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农本草经药物解读:从形味性效到临床(4)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序录

※【经文】

上藥一百二十種,為君,主養命以應天,無毒。多服,久服不傷人。欲輕身益氣,不老延年者,本上經。

中藥一百二十種,為臣。主養性以應人,無毒、有毒。斟酌其宜。欲遏病補羸者,本中經。

下藥一百二十五種,為佐使。主治病以應地。多毒,不可久服。欲除寒熱邪氣,破積聚,愈疾者,本下經。

藥有君臣佐使,以相宣攝合和。宜用一君、二臣、三佐、五使,又可一君、三臣、九佐使也。

【经文】

上药一百二十种,为君,主养命以应天,无毒。多服,久服不伤人。欲轻身益气,不老延年者,本上经。

中药一百二十种,为臣。主养性以应人,无毒、有毒。斟酌其宜。欲遏病补羸者,本中经。

下药一百二十五种,为佐使。主治病以应地。多毒,不可久服。欲除寒热邪气,破积聚,愈疾者,本下经。

药有君臣佐使,以相宣摄合和。宜用一君、二臣、三佐、五使,又可一君、三臣、九佐使也。

本经要义

上品药共120种,为君药。用于保养生命以与天相应。这类药没有毒性,多服、久服都不会伤害身体。如果想要身体健康、强健有力、长生不老、延年益寿,就选用《本经》上品药物。

中品药共120种,为臣药。用于保养情志以与人相应。这类药物有的无毒,有的有毒,临床中应仔细斟酌选用。如果想遏制疾病的发展,补虚扶弱,就选用《本经》中品药物。

下品药共125种,为佐使药。用于治疗疾病以与地相应。这类药多具有毒性,不可多服、久服。如果想祛除寒热病邪,消除癥瘕积聚,治愈疾病,就要选用《本经》下品药物。

中药治病,有君、臣、佐、使的组方原则,汤方中药物之间相互补充制约,能够降低不良反应,增加疗效。组方配伍时,宜用一味君药、二味臣药、三味佐药、五味使药,又可以用一味君药、三味臣药、九味佐使药等配合使用。

【按】

1.陶弘景云:“下品药性,专主攻击,毒烈之气,倾损中和,不可常服,疾愈即止。”

2.《难经》:“痛有定位为积,无定位为聚。”

3.《金匮要略》有“五脏风寒积聚病篇”。

4.《素问》至真要大论篇:“主病之谓君,佐君之谓臣,应臣之谓使,非上中下三品之谓也。”

※【经文】

藥有陰陽配合,子母兄弟,根莖華實,草石骨肉。有單行者,有相須者,有相使者,有相畏者,有相惡者,有相反者,有相殺者。凡此七情,合和時之當用。相須相使者良。勿用相反者,若有毒宜制,可用相畏相殺者。不爾,勿合用也。

藥有酸、咸、甘、苦、辛五味,又有寒、熱、溫、涼四氣,及有毒、無毒,陰乾暴幹,采造時月,生熟土地,所出真偽陳新,並各有法。

藥性有宜丸者,宜散者,宜水煎者,宜酒漬者,宜膏煎者。亦有一物兼宜者,亦有不可入湯酒者,並隨藥性,不得違越。

【经文】

药有阴阳配合,子母兄弟,根茎华实,草石骨肉。有单行者,有相须者,有相使者,有相畏者,有相恶者,有相反者,有相杀者。凡此七情,合和时之当用。相须相使者良。勿用相反者,若有毒宜制,可用相畏相杀者。不尔,勿合用也。

药有酸、咸、甘、苦、辛五味,又有寒、热、温、凉四气,及有毒、无毒,阴干暴干,采造时月,生熟土地,所出真伪陈新,并各有法。

药性有宜丸者,宜散者,宜水煎者,宜酒渍者,宜膏煎者。亦有一物兼宜者,亦有不可入汤酒者,并随药性,不得违越。

本经要义

药物有阴阳属性的不同特性(药物之升散为阳,涌泄为阴;辛甘热者为阳,苦酸咸者为阴;味厚者为阳,味薄者为阴;行气分者为阳,行血分者为阴……),有同基原不同入药部位,如同母子骨肉关系;有相近基原不同品种的药物,如同兄弟、同胞兄弟;有根、茎、叶、花、果实、全草、矿石、动物骨骼、动物全体等不同来源和入药部位。用这些药物治病,有用单味药,也有用两味合用的相须、相使、相畏、相恶、相反、相杀的不同配伍方法。这七种配伍方法,称之为中药七情,临床配伍应用时要正确选择。相须、相使配伍方法最好,不要选用相恶、相反的配伍方法。如果使用的药物有毒,要进行加工炮制,还可用相畏、相杀的配伍方法来消除或降低其毒性。不然,就不要配合使用,防止出差错事故。

