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大类招生背景下过控专业分流困境与对策
李晓俊 李 昳 崔宝玲
(浙江理工大学机械与自动控制学院流体工程系 浙江杭州 310018)
【摘要】 作为高校深化教育体制改革的重要方针,“按类招生、分流培养”已成为高校本科教育的一种趋势,“宽口径、厚基础、强实力、高素质”已成为高校培养人才的模式和方向,然而这种人才培养方式短期内使得过控专业面临分流困境。通过对浙江省主要设立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的高校分流现状进行分析,研究大类招生背景下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分流运行机制的实践困境,重点分析热门专业填报拥挤的现实背景下,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招生遇冷的现实情况及其原因。以浙江理工大学机械与自动控制学院的专业分流为例,详细探讨该学院过控专业分流面临的挑战,同时对专业分流进行了一些思考,期望以专业分流为机遇,宣传和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建立和健全教学管理配套改革,提升该学院过控专业的实际办学水平。
【关键词】 大类招生;专业分流;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困境;对策
0 引言
“大类招生、专业分流”是高校加大对复合型人才培养的一种教学管理方式,相对于我国原有高等教育模式,按大类招生是实行通识教育的培养模式[1]。其中,大类招生是指高校在招生过程中,不再细分专业,而是将相同或相近的学科门类合并成大的专业类而进行招生。而专业分流是指学生入学后,经过1~2年的基础培养,高年级阶段基于双向选择原则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兴趣进行分流培养。
一般来说,大类招生模式有利于高校资源的优化配置,促使大类专业下各专业的动态调整,既能够提供学生再次专业选择的机会,又督促相关专业的老师努力调整和改造学科专业结构,从而保证专业的可持续发展与学生的全面发展[2]。大类招生的初衷是希望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去认识相关专业,在适度竞争的环境下,根据自己的个性需求选择感兴趣的专业和研究方向。然而,从目前的发展来看,大类招生对于一些相对艰苦的专业或者基础性学科的学生质量造成极大地冲击,这也是按大类招生背景下过控专业分流困境的主要原因[3]。例如,浙江省33所普通本科院校中,有23所采取了不同程度的按大类招生培养模式,但在实践过程中,有不少院系因为种种原因,回归按专业招生模式[4]。杭州片区开设过控专业的高校主要有浙江大学、浙江工业大学和浙江理工大学,然而在专业分流过程中均存在一定的困境。因此,有必要找出造成目前过控专业分流工作存在的困境的原因,笔者结合浙江理工大学机械与自动控制学院按大类招生专业分流的现状进行分析,以期对大类招生背景下过控专业的分流培养模式做一些探究。
1 浙江理工大学机控学院“大类招生、分流培养”实施现状
浙江理工大学机控学院从2009年开始实行大类招生模式,其中对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工业工程和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五个专业合并招生。具体实施方式为:五个专业统一按“机械类”进行招生,学生经过三个学期的基础教育和通识教育,在第三学期末按专业志愿和学业成绩实行专业分流。从近五年的专业分流情况和近两年的毕业生质量来看,在机械制造等热门专业填报拥挤的现实背景下,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的分流结果却非常尴尬:整个年级中绩点排名前100名的学生中无人选择过控专业;一志愿填报率不足三成;进入过控专业的学生平均学业绩点呈逐年下降态势。
总的来说,按大类招生背景下我校过控专业分流困境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1.1 专业选择极不平衡,热门冷门差距明显
在专业选择方面,学生对专业的选择具有极大的“盲目性”和“跟风性”,并没有认真的考虑自己感兴趣的专业和方向,而是一味追求“热门专业”,认为过控专业的学生毕业后要去化工厂等条件相对恶劣的单位工作,因此大部分学生不会选择过控专业,从而造成“冷”“热”专业生源极不平衡。这种现象极大地限制了过控专业的学生培养工作和专业的进一步发展。
1.2 专业志愿满足率低,过控专业认同感不强
由于大类招生模式是在适度竞争的环境下,根据自己的个性需求选择感兴趣的专业和研究方向,这势必造成部分学生的志愿不能得到满足,而被调剂到他不太熟悉的“冷门”专业。而在实际分流过程中,过控专业的平均学业绩点比机制专业的平均绩点约低1个学分,在学生中直接导致了“过控专业是差专业”的感觉。由于对过控专业不认同,分专业后学习目标不明确,出现各种消极现象,学习积极性和专业认同感都很差。
1.3 学生分专业后目标不明确,集体活动参与度不高
分到过控专业的学生大部分是学业绩点较低的学生,本身在学习态度和习惯方面具有一定的缺陷,主要精力可能并没有放在学习上,更有甚者沉迷于游戏等其他与学习无关的事情上面。另外,专业分流后学生住宿仍以原班级为主,没有搬迁宿舍;重组班学生相互之间又交流甚少,班级认同感不够,集体活动参与度不高。
2 影响过控专业分流原因解析
2.1 专业分流标准的科学性
2.1.1 现有分流标准造成更严重的应试教育问题
根据学校专业分流管理办法,学生在完成学科大类教育平台课程后,可以在学科大类内,根据“志愿+考核”原则自主选择专业。这种专业分流设计的初衷是期望学生可以基于自身兴趣以及个性发展自主选择专业,然而在实际操作中,却容易陷入应试教育的怪圈。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是导致这种局面是因为大类招生模式超前,还是具体操作过程中创新性不足。
2.1.2 过控专业的专业特殊性
