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拉克 Iraq
萨达姆·侯赛因的《古兰经》血书 Saddam Hussein's Blood Quran
巴格达(Baghdad)
1997年,为庆祝自己的六十大寿,萨达姆·侯赛因命令制作一份特别的礼物——用自身鲜血书写的《古兰经》。在伊斯兰教中,血被认为是“najis”的,即在仪式上是不洁的。因此,用血誊写《古兰经》为“haram”——亵渎圣书的一种罪行。但萨达姆对此不以为意。两年多的时间里,伊斯兰教书法家阿巴斯·沙基尔·朱迪(Abbas Shakir Joudi)誊写了《古兰经》中的336,000个单词,若报道可信的话,使用了总计23.7升的血,由那位独裁者定期提供。
2000年,这本605页厚的《古兰经》血书面向民众展出,被放置在巴格达乌姆古拉清真寺(Umm al-Qura Mosque)建筑群中一幢大理石建筑的玻璃柜后面。这座清真寺是萨达姆·侯赛因为庆祝海湾战争(Gulf War)十周年而建立的,因此将《古兰经》血书摆在这里再“适合”不过了。
2003年,美军入侵伊拉克,萨达姆政权倒台。随后巴格达被烧毁,进而被洗劫一空。清真寺的负责人将《古兰经》血书藏到了一个地窖里。自萨达姆被处决后,这些经书的境地就一直比较尴尬。一方面,血书在伊斯兰教是被禁止的;另一方面,销毁《古兰经》却是一项渎神行为。
巴格达,乌姆古拉清真寺。目前,《古兰经》血书并不对公众展出,但不止一位记者曾说服清真寺的工作人员从库房中拿出了一页血书快速浏览。Ⓝ 33.338273 Ⓔ 44.297161
芦苇屋 Mudhif Houses
美索不达米亚沼泽(Mesopotamian Marshes)
巨大的芦苇屋建于伊拉克南部沼泽之上。
几千年来,由芦苇建造而成的大型穹顶公共棚屋“穆迪夫”(Mudhif)一直是伊拉克南部沼泽阿拉伯人(Marsh Arabs)——现称为“马丹人”(Maʻdān)——的社区中心及仪式场地。遵照传统,婚礼、冲突仲裁、宗教庆典和社区会议都在芦苇屋中举行。
马丹人建造穆迪夫时,首先要把9米长的芦苇集成一捆,然后将芦苇捆弯成拱柱。几排拱柱构成了建筑的基础结构。编织的芦苇垫和格子状的嵌板搭在拱柱上组成了天花板与墙壁。各部落的酋长会收集贡品,以维持穆迪夫的运作。
1991年海湾战争之后,萨达姆·侯赛因下令将该地河水排干,以报复参加反政府暴乱后曾在这里避难的人,沼泽因此变为荒漠。由于食物供给断绝,约100,000名沼泽阿拉伯人放弃了传统的谋生方式,逃离了这里。
2003年萨达姆政权倒台后,防洪堤被撤除,水慢慢流回沼泽。然而,干旱、新筑堤坝和上游的灌溉项目却再次让水位变低。一小部分的马丹人已经回归故里并重建了芦苇屋,但他们能否在沼泽长久生存仍未可知。
沼泽位于巴士拉(Basra)西北约32千米处。Ⓝ 31.040000 Ⓔ 47.025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