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20世纪70年代是世界集中关注遗产地和生态环境的时期。无论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72年通过的《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简称《世界遗产公约》),还是18个国家于1971年缔结的《关于特别是作为水禽栖息地的国际重要湿地公约》(简称《湿地公约》),都体现出人类开始对文化遗产、自然遗产逐渐受到恶化和破坏威胁的注意,逐渐提高了保护湿地资源、维护生态平衡和生物多样性的意识。中国于1985年加入《世界遗产公约》,1992年加入《湿地公约》,是世界上拥有世界遗产类别最齐全的国家之一,全国湿地面积占世界湿地面积的10%,位居亚洲第一位、世界第四位。我国幅员辽阔、资源丰富,其自身肩负着保护世界遗产、生态环境的重任,在保护遗产和湿地生态环境方面做出了艰苦的努力。
颐和园伴随着中国千百年的岁月沧桑和封建帝制的兴衰,被赋予了极其厚重的历史底蕴和文化积淀。其在文物、古建、造园艺术等方面都具有特殊的地位和重要的价值。1998年12月2日的第22届世界遗产全委会上,颐和园通过审议并列入《世界遗产保护名录》,成为世界文化遗产之一。其获得的三条评价体现出颐和园在实践造园艺术与自然景观融合、推动东方园林文化发展、象征世界文明方面的重要作用。颐和园现今占地约300.8hm2,以昆明湖为主的水面占全园总面积的四分之三。从最初瓮山、西湖的小型自然景观,演变为今日“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山水格局,颐和园山形水系的演变与历史文化、植物群落的演变形成了互为依托、发展和支撑的关系,也造就了颐和园集世界文化遗产地、历史名园、湿地景观,乃至“三山五园”和“西山文化带”重要组成部分的多重属性,见证着历史、文化、景观、功能共同变迁的印记。
多年来,颐和园人对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皇家园林的认识和理念是一个逐渐全面、逐渐深入的过程。从各项工作中有意识地保护文物、古建、古树开始,到2012年“颐和园世界文化遗产监测中心”挂牌成立,根据颐和园自身特点划分出山,水,建、构筑物,植被,陈设五大要素,进行遗产监测工作,标志着颐和园对世界遗产保护工作认识的飞跃。随着2015年“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的提出,以及后来被纳入北京市首批“市级湿地名录”,颐和园的遗产监测工作也从着重对文物古建监测、建立古建筑巡查体系和搭建古建筑安全评估体系,延伸到对颐和园整个遗产地、山形水系、生态环境的监测保护。自2015年开始,颐和园开始对全园生态系统进行监测。主要对象是园内湿地和森林生态系统中的水、土壤(底泥)、大气、植物、鸟类、昆虫等生态要素。通过科学的方法、量化的数据分析,摸清世界文化遗产地中湿地和森林生态系统的生态现状,全面评估了世界文化遗产地中生态环境质量的“家底”。这不仅是对《世界遗产公约》第29条——世界遗产监测概念的执行,也是对《湿地公约》实施的证明;更是以一种科学的、量化的、微观的生态角度,去了解这座世界文化遗产地、这座古老的园林。这在整个遗产保护工作中也具有相当的必要性、特殊性和开创性。
至今,颐和园的生态监测工作已经连续开展了三年,积累了一定程度的数据。下一步,就是如何分析这些数据,将分析的结果加以转化,真正地应用到颐和园的保护和管理中。
本书中颐和园职工们撰写的论文内容涉及颐和园生态监测成果、业务实践应用,以及可持续发展的方方面面,凝结着颐和园遗产保护者的付出、心血、思考和智慧,也体现着保护者们对这座世界文化遗产、古典皇家园林深厚的责任感、自豪感。历史留给我们的遗产,我们要管理好、保护好,才能传承好、可持续地发展好。“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2018年是颐和园申遗成功二十周年,值此前夕,本书的出版不仅见证了颐和园遗产保护工作者们的努力,更能给后继者以启发,为保护我们的世界文化遗产、我们的绿水青山、我们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尽一份微薄之力。
颐和园副园长 丛一蓬
2017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