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五体针法诠新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一章 五体针法理论基础

第一节 概述

五体针法是以五脏为中心,并从五脏与五体(皮、脉、肉、筋、骨)的对应关系出发而创立的5种刺法,称为五体针法,简称五刺法。它的理论基础即根据疾病的脏腑辨证结果,选择与相应脏腑对应的深浅不同的组织结构部位(皮、脉、肉、筋、骨),并直接以刺某一组织为目的的一种针刺方法。五体针法在《内经》中名五刺、五脏刺,《灵枢·官针》云:“凡刺有五,以应五脏。”对此张志聪在《素问集注·官针》有“五脏之气外合于皮脉肉筋骨,五脏在中,故取之外合而应于五脏也”的理论。

《素问·刺要论》说:“病有浮沉,刺有浅深,各至其理,无过其道。”因此五体针法的核心内容是根据疾病脏腑的辨证结果,选择与脏腑相对应的不同深浅的五体组织,即针刺部位当浅则浅,当深则深的道理;其次,“五体针法”进一步阐述了五脏与五体的内外对应关系,认为五脏疾病可外达五体,而针刺外周的五体则可以调节内在脏腑功能失调,当皮、脉、肉、筋、骨等本身不同的组织结构接受针刺的同时,可对与之相应的脏腑发挥特定的调节作用。如此,在实际临床应用中,除循经选穴或辨证选穴等方法之外,为五体—脏腑对应选穴法提供了理论依据。

皮、脉、肉、筋、骨五体针法是《内经》中最为系统的针刺学说。其内涵是阐述了九针在机体施行治疗时应刺在什么部位,从何取血与取气的问题。《内经》对人体的生理结构、病理变化、病邪传变、经脉循行、营卫气血运行以及治疗原则很早就有较深刻的认识和系统的总结,并指导着当时规范化针具—九针的应用:“一针皮、二针肉、三针脉、四针筋、五针骨、六针调阴阳、七针益精、八针除风,九针通九窍”。九针各不同形,各有其所用,体现了辨证用针的治疗原则。同时在其总结的26种刺法中更明确地说明了不同刺法的刺达部位与治疗目的。但是随着刺灸法从早期的刺灸脉或某一部位为主逐步发展到刺灸腧穴,经脉循行和营卫气血理论的形成,脏腑与经络相关理论的确立,以毫针调气为主的针刺方法,逐渐占主导地位,从而使五体针法日益淡化,特别在金元以后,毫针针刺手法的发展较多地倾向于以获得针下气感为主,对于针入腧穴以后是刺什么,刺入腧穴后的气感和效应如何比较忽视。根据师承经验,在临床上如能辨证施用,五体针法的疗效较一般针法为佳。

以下将从五体针法的文献渊源、作用机制、古代针法、穴法、腧穴概念的角度来探讨五体针法的相关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