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医特效方治百病(第二版)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二十六、胃溃疡

中医学认为本病由于情志抑郁,饮食不节,或因外邪侵扰,药物刺激,导致脾失健运,胃络受损而出现溃疡。以经常性胃脘疼痛为主要表现的内疡类疾病。祖国医学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胃阳气亏虚,失去温煦健运及化生气血之能,故诸症丛生。胃溃疡属中医“胃脘痛”、“反酸”、“嘈杂”、“痞满”范畴。本病病位在胃(脾),易涉及肝脏。因足阳明为多气多血之经,胃为水谷之海,寒温并蓄,五味兼收,故病因复杂,证候多端。

脾胃虚寒

胃脘部疼痛反复发作或骤然剧痛。多有饮食失调、劳累、感寒等病史。常伴嗳气、吞酸、脘腹胀满、大便不爽或大便褐黑色。

加味补中益气汤

【药物组成】炙黄芪15克,生黄芪15克,炙甘草12克,红参10克,当归15克,陈皮12克,升麻10克,柴胡10克,白术15克,白芍12克,白及15克,仙鹤草12克,蒲公英15克。

【制用方法】水煎服,红参蒸兑服。

【临证方解】方中以炙黄芪、生黄芪为君,炙黄芪补虚益气壮脾胃;生黄芪去肌热、活血生血,并有敛疮之功。干姜温中阳去里寒,能引血分药入血中气分而生血;红参补气健脾,能增强免疫功能和对有害因素的抵抗力;白术健脾益气生血,有升高白细胞和增强抗病能力的作用;炙甘草健脾益气解痉、抗溃疡活性,共为臣。佐以陈皮理气和胃,并可避免红参、白术、黄芪产生胸闷、中满、食欲不振之副作用;当归既可补血,又可活血,并有抑菌之功;白芍扶脾抑肝,养血荣筋,缓急止痛;蒲公英入肝、胃二经,消肿散结;白及质黏而涩,功专收敛止血,又能消肿生肌;仙鹤草味苦辛而涩,涩则能止,辛则能行,有“止血而不留瘀,瘀血去则新血生”之功;升麻、柴胡升下陷清阳,为方中之使药。全方合用,共奏补中益气、扶正驱邪、敛溃生肌、保护胃黏膜之功。

湿热痰瘀互结

胃脘部疼痛或胀满呈周期性、节律性发作,伴嗳气、反酸、恶心呕吐等症状。

加味半夏泻心汤

【药物组成】黄芩10克,黄连3克,半夏6克,干姜3克,木香6克,砂仁4克,白芍15克,蒲公英12克,三七粉2克,白及10克,海螵蛸10克。

【制用方法】水煎服,三七粉冲服。

【临证方解】方中半夏降逆除痞;黄连、黄芩清热燥湿;干姜温胃散寒;木香、砂仁加强和胃理气之功;白芍与甘草相配,缓急止痛、养血柔肝;蒲公英入胃,清热解毒,消痈散结又疏肝,寓治胃不忘疏肝之意;白及、海螵蛸收涩止血、敛疮生肌、制酸止痛,可抑制胃酸分泌、增强胃黏膜防御屏障、促进溃疡愈合;三七活血又能止血,可促进黏膜组织血液循环,消除溃疡及其周围组织的炎症,促进黏膜再生。

肝胃不和

胃脘部不适,疼痛呈规律性发作,嘈杂,吞酸呕逆,食欲改变。

钟乳石方

【药物组成】钟乳石30克,黄柏10克,肉桂5克,蒲公英30克,甘草6克。

【制用方法】水煎服。

【临证方解】方中钟乳石甘温入肾,温阳以暖脾,安五脏,补虚损;肉桂辛甘大热,入脾、胃两经,温肾阳,暖脾土,除冷积,通血脉;黄柏苦寒,入肾、膀胱、大肠经,清热燥湿,滋肾降火;蒲公英苦甘寒,入肝、胃二经,清热解毒且有健胃作用;甘草甘平,补中健脾,缓急止痛,调和诸药。诸药合用,苦寒泻热,辛甘散寒,寒热并调,补虚扶正,以达到阴阳调和的目的。

肝郁脾虚

上腹胀痛,纳谷不香,时而嗳气,略有泛酸,肢体乏力,面色暗滞,形体消瘦,大便溏薄。脉沉细而弦,舌质淡红,边有瘀点,舌苔薄白。

自拟疏肝健脾方

【药物组成】柴胡10克,白芍15克,延胡索10克,郁金10克,枳实6克,陈皮10克,怀山药20克,炒白术20克,石斛10克,海螵蛸30克,砂仁10克,焦三仙各15克,甘草5克。

【制用方法】水煎服,海螵蛸先煎。

【临证方解】方用柴胡、白芍、延胡索、郁金疏肝理气,怀山药、炒白术、石斛健运脾胃,枳实、陈皮、砂仁理气和胃,海螵蛸制酸,焦三仙消食开胃,甘草调和诸药。诸药共奏疏肝健脾和胃之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