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序2 在找不回来的日子里增加生命的重量
人长大了,渐渐懂得,每个人终有一天会死去。然而,当亲人真的突然从生命中消失,谁能轻易接受并面对这个残酷的现实?
2008年6月2日,我受命投身5·12大地震灾后心理援助,踏进北川中学的临时校园。这里,一千多名师生在地震中长眠于地下,从废墟中走出的师生们劫后余生,几乎每个人脸上都写满浓得化不开的哀伤与凄凉。
震前北川,是一个依山傍水的世外桃源。北川人尽情享受着生活的乐趣,很少在活着的日子里给“死亡”留出空隙。然而,一时间,当痛失亲友几乎成为每个人的亲身经历时,寻找活下去的理由,却怎么也绕不开“死亡”的话题。
一位父亲,北川中学教师,在地震中失去8位亲人,其中包括上小学的儿子。夫妻俩整个生命都灌满了痛彻心扉的丧子之痛,却找不到倾诉的地方——告诉没有丧亲经历的人,对方无法理解这种感受,反而增加自己的伤痛;告诉有同样经历的人,彼此容易理解,而心底深处的哀伤伴着滂沱的泪水会喷薄而出,听者和说者都难以招架。
在哀伤的日子里,夫妻之间,亲子之间,亲友之间,说还是不说?这的确是个问题!
还有,亲人去世的消息是否让老人知道?是否让孩子到现场哀悼?一家人无边的哀伤可有尽头?怎样走出丧亲的心理阴影?何时是再生育、再婚的合适时机?怎样与新孩子、新伴侣相处?一连串从未遇过的问题时刻萦绕在人们的心头,无法回避,也无法回答。
5·12大地震五周年前夕,华夏出版社邀请我为《安慰之光:失去亲人的疗愈》这本书作序。我在仔细阅读中欣喜地发现,这本书可以为上述问题提供答案——不是提供直接的答案,而是通过呈现丰富的过来人经验,为读者探索走出哀伤的人生轨迹,提供信心、勇气、希望和智慧。在我看来,这些也恰恰印证了北川师生走过丧亲哀伤的过来人经验。
人,经受了丧亲之痛,人生轨迹从此不同,已不可能走回原点。
走出哀伤,是一个自我疗愈的过程。通常要经历一段时间后,人们才能接受现实,然后一点一滴地收回心力,重新投入生活,这会需要好几年。
不必硬性规定哀伤的时间表,也不必用励志的“大道理”劝人“尽快恢复”,因为每个人哀伤的节奏不一样。让哀伤者有足够的时间充分地消化哀伤,其实就是最快的办法。
伴随哀伤而来的忧郁,可能会为你的生命蒙上一层灰色。你可能会感到已经坠入生命的深渊,仿佛被永远击倒,甚至根本不想爬起来!巨大的悲伤像黑色浪潮袭来,仿佛没有尽头,任凭“化悲痛为力量”的豪言壮语也无法让你摆脱“行尸走肉”的状态。尽管有人陪伴,你仍然会感到孤单。你甚至会怀疑,自己是否应该活下去……
不过,伴随哀伤而生的情绪低落,也是走过哀伤的必经之路。它让你放慢脚步,有足够的心灵空间回味究竟失去了什么。把情绪低落当作生命信使,与它静静地坐在一起,听它对你说什么。当你允许自己充分体验失去亲人的痛苦时,让悲伤的泪水荡涤心灵,你会慢慢地感受到重生的力量。当低落的情绪完成任务时,便会自动离去。
终有一天,你会把被哀伤撕碎的记忆碎片重新拼接起来,把对逝者的怀念放在心中合适的地方,带着对他/她的回忆,投入新的生活,展现新的生命画卷。生命将在重生中逐渐增加重量,展现出她最动人、最美丽、最奇妙的一面。
那位北川丧子的父亲,在5·12大地震三周年时,开始感受到哀而不伤的内心力量。他看到,“青山绿水有他们”!他感到,自己的每一次呼吸、每一个心跳都在延续亲人的生命,都在与逝去的亲人在一起。
祝福你在阅读这本书中发现,原来,照顾自己,在重生中成长,必然增加生命的重量。这是对亲人最好的纪念!
2008年6月~2011年11月,龙迪教授任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北川中学心理援助工作站站长,带领安心团队在北川中学提供长期心理援助,探索灾后校园集体创伤疗愈的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