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病人的护理
学习目标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acute upper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简称上感,是外鼻孔至环状软骨下缘包括鼻腔、咽或喉部急性炎症的概称。常见病原体为病毒,少数为细菌。其发病无年龄、性别、职业和地区差异。一般病情较轻,病程较短,预后良好。但由于发病率高,具有一定的传染性,有时可引起严重的并发症,应积极防治。
本病是人类最常见的传染病之一,多发生于冬春季节,可通过咳嗽、喷嚏的飞沫或被污染过的物品而传播,多为散发,有时可流行。由于病毒类型较多,人体对其感染后产生的免疫力较弱且短暂,病毒间也无交叉免疫,故可反复发病。
【病因与发病机制】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70%~80%由病毒引起,其中主要包括鼻病毒、冠状病毒、腺病毒、流感病毒等。细菌感染占20%~30%,可单独或继发于病毒感染后发生,以溶血性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肺炎链球菌和葡萄球菌为多。接触病原体后是否发病,取决于传播途径和人群易感性。各种可导致全身或呼吸道局部防御功能降低的原因如受凉、淋雨、过度紧张或疲劳等,均可诱发本病。年老体弱、儿童和有慢性呼吸道疾病者易患本病。
【临床表现】
根据病因和临床表现不同,可分为以下类型。
1.普通感冒(common cold)
是一种轻度、能自限的上呼吸道病毒感染,又称“伤风”、急性鼻炎或上呼吸道卡他,常见病原体有鼻病毒、冠状病毒、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柯萨奇病毒和腺病毒等。起病较急,以鼻咽部卡他症状为主要表现。严重者有发热、轻度畏寒和头痛等。体检可见鼻腔黏膜充血、水肿,有分泌物,咽部可轻度充血。一般经5~7天痊愈,伴并发症者可致病程迁延。
2.急性病毒性咽炎和喉炎
急性病毒性咽炎由鼻病毒、腺病毒、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肠病毒及呼吸道合胞体病毒等引起。临床特征为咽部发痒和灼热感,咽痛不明显。当有吞咽疼痛时,常提示有链球菌感染,咳嗽少见。急性喉炎多为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及腺病毒等引起,临床特征为声嘶、讲话困难、咳嗽时疼痛,常有发热、咽痛或咳嗽。查体可见咽部充血,喉部水肿、充血,局部淋巴结轻度肿大和触痛,有时可闻及喉部的喘息声。
3.急性疱疹性咽峡炎
主要由柯萨奇病毒A所致。夏季多发,多见于儿童。表现为明显咽痛,常伴有发热,病程一周左右。体检可见咽充血,软腭、腭垂(悬雍垂)、咽和扁桃体表面有灰白色疱疹及浅表溃疡,周围有红晕。
4.急性咽结膜炎
常由腺病毒、柯萨奇病毒引起。夏季好发,儿童多见,易通过游泳传播。病程4~6天,表现为咽痛、畏光、流泪、发热和咽、结膜明显充血。
5.急性咽扁桃体炎
多由溶血性链球菌引起,其次由流感嗜血杆菌、肺炎链球菌和葡萄球菌等引起。起病急,咽痛明显,伴畏寒、发热,体温超过39℃。可见咽部明显充血,扁桃体肿大、充血,表面有黄色点状渗出物,颌下淋巴结肿大伴压痛。肺部检查无异常体征。
【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1.血常规
病毒感染者,白细胞计数正常或偏低,淋巴细胞比例升高。细菌感染者,可见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增多,并有核左移现象。
2.病原学检查
因病毒类型繁多,且明确类型对治疗无明显帮助,一般无需明确病原学检查。可利用免疫荧光法等方法判断病毒类型。细菌培养可判断细菌类型和药物敏感试验以指导临床用药。
