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变中医:瞿岳云教授别具一格的中医理论解读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17 “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新解

“邪之所凑,其气必虚”一语,源出《素问·评热病论》。它是中医发病学理论中的一个常用术语,是解释人体为什么会患病的经典理论依据。

这其中之“气”字,是指正气;“虚”,是指正气虚;这是众所周知的。问题是对“虚”的理解,绝大多数医家皆囿于正气亏虚的一个方面,细细品味,实未尽意。因为百病之所生,均皆有虚实两端,“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素问·通评虚实论》)。“精气夺”,即泛指正气夺,若谓邪之所凑,皆是因为正气不足,这岂不是说凡生病者,皆为虚证!显然与临床实际不相符。因此,如何正确理解“其气必虚”之“虚”是为关键所在。

“其气必虚”之“虚”字,应包括整体之虚、局部之虚和暂时之虚3种含义。

1.整体之虚:即指人体阴阳、气血某一方面或几个方面表现为全身性虚弱,如阴虚、阳虚、气虚、血虚、阴阳两虚等。《内经》中“精脱者”“气脱者”“津脱者”“液脱者”“血脱者”“形不足者”“精不足者”“阴气虚”“阳气衰”等,皆属于整体之虚的范畴。造成整体之虚的原因,一是先天禀赋不足,二是后天调养失宜,三是疾病所伤,四是自然衰老。

2.局部之虚:是指机体某部位、某脏腑、某经脉等的虚弱。如肺气虚、脾阳虚、心血虚、肝阴虚、上虚、下虚、经气虚等。局部之虚,可以导致整体之虚;而整体之虚,又可影响到局部之虚。

3.暂时之虚:是由于某种原因,如劳累、饱食、情志刺激等,导致机体功能紊乱,抗病能力暂时下降。当此之时,邪气可乘其暂时之虚而侵入人体。从《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篇》中的“中人也,方乘虚时,及新用力,若饮食汗出,腠理开而中于邪”这段经文来看,《内经》并没有把邪气侵入人体的原因,仅归于整体的正气不足,而明确指出也有因为用力、饱食致汗出腠理开,邪气乘其腠理暂时之疏松而入的情况。《素问·五脏生成论》云:“卧出而风吹之,血凝于肤者,为痹。”人卧则阳气趋归于内,卧出之际,卫气尚未复返肤表,肌表暂时失固,风邪乘机侵入人体而发为痹。《素问·水热穴论》云:“勇而劳甚,则肾汗出,肾汗出,逢于风,内不得入脏腑,外不得越于肌肤,客于玄府,行于皮里,传为胕肿,本之于肾,命曰风水。”即是说,风邪是由于劳甚汗出,致卫气功能暂时失调而侵入机体,然而其脏腑不虚,故邪气不得入里,从而表明“其气必虚”确当含有机体功能紊乱的意义。所以,暂时之虚是解释“其气必虚”必不可缺的一个方面。从实践来看,也确有如此,如《伤寒论》太阳病之“太阳中风证”,又常称“太阳表虚证”,这里的“虚”是指卫气功能暂时的虚弱,而非整体的正气虚损,若不如是,仲景何以用辛温发汗,治实之法的桂枝汤治疗,而不用补虚扶正之人参、附子之类培补整体之虚。可见,邪虽所凑了,但非全身整体正气亏耗。

从正气不足和暂时功能紊乱来理解“其气必虚”的含义,不仅符合经文旨义,而且对于指导临床辨证及补泻治则的运用有着重要的意义。一般地说,正气不足者邪凑之,发病多表现为虚,治疗宜补虚为主;暂时功能失调者邪凑之,发病多表现为实,治疗宜祛邪为主。倘若所拘于“邪之所凑”者,皆正气不足之论,就难以说明病有实证,治有泻法这一客观事实。

值得进一步探讨的另一问题是“邪之所凑”与“其气必虚”的关系。即邪凑之导致正气虚,还是正气虚招致邪凑之,也即孰为因,孰为果的问题。历代医家多是从正气虚招致病邪侵犯,即“邪之所凑”是由于“其气必虚”来认识的。如张景岳的《类经》中对此注云:“邪必因虚而入,故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现行教科书也皆宗此说,如全国高等中医院校试用教材《内经选读》(北京中医学院主编)释云:“凡是邪气侵犯的地方,必先由于该处的精气亏虚。”这就是说,只有人体正气先虚,病邪方能侵犯。

其实并非如此,我们认为这里只谈到了“邪之所凑”与“其气必虚”之关系的一个方面,但是还应该看到,有因为病邪侵犯才导致正气虚的一面。也就是说,“邪之所凑”并不都是由于“其气必虚”或先虚,亦有正气不虚邪凑之而病者。其理然何?在一般情况下,人体正气充盛,邪气就难以侵害而发,这是容易理解的,然而,正气的功能或曰抗病能力也是有一定限度的,即使正气不虚,而邪气猖厥,超过了人体所能抗御的能力,也会侵犯机体而发生疾病。诚如韦协梦所云:“由正气适逢亏欠,邪气方能干犯。”然而亦有“真气素足,而外感甚重”的情况。如疠气的致病,吴又可在《温疫论·原病》中云:“疫者,感天地之疠气……此气之来,无论老少强弱,触之者即病,邪从口鼻而入。”推而广之,病因学中的金刃刀伤、跌扑损伤、禽兽咬伤、电火烧伤等所致疾病,难道能说此等“邪”之所凑,是由于正气先虚吗?说明人体并非具有一种能抗御一切疾病的“正气”。故《内经》不但强调保持正气旺盛以抗御病邪,同时还要时常预防“虚邪贼风”的侵害,从而提出“虚风邪,避之有时”,“外不劳于事”,“和于阴阳,调于四时”等防邪御病措施。

