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泥土到太阳电池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1.2 材料和建筑帮助人类走向世界

材料和建筑是人类的第二套衣服,也许是更重要的衣服,

人类在向地球各地的迁移过程中,火、石器、房屋都是有力武器,人们因地制宜,针对多变气候和复杂地形,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材料营造出各具特色的房屋。人类对能源(尤其是热能)的利用,是人类走向世界的武器。

1.2.1 人类以“穴居”与“火塘”征服寒带

源于富庶热带的“裸猿”,为了拓展生活圈,向着不适于裸体生活的寒带、雨林、沙漠迈进。除了穿起了避寒的衣物之外,首先人类以“穴居”与“火塘”在寒冷气候中杀开了生路,开拓了生存范围。所谓“穴居”就是将居住面下挖,借以防风避寒的居住形态,而“火塘”则是取暖用的设备。这两种避寒工具通常同时存在,成为人类拓展寒冷气候生活圈无往不利的武器。下挖式“穴居”乃是依靠巨大土壤的“低热传导”与“高蓄热”之功能来保温的智慧,尤其能将室内火塘所散发的辐射热蓄积于土壤内,是一种辐射采暖科学的大智慧。

只要不是终年炎热的热带,“穴居”与“火塘”在亚热带稍微干燥之地均可适用,自古以来全球北纬20°以北地区,由亚热带到寒带,均发现了无数的“穴居”与“火塘”并存的住家遗迹。远至40000年前在西伯利亚冻原地带,就有Dyuktai人以驯鹿与长毛象骨头堆砌成“穴居”,度过冰天雪地的长冬,甚至因纽特人的冰屋Igloo也是一种“穴居”与“火塘”的组合。在北美洲西北高原的汤普逊印第安人则建造着完全由泥土覆盖,只用一座木梯由顶部通风口进出的“穴居”。在多雨、温暖气候的日本,古代住家遗迹千篇一律均是浅穴型的“穴居”,甚至直到70年前在亚热带岛屿的我国台湾泰雅族,也建造着深2m的“穴居”,以避中央山脉海拔1500m的寒风。

1.2.2 人类以“干栏”与“吊床”征服雨林

发源于富庶热带的“裸猿”,进一步以“干栏”与“吊床”进入了蛊毒瘴疠的热带雨林区。所谓“干栏”就是以高脚住家形式将生活层架高起来,以发挥通风防潮的功能。自古以来,“干栏”主要分布于热带热湿地区,较小部分分布于亚热带的低洼湿地与丘陵山地区。“干栏”良好的通风性能,可促进蒸发冷却,达到除湿的功能,是热湿气候保持干爽卫生的良策。

亚马逊印第安人采用“吊床”来对付热湿气候。当地印第安人不采用干栏式住家,而采用一种像蒸笼似的椭圆形茅草屋,其室内又闷又湿,看似不适合于热湿气候风土,但他们白天都在户外生活,很少留在室内,只在晚上或雨天移至室内,他们同时采用透气的“吊床”作为睡觉之用,或作为日常聊天的座椅,利用“吊床”的透气性使人得到通风冷却的效果。有时一座大椭圆型茅草屋,可容纳20~30人用的“吊床”,每家族的“吊床”系于室内一角,可说是另一种达到通风除湿的绿色建筑技术。

事实上,采用这种不开窗的封闭茅草屋另有苦衷,即当地充满攻击人畜而使人致病的蝇虫,人们必须随时在室内生火熏烟,才能免除干扰。此草屋内除了顶上的排烟小口外全无开窗,厚葺草外壳的遮阳保温性,能使室内甚有凉意,室内还随时生火,以把室内熏得黑黑的,使蚊虫不易侵入。这和南美印第安人的“吊床”与上述“干栏”一样,都是在古代热湿雨林区,人类对付热湿气候的智慧。

1.2.3 人类以“帐篷”与“泥土”移居沙漠

发源于富庶热带的“裸猿”,进一步以“帐篷”与“泥土”移居干燥的沙漠气候区。由于干燥气候的荒漠会大量夺去人体的水分,人类必须同时对抗烈日与干旱,才能存活。游牧民族以“帐篷”为机动式临时住家,在寒冷气候沙漠中采用完全封闭形式的帐篷,如北亚冻原气候的蒙古包;在酷热沙漠中则采用紧贴地面的低矮型帐篷,如中亚与北非沙漠的黑色帐篷。帐篷以绳索拉张编织布编织而成,具有阻挡风沙的功能,一方面在良好天气时还可将帐帘掀起,变成开放型帐篷;另一方面也可随着暴风沙之方向,匍匐固定于沙丘之后,变成防风型的低矮帐篷。这些帐篷可以在十几分钟之内完成收拾、装运、移动,是迅速变化的有机建筑,也是十分完美的沙漠型绿色建筑。

