,不要把复习功课看作是简单的重复,应是更深一层的循环。孔子还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学而》)指在学习的过程中,要把新知识和学过的东西相联系,往往会在新旧思想的碰撞中迸射出新的火光。

仰之弥高,钻之弥坚。

——《论语·子罕》

颜渊喟叹道:孔子的学问啊,越仰望越觉得高远,越深研越觉得深。

孔子提出了一个重要的人生历程,即:“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论语·为政》)即三十应立身立业立于世,四十应有一定的洞察力,应有理智和清醒的头脑,五十应能把握自己的命运轨迹和社会规律,从而能达到从自由王国走向必然王国的境界。但也可以作为学习认识的三个重要阶段,即三十岁时学习便应独立了,不能再依附老师,要开始独立完成学习及工作;到了四十岁,则进入了掌握知识的不惑阶段,此时已经进入了可以为师的层次,应开始知识上的再创造;五十岁时,已是硕果累累,能驾轻就熟了,对社会规律及宇宙自然规律都已经能够知晓,进入了人生中更高一层的学习境界,因此更要继续努力,不可功亏一篑,正如孔子所说:“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论语·述而》)孔子的这句名言,即可作为人生旅程来理解,也可理解为三个重要的学习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