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三节 精神分析疗法的适应性
精神分析疗法作为一种治疗疾病的手段,就一定有它的适应对象。经典的精神分析疗法,主要对象是某些积极要求治疗的成年人所患的神经症,如癔症、强迫性神经症等疾病,适用范围在一定程度上有所局限。随着后人对其理论的不断修正,治疗方法不断改进,精神分析治疗的适应对象也在不断地扩大,包括一部分人格障碍、重性精神障碍的来访者,治疗对象已扩大到心身症,幼儿、儿童、青春期个性问题,自我实现、自我的自立性现实适应以及人际关系的模式和行为模式改变的治疗上。交流分析、游戏疗法、音乐疗法、绘画疗法、心理剧、集体疗法等也都属于精神分析疗法。一般来讲,通过与来访者交谈,医务人员用精神分析的理论对来访者的现状、自我状态、性格等进行解释并使其理解的方法都属于精神分析疗法。
但是很多精神分析治疗师不太愿意以疾病作为选择治疗对象的标准,因为在他们看来症状只是表面上的东西,不同疾病的来访者其深层次的问题或许有着某种相似性,都可以用早期的客体关系、童年的创伤经历、潜意识里的冲突及防御方式等理论来解释。所以精神分析治疗师判断来访者是否适合做精神分析治疗的依据是来访者的心理特征或者人格特征。
当然,决定一个来访者是否可以做精神分析治疗的评判标准还有很多,比如来访者的经济条件是否适合长期的治疗,来访者的工作、居住地是否会给治疗带来不便,治疗师有没有足够的精力来做治疗等其他因素。
总体而言,精神分析疗法适合治疗具有以下条件的一些心理症状:
其一,人格特征,即治疗前人格完整、没有精神分裂症倾向。那些具有高度猜疑、孤僻或退缩特征的来访者和诊断为边缘人格、高度依赖性人格的来访者不适合做精神分析治疗。
其二,具有较强的求治动机和积极参与治疗的态度。也就是说,来访者能够认识到面临的问题是心理学问题;有好奇心并且愿意理解自己;愿意改变、探索和实践;愿意进行自我反省并真实地评价自己的情绪问题;愿意积极参与到现实治疗中来;对心理治疗抱有期望;愿意做出理性的牺牲。
其三,对客体关系感兴趣并有能力建立人际关系(包括治疗关系)。客体关系包括来访者与当前生活中重要人物的关系、与过去生活中重要人物的关系及与治疗师之间的关系。精神分析理论认为,强迫性重复是来访者与客体建立关系的主要方式。即来访者与治疗师之间、来访者与现实生活中的重要人物之间建立的关系都是其过去与某个重要人物建立的关系的无意识重复。对来访者移情的分析也就是努力去理解来访者早年的客体关系,治疗取得进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来访者对于这种客体关系的理解和沟通。
其四,具有心理学头脑。也就是说,来访者有能力把自己当前面临的症状和自己过去的经历、冲突相联系,认识自己现在的症状是由于过去的经历所造成的。经典精神分析治疗还要求来访者有能力看到睡眠时的梦境与觉醒时的生活是有联系的,并希望去探索两者之间的关系。心理学头脑一直被认为是精神分析治疗的必要条件,大多数心理咨询师认为来访者的心理学头脑是可以培养的。因为,每个人都有一定的分析问题、洞察事物的能力,只不过大多数情况下这种能力都是指向外界的。咨询师通过努力可以提高来访者对于自身的兴趣,让来访者把自己的思维、情感、行为作为观察研究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