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我学中医:中医入门200问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18 为什么说“是药三分毒”?

对于中药毒副作用的认识,现在出现了两大极端:一种人相对于西药为化学合成品而言,认为中药是纯天然的,无毒副作用,可以放心大胆地服用;另一种人则以对“是药三分毒”的错误、固执的理解,认为中药都含有毒性化学成分,只要服用了就会对人体产生毒副作用,导致部分人甚至对服用中药产生排斥和恐惧心理。单纯地认为中药无毒副作用和固执地认为所有中药都有毒会对人体产生危害,都是不正确的。那么我们到底应如何理解老百姓口中的“是药三分毒”?什么情况下治病的“药物”会成为使人生病的“毒药”?
狭义的“毒”,是从药物的毒性而言。中药并非全部无毒,也非全部有毒。早在《神农本草经》里,就根据有毒无毒、毒性的大小将药物分为“上、中、下”三品。上品药无毒,为补益药,如山药、大枣、桂圆、枸杞子等延年益寿药物。中品为上品、下品之外的治病补虚药,或有毒或无毒,根据药量而定,这些药物在正常的用法用量情况之下一般不会产生毒副作用。下品药有毒,可祛除病邪,破除积聚,就是老百姓所说的“以毒攻毒”,容易损伤人体正气,不宜久服,某些药物使用不当会致人中毒甚至死亡,如巴豆、乌头、马钱子等有毒的中药,这类药物使用时一般要先经过加工,以减低其毒性,其次使用时有严格的用量规定,必须严格遵守,其毒性大小与药量有关系。另外,中药服用时常为多种中药组合方剂,在配伍组合时应特别注意,有部分药物不能合用,如果配伍不当可产生毒性或使毒性增加,中医称为“十八反”,如藜芦与人参不可配用。
因此,中药毒性与药物服用剂量、药物配伍有关,所以不应大量、过量、随意配伍服用中药。
其实,“是药三分毒”更为重要的是指药物都具有药性,而不是说药物都含有毒性成分。这种药性,如果与身体状况或疾病状态对应,那么就是治疗作用而不是毒,如果不对证那么就是偏性,会对身体产生影响甚至导致疾病发生而成为毒。中药里确实有很多药性平和的药物,如既可做药平时又可作为食物食用的药食同源的药物,如大米(粳米)、小米(粟米)等,长期服用对身体也不会产生很大的不良影响。
对于大补之品,人们总是特别垂爱,很多人甚至是某些广告都认为“补药无害,多多益善,有病治病,无病强身”,这是错误的认识!如果身体没有虚弱的表现,不需要药物进补的时候,乱用人参、党参、黄芪等无毒的滋补药,也可导致毒副作用。您是否有过或听说过,人参吃多了可导致发热、脸红、失眠甚至流鼻血等问题的出现,所以补药虽好,也不能随便滥用,无病照样伤身。
另外,中药里许多药物寒热药性过于猛烈,虽然标注为无毒,但是长期服用也会对人体产生不利作用。如大黄、黄连、黄芩、黄柏等泻火药均标注为无毒,但由于过于苦寒,久服均会损害脾胃,影响消化吸收功能,中医称为“苦寒败胃”。
所以,药物只是工具,用得好就会防病、治病;但是使用不当也会成为致病的“邪气”。“是药三分毒”只是告诫大家,药物不可过量、随意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