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变中医:瞿岳云教授别具一格的中医理论解读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13 脏藏亦泻,腑泻亦藏

脏腑学说是中医学理论的基石,对临床各科都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因此,历代医家对之高度重视,如清代名医王清任在其《医林改错》中云:“著书不明脏腑,岂不是痴人说梦,治病不明脏腑,何异于盲子夜行。”

五脏六腑各自具有自己的功能特点,两者的区别,《素问·五脏别论》概括为“五脏者,藏精气而不泻也”,“六腑者,传化物而不藏”。所谓五脏藏而不泻,后世多数医家解释为主藏精气而不泻;六腑泻而不藏,释为主传化物而不藏精气。这种说法似已成为定论,乃至今天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院校规划教材《中医学基础》,也多宗此说。白正勇等认为,其实持此说者多为望文生义,未知《内经》之深意。虽然也有一些医家提出脏与腑均有藏有泻,但似乎多数也只是知其然,而未知其所以然。而综观《内经》前后文,细而推敲五脏六腑各自的功能,对脏腑藏泻理论有必要做进一步深入反思辨析。

藏泻的概念及其对象

关于脏腑藏泻,首先要正确理解“脏、腑、藏、泻”几个关键字词的含义。脏是指五脏;腑是指六腑、奇恒之腑而言。那么什么是藏,什么是泻,藏的是什么,泻的又是什么呢?所谓“藏”,固然是有保存、储藏之意;所谓“泻”,有通畅排泄之意,但不能单纯理解为只是从体内向外排泻,尚包括向体内输布、发散和疏泄之意。就藏泻的对象来说,概而言之可分为两类,一是能量性的东西,即脏腑之精气,精气泛指人体生命活动所需的营养精微物质,又可分为有形和无形,有形的偏于脏腑之精,即营养物质,无形的偏于脏腑之气,代表脏腑的活力。二是代谢的产物,即指糟粕、浊气而言,后者一般仅相对泻而论。这样,明白了脏、腑、藏、泻的含义,则就不难理解脏腑的藏与泻了。

脏腑均有藏有泻

1.五脏的藏与泻:五脏之藏,业中医者皆比较熟悉,《灵枢·本神》篇中指出“肺藏气”“肝藏血”“脾藏营”“心藏脉”“肾藏精”。《素问·六节脏象论》也云“心者,生之本,神之变也”; “肺者,气之本,魄之处也”; “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 “肝者,罢极之本,魂之居也”;“脾……仓廪之本,营之居也”。肺主藏气,“气者,人之根本也”(《难经·八难》),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肝主藏血。“血者,水谷之精气也”(《妇人良方》)。《素问·五脏生成篇》云:“人卧血归于肝。”王冰对此注解云:“肝藏血,心行血,人动则血运行于诸经,人静则血归于肝脏。”肝的藏血充盈,才能正常地发挥“目受血而能视,足受血而能步,掌受血而能握,指受血而能摄”的生理作用。肾主藏精。《素问·上古天真论》云:“……男子二八,肾气盛,精气溢泻。”说明男子到了16岁左右,由于肾气盛,天癸至,精液充,即标志着性功能基本成熟,具有生育能力。脾主藏营,营气,为水谷精微所化。《素问·灵兰秘典论》云:“脾胃者,仓廪之官。”《旬子·富国篇》杨倞注云:“谷藏曰仓,米藏曰廪。”故中医学理论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五脏六腑皆以受其气。说明人的气血营养物质主要是由五脏所藏,它们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动力和源泉。