中药有酸、咸、甘、苦、辛五味,又有寒、热、温、凉四性,以及有毒、无毒和阴干、晒干之分,采集加工有不同季节和时间,有不同的产地,还有真伪鉴别,新采收的和陈旧药的不同,生品和炮制品的不同。全部药物有各自的本来属性和采集加工炮制方法与质量要求。

药物的使用有多种剂型。有的适宜制成丸剂,有的适宜制成散剂,有的适宜制成水煎汤剂,有的适宜用酒渍制成酒剂,有的适宜煎煮浓缩制成滋膏剂。也有一种药物根据临床需要可制成多种剂型。有的药物不适宜制成汤剂或酒剂。要根据药物的各自性质特点来选择剂型,不得违背这一用药原则。

【按】

1.中药七情,只是在《本经》序言中所言,在正文中未提及。

2.读《本经》所述药物为寒、热、温、凉、平五性,寒、热、温、凉四气为《本经》时代,后人所加。

3.陶弘景在其《本草经集注》中云:“病有宜服丸者,宜服散者,宜服汤者,宜服酒者,宜服膏煎者,亦兼参用,察病之源,以为其制耳。”中药汤剂效速,散剂、丸剂效缓,故张仲景《伤寒论》同一处方,按病情和药性,作汤剂或作丸剂,理法严整。正是“察病之源,以为其制耳”。

※【经文】

欲療病先察其原,先候病機,五臟未虛,六腑未竭,血脈未亂,精神未散,服藥必活。若病已成,可得半愈。病勢已過,命將難全。

若用毒藥療病,先去如黍粟,病去即止。不去,倍之;不去,十之;取去為度。

療寒以熱藥,療熱以寒藥。飲食不消以吐下藥,鬼注(疰)蠱毒,以毒藥;癰腫創瘤,以創藥。風濕,以風濕藥,各隨其所宜。

【经文】

欲疗病先察其原,先候病机,五脏未虚,六腑未竭,血脉未乱,精神未散,服药必活。若病已成,可得半愈。病势已过,命将难全。

若用毒药疗病,先去如黍粟,病去即止。不去,倍之;不去,十之;取去为度。

疗寒以热药,疗热以寒药。饮食不消以吐下药,鬼注(疰)蛊毒,以毒药;痈肿创瘤,以创药。风湿,以风湿药,各随其所宜。

本经要义

要想治病,应先查清疾病的原因,把握疾病的发病机制和变化规律。只要五脏功能未虚,六腑功能未衰竭,血脉流通正常,没有出现紊乱,精气神正常,均未受影响,服用适宜的药物必然就有效。如果疾病已经形成,服用适宜的药物,疾病也可好一半。如果疾病已很严重了,治疗起来就很困难,生命就难以挽救。

如果用有毒药治病,最初剂量宜小,如籼米大小剂量,病情好了,就要即时停药,不必尽剂。若病没有好转,可增加一倍剂量;若病还不见好转,可再增大剂量,直到病愈为止。

治疗寒证病变使用温热性质的药物;治疗热性病变选用寒凉性质的药物。治疗痰饮食积的疾病选用涌吐或泻下的药物;治疗肺痨和寄生虫病变就选用具有一定毒性的《本经》下药;治疗痈肿疮毒、肿块方面的疾病就选用治疗痈肿疮毒药物;治疗风寒湿痹疾病,就选用祛风除湿药。根据各种疾病不同的病因和临床症状选择有针对性的药物和治疗方法。

【按】

1.《素问·脉要精微论》篇:“夫脉者,血之府也,长则气治,短则气病,数则烦心,大则病进,上盛则气高,下盛则气胀,代则气衰,细则气少,涩则心痛,浑浑革至如涌泉,病进而色弊,绵绵其去如弦绝,死。”曹元宇:“五脏藏精气,六腑受水谷,精气未虚,水谷未竭,尚有可为,既虚而竭,则无能为力矣。”

2.第二段经文言药物剂量关系,恐过剂伤人,即非毒药,亦应该病却即止,不必尽剂。仲景汤方用,每每如此。

3.黍粟,并非黍和粟,乃籼米,即高粱子。《博物志》云:“孝元景宁元年,南阳郡内雨谷,小者如黍粟而青黑。”

4.关于药物用量之大小。陶弘景在《本草经集注》中云:“一物一毒,服一丸如细麻(胡麻);二物一毒,服二丸如大麻;三物一毒,服三丸如小豆;四物一毒,服四丸如大豆;五物一毒,服五丸如兔矢;六物一毒,服六丸如梧子。从此至十,皆如梧子,以数为丸。”

