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本书自2012年第一版出版迄今已逾六年,经历了多轮教学实践的检验,基本达到了编写本教材的目的,受到同行与历届同学的好评并荣获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优秀教材奖。但从学科发展来看,有机化学无论是理论还是方法,在近年来都取得了不少新的进展。同时,教学改革对课程教学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例如我校基础医学、法医学、5年制临床医学专业的培养方案中有机化学课程的学时有所减少,原来的教学计划和课程内容在实际教学中也有调整。另外,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也发现了教材中存在的疏漏。在此背景下,编者和化学工业出版社深感对教材有必要进行修改、补充、完善并再版。在广泛征求使用本教材教师的意见的基础上,我们启动了本教材第二版的编写。
本次再版的基本原则是,充分考虑医学、药学、生物科学各专业学生对有机化学需求的特殊性,精炼教材内容,尽可能体现基础性、科学性、先进性以及创新意识,并保持第一版编写特色、风格,即采用有机物有机结构、性质、典型反应和应用为主线的理论体系,注重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和相互的逻辑关系,使深度和广度恰当结合,并改正第一版中出现的纰漏。本次修订我们主要在下列几个方面开展。
1.对有机化学与医学、生命科学领域相关的重要进展进行了更新和完善。部分章末的知识扩展重新撰写,促使学生了解国内外有机化学家对科学发展的贡献,拓展有机化学知识的视野,扩大知识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纠正谬误。在实际使用中,我们发现第一版教材在文字、编排、叙述方面有一些纰漏,本次修订都得以纠正。另外,对教材中所列举的有机化合物的物理常数等数据进行核对校正。
3.加强基本概念的阐述,叙述深入浅出,通俗易懂。根据具体的教材内容,将第6章更名为“分子的手性和对映异构”、第14章更名为“含氮有机化合物”、第16章更名为“油脂和类脂”。
4.在保持编写风格和总篇幅不变的前提下,删减部分章节内容,同时适当增加了一些内容。例如:“测定有机化合物结构的谱学方法”安排为第10章,并增加了非常扼要的质谱介绍,包括基本原理、质谱图的表示方法、主要的裂解方式、在有机化学中的主要应用,以体现教材的系统性和完整性。第19章中增加重要的辅酶知识,并更名为“核酸及辅酶”。
5.大部分化学结构式、反应式重新绘制,提升了教材中图表的美观和可读性。
6.根据我们的教学经验和体会,本次修订中剔除了少量不恰当的习题和章中插入的问题,并根据需要进行了少量的更换,使习题与相关知识结合得更为紧密,有利于学生通过习题练习,掌握相关知识。但总的原则是只减不增。
为适应双语教学需要,对常用的有机化学名词和重要概念如同第一版仍加注英文,涉及的英文人名均直接使用英文姓名。
本教材的修订由复旦大学化学系和复旦大学药学院相关教师共同完成。参加人有匡云艳(负责第2、3、16章)、王辉(负责第6、7、14、17章)、张丹维(负责第8、9章)、李志铭(负责第11~13章)、王全瑞(负责其余各章和全书附录、习题)。王洋、屠波、张道、何秋琴等老师参与了修订稿的审校工作,孙兴文、贾瑜和张倩等任课老师对教材的修订提出了许多积极的建议。全书由王全瑞策划、统一修改并定稿。
本书在修改过程中得到复旦大学和化学工业出版社的关心与帮助,在此表示感谢!
虽然我们尽了最大努力,力图编写一本具有一定特色,适合医学、生物等非化学专业教学使用的教材,但我们也深知绝非易事。限于编者的水平,仍难免存在疏漏和不妥之处,敬请各位学界同仁和读者不吝赐教、批评指正,以便有机会再版时得以更正。
编者
2018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