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养生——防风清热 疏肝健脾
在中国北方地区,立春节气多风、干燥、温燥之风盛行,正处于乍暖还寒、春寒料峭之时。这样的气候最容易导致人体内积蓄较多的郁热或痰热,出现相应的病患,即所谓的“春燥”,轻则使人出现头昏、烦闷、胸满、咳嗽、痰多、四肢重滞,重则形成温病甚至侵害内脏。因此春季要特别注意及时清除体内的积热。
立春后,气候特征是以风气为主,《黄帝内经· 素问·骨空论》中说“风为百病之长”,凡寒、湿、燥、热等邪气都可以借助“风”四处游走、无处不到的特点侵入人体,最终使人患病。因此,风邪最为可怕,尤其在春季和冬季更为猖獗,在这两个季节特别是春季的立春及随后的惊蛰、雨水以及冬季的最后一个节气——大寒时,一定要格外防范风邪的入侵,这也恰是老百姓熟知“春捂”的重要原因。
风邪之所以可怕,是因为它侵袭人体后在人体发威有三个重要特点:第一,风邪最容易伤害人体上部,如引起伤风感冒,使人出现头颈疼痛、鼻塞、流涕、咽喉痒痛等;第二,风邪引发的病变范围广,“风者,善行而数变”,风邪变化无定,上下窜扰,向上可直达头颈,向下可到达腰部、腿部等;第三,“风胜则动”,肢体运行出现异常如抽搐、痉挛、颤抖、角弓反张、颈项强直等都可因风邪而起,这些疾病也常被列为“风病”,因此有 “风者,百病之始也”的说法。所以,在风邪猖獗的立春节气要特别注意防范感冒、流行性的传染病、风湿病和心脏血管疾病等。
自然界中草木在春季开始萌发生长,所以,春季属木。在中国传统养生理论中,人体五脏中肝也属木性,在春季更为活跃,使得整个人体充满生机。因此,春季养生以养肝、护肝为先。《黄帝内经》告诫我们:“肝主春……肝苦急”,肝主春天生发之气;“苦”就是痛苦、不舒服、生病;“急”一方面指因情志不疏导致肝生病,因为肝主疏泄,在志为怒,怒则气急,所以我们会发现一些人在春天脾气暴躁、烦躁、易怒,这些都是“肝火”旺盛、肝阳上亢的表现;另一方面因为肝主筋,若筋脉痉挛不通畅就会导致四肢或腹部紧缩、屈伸不利而最终发病。像头晕、头痛、目赤、耳鸣、耳聋、两胁胀满、脏器的疼痛、胸闷气短、四肢震颤、某些女性的月经不调等等都是常见的“肝苦急”的表现。
那么立春节气如何养护肝呢?“急食甘以缓之”。春季养生,“甘”味很重要,这个“甘”不仅仅是指甘甜、有甜味的物质,更重要的是这种物质要能担当起涵养脾胃的作用。为什么呢?肝属木,木克土,春季随着肝气的旺盛,脾胃会越来越弱。脾乃后天之本,五脏六腑都要靠脾胃来养,脾在人体主运化、主统血、主肌肉、主思虑。立春时节,容易造成肝旺伤脾,所以此时也是肠胃疾病的易发期,主要表现为消化不良、腹胀、便秘、便溏、食欲不振、慢性肠胃炎、胃溃疡等,此外,人的脾被伤害后,会有心思重、顾虑多、爱唠叨等表现。
面对立春时节自然气候变化给人体带来的诸多影响,我们该如何适应以保护自身健康呢?大家会通过不同渠道获得各种养生食谱、药方、手段和方法,但现实生活中执行情况却并不尽如人意,也很难收到理想的效果,譬如有时候会觉得那些食材准备和制作起来有些麻烦而难以坚持,有时候又觉得是药三分毒而不敢长期服用,有时候还担心食材或药物之间是否有相互作用而影响效果。我周围的许多朋友都发出过这样的感慨:“唉,也许真有用,但太不方便了,很难坚持,不能坚持的话实际上也没用。有没有一种安全、高效、方便、实用的方法啊!”
当我把蜂蜜推荐给他们的时候,他们会欣喜若狂,“真想不到看似普通的蜂蜜竟能有这么神奇的作用,真是帮了我们的大忙,以后再也不用惧怕这让人既爱又恨的春天了。”
其实我们的老祖宗早就告诉我们蜂蜜的妙用了,只是大家对它不了解甚至有误解而将它埋没了呀!
接下来我们就来认识一下立春养生多面手——蜂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