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氏璧解谜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序二

中国玉文化是中国文明史上最久远、最具特色、传播时间最长的文化之一,它映射着古代政治、经济、哲学、美学、宗教和社会关系,凝结着人们对自然、对人生的朴素理解。玉文化不仅是中华文明的见证和结晶,还是中华文明的源流之一。

但是,在中国玉文化历史的长河中,真实与虚假、精华与糟粕并存。一个典型的事例,就是关于和氏璧与传国玉玺之间的记载和传说。和氏璧是中国玉文化中的一个亮点。关于和氏璧的故事在中国家喻户晓,人们赞叹卞和的慧眼和坚贞,赞颂和氏璧的美丽和珍贵。有文献记载,到了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和氏璧却被改制成了传国玉玺……这样的传说值得质疑!然而,这样的观点经常出现在古代、现代乃至当代的很多书籍和文献中,困惑了世人两千多年。

本书作者关注玉璧四十余年,对玉文化、宝石学、中国社会及传统文化进行了持续不懈的研究。历史上,尤其是近代,对和氏璧进行探索辨析的文章不少,但更多的是从地质学、宝石学的角度,探讨和氏璧是什么玉料、出产在哪里,而作者从玉器、玉文化的发展史,从中国古代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外交等方面的发展来论述和氏璧,通过梳理其历史脉络,把八千多年来玉璧的类型、寓意、结构、几何尺寸、纹饰特征、功能和用途、形制演变等,系统地向世人展示,运用宝石学、历史事件和历史发展的眼光来分析判断和氏璧是什么材料?下落何处?——这样的思维、眼光、角度和推理论证方法,显得尤为难得。

虽然璧不能改为玺的道理很简单,但璧被改玺的传说,居然还是谣传了2000多年。这样错误的观点,居然还在一些教科书、百科全书等书籍里出现。看了书稿后,不难理解出作者的写作用意:通过对各种玉璧的归纳和总结,用数据和事实证明和氏璧不可能改制成传国玉玺,从而证明流传了2000多年的璧改玺论调的荒谬性,进而对传统文化中的谬误进行有意义的揭示,并引导人们探寻事物真相——我想,这才是作者编著这本书的根本目的,亦是该书的主要价值之一。

《和氏璧解谜》是一本难得的好书。作者探索研究问题既有大局意识,又能从细微处着眼。对中国玉文化发展、对璧不能改玺、璧的材质与产地等问题的分析,逻辑性强,论证有深度,论据有力度。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清晰明了,引人思考,具有可信度。作者经过分析后得出的推论、结论和五条建议,是对社会有价值的奉献;体现在书中的客观、科学、探索求真、推理求准的精神,令人欣赏,也使人耳目一新。

近30多年来,在中国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对中国玉器、古玉文化的普遍关注与收藏热。文物是传承历史文化,维系民族精神的载体,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的物质遗产和精神财富,是加强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深厚滋养。因此,对古玉器等古文物做好研究发掘,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推陈出新,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氏璧解谜》以新的方法,解读了考古内容。作者肯吃苦、善钻研,坚持独立思考,不人云亦云,对中国玉璧的源流和现状做了梳理,对中国玉文化做了普及,这是一件具有积极意义的事。阅读之余,乐以为序。

希望这本书可以得到人们的关注,也希望作者不断努力,为行业、为社会多做贡献。祝《和氏璧解谜》的出版发行获得成功。

云南省收藏家协会原会长 李德昆

2018年5月1日 于昆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