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式谈判和有限战争
我们进行的研究活动是否能够帮助我们解决实际中遇到的默式谈判问题,特别是战略行为或有限战争问题?可以肯定的是,即使没有显式谈判,我们也一定能够找到产生有限战争——真实战争、争夺管辖权的战争等等——的有限条件。但是,我们也知道其可能性非常之渺茫。朝鲜战争是一场有限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也没有出现毒气战。与前面我们讨论过的案例相比,这两个历史事件足以证明有限战争的可能性。假设研究分析能够得出有效的结论,那么这个结论一定是关于如何有效地寻找谈判的成功条件,而非探索默式协作成功的可能性。
如果一定要得出研究结论的话,这些结论无疑是:(1)无论是默式谈判结果还是通过不公平或艰难谈判取得的结果,都需要比其他淘汰结果具有质的优越性,而不仅仅是程度的问题。(2)如果非要在沟通匮乏的条件下实现结果,谈判双方应该具有足够的宽容心,允许现实条件影响谈判结果;只要是双方的共识,允许谈判结果对一方不利或者没有任何意义。
二战没有出现毒气战。这一协作也许并不是战争双方战前的约定,而很大程度上是战争双方的默契行为。因为很难想像,战争双方在无法(或能够)进行有效沟通的条件下,还能就有关毒气使用达成类似共识?当“有些”毒气的使用涉及的不是是否使用而是使用程度的问题时,“禁止使用毒气”是一种最简单、最有效的方式。尽管诸如毒气使用对象仅限于作战人员、禁止将毒气应用于进攻行为、使用可测毒气前必须通知对方等规定中的某些规定确实能够限制战争双方的行为,但是“禁止使用毒气”可以简单地使其成为双方惟一合作点,因为任何一方都无法找到其中的漏洞,对方也不用为此担心。
朝鲜半岛独特的地理特征有助于分析战争的有限性和地缘的局限条件。朝鲜半岛三面环海,北面边界鸭绿江清晰可见。三八线似乎毫无疑问地成为双方对峙的界线。三八线成为战争双方的最优选择,其原因并不是朝鲜半岛的这个“腰”战线较短、易于防守,而是据守该点不容易被对方认为是进攻(退让)举动。
台湾海峡的天然屏障使中国大陆共产党政权和台湾国民党政权之间的僵持对立成为可能。这并不仅仅因为台湾海峡增加了跨海作战的难度,而是因为台湾岛是一个统一整体,四周的水域成为其天然屏障。如果牺牲台湾岛的任何一片区域,都会造成当前台海局势出现不稳定因素。对中国大陆而言,情况亦如此。双方在台海两岸的任何举动都是一个程度问题。而如果有一方决定跨海作战,那就宣告这种“默契”的结束。
在朝鲜战争中,核武器与常规武器的差异限制了武器的使用。很难想像,如果美国使用原子弹对朝鲜进行选择式目标打击,战争双方还能达成类似的默契。没有任何涉及规模和目标的定义像“零规模,零目标”这样清晰易懂、不言自明。美国对深陷印度支那战争的法国提供援助也仅仅局限于物资援助,而非人员援助。当然,法国希望美国能够给予空中支援,哪怕是有限的空中支援。但是,殊不知射出去的箭难以收回。一旦美国答应了法国的请求,给予有限的空中支援或地面支援,那将意味着更大规模的干预。一方只有采取全部撤军行动才能表明其真正的撤军意图,很难保证采取部分行动或将规模控制在有限范围之内。
战争双方对涉及有限条件的沟通或协作的需要,极大地影响了报复战略。地区性侵略局限于一个区域。如果幸运地拥有一个天然屏障作为边界,这也许将迫使对方默认其地缘劣势和进攻目标的局限性。一方和双方也许会乐于接受部分失败,而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首先破坏双方达成的默契以导致对方采取相同的举动。这一默契能够得到双方的尊重,而且一旦被打破,谁也无法保证能够达成新的默契,并就遏制冲突扩大及时达成共识。但是,如果报复方能够掌握报复的方式和地点,那么受害者将很难得到报复者提出的有限条件,结果造成自己不得不在其反报复行动中接受对方提出的条件。事实上,一方首先发动报复行动,就如同某种独立宣言,告诉对方自己不会与其达成任何共识。因此,如果侵犯者自身行为隐含的寓意巨大而无法让人接受的话,那么,双方就战争有限性条件达成共识就变得异常困难。
综上所述,有限战争问题并非涉及主动权在双方之间周而复始的转移。这是一个错综复杂、纷乱不堪的世界。这个世界更承认质而非量的差异,不仅存在众多选择机会,而且迫使双方接受各种因素的制约。作者认为,凡是具备上述条件的有限竞争都属于这一类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