五脏不仅主藏,五脏也有泻。藏是为了保障有泻,泻是为了更好地藏,说明藏与泻是一动态的变化,这也符合中医学的恒动观。否则,若只藏不泻,那就会是“一潭死水”。五脏之泻又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表现为向全身输布精微物质,如肺虽主藏气,但其生理效应,不但要通过肺的宣发作用,呼出体内代谢后之浊气,司气体清浊之交运,而且又“若雾露之溉”,“宣五谷味,熏肤、充身、泽毛”(《灵枢·决气篇》)向体内输布精气和肤表布散卫气。正如《医宗必读》所云:“肺叶百莹,谓之华盖,以复诸脏。虚如蜂窝,下无透窍,吸之则满,呼之则虚,一呼一吸,消息自然,司清浊之运化,为人身之橐籥。”橐籥,系古代冶炼用以鼓风吹火的设备,犹似今日之风箱。橐,外面的箱子:籥(yuè),里面的送风管。可见肺“气”既藏也泄,若只藏不泄,壅滞不行,则会出现胸满、咳嗽、气喘等病态。心主血脉,推动血液运行全身;肝主藏血,淫气于筋,人动则血运行于诸经,说明肝能向筋膜输泻精微物质;脾气散精,水谷之精微必须靠脾之转输布泻运达全身。肾虽主封藏,主藏精,但也有泻之功,五脏六腑之精气均禀受于肾中先天之精,再者肾精储藏充盈至一定程度,精满则溢,女子经满而潮,这是新陈代谢之所必需,也说明在生理上,肾精既藏也有泻。二是表现为泻脏之浊,即五脏本身的代谢产物,通过六腑或自身排泄,如肺吸清气的同时,也将浊气直接排出体外;脾在输布水谷精微的同时,也助胃肠运送水谷之代谢产物排出体外;肾司膀胱之开合,以排泻尿液等。可见五脏均有藏有泻,不应单一理解为只藏不泻。

此外,五脏精气所化之液,如《素问·宣明五气篇》云:“五脏化液……肺为涕,心为汗,肝为泪,脾为涎,肾为唾。”汗、涕、泪、涎、唾五液,通过其所主之窍排泄于外,故有“五脏不和,则七窍不通”之说。这也显示了五脏有泻的一面,而非单纯的藏。

2.六腑(奇恒之腑)的藏与泻:五脏有藏有泻,六腑也有藏有泻,不应只认为六腑仅传化物而不藏。“腑而曰藏”,在《内经》中就更是不乏其例。例如,《素问·五脏别论》云:“五味入口,藏于胃,以养五脏气。”“小肠者,受盛之官”,小肠居胃之下,盛藏胃中水谷而分清别浊。胆为六腑之一,功主储藏精汗(胆汁),赖肝木之气,渗泄于肠道,以资助脾胃消化,也并非只泻不藏。“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均说明六腑泻而有藏。尚若六腑果真只“泻”而不“藏”,那其所泻之物从何而来?没有物之所藏,它们拿什么去泻呢?

再看“奇恒之腑”的女子胞。所谓“奇恒之腑”,一般认为是形态似腑,管腔中空;功能似脏,“藏而不泻”;而实际上,当胞宫怀孕(胚胎为精气所化)和月经(月经为水谷所成)间隙期是为“藏”,当足月顺产和月经来潮,则又是为“泻”。如此“藏”与“泻”交替,直至“天癸竭,地道不通”为止。说明胞宫功能似脏,藏而有泻。

脏腑藏与泻各有偏重

脏腑均有藏有泻,但脏腑的藏与泻又是各有所偏重的。一般而言,脏主要偏于藏,腑则主要偏于泻。脏为藏中有泻,但以藏为主导,腑为泻中有藏,以泻为主导。脏藏之精气为人体生命活动的动力和源泉,只有先藏才能有泻,没有藏就谈不上泻,故脏以藏为主,为藏中有泻;而腑为摄入能量物质,排出糟粕、浊气的主要通道,故以泻为主,腑又必须有藏,不藏则无法完成物质能量的转化(即气化)过程,故腑又是以泻来带动藏,故腑以泻为主,泻中有藏。

《内经》关于脏腑藏泻的论述,所谓五脏者,藏精气而不泻也;六腑者,传化物而不藏;实际是对脏腑藏泻偏重的一种强调,旨在揭示脏与腑各自的功能特点。藏而不泻或可解释为宜藏不宜泻;泻而不藏或可解释为宜泻不宜藏,这样更好理解,也就是对临床治疗脏腑病变时的一种提示,根据脏腑的不同功能特点,应分别有所偏重。

脏腑藏泻与阴阳气化的关系

1.脏腑的阴阳属性决定着脏腑的藏与泻:

阴阳作为中医学的重要说理工具之一,老早就赋予脏为阴,腑为阳的属性,故而古人在脏腑功能配属上,脏以阴性的功能为主,腑以阳性的功能为主。腑多具有运动的、向外的也即泻的功能,脏则多具有静止的、向内的、封藏的也即藏的功能。或可以说藏属阴,泻属阳,各脏腑又均有阴阳之分,阴中有阳,阳中有阴,故而又有藏有泻。

