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节 单兆伟诊治慢性胃病临证经验
单兆伟,1940年出生,1965年于南京中医学院医学系毕业,博士生导师、江苏省中医院主任医师,师从全国著名脾胃病专家张泽生教授、徐景藩教授。在幽门螺杆菌感染性胃病、慢性萎缩性胃炎及其癌前期病变、炎症性肠病、功能性消化不良、胃肠动力障碍等方面有深入研究。
脾为阳土,升为健运,胃为阴土,降为和畅,治疗脾胃病须注意调节脾胃的升降功能,勿使中焦壅塞。方药应选轻清活泼灵动之品,少用重浊厚味,刚劲燥烈之属。如脾虚清阳不举,常用参苓白术散加减,轻清升提可加煨葛根、荷叶等。胃浊不降者,可用平胃散加减。单兆伟还善用药对调节脾胃升降功能。
脾为后天之本,肾为先天之根,先天禀赋非药物所能,后天之本当常须顾护。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后天脾胃旺盛,可以弥补先天之不足。久病亏虚,需从脾胃论治,营出于脾,卫出于胃,脾胃健旺,气血生化有源,则营卫调和,久虚可复。经云: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胃为水谷之海,五脏六腑之大源,一身气血皆由谷气生化而来,脾胃健旺,泉源不竭,病安何来?若五脏虚损而及于胃者,必从胃治,胃气有权,脏虚皆可弥补,故胃之关系一身最重。
方药醇正,性平轻清,善养胃阴是孟河医学一大特色。治中焦如衡,非平不安。单教授治疗脾胃病继承和发扬了孟河医学特色,主张尽量选用药性平和,不损伤脾胃的方药,如益气健脾用太子参、白术、山药等清补之品,气阴兼顾,又不滞气;润养胃阴用南北沙参、麦冬等清养之品,少用厚味重浊以防泥膈不行;行气用佛手、绿萼梅等理气不伤阴液,忌用破气之品;清泄郁热,用黄芩、白花蛇舌草、半枝莲,不用大苦大寒,以免损伤胃气;利湿重用苡仁,取其“善利水,又不耗伤真阴之气”。(《本草秘录》)养血柔肝用白芍、百合、合欢皮等兼调情志。单教授认为脾胃病用药尤宜简约,每张处方用药一般8、9味药,不要超过12味,太多则庞杂,反而互相牵扯,不易洽中病情。每味药用量亦不宜太重,否则药过病所,反伤正气。病已基本痊愈,应中病即止,不可全仗药物攻治以求除邪务尽,而应膳食调养,怡情悦性,节饮食,慎起居,待脾气健旺,正气恢复,余邪自去也。
单兆伟乃孟河医学传人,继承发扬孟河医学学派特色,用药轻灵,性平轻清,善养胃阴,不喜苦寒、辛燥之重剂,主张尽量选用药性平和、口感较好、不损伤脾胃之方药,如益气健脾用太子参、白术、山药等清补之品,气阴兼顾,又不滞气;润养胃阴用南北沙参、麦冬等清养之品,少用重浊厚腻之药,行气用理气而不伤阴之佛手、绿萼梅等,忌用破气之品;清泄郁热,用黄芩、白花蛇舌草、半枝莲,不用大苦大寒,以免损伤胃气;利湿重用薏苡仁,取其“善利水,又不耗伤真阴之气”(《本草秘录》)。养血柔肝用白芍、百合、合欢皮等兼调情志。单兆伟用药处方,量轻味淡,配伍精当,辨证准确,用药每张处方8味药、9味药,不超过12味,并善用药对参合组方,直中病所,其功效显著,如调和肝脾,白术配白芍,柔肝健脾,柔肝敛气,土安脾健;黄芩配仙鹤草,清胃泻热,治Hp感染,胃热脾湿,清化湿热中亦寓固本之意;丹参配葛根,治胃痛且之入络,心胃同病,丹参降气行血,葛根升扬入气,生津通脉,一升一降,气血同治,祛瘀止痛;西洋参配决明子,补气养阴,润燥通便,增水行舟,降压、降脂,无伤正之虑;黄连配苏叶,辛开苦降,寒热并调,化湿畅中,清热止呕,如遇外感寒邪并脾胃气滞常见胃有郁热者,可用二药1~ 3g,泡水代茶,可收“轻可去实”之功。
单兆伟从传统中医理论出发,从宏观辨证着手,结合现代医学科学的各种检查方法,形成微观化辨证思想与体系。辨证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相关性胃病,根据脾胃虚弱,胃络失养或久病入络之胃黏膜萎缩,认为气虚血瘀是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发的病理基础,脾胃虚弱为其本,胃络血瘀为其标,并经多年临床实践及研究,根据胃镜镜下所见病理征象及血液流变检查,辨证与辨病、宏观与微观相结合指导临床遣方用药,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
