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饰美学与搭配艺术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二节 服饰的起源

服饰究竟是在什么时候开始出现在人类的意识中的呢?旧石器时代后期是距今大约3万年至1万年的一段历史时期,即人类以狩猎、捕鱼和采集植物类食物为生的所谓自然经济时代。研究发现,那时已出现服饰现象了。这一时期一般分为奥瑞纳文化阶段(约3万年前)、索鲁特文化阶段(约25000年前)和马德林文化阶段(约2万年前),这些文化阶段都属于冰河时代。

现代文明社会是从原始社会发展而来,作为文化与社会的产物——衣生活,也起源于那个遥远的年代,甚至更早。关于服饰的起源问题是十分复杂的。由于研究者的立场不同,得出的结论也完全不同。每一种学说都有各自的立场,但不存在真正的准确和唯一的起源说,代表性的起源学说有生理需求论、心理需求论以及性别需求论。

一、生理需求论

一提到服饰的功能,我们最直接的就会想到“保护”这项功能。保护说从生理的角度出发,以人的生理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予以评论,认为服饰能起到保护人体的作用,保护身体既是服饰的起源,又是起因。

(一)气候适应说

气候适应说强调服饰的诞生是基于人类生理的需要。随着人类的进化,身上的体毛逐渐退化,气候的冷暖变化直接影响人类的生理需求,因此人类早在原始社会就学会以兽皮、树叶、羽毛、草片等包裹身体,以抵御寒冷。大约距今10万至5万年前,欧洲大陆上的原始人为抵御第四冰河期的寒冷,开始制作兽皮服饰(图1-11)。即使现在,仍有许多居住在寒冷地区的原始人选择简易的“服饰”蔽体防寒。就拿爱斯基摩人来说,他们率先利用毛皮制作服饰,妇女们利用牙齿咬皮革,使其柔软,以便于穿着。在热带地区,由于暑热,生活在某些热带地区的居民至今仍过着裸态的生活方式。不过,也有因热而穿衣服的现象。生活在沙漠地区的人,由于沙漠地带气温很高,湿度却很低,非常干燥,人体的水分蒸发得相当厉害,发汗很多,而皮肤却没有汗,因为汗水很快就会被蒸发掉。这里的人们穿衣服,主要是为了防止汗的蒸发,同时也避免日光暴晒。

图1-11 早期人类的兽皮服饰

(二)身体保护说

《释名·释衣服》称:“衣,依也,人所以避寒也。”美国服装史论专家玛里琳·霍恩认为:“最早的衣物也许是从抵御严寒的需要中发展而来的。”身体保护说认为,人们穿衣服是为了避免自然界中存在的危害人类生存的因素。特别是人类从四足行走进化为两足直立行走后,因为在狩猎等剧烈活动中某些器官容易受伤,且极为不便,因而需要将某些部位包裹起来,进而产生了腰绳或腰布这种人体包裹物品。这种行为逐渐发展到把身体其他部位包裹起来,进而扩展至全身,形成人类最初的服装。人类祖先为了在狩猎和劳作时,使赤裸的手腕和脚腕免遭荆棘的刺伤和野兽侵害,用木头、兽皮做成护腕的手镯、脚镯,并且日益精巧、灵便,人类的服饰就逐渐形成了(图1-12)。

图1-12 古埃及人民劳作图

二、心理需求论

在人类的生理进化过程中,随着嗅觉敏锐程度的退化,视觉敏锐程度的逐渐增强,人们对于形象、色彩、光的感受能力越来越精细和敏锐,对美的感知能力逐渐提高。用一些美丽的羽毛、闪光的贝壳、彩绘、刺青等装饰自己,都是出于审美和满足心理需求的需要。

