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古说印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赐印羌胡 怀柔避战

中国古代朝廷尤其是汉代,为了安抚边疆强悍的匈奴(胡)、羌、鲜卑、氐、乌桓等少数民族,采取颁赐官印的怀柔方法,以避免战事。

匈奴是汉代中国北方最为强大的少数民族。同匈奴的关系,一直是汉代的重要大事,或进行征伐,或采取和亲,其中,赐印匈奴也是汉朝对匈奴怀柔与斗争的方法之一。

西汉中期以前,匈奴拥兵自重,与汉朝分庭抗礼,汉初皇帝无力北顾,多以遣女和亲和馈赠重礼以为权宜之计。武帝时,国力大盛,雄才大略的刘彻连续三次大规模出兵北伐,卫青、霍去病横扫大漠草原,威震敌胆,此后匈奴大为收敛。汉宣帝时,匈奴呼韩邪与兄争单于之位,败走,附汉称臣。甘露三年(前51年),宣帝在甘泉宫(今陕西淳化境)亲自接见呼韩邪,并赐黄金印,为汉廷颁印匈奴之始。此后匈奴使用的官印,基本由汉代朝廷颁赐。匈奴对于“令佩其王印绶”,颇感荣耀,也是其身份和势力的象征。朝廷颁赐官印对于安抚匈奴,保证北疆安宁,曾发挥过重要作用。可惜西汉颁赐给匈奴的官印实物,今已难见。不过,从历代谱录与博物馆藏印中,仍可见个中信息。例如“汉匈奴破虏长”(图2-174)以及《十钟山房印举》中著录的“汉匈奴守善长”(图2-175),新莽时期的“新前胡小长”(图2-176)以及东汉时期的“汉率善胡长”(图2-177)等。

◎图2-174 汉匈奴破虏长

◎图2-175 汉匈奴守善长

◎图2-176 新前胡小长

◎图2-177 汉率善胡长

羌族主要分布在汉朝西北部。西汉时,中央在西羌聚居的河湟地区设置郡县,以隔绝羌、胡,并逐渐把内附或俘虏的羌族徙于河西、陇右诸郡。东汉时由于朝廷对西羌压迫加重,羌人不断反抗。后被强行迁入内地的甘肃、宁夏、陕北,甚至关中和河东地区。

在此期间,汉廷主要向归附的羌人首领以及参与汉朝军队征伐其他少数民族的羌兵首领颁发官印,如“汉归义羌长”(图2-178)、“汉破虏羌长”(图2-179)、“汉率善羌百长”,以及新莽时期的“新西国安千制外羌佰右小长”(图2-180)等。

◎图2-178 汉归义羌长

◎图2-179 汉破虏羌长

◎图2-180 新西国安千制外羌佰右小长

汉魏时期,北方少数民族除了匈奴、羌之外,还有鲜卑、氐、乌桓等。鲜卑是起源于东北的游牧民族,南匈奴和乌桓相继归附东汉王朝后,鲜卑各部也遣使通好。公元54年,鲜卑大人于仇贲率其部落诣阙朝贺,慕义内附。光武帝刘秀封其为王。东汉政府还收买利用鲜卑,专门对付与汉廷作对的北匈奴,甚至采取按头论赏的方法,怂恿鲜卑寇掠北匈奴。东汉末,鲜卑大人檀石槐曾统一大漠,建立了一个尽据匈奴故地的强大军事联盟。他死后,鲜卑各部复陷于各自为政的局面。但由于汉廷对鲜卑招安和内迁的重视,从存世鲜卑官印和文献看,慕义归化的鲜卑部落还是很多的。如罗福颐先生早年辑录的《待时轩印存》即收有“汉归义鲜卑王”“汉鲜卑率众长”等铜质驼钮印两方。

氐族情况略近羌族,西汉时即迁于禄福(今甘肃酒泉)、陇(今陕西陇县至甘肃陇西一带)。东汉末年曹操与刘备争夺汉中和陇右,介于陇、蜀之间的氐族即成为他们争夺的对象。建安二十四年(219年),数万氐人从武都迁往关中和陇右。次年,武都氐王杨仆又率众人内附,居汉阳郡(治在今甘肃甘谷)。此间作为争夺氐人的手段与成果,颁赐氐人之印应该不少,“汉归义氐百长”,殆为其例。此后他如《十钟山房印举》中著录的“魏率善氐佰长”(图2-181)、“晋率善氐佰长”(图2-182)等皆是。

◎图2-181 魏率善氐佰长

◎图2-182 晋率善氐佰长

乌桓本为东胡一支。汉初匈奴灭其国,余类保乌桓山,因以山为号。其族善骑射,性彪悍。逐水草而牧,居无常处。西汉设乌桓校尉。东汉南匈奴归附,乌桓也向东汉臣服,公元49年辽西乌桓各部首领入洛阳朝贡,光武帝刘秀封他们为侯王君长,使率众戍守北方10个边境郡县。他们在边境广招乌桓族人内附,加之他们长于骑射,故在对付北匈奴和鲜卑的侵扰、保障东汉北方边境安宁上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因此存世乌桓官印中多有“保塞”“率众”字样,如“汉保塞乌桓率众长”(图2-183)、“汉保塞近群邑君”“汉乌桓率众长”等驼钮官印。由于乌桓各部世为东汉戍守北疆,实际上成了东汉一支世袭边防军,直至魏晋,乌桓铁骑仍威震天下。再往后,由于乌桓长期与汉人混居,其封建化过程日趋完成,渐渐与汉族完全融合了。

◎图2-183 汉保塞乌桓率众长

综而观之,古代朝廷颁赐给少数民族的官印,大致有如下特点:(一)西汉、东汉时期,所赐官印首字多为“汉”字;王莽新朝,首字则改为“新”字。及至魏晋时代,中央朝廷颁发给少数民族的官印,则将首字改为“魏”或“晋”。(二)官印中多有族名。(三)颁赐给对朝廷征战有功的少数民族首领官印多用“率众”“率善”“破虏”等字样,而对归附投降的少数民族首领,则多颁赐带有“归义”一词的官印。(四)新莽时期颁赐给匈奴的官印皆用瓦钮。而东汉结合匈奴游牧特点,易为驼钮。此后,朝廷颁赐给少数民族的官印绝大多数为驼钮。(五)东汉之后,由于铸印技术更加成熟,颁赐给少数民族官印的制作也较一般汉官印更为精细,这大概也可反映当时朝廷对“民族工作”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