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史前时期
古城历史悠悠长
从嵊州小黄山文化算起,绍兴有考古依据的人类活动时间已经有一万年。从河姆渡文化开始,迄今也已有七千年之久的历史了。虞舜、夏禹在绍兴的众多传说和古迹遗存,反映出绍兴在四千五百年以前中国文明时代的肇始阶段也占有重要地位。古人说:“越,舜禹之邦也。古有三圣,越兼其二焉。”禹六世孙夏后帝少康封其子无余于会稽,“以奉守禹之祀”“辟草莱而居焉”,无余始建越国。
越国经历20余世后至越王允常,越国开始发达起来,并与北方吴国开始了争霸之战。公元前473年,勾践灭吴后,将都城迁至琅琊,成为春秋最后一霸。公元前222年,秦大将王翦平定江南,越君降秦,越国灭亡。
秦始皇统一全国后,实行郡县制,绍兴为会稽郡,隋唐、北宋时期,绍兴称为越州,南宋始称绍兴府,民国初期实行省县制,后设绍兴行政督察区,新中国成立后称绍兴地区、绍兴市。
绍兴不仅是一座具有悠久历史的文化名城,也是一座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城市。辛亥革命时期,绍兴革命志士徐锡麟、秋瑾、陶成章、蔡元培等以推翻腐朽的封建王朝、建立民主共和为宗旨,组织了革命团体“光复会”,创办大通学堂,组织光复军,发动皖浙起义,为辛亥革命的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中国共产党成立后的第二年,绍兴就有了党的活动。以后建立了浙东革命根据地,在极其艰苦的环境里,进行了抗击日寇侵略和推翻腐朽反动的国民党统治的革命斗争,迎来了绍兴的解放。
新中国成立以后,绍兴积极开展了社会主义建设,农业、工业、第三产业比较协调发展。改革开放后,绍兴走在市场经济的前列,以乡镇企业为载体,提前实现了工业化,走上了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目前绍兴是我国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是杭州湾大湾区融合发展的先行地区。
绍兴地处宁绍平原西部,长江三角洲南翼,浙江省中北部,西接杭州,东连宁波,北濒杭州湾。绍兴倚山面海,南部有会稽山盘踞其地。会稽山麓以北,直至杭州湾,是广阔的平原地带,称为“山会平原”。山会平原东起曹娥江,西至浦阳江,总面积约580平方公里。平原地区土地肥沃,水资源充足,四季分明,气候适宜。
文明之光
1.嵊州小黄山文化遗存。嵊州小黄山文化遗址位于嵊州市甘霖镇上杜村小黄山,属曹娥江上游长乐江宽广的河谷平原地带。2005年发掘时,揭露面积近1000平方米,出土了石磨盘、陶器等数百件文物。陶器多属夹砂红衣陶,器壁粗厚,平底器、圆足器居多。器物主要有盆、盘、钵、釜、罐,尤以盆、盘、钵较为常见。小黄山遗址距今有近万年,其中1件高76厘米的石雕人首,距今约九千年,应是我国新石器时代遗址考古发现的年代最早的石雕人首。发掘时,还发现有数量较多的方形或圆形的储藏坑,个别坑底放置石磨盘。排列有序的圆形柱坑,应为半地穴式房屋建筑。还发现稻属植物硅酸体,证明其时已栽培或利用了水稻。
2.萧山跨湖桥文化遗存。跨湖桥遗址位于杭州市萧山区西南约4公里,隶属城厢镇湖湘村。离遗址西南约7公里处是钱塘江与浦阳江交汇处,钱塘江往北再折向东流入东海。遗址南北均为低矮的山丘,南面为连绵不断的会稽山余脉。跨湖桥遗址发掘时清理出建筑遗迹7处和25个灰坑,出土文物主要是陶器和石器,还有少量的木器、骨(角)器、木构件、彩绘陶片和古动物、古植物遗存等。
陶器以手制的为主,轮制的和轮修的也有一定比例。质料主要是夹碳陶和夹砂陶,其次为粗泥陶和磨光黑陶,夹蚌末陶、红陶数量较少。大部分陶器为黑色,且系分段制作,然后再粘接成器。有的陶器在颈部与口沿连接处外侧附加上泥条,形成口沿向外弧凸的形状。器型有圜底器、平底器和圈足器。种类主要有釜、罐、豆和圈足盘等,此外还有钵、甑、小罐、支脚、器盖及纺轮等。器物装饰多见于釜类,其他器物则以素面居多。纹饰有拍印绳纹、刻画、捺印、堆纹及彩绘,以竖向和斜向交叉拍印形成的菱格状绳纹最具特色。彩绘纹样有条纹、曲折纹、十字纹、太阳形纹等。
石器主要是锛,还有少量的磨盘、镞、璜等。木器有锥、镞、杵、器柄和桨形器等。骨(角)器有耜、锥、匕、哨、针、镞、勾勒器、梭形器和锯形器等。
