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经 络
经系经脉,“直行者为经”,是主干,比较大;络是络脉,“支而横者为络”,是旁支,比较小。脉行络连,通称经络。经络贯穿于人体,从脏腑、肌肉、筋骨以至皮肤等一切组织,形成纵横交叉的罗网,就像自然界的河流渠道一样。气血就是通过经络昼夜运行,如环无端、周流不息的传注,使人体各部的机能活动和整个机体都保持了共济和协调。
一、经络系统的结构
经络系统是由十二经脉、奇经八脉、十五络脉、十二经别、十二经筋、十二经水和十二皮部的紧密联系所构成的。
1.十二经脉
因阴阳属性不同,分为三阴三阳;即手足三阴和手足三阳共十二条经脉,称为十二正经。每经都归属和联络一脏(阴)一腑(阳),形成脏腑的络属和阴阳配偶关系。十二经在体内,六阴经分别归属于肝、心、脾、肺、肾五脏(加心包络为六脏)。六阳经分别归属于胆、小肠、胃、大肠、膀胱、三焦六腑。十二经在体表分别于头面、躯干、四肢以阴升阳降的单向循行规律,逐经相传,如环无端、周而复始地构成气血运行的通路。
经脉阴升阳降的单向循行规律,可概括为手之三阴从胸走手,手之三阳从手走头,足之三阳从头走足,足之三阴从足走胸。
古人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观察认识到,脏腑生理的阴阳消长关系,犹如天时之六气。如心、肾二经似阴气之初生,应六气的少阴;脾、肺二经似阴气之大盛,应六气的太阴;心包络、肝二经似阴气之消尽,应六气的厥阴;三焦、胆二经似阳气之初生,应六气的少阳;小肠、膀胱二经似阳气之大盛,应六气的太阳;大肠、胃二经似阳气之最盛,应六气的阳明。从而又比类作象地为十二经定出了名称。如手太阴肺经、手少阴心经、手厥阴心包络经等。说明了人体与自然界是息息相关的。同时根据各脏腑之间在生理功能上的联系,找出了互为表里的配偶关系。如肺与大肠、脾与胃、心与小肠、肾与膀胱、肝与胆、心包络与三焦相表里。其所属的经脉亦自然成为一阴一阳的配偶关系;如手太阴肺经与手阳明大肠经,手少阴心经与手太阳小肠经……互为表里。
并以金、水、木、火、土五种物质属性和生克制化喻配于五脏六腑。如肺和大肠属金、肾和膀胱属水、肝和胆属木、心和小肠属火、脾和胃属土、心包络和三焦属相火,来阐明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和十二经所属脏腑在生理功能、病理变化上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关系。五行的相生比喻脏腑的相互依存,相克比喻脏腑的相互制约,在人体生理正常时,阴阳平衡,脏腑协调;病理变化时,则出现阴阳偏胜或偏衰,脏腑失调。也就是说十二经和所属脏腑,必须保持阴阳的平衡统一和脏腑的协调,才能维持机体正常的生理活动(表1)。
2.奇经八脉
无脏腑络属和阴升阳降规律,亦无配偶,而别道奇行,但与“奇恒之腑”(脑、髓、骨、脉、胆、女子胞)有密切联系,故称奇经。奇经有八脉,任脉行于胸腹,总任一身之阴经;督脉行于脊背,总督一身之阳经;冲脉与足少阴并行;带脉在季肋下,绕身一周;阳为足太阳之别,由足跟外侧上行;阴为足少阴之别,由足跟内侧上行;阳维起于足跟,出外踝并足少阳等经上行;阴维起于小腿内侧,并足太阴经等上行;总之阳脉从外侧面,阴脉从内侧面,由下向上循行,阴阳相维,诸脉乃调。八脉中唯督、任有专穴,由元代滑伯仁著《十四经发挥》,将任督二脉合十二经为十四经,其余六脉皆附于十二经中。
3.十五络脉
十四经脉各别出一络,加脾之大络,共称十五络。十五络脉皆有自己的分布部位,其中十二经之络脉各由肘膝以下分出,在体表构成表里经相互联络的通路。任脉之络分布在腹部,督脉之络分布在背部,脾之大络分布在侧身部,加强了人体的统一和联系。《灵枢·经脉》篇已有详载,兹不赘述。由于《素问·平人气象论篇》又有“胃之大络名曰虚里”的记载,故又有十六络之称。关于十五络穴的作用和应用参见“特定穴的应用”原络穴一节。
4.十二经别
是十二正经的别行部分。它的循行是由四肢走入内脏,复出头颈,比较络脉则为深长。它是在互为表里配偶的阴阳经之间出入离合,作为中途加强联系的通路。但阴经与阳经之间有一区别,六阳经别行后仍能合到本经,六阴经别行后不再返回本经,而和其互为表里的阳经相合。由于它是正经所别出的支脉,所以称为别行的正经。
5.十二经筋
是十二经别以外的另一个循行系统,起于四肢末端,行于关节部分,上至颈项头面,但不入内脏。十二经筋,是十二经脉之气输注、积聚、散布于筋、肉、关节的体系,也是十二经脉的附属部分。其循行和十二经脉的体表通路基本是一致的。但与十二经阴升阳降的规律不同。
6.十二经水
主要是古人借助于当时十二条有名的河流,比喻人体十二经脉之大小、深浅、气血之多少和十二经脉交叉离合的联系及输注、濡养的作用。在临床治疗上实用意义不大,故从略。
7.十二皮部
是经络机能活动反映于体表的部位。皮为一身之躯壳,在内包括脏腑,在外则司毫毛腠理之开合,而为诸邪出入之门户,也就是由于它居于人体最外层,所以是机体卫外的屏障,在病理上,邪气可以通过皮部而深入络脉、经脉以至脏腑;而内脏有病,也可通过经脉、络脉反映于皮部。
二、经络的作用
