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方特色的中华保健四大基石:养生四有
“养生四有”只有16字——心胸有量、动静有度、饮食有节、起居有常,却融会了中华民族五千年养生保健的精髓。
为什么如此强调“养生四有”?
1992年,世界卫生组织在维多利亚宣言中提出健康四大基石: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经过20多年的推广和宣传,这一说法已广为人知。我行医半个多世纪,对照西方的四大基石,总结出更适合国人的中华保健四大基石,简单来说,就是“养生四有”。
别小看这“养生四有”,它们可都“大有来头”,可说是中华保健的精髓。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医著《黄帝内经》,对这“养生四有”中的内容早就有了说明。《黄帝内经》中就提出:“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的精神养生方法;又说“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还强调说:“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说明这样养生保健就能健康长寿。
东西方“四大基石”有何不一样?
比较“中华保健四大基石”和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健康四大基石”,细心的读者会发现,“心胸有量”放在“养生四有”的第一位,这是为什么呢?
同样是身体健康,快乐的人总是比别人显得更阳光、更幸福!现代社会中,生活压力大,身体的健康有时候比较容易实现,但心理的阳光舒畅却很难达到。因此,我想着重强调心理健康的作用,所以把心胸有量放在第一位。
与西方健康四基石强调“适量运动”不同的是,“养生四有”还提倡“动静有度”,讲究养生保健应“有逸有劳”,不仅要强调“动起来”,而且要注意“静下来”,动静结合,也是维护健康的重要诀窍。健康四大基石的“戒烟限酒”则被巧妙地融合到了“饮食有节”之中。而西方的健康四大基石,恰恰缺少了“起居有常”这个我们祖先推崇的重要保健方法,没有体现出中华民族顺应自然、遵循常规,“尽终其天年,度百岁而去”的理想。
四大基石要“样样牢靠”
中医讲究“因人制宜”“辨证施治”,养生的具体方法放到每个人身上可能“千人千样”,很难效仿,但这“养生四有”,如果老百姓都能经常挂在嘴边,一天念叨两遍,生活中也不忘“养生四有”,并且“样样牢靠”,那健康长寿快乐就跟着来了。
追古溯今,诸多名医在养生保健方面总结了不少原则,但我觉得用“养生四有”来总结很贴切,也很精简,更重要的是,老百姓念两遍基本就记得住。
“好记、好用,对康寿快乐大有好处”,这就是大力倡导“养生四有”的最终目的。
重点说说“心胸有量”
中华保健四大基石缺一不可。篇幅有限,这里重点说说第一大基石“心胸有量”。我要特别感谢我老爸老妈,给我取了两个很有养生哲理的名字:大名叫马有度,小名叫马宽民。我出生以前,父亲就得了严重的肺结核,当时叫肺痨,又咳嗽又吐血。那时患肺痨,就好像判了“死刑缓期执行”,所以父亲心情特别不好,十分暴躁,病情就更加糟糕。我出生后,父亲特地给我取这两个名字,意思就是提醒我:心胸有度量,胸怀要宽广。
我读高中时体弱多病,大家担心我活不过四十岁。到今天算算,岂不是多活了三十多年?我的养生奥秘就是想得开、心胸宽,为此特编一首《三宽顺口溜》:顺其自然天地宽,后退一步自然宽,知足常乐心常宽。
具体说来,首先要知道“调和七情”。中医学把七种过度的情绪波动列为重要的致病内因,称为“七情”,就是喜、怒、忧、思、悲、恐、惊。我们现代人现在担心的事太多了,升学、就业、考职称、加薪、婚姻纠纷……如果不注意调整好七情,那就是给疾病大开方便之门了。
所以,我们要学会“笑口常开”。笑是一种问候,是一种谅解,是一种激励,是一种胸怀,是一种力量,是一种艺术,更是健康的源泉。也许有人会说:我工作又忙又累钱又少,哪里笑得出来?我建议大家记住女作家陈学昭的话:“工作是美丽的”,冰心也说过类似的话:“微笑着写作,就是我的长寿维生素”。热爱工作、热爱生活的人“老得慢”,所以一定要善于在生活和工作中发现有趣的事,给自己寻找乐趣、让自己笑口常开。面对花儿和月亮,积极的人看到花开月圆,消极的人想到花落月残。你希望自己是哪一类?
从今天起,走在街上就去寻找欢乐的笑脸,对自己说:今天天气不错,树叶真绿,天空真蓝。日久天长,就会养成笑对人生的习惯,形成积极的思维模式,心胸也就会更加豁达。性格开朗,情绪欢畅,老得慢又活得长,是永葆青春、奔向长寿的“灵丹”。
这里给大家推荐一首最能体现“心胸有量”心宽广的《宽心谣》。这可不是我做的,是著名诗人和书法家赵朴初先生92岁时写的人生感悟。
《宽心谣》
日出东海落西山,愁也一天,喜也一天;
遇事不钻牛角尖,身也舒坦,心也舒坦;
每月领取养老钱,多也喜欢,少也喜欢;
少荤多素日三餐,粗也香甜,细也香甜;
新旧衣服不挑拣,好也御寒,赖也御寒;
常与知己聊聊天,古也谈谈,今也谈谈;
内孙外孙同样看,儿也心欢,女也心欢;
全家老少互慰勉,贫也相安,富也相安;
早晚操劳勤锻炼,忙也乐观,闲也乐观;
心宽体健养天年,不是神仙,胜似神仙。
最后,为了健康、长寿、快乐,我们都来感悟和实施具有东方特色的中华保健四大基石——
第一大基石 心胸有量
第二大基石 动静有度
第三大基石 饮食有节
第四大基石 起居有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