2.脏腑藏泻是脏腑气化的体现:

脏腑藏泻是脏腑气化的充分体现,气的运动变化及伴随着发生的能量转化过程,谓之气化。脏腑藏与泻的过程,就是脏腑气化的过程。中医学认为,人体一切生命活动都与气化相关。气化是生命的基本特征,没有气化就没有生命,气化又与脏腑经络息息相关,没有脱离脏腑经络的气化,也没有脱离气化的脏腑经络,从而形成以气为中心,以脏腑为载体,以经络为通道,以阴阳平衡消长,以五行生克制化,寓开化性与自控性于一体的升降出入的气化模式。气化的本质就是机体内部阴阳消长转化的矛盾运动,也就是脏腑藏泻的消长转化运动。它反映了机体生理病理的实质,脏腑藏泻功能正常,其气化就正常,脏腑藏泻受到影响,其气化也就会受到影响。各脏腑经络的功能,亦即各自气化作用的表现,各自脏腑经络的功能之所以不同,是因为它们气化不同(所藏所泻的对象有所区别),水液的代谢,气、血、津、液、精、神的产生和相互转化,无不有赖于气化,气化有常(脏腑藏泻有度),则津液流行,气血充盈,五脏安和;气化失常(脏腑藏泻失度),则津液不行,气血衰少,五脏动摇,变生百病;气化终止(脏腑藏泻终止),则精气竭绝,阴阳离散。因此,可以说脏腑藏泻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运动形式。

脏腑藏泻理论的临床意义

脏腑藏泻理论在临床上有着很重要的指导意义。五脏既然以贮藏精气为主,故临床之治当以固护精气为要,精气充则五脏健,才能维持机体的正常功能活动;六腑以传化物为主,故有“六腑以通为用”之说,故临床之治当以通降为法。但脏腑又有虚有实,论治也应有补有泻,决不能因脏腑藏泻有偏重,就脏只补不泻,腑只泻而不补,临床当以辨证论治为准绳。

脏病虚损时当及时补益,以满足其“藏精”的生理状态,如参麦散、归脾汤、左归丸、六味地黄丸、加减复脉汤等,皆为脏病虚证常用之剂;脏病实证又当及时疏通,以恢复其“疏精、泻浊”的生理功能,如麻杏石甘汤、血府逐瘀汤、四逆散、柴胡疏肝散等,皆为脏病实证常用之剂。另外,补益虚损又多补中有疏,以满足五脏“藏中有泻”的生理状态,虚损可补,而补中有疏,就可防壅实之弊。如补中益气汤中用陈皮,以防补而壅滞;四物汤中用当归、川芎,补血同时兼有活血之功;归脾汤中用木香,益气补血又防滋腻滞气;六味地黄丸三补三泻更是补泻兼施的典范,方中以熟地黄、山茱萸、山药滋补肝肾,以牡丹皮、茯苓、泽泻疏利,以防滋补之品滞腻之弊。消除“实态”也多于泄中佐补,以防邪去而伤正,脏病实证,虽以泻实为主,但多数泻脏病实证之方中常伍以少量补益之品,以防实去而增损,如泻白散中用粳米,龙胆泻肝汤中用生地黄、当归,均有此意。

腑病实证时应及时泻实,以保持“六腑以通为用”。如三承气汤治疗胃肠腑实证,蒿芩清胆汤治疗胆热犯胃证,八正散治疗湿热下结膀胱证等;腑病虚证时也应及时补虚,如益胃汤、增液汤等都是补腑虚之方。另外,中医学认为脏腑表里相关,又以脏为核心,治疗上也常常以脏代腑,所以补腑又常有以补脏代之之方用,如补中益气汤通过补益脾胃之气可治疗脱肛、久泻、久痢,肾气丸通过温补肾阳可治疗膀胱虚寒导致的小便不利等。

对立统一规律,是宇宙的根本规律。人体脏、腑的生理功能,藏之与泻,是对立的统一,有藏必有泻,有泻方能藏。五脏的功能,虽然以藏精气为主,倘若只藏不泻,就会是“一潭死水”。六腑的功能,虽然以传化物为主,倘若不藏,哪有什么泻而可言。中医学所论的脏腑生理功能,本身就是一些“动态”的概念。故实际上是:五脏者,藏精气亦泻;六腑者,传化物亦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