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肉(增订版)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关于肥肉的隔年记忆

丁方 [画家]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的三年自然灾害期间,我七岁左右,刚上小学一年级。就是在这时,“五花肥肉”第一次刻入我的记忆中。从那时起它对于我来说,代表着天下最香的东西、旧社会土豪劣绅生活的象征、供桌前最好吃的祭品、过大年的标志、使所有人可以获得神奇力量的物质……每当我注视着一块标准的五花肥肉时——它以肥为主,细条的瘦肉被宽大的肥肉滋润得晶莹透明,最下面是酱红色的肉皮,构成一个完美的形状,肚子里便充满了难以形容的涌动,馋涎则不必说了。到了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五花肥肉对于正值青春发育期的我而言,就更加具有一种不可抗拒的吸引力。记得一九七二年到乡村“学农”期间,虽然每顿吞食数碗米饭撑得肚儿圆,但还是整日感觉饥肠辘辘,原因很简单,三个字:“缺油水”!这种缺油水的感觉伴随我度过了整个中学时代。在农村的那段时光,因为整日干田间活计,所以身体吐故纳新十分旺盛。周末空闲下来时最爱看杀猪,它等同村里节庆仪式,村民们喜笑颜开、互相追打,每人都笑纹淹没五官,感染力极强。大家目不转睛,观看杀猪高手们的操作过程,从开膛剖肚、滚开热水脱毛的臊臭转换到香喷喷的美肉,只需数小时,其过程之神奇,令人不可思议!它的魅力在于有着生理原始动力方面的支撑,甚至具有一种永恒感。

最后一个插曲必须提及,村里曾流传一个关于五花肥肉与“杀饥良方”的故事:为狠杀一下肚里时常跑出来捣乱的不安分的饥饿感,炖肉时特意在半熟时将肉往凉水里一浸,然后接着再炖。这样,肉不仅半生不熟,而且有一股油腻腥味,吃几块就被打倒,搞不好还要跑肚,但这种做法却在治疗饥饿感方面十分有效,屡试不爽。据说,有经验的大家族的主妇,常用这方法来对付年轻人——尤其是那些不知天高地厚的小伙子们如狼似虎的食欲。

这是关于肥肉的隔年记忆,如今抖落出来以飨今天那些已“不知肉滋味”的读者们一笑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