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铁杆中医情——读《感悟中医》有感
马有度先生是著名中医学者和科普专家,长期从事中医临床和中医药科研、科普工作,对中医药有着非常深厚的感情,他常常自豪地称自己为“铁杆中医”。马先生也是我的老朋友,从20世纪80年代起,我们曾多次在中医科研和学术工作会议上有过交流。谈起马先生,我的学生也都不陌生,《医方新解》、《中医精华浅说》、《方药妙用》、《家庭中医顾问》等多部专著指引了不少年轻一代充满信心地迈入中医殿堂。
日前,有幸拜读到马先生的新作——《感悟中医》,方知马先生并非出身中医世家,但凭着他本人对中医事业的一腔热忱和极高的领悟力,勤求古训,博采众方,形成对中医理论的独到见解,临床疗效上佳,深得病人信任。
全书分为继承创新、智慧之学、灵验之术、文化之花、感悟随笔、师友随感六大板块,论述精辟,引人入胜,很值得一读。马先生通过列举大量生动的事例,把自己学习中医、提高临证疗效的思路和方法毫无保留地告知读者。他一贯提倡“疗效是中医的生存之根、发展之本,是最有说服力的硬道理”,书中对研制“麻芩止咳糖浆”过程的感悟,临证“知常达变”、“整体调治”的经验和对“治病求本”、“标本缓急”、“扶正祛邪”等辨证关系的论述,均是源于鲜活临床的真知灼见,极为深刻而独特,给人以深刻的启迪,也全方位体现出马先生“一切为了临床疗效”的中医理念。
马先生自有一套学习和提高中医的方法。他十分善于吸收各家经验,并及时总结,加以灵活应用。比如,读书最为尊崇《伤寒论》、《医学心悟》,并采用八纲辨证体系来研究《伤寒论》,验之于临床,执简驭繁,确为实用之金玉良言;在与吴棹仙、熊寥笙、任应秋、陈源生、黄星垣等众多中医名家的交往过程中,细心采撷名医们的只言片语、点滴经验,用心琢磨,领悟至深,积极运用于临床。他呼吁要“回归中医思维,就是回归中医灵魂”,诚为对中医特色认识的肺腑之言!
马先生不仅重视利用正确的中医思维,掌握和领悟中医的精髓,指导临床医疗和科研工作,更把振兴中医作为人生的追求目标。他热切地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能使众多年轻学子学好中医、用好中医,让更多老百姓从中医学的简便验廉中得到养生保健、防病治病的实惠。
书中处处洋溢着马先生对中医事业的热爱、对中医科普工作的执著之情和对后学者的真挚期望。其孜孜以求、精益求精的治学精神令人油然而生敬意,真不愧为“大医精诚”!
读罢此书,感触良多,故很愿意将“铁杆中医”的这份珍贵礼物与大家分享,以了我辈之愿。
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周仲瑛
2009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