对于幽门螺杆菌感染致病与脾胃虚弱有密切关系,但Hp感染相关性胃病所出现的一系列症状却主要是湿热内蕴、气机不畅、瘀血阻络、升降失常的结果,因此确立了益气清热活血治疗Hp感染的主要原则,辨病辨证相结合,治疗Hp相关性胃病。如单兆伟治疗溃疡病、急性活动期,多属肝胃郁热、治疗常合用清肝泻热之剂,慢性期大多表现为阴虚胃热,治疗时合用养阴清热之品,胃溃疡餐后疼痛明显,临床多偏于实热,治疗加强清热泻胃,十二指肠球部溃疡以空腹疼痛较著,临床多见虚寒之证,常合用建中汤以温中补虚。对于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者,单兆伟认为气虚热郁血瘀是其病机关键,治疗以健脾益气固其本,活血清热祛其标。对于幽门螺杆菌与功能性消化不良,单兆伟认为,主要病机是中焦气机郁滞,脾胃升降失常,治疗以理气和胃、益气健脾、升清降浊为原则。单兆伟认为,Hp当属中医学“邪气”范畴,针对Hp致病多具有“热”、“毒”表现的性质,结合现代药理研究成果,适当佐以清热解毒且具有杀菌、抑菌作用的中药,如黄芩、仙鹤草、槟榔等,可大大提高疗效。
单兆伟诊疾经常揣摩病人心理,给以耐心引导,详析病情,健康宣教,疏导心理,克服障碍,怡情悦志,治疗亦重在疏肝解郁,保持乐观、愉快心情,注意避免精神过度紧张,则百病消除。注重生活调摄,尤其是饮食有节,常要求清淡普食、结构合理,治疗亦不主张长期服用中、西药物,以免形成毒副作用,常建议患者在病情控制症状稳定时即停用药物,可以饮食疗法替代治疗。
将中医辨证察舌与西医辨病观镜相结合,综合判断,指导治疗,既提高了疗效,又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CAG)开拓了临床诊断新思路。如舌苔黄腻、胃黏膜可见红白相间,以白相为主,大多为CAG活动期;舌苔薄黄,伴有性情急躁者,镜下常见兼有胆汁反流;舌下静脉青紫、迂曲,病理检查一般可伴有肠化、不典型增生等改变。
白术配百合,白术甘苦温,益气升清,百合甘平濡润,使胃气下行,通利二便,升降相施,配合得宜,每收良效。
莱菔子配决明子,莱菔子辛甘平,长于利气。《滇南本草》:“下气宽中,消膨胀……降痰。”决明子苦甘凉,清肝明目,利水通便,二药配伍,通降胃肠气机,药性平缓,尤适合于胃肠动力障碍而致的大便不畅者。
枳壳配桔梗,桔梗辛苦而平,俾清气上升,通利胸膈。枳壳苦微寒,降逆散满,两药配合用于屡用理气药少功的病人常见奇效。
白术配白芍,如调和肝脾,白术配白芍,柔肝健脾,柔肝敛气,土安脾健。
黄芩配仙鹤草,黄芩苦寒,功能清热燥湿,《别录》谓其“疗痰热、胃中热”,《药性论》则言其“治肠胃不利”;仙鹤草,味苦辛、性平,功能清热止血,健胃补虚,《百草镜》云其“下气活血,理百病,散痞满”。两药相伍,清热之力有增,而又不至于苦寒太过,且仙鹤草清热之中寓有固本之意。对于脾胃湿热型患者,黄芩配仙鹤草清胃泻热,治Hp感染效佳。
丹参配葛根,治胃痛且之入络,心胃同病,丹参降气行血,葛根升扬入气,生津通脉,一升一降,气血同治,祛瘀止痛。
西洋参配决明子,补气养阴,润燥通便,增水行舟,降压、降脂,无伤正之虑。
黄连配苏叶,辛开苦降,寒热并调,化湿畅中,清热止呕。如遇外感寒邪并脾胃气滞常见胃有郁热者,可用二药1~ 3g,泡水代茶,可收“轻可去实”之功。
[1]单兆伟.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治疗体会[J].中国中西医结合脾胃杂志,1997,5(4):193-195.
[2]单兆伟.膏方调补脾胃病精要[J].江苏中医药,2006,27(11):7.
[3]单兆伟.慢性萎缩性胃炎及其癌前病变的治疗体会[J].江苏中医药,2007,39(8):4-5.
[4]单兆伟.透法在脾胃病中的应用[J].中医杂志,2003,44(1):17-18.
[5]吴连恩,徐景藩,单兆伟.益气活血方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研究[J].江苏中医药,1992,(1):35-37.
[6]张崎.单兆伟辨治慢性萎缩性胃炎八法[J].中国医药学报,2002,17(8):483-485.
[7]何镔,潘军.单兆伟脾胃病诊疗特色探析[J].中医药临床杂志,2009,21(6):492-493.
[8]陆为民.单兆伟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用药经验[J].湖北中医杂志,2000,22(9):3-4.
[9]郭琳.单兆伟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经验[J].中医杂志,2004,45(4):252-253.
[10]张小琴.浅谈单兆伟教授膏方进补经验[J].江西中医药,2006,37(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