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期财政政策的宏观调控效应研究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一般认为,中国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伴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人民币核算的中国GDP从1992年的27208亿元增加到2015年的686449亿元。中国政府调控经济运行的方法,也从富有行政色彩的计划经济指令方式转换成综合运用各种经济政策的指导方式。

我们知道,政府调控经济运行的经济政策主要是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货币政策需要通过金融市场利率等渠道间接影响市场需求从而发挥作用,但财政政策涉及的政府支出或税收变化将更直接地影响市场需求。各国选择何种形式的经济政策干预经济,取决于各国的历史文化制度环境,而各国的历史文化制度环境又影响了各种经济政策发挥作用的程度。

与成熟的市场经济国家相比,中国经济还处于迈向成熟市场经济的进程中,各种经济政策的运用尚处于探索和完善阶段。中央银行是货币政策的决策者和实施者,事实上中国人民银行作为中央银行的法律地位是在1995年才得以确定的。相对于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在中国宏观经济调控中,通常被认为可以更多地发挥作用。人民币核算的财政收入规模从1992年的3483亿元增加到2015年的152269亿元,人民币核算的财政支出规模从1992年的3742亿元增加到2015年的175877亿元,中国的财政收支增长率远高于中国GDP的增长率。因此,系统研究中国财政政策在中国经济转型发展中的作用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

《转型期财政政策的宏观调控效应研究》的学术贡献,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本书梳理了1993年至2012年之间的中国财政政策的实践内容和特征。1992年的邓小平南方谈话是一次思想解放,随后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正式提出了建立和完善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构想。在1993年至2012年期间,中国基本上完成了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向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型。在经济转型过程中,财政政策成为中国政府调控宏观经济的主要工具之一。总结这一时期的中国财政政策实践内容,相当于总结了中国政府在经济转型过程中运用财政政策的典型经验,有助于人们更好地理解在建立市场经济体制方面的中国实践。

第二,本书结合中国经济发展的历史进程,提出了中国财政政策具有稳定经济、结构调整、促进增长等三个作用的见解,说明不同于其他国家的稳定型财政政策,中国的财政政策可能还起着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的作用。传统观点认为财政政策的主要作用在于稳定经济,防止经济衰退。在中国经济体制的转型过程中,不仅各种社会经济问题需要通过经济发展的方法予以缓解或解决,还需要调整传统经济体制下形成的不合理的经济结构。就中国学者而言,经济发展与经济增长几乎同义,行政干预或政府作用是传统经济体制的特色之一。在市场经济体制的法律体系还未完全建立的环境下,对于多数中国人而言,财政政策的实施可能既符合人们希望依赖政府的潜在愿望,又富有政府干预经济姿态。因此,在人们更愿意接受财政政策调控经济运行的中国,政府利用财政政策促进经济增长和推动经济结构调整也自然具有合理性。

第三,对于财政政策的稳经济、调结构、促增长的三个作用,本书使用必要的数量经济分析方法进行了佐证,量化说明了中国财政政策作为中国政府调控宏观经济的主要手段,在抑制经济过热、减缓经济衰退、调节经济结构和促进经济增长的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结果表明,虽然需求因素往往是触发财政政策实施和转型的主要原因,但是财政政策的供给管理作用值得高度重视和深入研究。因此,未来在政策操作中,并不能完全遵循简单的需求管理思路,还要将需求管理与供给管理、短期效应与长期效应、总量调节与结构调节等有效地结合起来。

本书作者宋来博士曾是我指导的博士研究生。在他攻读学位期间,我们保持着密切的交流互动,虽然他是在职学习,平时工作比较繁忙,但是他对经济理论的学习和研究始终保持着浓厚的兴趣,尽可能合理地安排学习和工作的时间与精力,努力克服各种不利因素,广泛阅读经济学文献,积极投入课程学习和毕业论文撰写,其研究态度与探索精神值得肯定。尽管本书的研究工作在数量经济分析方面存在可进一步完善之处,但其研究成果不仅丰富了中国财政政策的研究内容,也为未来更好地展开相应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有益的启示。

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朱保华

2017年10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