(一)护符装饰说

原始社会生产力非常低下,在强大的自然面前,人类显得非常渺小,人们希望借助于精神的力量来对抗自然,因此就有了灵魂和肉体分离的想象。护符装饰说认为服饰的起源是对自然和图腾的信仰,用赋有寓意的饰物装饰人体,这种穿戴行为逐渐演变发展为人类着装模式。原始居民为了保护善的灵魂并使恶的灵魂不能近身,就把认为可以辟邪和祈福的诸如足蹄、尖角、贝壳、羽毛、兽牙等装饰在身上(图1-13)。他们认为服饰具有肉眼看不见的超自然力量,穿戴在身上有一种驱邪的作用,能用来保护他们,抵御可能伤害人类的妖魔。另外,在一些原始部落里,为了求得族群的认同以及表达对种族信仰的坚定,族人们也会在身上涂抹或穿戴象征该种族图腾的符号,以博取该种族间的尊重和互相信任,也是一种信仰、一种寄托。这种简陋的身体装饰逐渐演变发展为人类最早的服饰。

图1-13 尼安德特人造出的人类早期首饰

(二)象征说

象征说认为挂在身上的物品最初是作为身份象征而使用的。在原始人看来,佩戴动物的牙齿、羽毛、贝壳等被认为是具有令人仰慕的特殊本领,同时也是一种财富的象征。原始人用兽皮等饰物象征自己的英武;用野兽的牙齿、骨骼和身体的刀痕等,向人们显示自己在狩猎中的勇敢和成绩。例如,印第安人头冠的高低,标志着主人财富的多少,头冠越高,威望也就越大,借此显示优越感(图1-14)。我国自古以来崇尚服饰制度,有“衣冠王国”的雅誉,并借服饰的形制、色彩、服章等以区别阶级、维系伦常。服饰在不同时期充当着不同的社会角色、象征身份和地位。

图1-14 印第安人头冠

(三)装饰审美说

服饰起源于审美是一种普遍的说法,即认为服饰起源于一种美化自我的愿望,是人类追求情感的表现。人们通过大量的试验发现,一些高级动物对美都有一种本能的追求。原始人看到美丽的花朵、光洁鲜艳的羽毛就会顺手摘下来,装饰在自己的身体上。印第安首领作战用的无边扁平软帽,是由雄鹰毛制作的。原始人将发现的玛瑙、宝石经过细心琢磨,镶嵌在一个圆环上,这就是最早的项链和手镯。人们都想得到美丽别致的小物品,装饰在众人可见的地方,透过外观的装饰及自我吸引力的表现,以达到自我肯定的目的。从古至今,虽然有不穿民族服饰的民族,但极少有不对身体进行装饰的民族。现在有一些部落仍然崇尚用彩泥涂身、文身、疤痕甚至毁体来装饰,以表达自己的年龄和社会地位(图1-15)。

图1-15 埃塞俄比亚人的外部装饰

三、性别需求论

男女两性相互爱慕和吸引,是远古以来就存在的现象。服饰起源与发展的最终原因是两性的存在这一论断,虽然至今还不能令人信服,但是两性导致现今人们都要求穿用服饰,这是任何人都不能否认的。

(一)遮羞说

遮羞说认为人们开始穿衣是为了遮蔽身体隐私的部位,这个理论衍生自基督教《圣经》对服饰的解释,在西方通常会用亚当和夏娃的神话故事来解释服饰的起源(图1-16)。依据《旧约全书》的说法,亚当和夏娃起初是不着服饰的,只因为受到蛇的怂恿偷吃了禁果,眼睛明亮了,才用无花果树叶遮住下体,这便是服饰的雏形。对于这种说法,当代有不少人提出质疑,原因是人的羞耻心并不是天生的,羞耻观念只会在文明社会出现,即摆脱了蒙昧社会和野蛮社会之后,并随着时间、地点和习惯的不同而相异。因此,服饰起源于遮羞之说显然有些牵强。

图1-16 马萨乔的壁画《逐出乐园》

(二)异性吸引说

异性吸引说认为,为了突出男女性别的差异,以引起对方的好感与注意并相互吸引,就用衣物来装饰强调,由此便有了服饰。人的性冲动是一种本能,服饰是它的延伸,因此服饰的起因也是一种本能。众所周知,熟悉的事物不会引起好奇,隐藏的东西反而更容易激发人们的好奇心。比如,稍微披上一点遮盖的东西,但还隐约可见体形,就比全裸更诱人。人类之所以要用服饰装饰自己,是因为男女两性想要相互吸引,在性器官部位装饰服饰是为了突出性特征,引起对方的注意和好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