在目前学校划分的机械大类中,机制专业和机电专业是所谓的热门专业,与这两个专业相比,过控专业的专业性更强,专业方向模块的课程对学生素质要求更高,而且传统过控专业的毕业生从事的职业比较特殊。这些因素导致过控专业的专业课和专业基础课呈现多、难、杂的特点,这一方面造成学生在专业选择上的犹豫;另一方面在目前的招生框架内,学生进入过控专业后,专业老师需要花更多的精力来弥补学生在专业基础课上的不足。
2.1.3 冷门专业的保护性措施
如果按照机械类招生,过控专业属于绝对的“冷门专业”,在招生规模和招生质量上均存在较大的问题。然而学校“志愿加综合素质”的大类招生模式过于强调学生专业选择的公开公正,对冷门专业的保护性措施和政策倾斜性不足,学校大类招生制度建设的合理性值得商榷。
2.2 专业教育宣传的紧迫性
在学生进行基础课和通识课教育的前三个学期,除了专业导论课,过控专业的老师很少长时间跟学生接触,而学生却能在机械制图等机械类课堂上接触机制专业的老师,一定程度上拉大了学生与过控专业的距离。在专业宣传上也存在一定的滞后和不足,过控专业的老师会在第二和第三学期安排学生进入工厂参观学习,同时也加大了相应的宣传力度,然而从目前分流结果来看,专业认识度的宣传仍需加强。另外,由于学生对专业现状、分流的情况及专业发展前景了解太晚,时间太仓促,以至于某些学生望文生义、道听途说,从而产生理解上的偏差以及盲目“追风”现象。
2.3 专业分流后学生管理的滞后性
近些年专业分流的结果虽然引起过控专业老师的重视,然而专业建设和专业结构调整的紧迫性仍略显滞后;分流后学生专业知识的普及度方面、学生心理和综合能力的培养方面、专业实践以及就业关注度方面仍存在一定的不足;过控专业整体以及学生个体间的动态管理仍有较大的调整空间;过控专业的品牌管理以及学生对专业的认识度和依赖度仍需进一步的提高。
3 解决过控专业分流问题的初步思考
3.1 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专业分流依据
3.1.1 正确的学生专业观
学校应建立健全的综合测评体系,修改和调整现有的“唯成绩论”的标准,综合考虑学生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和能力发展等。针对热门专业“供不应求”和专业选择的“盲目跟风”等现象,学校应该采取分流前引导、分流后关注的原则,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适合自己能力发展的专业观。
3.1.2 健全的学生职业生涯规划
学校需要引入科学的测评和监测手段,一方面开设相关课程,帮助学生了解自身状况与所报专业的匹配度,使得学生能够理性地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和行为;另一方面引导学生发现冷门专业的兴趣,鼓励老师更多地介入学生学业规划和科研训练中,使学生更好地规划自己。
3.1.3 适度的冷门专业补偿措施
过控专业在我校专业分流过程中属于弱势专业,如果学校层面不进行必要的改革,过控专业必然更趋于弱势。对于弱势或冷门专业,学校和学院应该采取适度的冷门专业补偿措施,通过必要的行政手段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5]。在兼顾社会需求与学生志愿的前提下,遵循有利于教学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学科专业的稳定发展的原则,建立有条件的分流引导和适度的弱势专业补偿措施相结合的专业分流方案。
3.2 建立健全学生的动态培养制度
3.2.1 巩固现有优秀生导师制度,加强部分学生的精英化教育
结合学校针对优秀生的本科生导师制度,加强对部分学生的培养,使其能够发挥学业和科研实践的带头作用,利用他们来感染和带动同学们积极进步。
3.2.2 适度的学科宣传,打造专业品牌意识
针对分流前学生,开展适度的学科竞赛和社会实践活动,打造品牌意识,提高学生的专业认知度;加大宣传力度,让学生近距离地了解专业。例如,目前正在筹备的针对大一学生的风力机竞赛以及定期召集学生去杭州附近的企业参观实践等。
3.2.3 深化本科生导师制,增强专业归属感
针对分流后学生,建立本科生导师制,增强学生的专业依赖度和归属感。在专业内部开展导师学生双向选择制,确保每位学生都有导师负责管理;鼓励导师将本科生纳入自己的研究团队,并在政策上给予相应的激励,便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力;参照学校现有的优秀生生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导师工作和考核制度,加强导师和学生的联系,增强学生的专业归属感。
3.2.4 开展多目标、多层次的教育平台设计,拓宽学生的毕业渠道
开展多目标、多层次的教育平台设计,积极推进专业国际化教育和专业实践教育,拓宽学生的上升空间和就业渠道。一方面积极推进专业的国际化教育,给学生提供便利的上升空间;另一方面,结合社会需求,开展教育与岗位应用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的就业选择。同时定期与已毕业的学生进行沟通,掌握他们在工作过程中所欠缺和擅长的专业技能,从而动态调整专业体系和专业发展方向,使学生能够适应社会需求。
参考文献
[1] 董泽芳,黄红霞.试论高等教育分流策略的科学化趋势[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116-119.
[2] 汪毅能,盛志琴.多学科工科院系大类招生分流培养模式初探[J].中国电力教育,2014(8):12-14.
[3] 钟文强.高校实施“大类招生、分流培养”模式的若干问题与对策的探讨[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3,32(5):11-12.
[4] 李玲霞.地方高校专业分流实践中的问题与解决路径[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3(1):153-156.
[5] 郑孟状,李学兰,林上洪等.探索专业结构调整的动态优化机制——以宁波大学为例[J].中国大学教学,2012(11):3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