至于在有水源的沙漠边缘区,“泥土”则是提供一切定居的素材,不管是由夯土做成的清真寺,还是由泥晒砖叠砌而成的住家,甚至在黄土高原挖砌出来的窑洞,都是取之于泥土、形之于泥土、归之于泥土的生态循环建筑。由于泥土建筑必须为厚重的承重墙,因此有很好的储热功能,是一种冬暖夏凉的构造,也是一种节约能源的构造。在干热沙漠地区,常常出现“帐篷”与“泥土建筑”并存的居住形态,人们在酷热的白天居于“泥土建筑”内以避暑,在晚上为了避免储热于泥土墙内的太阳辐射再放热,则搬至建筑户外,住于通风良好的“帐篷”内以乘凉。总之,“帐篷”与“泥土”是沙漠地区人类对付激烈干燥气候变化的绿色建筑技术。

1.2.4 最难控制的热湿气候

人类虽然起源于热湿气候区,但是为了扩大生活圈,自古即以种种建筑方法来应对不同气候环境,使得人类的足迹得以遍及全球。然而,富庶的热湿气候区虽是人类的起源地,但在环境控制上却是最难以应付的气候;反之,乍看之下甚为严峻的寒冷、干燥气候区,反而是较容易驾驭的风土。

就对付寒冷气候而言,人类除了可用建筑物来御寒之外,也可采用最简单的生火、穿衣、盖被的方法来保暖。他们对付干燥的方法,常在屋内火炉上放置一盆不停烹煮的水壶或烹锅,来散发水蒸气以润湿室内空气,或将油质涂抹于皮肤上,以防止干裂、蒸发、脱水。另一方面,人类对付干热气候也并不困难。例如在中亚、北非的干热沙漠区,人类采用厚重的泥晒砖来盖房子,并在中庭建造水池以应付干燥高温的压力,甚至将素烧之陶制水壶置放于通风口,利用多孔质陶面蒸发水汽的方法,来达到自然加湿冷却的效果。有名的沙漠民居建筑师Hassan Fathy甚至设计了多种素烧水壶与喷水式加湿冷却通风塔,利用多层多孔性木炭作为加潮的媒介。

总之,对付寒冷、干热气候的对策属于简单而自然的小技术,自古人类已能应付自如。然而,解决热湿气候高热高湿的方法,却是一种高难度的技术,自古以来人类就对之束手无策。直到空调去湿技术及太阳能建筑的出现,人们对此才有突破性进展。

1.2.5 几种就地取材的建筑材料

对于生活在冰雪世界中的因纽特人(爱斯基摩人),积雪是他们唯一可用的建筑材料。被风吹的雪能够紧密堆积,通过冰晶互相粘接。雪又是极好的绝缘和绝热材料。因纽特人用利刀将雪制成规格不同的雪块垒砌成为冰屋,漂亮实用。在室外寒风凛冽、气温为-40℃时,可保持室温在冰雪不融的0℃左右。冰屋最大特点是雪块按规律砌成的圆顶,上无任何支撑,却坚固可靠,再在圆顶上覆盖兽皮海草,用透光而不透气的海兽肠衣作为窗户,出口经过地道以避免热量损失并抵御狂风。因纽特人就是凭借冰屋才能生活在极地严寒之中。

在荒脊、缺乏树木的亚洲北部冻土地带,建筑材料稀缺,当地居民无奈挖地掘室,春秋季节搭建一些临时帐篷,帐篷由驯鹿或海豹的皮毛制成;而在西伯利亚针叶树林地带居民一般建造埋入地下的房屋。出于保暖考虑,通往居住区域的入口内凹,草皮覆盖的房屋由木头构筑。通过类似鲸脊椎骨之间的空隙实现通风,聚集场所通常由劈开的树干和圆木构成的柱、橡框架、草皮覆盖的屋顶构成。

发现于乌克兰麦芝里奇附近的一个遗址,距今15000年以前,这块地区是一片冰缘草原,有成群的猛犸象和披毛犀等大型食草动物漫游其上。居住在猛犸象骨住房里的居民是猎取巨型食草动物的猎人,这批人参与组成的交易网可能向南远伸至黑海。人们用猛犸象骨建造住房(图1-3),图1-3(a)为住房的入口面,图1-3(b)为其背面。这座建筑物的底部横宽约5m。旧石器时代从事狩猎与采集活动的一伙人群建造了这间住房。史前人类就是凭借冰块、兽骨进军雪地和荒原的。

图1-3 猛犸象骨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