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痤疮辨治体会
痤疮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皮肤病,是毛囊皮脂腺单发性的慢性感染。该病可由多因素诱发,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多数认为主要与皮脂腺、雄激素、毛囊内微生物等密切相关。该病多发于青少年,以颈部、头面部、胸背部的多形性丘疹、粉刺、结节、脓疱等皮损为临床特点。
中医对痤疮早有记载。《外科正宗·肺风粉刺酒齄鼻》中记载:“肺风、粉刺、酒齄鼻三名同种,粉刺属肺,齄鼻属脾,总皆血热郁滞不散。”《素问·生气通天论》记载:“汗出见湿,乃生痤痱。”现代中医在传统病机,如风热、肺热、湿热、血热等基础上,又提出了肾阴不足、冲任不调、血瘀痰结等看法。
高老师认为摄入较多的高脂肪、高热量食物,此即中医古籍中的肥甘厚味,同时又懒于运动,加之工作、学习压力较大,导致情志不舒,而成肝郁及湿热证;又有肝郁化热,或过食辛辣,致阴血耗伤,或过度忧思,暗耗心脾,致使气血虚弱,而成气血两虚、阴虚血热证。
过食辛辣或厚味饮食,蕴聚中焦,脾胃运化功能失常,致使湿热蕴结,熏蒸于外,肌肤毛窍受邪,久瘀生毒而发为痤疮。
学习或工作压力过大,致情志不畅,肝气郁结,气滞血运不畅,日久化生热毒,蓄结于玄府,乃发痤疮。
肝郁日久化热,或过食辛辣,使肝胃热盛,或阳邪化为燥火,致使胃中燥热邪盛,灼津耗液,血热而阴虚,蕴滞肌肤,肌肤失于濡养乃生痤疮。
思虑、劳累过度,或自幼体弱,气血受损,不足之象乃生,不能托毒外达,肌腠毛窍被瘀毒所阻因而生痤疮。
高老师曾经整理过赵炳南前辈的经验,在临床治疗皮肤病患时,善用赵老的土槐饮、刘老的瓜石汤,以及加味逍遥散、当归补血汤等方,加用引经达皮之白鲜皮等药物。
(1)湿热内蕴证 皮疹多发于背部、面、胸等部位,皮疹呈结节状,色红、肿痛,部分见脓疱,挤压可出黄白色脂栓,伴口苦口臭,大便黏滞不爽或秘结,小便黄赤,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治以清热解毒利湿,以土槐饮加味。药物组成:土茯苓、炙甘草、槐花、白术、枳壳、凌霄花、黄柏、白鲜皮、败酱草等。结节硬者,加夏枯草;口渴者,加天花粉;疼痛甚者,加延胡索。方中土茯苓、槐花、炙甘草是赵炳南老前辈所创的土槐饮,该方有较好的清热利湿效果,故以槐花、土茯苓清热除湿、凉血解毒;黄柏、白术取二妙之意;以白术易苍术,可加强健脾燥湿之力;败酱草、凌霄花清利湿热、祛瘀排脓、凉血解毒;白鲜皮以皮达皮为引经药;枳壳理气可行上,增强药物通行上焦之力;炙甘草调和诸药,兼能和中。
(2)肝郁血热证 症见红色丘疹,烦急易怒,丘疹或痒痛,时有胁胀,口干眠差,小便色黄,大便干结,舌质红苔薄黄,脉弦细。治宜疏肝解毒凉血,以加味逍遥散加减。药物组成:柴胡、赤芍、白芍、当归、白术、薄荷、茯苓、甘草、栀子、牡丹皮、白鲜皮。皮肤痒痛者,加蛇床子、地肤子;伴失眠者,加合欢皮;皮疹见脓头者,加败酱草。方中柴胡解郁疏肝;白芍、当归养血柔肝,赤芍活血凉血,茯苓、白术健脾除湿,气血生化有源;栀子、牡丹皮清热除烦、凉血;白鲜皮祛风止痒、清热燥湿解毒;甘草补中解毒、调和诸药;薄荷轻清散郁。
(3)阴虚血热证 疹色红赤,伴疼痛,颜面多发,伴有口干喜饮,面红赤,烦急,大便干结,舌质光红少苔,脉细数。治以凉血养阴消疹。药物组成:瓜蒌、生地黄、石斛、玄参、车前子、黄芩、麦冬、牛膝、白鲜皮。见有衄血者,加生藕节;五心烦热,加地骨皮。方中瓜蒌甘寒,宽胸利气润燥;石斛甘淡,生津除痹益胃;玄参、生地黄、麦冬增液养阴;黄芩可清热,牛膝可引热下行,车前子利小便,可导热从小便解;白鲜皮清热燥湿解毒。本方一直为女科所用,在临床实践过程中,其清热养阴之力较强,在临床收到了良好效果,且收效甚快。
(4)气血不足证 症见淡红色皮疹,或含而未发,无脓或有脓,伴有面色不华,气短,时有便溏,舌质淡胖、有齿痕,苔薄白,脉沉细。治以补益气血透疹。药物组成:生黄芪、白术、当归、茯苓、蝉蜕、赤芍、生薏苡仁、夏枯草、炙甘草。纳呆不食者,加鸡内金;瘙痒者,加白鲜皮、蛇床子。方中生黄芪、当归生血补气,用以托毒外出;白术、生薏苡仁、茯苓健脾渗湿;赤芍凉血清热,蝉蜕散风止痒、透疹,夏枯草散结清热;炙甘草益气和中,兼可调和诸药。本型为气血不足,难以托毒外出,故临证时在益气养血的同时,加用药性温和的凉血清热、透疹药,则疗效尚佳。
(张 焱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