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4 场景化思维:为用户搭建高体验消费场景
提到场景化很多人肯定不会陌生,在目前多元化的消费时代,场景化已经非常常见。为给消费者提供最佳的购物场景体验,大型超市会对货源进行图片、视频展示。如在白菜、土豆等蔬菜区展示货源地,并特别注明“无公害、纯绿色,零渠道采购,从农民的‘菜园子’到市民的‘菜篮子’”等。
有些电商还会开通直播,与消费者进行互动,甚至利用多种激励措施,鼓励消费者与消费者直接互动等。
为什么这样做?目的就是营造一个场景,前者是“现场采摘”的场景,后者是“抢购”场景。这些场景由于在很大程度上迎合了消费者的消费心理,因此能大大促进产品销售。但现在受困于时间、空间距离等客观条件限制,很多实际场景无法实现。如城市和农村、线上和线下等,一线城市的市民亲自到农村买菜的机会不大,年轻人在线下消费的机会也越来越小。因此,很多企业就开始利用场景化思维,构造一个虚拟场景,让消费者产生“当场消费”的情感共鸣。
如在蔬菜区张贴农场海报,播放农民现场采摘的视频,就会让消费者产生“蔬菜是现场采摘的,新鲜、安全、健康”的印象;电商直播时消费者热火朝天的讨论、发言,同样会给消费者营造出“线下排队抢购”的现象,实景截图如图2-4所示。
图2-4 线上线下“抢购”场景示意图
这些场景可以让消费者在感受和体验环境的同时,形成对产品的独特认知,从而产生购买行为。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一种惯性思维,成为促使消费者形成某种行为的潜在力量。所谓场景化思维是指从用户的实际使用角度出发,将各种场景元素综合起来的一种思维方式。
企业打造爆品必须有场景化思维,甚至在构思和设计产品原型时,就要考虑到用户场景,在脑海中思考用户在不同场景下的需求能否被满足,该如何满足,以此来进行需求的初步筛选。
案例5
蒙牛纯甄曾做过一次“我的纯真年”的营销活动,主打怀旧牌,在这场活动中,蒙牛为消费者营造了一个童年时期过春节的场景。
“每个人辛苦忙碌讨生活的现世,年味越来越淡,那些熟悉的民俗乡情渐行渐远,小时候熟悉的过年场景无处寻觅、无处安放,这是中国人的乡愁,是他们情感深处最不可名状的痛点”。
“我的纯真年”通过内容定制化:用户参与互动选择符合个人新春记忆的画面,随后程序会依照个人点选的界面生成活动展示页,“欢迎进入××的童年回忆”,配合着人人皆不同的内容承载,独一无二的回忆呈现成为campaign活动最核心的亮点。
春节,是中国的传统新年,也是很多企业、品牌策划营销活动非常喜欢利用的一个场景。以团圆、回归、童年、回忆为切入点洞察春节期间的用户需求。从场景营造的角度来看,“我的纯真年”不可谓不独到,中国人心底最柔软的部分被瞬间击中。
在消费升级的大环境下,人们对空间、时间的体验空前提高,消费场景化成为企业做爆品的一个重要思维。尤其是在电商、微商渠道,营造消费场景已经成为常态,Wi-Fi、二维码都为场景的营造提供了便利条件。
如商场、超市、酒店等公共场所都开通了Wi-Fi接口,为消费者提供免费Wi-Fi网络,目的就是通过场景进行广告推送、内容运营、商家服务等。再如一些餐饮店,在食客等菜时,提供二维码场景,食客可以扫描二维码,了解餐厅餐食,玩个小游戏,拿个代金券,再发一下朋友圈。
现实生活中,消费场景无处不在,因此,企业在打造爆品时也必须有场景化思维,让产品自带场景,给消费者以独一无二的消费体验。否则,即使产品质量很好,价格很优惠,却也很可能由于没有特定的消费场景来刺激和感染,使消费者的消费欲望很难被激发出来。
所谓场景消费是指将消费者与消费时间、消费空间、心理感受和动态行为置于相应的环境中,以充分调动消费者在视觉、听觉、触觉、感觉等上有一个综合感受的消费体验。场景在人脑中的关系如图2-5所示。
图2-5 场景在人脑中的关系示意图
通俗地讲,就是消费者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使用了什么产品,有什么感受(视觉、听觉、触觉、感觉等其中之一或全部),最终产生了什么行为。
纵观那些爆品,它们一定是具备这几个场景要素的,如肯德基推出的“手机自主点餐”APP,这是基于排队“场景”而做的,具体如表2-4所示。
表2-4 肯德基手机自主点餐场景消费要求
再如,三个爸爸空气净化器,具体如表2-5所示。
表2-5 三个爸爸空气净化器场景消费要素
不具备以上要素的产品无法成为爆品。真正的场景化,是消费者看到场景后会激发自己的需求点,感同身受,产生共鸣,从内心去接受产品。其实场景化的核心目的不是直接销售,而是流量变现,其内在逻辑是将线下场景转化为线上流量,使线上流量促成销售或是传播。想要做好场景化营销,关键是在对的时间、对的地点给消费者提供对的、有效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