《灵枢·经脉》篇说:“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脑髓生,骨为干,脉为营,筋为刚,肉为墙,皮肤坚而毛发长,谷入于胃,脉道以通,血气乃行……经脉者,所以能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这就是说成形始于精,养形在于谷,都必须依靠经络运行气血,营养周身,才能进行复杂的生命活动。当人体得了病,往往会反映到经络上来,在进行治疗时,也应当根据经络显现之虚实证候进行施治。所以针灸治病更须首先熟悉经络。两千多年来,经络学说一直是中医指导临床、分析生理、病理、诊断和治疗方面的主要依据,因此,“不懂经络,动手开口便错”的说法是有道理的。
1.在生理上的作用
《灵枢·本脏》篇说:“经脉者,所以行血气而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者也。”说明气血必须依靠经络循环不息的运行、输注,才能供给人体五脏、六腑、四肢、百骸、组织器官的营养,从而使机体得到正常活动的物质基础。人体各脏腑器官进行有规律的活动时,经常受天时气候的影响,因此经络还有调节机体内在活动适应外界环境变化的作用。正如《素问·生气通天论》篇所载的“其气九州、九窍、五脏、十二节,皆通乎天气”的学说。就是说明,经络在运行气血、营养周身、适应自然环境等方面,都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2.在病理上的作用
当机体处于病理状态时,经络有传递病邪和反映证候的作用。在传递病邪方面:正如《素问·缪刺论》篇说的:“邪之客于形也,必先舍于皮毛……入舍于孙脉……入舍于络脉……入舍于经脉,内连五脏,散于肠胃。”说明外邪在机体卫外功能减弱,或失常时,即会由表传里。例如外感风寒,往往会引起头痛、鼻塞,甚或出现腹痛、下泻。就是病邪由表传里的表现。在反映病理证候方面:经络运行失常,气血受阻,就会在所过部位的某处发生疼痛、肿胀或功能障碍;如因经气不足,可能在病变部位出现肌肤麻木、痿弱无力、功能减退等症候。脏腑有病也往往会在所属和有关的经络线上或所辖部位显现异常。如《素问·藏气法时论》篇说的“肝病者,两胁下痛”。在某种情况下脏腑有病也会在本经脏腑所司的组织发生病理改变。如《灵枢·经脉》篇说的“手太阴气绝,则皮毛焦”。就是脏腑有病通过经络反映到体表来的现象。由此可见,经络在使病邪传递和反映病理证候上都起着重要作用。
3.在诊断上的作用
《素问·三部九候论》篇说:“有下部,有中部,有上部;部各有三候……中部天,手太阴也;中部地,手阳明也;中部人,手少阴也;下部天,足厥阴也;下部地,足少阴也;下部人,足太阴也。故下部之天以候肝,地以候肾,人以候脾胃之气。”就是在人体相应的部位来诊察人体经络的异常和证候的方法。
近代根据古人触经按穴的诊察方法,发展地运用了经络传导刺激和反映症候的临床特性,来察知脏腑经络的病变。如望诊,有的患者当脏腑发生病变时,在皮肤上循经出现红线、白线和丘疹、湿疹、色素痣、扁平苔藓等带状分布,医者以此为线索,结合辨证施治和其他诊查方法,诊断疾病。问诊,在临床上询问时,有许多病人都是因局部不知缘故的疼痛、酸困等自觉症状来就诊,检查后,结果都与脏腑经络有关。触诊,针灸临床工作者,常沿问诊所得的线索,循经摸揣,按压穴位,如背俞及腹募穴,看是否有结节、过敏、压痛等异常,帮助诊断,并为针灸治疗提示重要部位。仪器,用经络测探仪,尤其是用耳针测探仪进行诊查,为进一步诊断,提示很有意义的线索。所以经络在诊断上也是很重要的。
4.在治疗上的作用
前已叙述,经络有内连脏腑,外络支节,运行气血,协调阴阳,传导感应,调整虚实的功能。故针灸治病,多按病位症状归经,采用循经取穴的方法进行治疗。不但有五输取穴、原络配穴、俞募配穴、异经取穴、巨刺、缪刺、刺络和上病取下、下病取上的治疗方法。而且还有按照经络循行的方向,进行迎随补泻的针刺手法。所以经络在治疗上也有它的特殊价值。
5.感觉传导与经络有密切关系
针灸临床诊疗,基本依经络的传导来完成,故研究经络的传导,对进一步理解和探索经络的实质,有很重要的意义。根据1964年3月在中医研究院针灸研究所1980例患者,全身58个穴位,针6439次的结果,循经的占69.7%,穴位周围的占24.03%,不循经的仅占6.27%。临床上有某些典型例子基本上是与经脉循行部位相符合的。例如针陷谷穴的感觉沿胃经上至头维,下至内庭穴;针内关的感觉沿心包络经上至天池,下至中冲穴;针命门的感觉沿督脉上至大椎,下至长强穴。足以证明经络的传导,是有一定径线的。
针刺部位的不同也影响着感传径线的变化:头顶、胸腹和背部穴位,感觉常为片状放散,传导近而不循经的较多。如针天枢穴感觉多为片状放散或斜行传导,以不循经的和传到一侧腹部的较多,肺俞、心俞感传常沿肋骨放散,有时并放散到胸腔或腹腔;这说明背部“俞穴”、腹部“募穴”确实与脏腑有关系。四肢穴位,尤其是肘膝以下的穴位,感觉多为循经传导,并且传导波较远。如针足三里的感传上至头维,下至足次趾,等等。也说明了“五输穴”与经脉确有密切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