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信息资源服务
信息服务逐渐向以用户为中心、提供个性化服务的方向发展,注重与用户的交互,并产生以此为核心的相关模型与框架的研究。何丹青在分析信息用户需求特点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图书馆信息服务模式与需求之间的矛盾,并探讨了图书馆信息集成服务的未来发展。周永红对信息集成服务的含义及发展动因进行了分析,并进一步将其分为以资源为中心、以用户为中心、以机构为中心、以技术为中心4个主要类型进行了论述。王知津等分析了信息服务的十大走向,包括信息服务理念从信息本位走向用户本位、服务目标从资源走向问题求解、服务对象从大众服务走向细分市场、服务内容从信息服务走向知识服务、服务方式从单一化走向多元化、服务人员从专门型走向复合型、服务环境从物理空间走向虚拟空间、服务时间从有限走向无限、用户角色从被动走向参与、用户经历从功能走向体验。胡昌平等对交互式的信息服务进行了拓展研究,论证了其实现基础并构建了面向用户的交互式服务平台。陈建龙分析了信息服务的基本模式和生成模式、网络信息服务模式以及信息服务模式发展机制,为信息服务的研究和发展提供了依据。郭海明等论述了数字图书馆信息服务的一般模式和具体模式,其中具体模式主要包括以数字信息资源为主的产品中心模式、以信息集成为主的用户中心模式和以用户信息活动为主的自助信息服务模式。胡潜将个性化的信息服务与信息资源整合利用相结合,基于用户为导向的原则,针对信息集成提出了个性化服务的知识门户构想。樊国萍综述了个性化信息服务获得用户需求的手段、个性化信息服务的支撑技术和个性化信息服务模式。马文峰等在对国内外数字资源整合现状的研究的基础上,系统梳理了数字资源整合的概念、理论、方法和技术,并构建了数字资源整合的研究框架。
在信息服务标准研究方面,Globus提出了开发网格服务体系建议标准。OCLC创建了《图书馆数字参考服务统计、测量和质量标准:指南及程序》和《QuestionPoint知识库编辑指南》。VRD项目组研发了Question on Interchange Profile标准,提出了11项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为信息交换的跨平台、跨媒介提供了通用的表达方法。开放源代码网格标准组织,提出开放网络服务体系建议标准。ISO 9000质量体系提出的《ISO 9000在图书馆的实施程序》为图书情报机构服务质量管理提供了参考依据,规范了图书馆服务质量的管理体系。
就目前而言,信息服务应用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医疗卫生领域的应用。利用临床数据等信息资源构建面向专家的临床决策模型;通过对医护人员和患者的访谈调查,研究患者的信息需求,改善护理服务规划;O’Sullivan,Julie等概述了一个创新的电子信息服务模式——资源中心(Resource Hub),它包含大量临床相关信息,用于改善临床心理健康服务。
•图书馆领域的应用。Sin,Sei-Ching Joanna等研究了导致图书馆信息服务存在差异的原因,发现图书馆工作人员的教育背景、资金的多少是重要影响因素。Nzivo,Charles N等以武汉大学为例研究了留学生对中国大学图书馆资源,尤其是对图书馆服务和重要信息资源的认知和使用程度,结果表明留学生能够很好地利用中国学术图书馆。Popoola S. O等研究了图书馆信息资源和服务与社会科学家教学效果之间的关系,建议社会科学家努力应用图书馆资源和服务来提高教学效果。Wang等探讨了高校图书馆新的服务模式,将高校图书连接起来,建立区域信息中心,使高校图书馆的文献信息资源产生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政府办公与服务方面的应用。霍忠文从科技部门政策背景出发,对信息集成服务的概念、分类、策略等进行分析,回顾了部门信息集成服务的历史实例,并对集成服务的要旨、管理要义、逻辑策略、人才需求等方面进行了论述。Davenport,Dee Dee等研究了国家电子政务对家庭暴力受害者的信息服务情况,认为政府相应机构应提供更多的信息服务。An等针对中国通过公共服务信息资源管理有效提升个人信息安全的问题在法律层面上的要求做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