【诊断要点】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为常见病。临床上,根据病史、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可做出初步诊断,白细胞计数正常或偏低、病原学检查有助于病因诊断。由于许多疾病发病初期或机体抵抗力下降、免疫缺陷等原因以本病为首发表现,应值得注意,以免误诊或漏诊。
【治疗原则】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多为病毒所致,目前,尚无特殊有效的药物,临床上以休息、多饮水、对症处理、中医中药应用及防治继发性感染为主。
1.对症治疗
头痛、发热、全身肌肉酸痛者可给予解热镇痛药;鼻塞可用盐酸伪麻黄碱等选择性收缩上呼吸道黏膜血管的药物,也可用1%麻黄碱滴鼻;频繁喷嚏、多量流涕给予抗过敏药物;咳嗽明显可使用镇咳药。
2.抗菌药物治疗
对确有细菌感染或临床症状重、估计有继发细菌感染者,可选用抗生素,否则不予应用。可选用青霉素族、头孢菌素类、大环内酯类或喹诺酮类抗生素。
3.抗病毒药物治疗
应早期应用,利巴韦林有较广的抗病毒谱,对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和呼吸道合胞病毒等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奥司他韦对甲、乙型流感病毒神经氨酸酶有强效的抑制作用,可缩短病程。金刚烷胺、吗啉胍也可考虑选用。
4.中医治疗
中药汤剂及清热解毒的抗病毒中成药有较好的疗效。咽喉炎症时,可选用中成药含化片。
【常用护理诊断/问题】
1.舒适受损
如鼻塞、流涕、咽痛、头痛,与病毒、细菌感染等有关。
2.体温过高
与病毒、细菌感染等有关。
【护理措施】
(一)一般护理
1.休息与活动
保持室内温、湿度适宜和空气流通,症状较轻者应适当休息,病情较重或年老者以卧床休息为主。
2.饮食护理
给予清淡、富含维生素、易消化、足够热量饮食。发热者适当增加饮水量。
3.口腔护理
进食后漱口或按时给予口腔护理,防止口腔感染。
(二)病情观察
注意观察体温,咽喉部有无充血、水肿及分泌物,扁桃体有无肿大、充血;观察有无声音嘶哑、讲话困难,有无淋巴结肿大等。
(三)症状、体征的护理
指导病人休息、多饮水。高热者可选用退热剂及清热解毒、具有退热作用的中成药。对有细菌感染或临床症状重者可选用抗生素,注意隔离病人,减少探视,避免交叉感染。指导病人咳嗽或打喷嚏时避免对着他人,并用纸巾捂住口鼻。病人使用的餐具、痰盂等用具应按规定消毒。
(四)用药护理
遵医嘱用药且注意观察药物疗效和不良反应。对于可导致头晕、嗜睡等不良反应的抗过敏药物,指导病人夜间服用,避免在工作或驾车时使用。
(五)健康指导
1.疾病知识指导
帮助病人及家属掌握上呼吸道感染的常见诱因,避免受凉、过度疲劳,注意保暖;保持室内空气清新、阳光充足;在高发季节少去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戒烟;防止交叉感染等。药物治疗后症状不缓解,或出现耳鸣、耳痛、外耳道流脓等中耳炎症状,或恢复期出现胸闷、心悸、眼睑水肿、腰酸或关节痛者,应及时就诊。
2.疾病预防指导
注意劳逸结合,避免受凉和过度劳累,加强锻炼,增强体质,生活饮食规律,改善营养,提高机体抵抗能力。必要时注射疫苗预防,如流感疫苗。年老体弱易感者应注意防护,上呼吸道感染流行时应戴口罩,尽量避免出入人多的公共场合。
学习小结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冬、春季多发,常见病原体为病毒,有较强的传染性,主要表现为鼻塞、流涕、咽痛、头痛等,以对症和中医治疗为主要治疗手段。护理重点是指导病人合理休息;提供清淡、富含维生素、易消化、足够热量饮食,发热者适当增加饮水量;观察体温及主要症状变化,必要时给予降温;遵医嘱合理用药和注意药物不良反应;防止交叉感染;给予疾病及预防知识的指导。
复习参考题
请简述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常见的临床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