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植物源杀菌剂
一、产业化的植物源杀菌剂
来源于植物的杀菌剂品种很少,在“The Pesticide Manual,11 Edition”及“The Biopesticide Manual”专著中均未收录植物源杀菌剂。国内临时登记的植物源杀菌剂仅下述几种。
黄芩苷/黄芩素 baicalin/scutellarein
化学名称 黄芩苷元-7-葡萄糖醛酸苷;5,6,7-三羟基黄酮
理化性质 黄芩苷为淡黄色针状结晶,易溶于二甲基甲酰胺、吡啶,微溶于热醋酸,难溶于甲醇、乙醇、丙酮,几乎不溶于水、乙醚、苯、氯仿。黄芩苷在酸水中的溶解度小,不易被酸水解。黄芩素为黄色针状结晶,溶于甲醇、乙醇、丙醇、乙酸乙酯及热冰醋酸,微溶于氯仿。黄芩素为三羟基黄酮,由于分子中有邻三酚羟基,性质不稳定,在空气中容易被氧化为醌式衍生物而显绿色。
来源 黄芩(Scutellaria baicalensis)根的提取物。
制剂 0.28%黄芩苷·黄酮水剂。
防治对象 防治苹果腐烂病。
应用技术 0.28%黄芩苷·黄酮水剂稀释300~400倍喷雾。
注意事项 大鼠急性经口、急性经皮LD50均大于5000mg/kg,属于低毒。
小檗碱(黄连素) berberine
理化性质 熔点145℃,易溶于水,成盐后水溶性变小。
来源 从中药黄连(Coptis chinensis)的根中提取。
制剂 0.6%苦·小檗碱水剂。
防治对象 防治苹果轮纹病。
应用技术 制剂稀释800~900倍喷雾。
丁香酚 eugenol
化学名称 2-甲氧基-4-烯丙基苯酚
理化性质 丁香酚是配制康乃馨香型香精和食用香精的原料,外观为黄色透明液体,具有辛香的香气,相对密度(20℃)为1.039~1.049,沸点为253℃。
生物活性 在食品、饮料中可以抑制多种真菌,在农业上用于防治灰霉病。
来源 来自丁香(Eugenia caryophyllata)花或番石榴(Psidium guajava)的叶精油。
制剂 0.3%丁香酚可溶性液剂。
防治对象 防治番茄灰霉病。
应用技术 0.3%丁香酚液剂对水喷洒。
柠檬醛 citral
理化性质 原药为无色透明液体,相对密度为0.91~0.95。
生物活性 保护性杀菌剂。对果树、蔬菜、棉花、茶树以及烟草等作物的真菌及细菌病害的防治效果显著。
来源 主要存在于樟科木姜子属植物中,以山苍子(Litea cubeba)果实生产的山苍子油,其主要成分即为柠檬醛,含量可达55%~85%。
防治对象 防治番茄灰霉病。
应用技术 提取液对水喷洒。
二、其他重要的植物源杀菌活性物质
大蒜素 allicin
大蒜素对危害植物的真菌性病害,如瓜类白粉病、猝倒病、枯萎病,番茄早疫病、灰霉病,芹菜斑枯病,棉花炭疽病、立枯病,小麦锈病等的病原菌,有抑制其孢子萌发和菌丝生长的作用。抗菌剂401和402就是以大蒜素为先导化合物合成的杀菌剂。
主要作种子处理,对水稻、棉花的苗期病害有较好的防效。
白果酸/白果二酚(ginkgolic acid/bilobol)
从银杏(Ginko biloba)果实中分离,医药上有广泛的用途,对多种革兰氏阳性和革兰氏阴性细菌均有抑制作用,对常见的致病性皮肤真菌也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以此为先导化合物,开发出农用杀菌剂“绿帝”。绿帝对苹果腐烂病、番茄灰霉病、小麦纹枯病、苹果轮纹病、干腐病、水稻纹枯病、棉花黄萎病、玉米大斑病、花卉白粉病等均有一定的防治效果。
硬尾醇(sclareol)
从南欧丹参(Salvia sclarea)花中提取,其石油醚提取物能显著抑制多种真菌菌丝的生长,对番茄灰霉病和小麦白粉病有很好的防治效果。
原白头翁素(protoanemonin)
原白头翁素为烈性有辛辣味的毒液,为挥发性淡黄色油状物质,其结构为不饱和的五元环内酯,从毛茛科植物白头翁(Pulsatilla chinensis)的根茎中提取。白头翁素为原白头翁素的二聚体,呈白色固体。原白头翁素对小麦赤霉病菌和水稻白叶枯病菌有较强的抑菌活性,但在室温下极不稳定,易聚合成白头翁素而失去生物活性。
值得一提的是,黄蒿种子香精油(黄蒿酮及其他萜类化合物),在荷兰以商品名TalentTM上市,蓼科植物Reynoutria sachdinesis的提取物对白粉病有良好的防治效果,BASF公司以商品名MilsanaTM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