其中最大的收获是出土了一条中国最早的独木舟遗骸。该独木舟呈梭形,其舟体和前端头部基本保存完好,舟体后端出土时已经残缺。残存全舟长度为560厘米、宽53厘米、舟体厚度3—4厘米,船舱深仅存15厘米。经检测,独木舟距今年代为八千至七千年,是中国至今发现的最早又最长的独木舟遗存。
跨湖桥文化遗址距今八千至七千年,是绍兴地域年代较早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
3.余姚河姆渡文化遗存。余姚河姆渡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是迄今为止宁绍平原发现的最重要的史前文化遗存。河姆渡遗址位于余姚丈亭区罗江乡河姆渡村。该遗址地处宁绍平原南缘,南靠四明山,北临余姚、慈溪平原地带,位于山地丘陵与平原的交界处,地势由西南向东北略呈缓坡倾斜。由于遗址中出土的动物有亚洲象、犀牛、猕猴、红面猴遗骸,其中的象、犀现在主要分布在热带地区的森林中,而猕猴、红面猴是欧亚大陆热带、亚热带的典型动物。这些哺乳动物在此处出现,说明河姆渡当时的气温略高于现在。气候温暖湿润,雨量充沛,沼泽和山地交接,正是当时河姆渡人生存环境的特点。
河姆渡遗址发掘时,出土的文物有石、骨、木、陶、玉等质料制成的生产工具、生活用具和装饰品等共六千多件,还发现一大批动植物遗存和木结构建筑遗迹。遗址中还发现了大量的人工栽培稻谷遗存。大量的稻谷、稻秆、稻叶、谷壳等稻作遗存出土时,颜色鲜黄发亮,外形完整,连谷壳外隆脉和稃毛也清晰可见。河姆渡遗址是距今约七千年的绍兴地区文化遗存。
在绍兴地区陆续发现的古文化遗址还有距今约四千至三千五百年的马鞍仙人山和凤凰墩文化遗存;距今时间约六千年的杨汛桥寺前山文化遗存。这些文化遗存都代表了绍兴地区新石器时期的文明星光。
舜禹遗迹
舜是我国传说中的“五帝”之一。舜因出生于姚墟,故姓姚。虞舜之“虞”是古国名,舜曾任虞国首领,故称虞舜。“舜”是他死后的谥号。舜双目重瞳,故取名重华,字都君。皮色黧黑,身材不高。舜是中国远古时期的一位“圣王”,是中华民族传统道德的楷模。舜与绍兴有不解之缘。在绍兴地域有许多关于舜的传说和故迹,如舜江、小舜江、象田山、舜哥山、指石山、舜桥、舜井、虞舜行宫等,余姚、上虞、柯桥有大舜庙。
舜留在绍兴的最大精神财富是:“孝行天下”,孝成了绍兴最主要的民风民俗,像“孝女曹娥”这样的孝道故事,在绍兴层出不穷。
夏禹,尊称大禹,名文命,字高密,生于西川石纽(今四川北川县羌族乡)。夏,是部落名,姓姒氏。禹,系受舜禅后的称呼。
大禹与绍兴关系密切,除了大禹在这里娶妻生子,留下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故事以外,大禹一生中的不少重要事件,与会稽有密切的关系:
禹会会稽。禹会诸侯于会稽之事,《左传·哀公七年》载:“禹合诸侯于涂山,执玉帛者万国。”司马迁在《史记》中说:“或言禹会诸侯江南,计功而崩,因葬焉,命曰会稽。会稽者,会计也。”在大禹大会诸侯的时候,发生了禹斩防风氏的故事。防风氏是防风国(防风部落)之君,也是一位治水英雄,在防风部落有很好的口碑,深得当地民众的爱戴。但大禹召开诸侯大会的时候,防风之君却迟到三天,为了严明纪律,大禹把防风氏杀了,从此也可以看出大禹执法的严厉。
禹禅会稽。大禹受命而登天子位,巡视江南,“禅会稽”,即对会稽山进行封禅。管仲说大禹“封泰山,禅会稽”,就是视会稽山与泰山为同等地位。
禹葬会稽。司马迁在《史记》中说:“十年,帝禹东巡游,至于会稽而崩。……或言禹会诸侯江南,计功而崩,因葬焉,命曰会稽。”《墨子·节葬下》载:“禹东教乎九夷,道死,葬会稽之山,衣衾三领,桐棺三寸,葛以缄之,绞之不合,通之不埳。土地之深,下毋及泉,上毋通臭。既葬收余壤其上,垄若参耕之亩,则止矣。”看来大禹葬在会稽是确凿无疑的。
从以上三件大事中,可以看出大禹与会稽关系之密切。大禹在会稽有一系列的重大活动,故在这里留下了众多的古迹。根据绍兴历代地志记载,在今绍兴、上虞、余姚和萧山等地,大禹遗迹多达二十五处,为全国其他地域所罕见。最重要的就是大禹陵,即大禹下葬之处。大禹陵之称,始于明代,是合陵、祠、庙于一体的古建筑群。
在夏朝初期已经有禹庙,“启使使以岁时春秋而祭禹于越,立宗庙于南山之上……少康悲禹祭之绝祀,乃封庶子于越。”可知禹庙最早建于夏启在位之时(公元前21世纪前后),并开始祭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