5.《黄帝内经·素问》云:“治寒以热,治热以寒”“其高者因而越之”(吐法),“其下者引而竭之”(攻下法)。

6.“创”为“疮”之古字。古称疮者,为痈肿、疱、瘤等多种疾病。

7.风与湿,俱为六淫所致。《黄帝内经·素问》云:“风者百病之长。”风与湿,常成痹证。

※【经文】

病在胸膈以上者,先食後服藥;病在心腹以下者,先服藥而後食;病在四肢血脈者,宜空腹而在旦;病在骨髓者,宜飽滿而在夜。

夫大病之主,有中風傷寒,寒熱溫瘧,中惡霍亂,大腹水腫,腸澼下利,大小便不通,賁肫,上氣,咳逆,嘔吐,黃疸,消渴,留飲,癖食,堅積,癥瘕,驚邪,瘨病,鬼疰,喉痹,齒痛,耳聾,目盲,金創,踒折,癰腫,惡創,痔瘺,癭瘤。男子五勞七傷,虛乏羸瘦,女子帶下崩中,血閉陰蝕,蟲蛇蠱毒所傷。此大略宗兆。其間變動枝葉,各宜依端緒以取之。

【经文】

病在胸膈以上者,先食后服药;病在心腹以下者,先服药而后食;病在四肢血脉者,宜空腹而在旦;病在骨髓者,宜饱满而在夜。

夫大病之主,有中风伤寒,寒热温疟,中恶霍乱,大腹水肿,肠澼下利,大小便不通,贲肫,上气,咳逆,呕吐,黄疸,消渴,留饮,癖食,坚积,癥瘕,惊邪,瘨病,鬼疰,喉痹,齿痛,耳聋,目盲,金创,踒折,痈肿,恶创,痔瘘,瘿瘤。男子五劳七伤,虚乏羸瘦,女子带下崩中,血闭阴蚀,虫蛇蛊毒所伤。此大略宗兆。其间变动枝叶,各宜依端绪以取之。

本经要义

病位在胸膈以上者,宜饭后服药,病位在心腹以下的,宜饭前服药;病位在四肢血脉,宜早晨空腹时服药;病位在体内深达骨髓时,宜晚上加食后服药。

《本经》所言服药方法,后世已有改变。现代服药方法更为科学:“食前服”,在食前先服药;“食后服”,食后再服药;“以食物压下”,即服药后,即进食;“食远服”,两餐之间,即空腹时服药。另外还有,多次分服、频服、含化服等。

常见的主要疾病有伤风、伤寒、寒热、疟疾(温疟)、中恶、霍乱、大腹臌胀、腹泻、痢疾、便秘、尿闭、奔豚、咳嗽、气喘、呕吐、黄疸、消渴、悬饮、食积、厌食、气滞、气郁、惊风、癫痫、肺痨、喉痹、牙痛、耳聋、视物昏花、青盲、外伤、骨折、跌打损伤、痈肿疮毒、痔瘘、瘿瘤;男子五劳七伤、虚弱消瘦:女子带下、崩漏、经闭、阴蚀阴痒、虫蛇咬伤、虫蛇咬伤、虫积臌胀等。主要疾病大概就是这些。总之疾病的变化和一些次要病证,都要根据病因,采用针对性的不同方法和药物治疗。

【按】

1.“大病之主”,作“主要之病”解。

2.“中风”作“伤风”解,不作“脑卒中”(脑出血)解。

3.中恶,古病名,其主要证候:猝然发病,寒热,心腹痛,全身痛,吐血下血,气息不通,大小便闭,角弓反张等。

4.霍乱为暴吐暴利之病。古代所谓:“清气与浊气相干,乱于肠胃,则为霍乱。”或云:“阳气欲升,阴气欲降,阴阳乖隔变为吐利。”即现代之因肠胃炎等病又吐又泻,亦为霍乱。

5.肠澼,即肠道或内痔出血由肛门而泻下;下利,有水谷痢、血痢、赤痢、白痢、休息痢、噤口痢等。

6.贲肫,即奔豚病。

7.上气,“为邪搏于气,气壅不得宣发,是为有余,故咳嗽而上气”。

8.癖食,留饮癖食,食物不消,积于肠胃之病。留饮,为痰饮之积聚;癖食,即食物不化。

9.癥瘕与积聚同义。癥者真也,相当于积;瘕者假也,相当于聚。

10.五劳(痨),五脏之劳,即心劳、肺劳、脾劳、肾劳、肝劳。《素问》宣明五气篇:“久视伤血(心),久卧伤气(肺),久坐伤肉(脾),久力伤骨(肾),久行伤筋(肝),是谓五劳所伤。”

11.七伤,为肝伤、心伤、脾伤、肺伤、肾伤、骨伤、脉伤,表里受病。《外台秘要》:“七伤之病为阴汗、阴衰、精清、精少、阴下湿痒、小便数少、阴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