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氏璧解谜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序一

中国玉文化是华夏民族在一万多年的生存和社会实践中,所创造的源于玉石玉器,并通过玉石玉器的特殊属性,寄托和展现中国人思想意识、社会伦理、价值观念和艺术表现的一种特有的文化现象。

广义的中国玉文化,是玉器(神玉、礼玉、民玉)思想——神玉观、礼玉制度、儒家的玉德观及百姓的民俗观,是对玉的审美观、价值观、雕琢艺术和形制应用的提炼与表达。玉文化不仅包括与玉石玉器有关的设计艺术、制作工艺、文字词语等直接内容,而且是具有博大精深内涵的美学、哲学、礼仪、道德、宗教、装饰功能的综合的人文思想艺术体系。

和氏璧,是中国玉文化历史上受到普遍关注的一个亮点和疑点。我认识戴铸明先生,是在2011年举办的杭州千岛湖亚洲珠宝高端论坛上。当时他提交的《在探研、扬弃和运用中发展中国玉文化》一文,被列为会议研讨的重要论文进行交流。文中以正确的思维方式、科学简练的方法、严密的逻辑推理、扎实的宝玉石专业功底、丰富的历史文化知识为基础,提出并论证了和氏璧不可能制成传国玉玺的鲜明观点,得到了与会专家、学者和各界人士的认同,给我留下了良好的印象。

近代以来,研究和氏璧的专家、学者及各类有识之士不乏其人,但大多仅关注材质、产地及和氏璧的归落,相关研究成果和探寻结论也各不相同。最近,我看了《和氏璧解谜》的书稿后,进一步为作者研究问题、探寻真知、锲而不舍、求真求实的精神及作为现代专家学者所具有的责任意识所深深触动。我认为,书中的内容及观点,有参考价值,值得人们了解和关注。

和氏璧的材质、产地及和氏璧的归落,在其问世以来的两千七百多年的时间里,一直是一个谜;和氏璧被制成传国玉玺的观点,一直流传至今并为不少人所津津乐道。在《和氏璧解谜》中,作者抓住了玉文化历史中的这一典型案例为切入点,用科学的归纳、推理和论证方法,分析了有关和氏璧、传国玉玺的记载和历史传说,证明了璧不可能改制成玺的道理,意在拨开流传两千多年的历史迷雾,解开历史留给后人的“和氏璧之谜”;作者推断了和氏璧的材质、和氏璧归落的两种可能性,得出了解谜“和氏璧——传国玉玺”这一历史谜案的三条结论,并结合实际提出了五条有意义的建议,这是书中的重点;作者在综合运用中国玉文化、宝玉石学知识,综合考虑民俗民风的沿革,重点分析与和氏璧相关的重大历史事件等因素以解谜和氏璧的过程中,介绍了玉璧的类型、璧的功用和寓意、形制演变、与璧有关联的古代玉器及近代玉器,介绍了中国的礼玉文化;必须一提的还有,作者以批判历史上形成的和氏璧被改为了传国玉玺的错误观点为出发点,通过梳理、归纳作为礼器、传统玉器精髓的玉璧在形制、寓意、功能等方面的变迁,阐述了有意义的观点和思维方式,宣传普及了中国玉文化。

二十多年前,作者由理工专业转入珠宝界从事珠宝玉器的鉴定检验工作,继而进一步关注研究玉文化发展史和玉文化的相关问题。因此,作者研究和氏璧的目的、切入点、关注面、分析问题的思路和方法等,与考古界、文博界及珠宝界等不完全相同。我觉得,作者是以更宽阔的思维,更具逻辑推理的方法来思考、归纳问题并得出结论;作者不但应用专业知识剖析问题、解读历史,而且从对传统社会文化传承、扬弃、优化和发展的广阔角度,观察、解释了玉器所蕴含的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并深入研究其发展过程、演变形式及其玉文化与其他社会文化的关系。在这一过程中,揭示了历史、现实及未来的一些更深层次的问题——这样的眼光和思维可谓难能可贵。

从《和氏璧解谜》的后记中,我们可以了解到,作者写这样一本书的原因、动力、过程和目的,也可以感受到作者几十年来探索、坚持的不易。我所了解的作者,淡泊、真诚、简单、低调,并不求取个人的名与利——他长期致力于珠宝玉石等产品质量的鉴定检验工作,致力于中国玉文化与现实社会发展相融合的研究,致力于珠宝行业的公益事业,在促进珠宝科技进步、促进市场良性发展、促进珠宝经济繁荣、普及珠宝科技文化知识等方面,扎扎实实地做了许多事,勤勤恳恳地做出了不懈的努力。

研究中国的历史,研究中国玉器的发展史,我们不难发现,玉文化早已深入到社会各阶层的物质和精神生活领域,反映出各个社会时代的风貌。玉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中的精粹,也是中国特有的文化之一。《和氏璧解谜》一书的出版,是一件为中华文化、中国玉文化大厦增砖添瓦的好事。阅读之余,乐以为序,愿作者今后为行业做出更多的奉献!

x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