关于因邪先凑之而导致正气虚的情况,《内经》中有不少论述。如《素问·痹论》云:“饮食自倍,肠胃乃伤。”《素问·经脉别论》云:“饮食饱甚,汗出于胃。”即阐明了暴饮暴食,超过了正常的消化能力,即使脾胃功能健旺的人,也会受到损伤。《素问·疏五过论》云:“暴乐暴苦,始乐后苦,皆伤精气。”《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亦云:“暴怒伤阴,暴喜伤阳。”说明情态太过,成为病邪而伤及正气,并非只有正气先虚的人才受情志所伤。《内经》还认为,人应该经常劳动,使气血流畅,增强体力。但是,必须“形劳而不倦”,若超力劳作,或劳心过度,则耗气伤血,故云:“生病起于过用。”(《素问·经脉别论》)“夜行则喘出于肾”,“摇体劳苦汗也于脾”,“久视伤血……久立伤骨,久行伤筋”(《素问·宣明五气论》)等即属此例。由于“风雨寒暑,阴阳喜怒,饮食起居,大惊卒恐”,致使“血气分离,阴阳破败,经络厥绝,脉道不通,阴阳相逆,卫气稽留,经脉虚空,血气不次,乃失其常(《灵枢·口问篇》)。此更加明确地指出了正气之虚,可先是由于病邪之凑而后伤,不一定都是正气先虚,邪才方可凑。

总之,“邪之所凑”有因“其气必虚”者,此为常,病多虚;亦有“其气不虚”而“邪之所凑”致病者,此为变,病有虚有实;它取决于邪气的盛衰、正气的强弱。因此,对“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的理解,不可概认为都是由于正气先虚邪方可凑而皆成虚证。


参考文献

[1]洪梦浒.评“气”既表物质又表机能的两义说.中医杂志,1983,3:4.

[2]瞿岳云.略论中医学“气”的实质.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1999,10:4.

[3]李婷.试析对中医之“气”的理解中的思维方式.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1:1.

[4]王明辉.“气”学理论研究的历史和现状.新中医,1980,2:1.

[5]江志刚.论气非功能.河南中医,1986,6:5.

[6]储维忠.中医“气”的本质.中医药学报,1981,4:18.

[7]刘飞荣.宗元营卫四气关系之我见.井冈山医专学报,2001,3:65.

[8]李建国.卫气学说研究进展.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02,1:61.

[9]韩希昌.辨析清浊论营卫.西北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1,2:55.

[10]肖建峰.营卫清浊辨.湖南中医学院学报,1981,1:23.

[11]王天如.“清者为营,浊者为卫”辨.浙江中医杂志,1981,6:247.

[12]张登本.论《黄帝内经》“神”的内涵及其意义[J].中华中医药学刊,2008,8:1636.

[13]张登本,武长春.《内经》词典[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0:382.

[14]王杰,唐镜注释.荀子[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305.

[15]张其成.中医哲学基础[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65:541.

[16]刘昭纯.“头者,精明之府”新解[J].国医论坛,1997,4:45.

[17]孙广仁.《素问·脉要精微论》“精明”涵义辨析[J].中医文献杂志,2000,4:28.

[18]刘保和.“元神”非“神志”——“脑为元神之府”刍议[J].河北中医药学报,2001,1:4.

[19]刘保和.“脑主神志”论阻碍中医发展[J].亚洲医药,2001,6:30.

[20]张效霞,王振国.关于“孰主神明”的争鸣与反思[J].天津中医药,2006,5:360.

[21]张迎节.中医脑神学说的发展与反思[J].山东中医杂志,1996,3:99.

[22]白正勇.《内经》脏腑藏泻理论辨析.浙江中医杂志,2005,1:1.

[23]邓沂.脏腑“藏”“泻”辨析.甘肃中医学院学报,1996,2:8.

[24]肖延龄.也探“五脏者,藏精气而不泻”.天津中医学院学报,1996,1:7.

[25]王惠民.五脏藏而不泻辨析.湖北中医杂志,1993,3:33.

[26]张效霞.奇恒之腑考辨.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3,1:22.

[27]吴华强.“奇恒之腑”质疑.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02,3:206.

[28]任爱民.鉴古观今论奇恒之腑.中医药研究,1996,4:12.

[29]瞿岳云.五脏开窍理论说异.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1998,3:5.

[30]刘宏伟.试论五脏五官相关理论.甘肃中医学院学报,1990,1:38.

[31]姜建国.试论肝位中焦及其意义.山东中医学院学报,1985,4:712.

[32]李其忠.肝属下焦,还是中焦?上海中医药杂志.1985,10:40.

[33]翟福兴.略论肝属中焦.河南中医,1986,2:26.

[34]谌东.“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新解.新疆中医药,2000,3:9.

[35]刘家义.“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别识.山东中医学院学报,1985,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