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脏象源流论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四节 古代自然、社会科学背景

一、古代环境,孕育生长

远古人居住在禽兽之间,夏季居住阴冷之地以避暑,冬季活动身体以驱寒,而饮食方面经历了从茹毛饮血,到神农尝百草教人学会耕种农艺,再到饮食用火烤熟、烹饪的过程,说明远古社会居住、饮食、生活条件匮乏,人类艰难地在与恶劣的自然环境作斗争。同时,随着私有制的出现,人们欲望不断膨胀,七情具备,后伴随着战乱、社会动荡,人心不安。这样内、外环境下,古人容易产生脾胃不适的症状,在甲骨文中卜辞篇就出现“腹不安”“疾身”等脾胃病症的记载,《五十二病方》还有消化系统方面食病的记述。马王堆出土的《足臂十一脉灸经》《阴阳十一脉灸经》等记载了脾胃的经脉循行,并且由出土文物中可以确定,针石灸法已被应用,并指导了西周至西汉的医疗施治。《导引图》的“引脾病”不仅可以治痹病和腹痛,还可以达到伸展肢体、宣导气血、增强体质、防治疾病的目的。《韩非子·五蠹》有云:“民食果疏蚌蛤,腥臊恶臭,而伤害肠胃,民多疾病,有圣人作钻隧取火,以化腥臊,而民说之。”记载了先人通过改变饮食习惯来保护肠胃的养生方法。这些都证明了随着脾胃病症的出现,人们开始从脾养生、从脾论治的思考与探索。

农业起源可追溯到太古时代,继渔猎、初起农作之后,古代农业不断发展,随之改变了旧有的生活方式。《尔雅·释言》云:“土,田也。”夏禹治水的传说,反映了原始农田灌溉技术的提高,从上古时期井田之制,到中古时期均田流变,近古时期佃农风行,再到近世时期田赋结合,人们意识到土地的重要性。重视农业也促成古朴民风和保守思想的形成,这种观念起到了稳定社会秩序和巩固统治的作用,亦长期稳固了“重土”思想,生生不息的思想传承孕育了属土之脾为气血之本、升降之枢、五脏之本、后天之本、养生之本等重大的脾脏象逻辑结论。

二、自然科学,蕴含其内

1.天文、历法

关于中国古代的“天地观”,有多种说法。据学者考证,曾有“论天六家”——盖天、浑天、宣夜、昕天、穹天、安天。但最有影响的共有三家,一是“盖天说”,一是“浑天说”,一是“宣夜说”。

盖天说即天圆地方说,《淮南子·天文训》中有“天圆地方,道在中央”以及“天不足西北,地不满东南”之说,《黄帝内经》认为“人之肢节,以应天地……天圆地方,人头圆足方以应之”(《灵枢·邪客》),而脾则如同大地承载万物,“地之道厚德载物,柔顺无争”。还认为“天不足西北,故西北方阴也,而人右耳目不如左明也;地不满东南,故东南方阳也,而人左手足不如右强也”(《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东南方,阳也……西北方,阴也……是以地有高下,气有温凉,高者气寒,下者气热……阴精所奉其人寿,阳精所降其人夭。”(《素问·五常政大论》)盖天说的宇宙模型,阐述了人类的寿夭与地域关系,用以解释人类的健康状况以及寿命的长短与这一宇宙结构之下的地域环境、气候变化的关系。浑天说形成于先秦,成熟于西汉,记载于东汉张衡《浑天仪图注》之中,认为宇宙“浑天如鸡子,天体圆如弹丸,地如鸡中黄,孤居于内,天大而地小,天表里有水,天之包地,犹壳之裹黄。天地各乘气而立,载水而浮”。宣夜说是指夜间站在地面上观测天象,以日月五星为基准,提出“七曜或游或往,或顺或逆,伏见不常,进退不一,由乎无所根系,故各异也”(《晋书·天文志》)的观点。宣夜说的成就较之盖天说和浑天说具有无形性、运动性和无限性,包含很多进步思想。《黄帝内经》中的天文学思想,可以说是博取三家之长,以盖天而观天象,以浑天而观地球,以宣夜为主章法。《素问·五运行大论》云:“夫变化之用,天垂象,地成形,七曜纬虚,五行丽地。地者,所以载生成之形类也。虚者,所以列应天之精气也。形精之动,犹根本与枝叶也,仰观其象,虽远可知也。帝曰:地之为下否乎?岐伯曰:地为人之下,太虚之中者也。帝曰:冯乎?岐伯曰:大气举之也。”浑天说的思想:“地者,所以载生成之形类也。”运用浑天说的宇宙结构观构建相关的“土地”的功能结构。“地为人之下,太虚之中”则描绘了不但地上为虚无的天、地下也是虚无的天、天包地于内的浑天结构特点。宣夜说的思想:地实而天虚,大地由“大气举之”而浮生于太虚之中。中国古代的人体生命科学领域比天文学领域更早地接受了天地俱圆、呈内外环抱之形和地有质而天无形的事实。

五星指东方岁星(木星),南方荧惑(火星),中央镇星(土星一作填星),西方太白(金星),北方辰星(水星)。五星之名在《尚书》《左传》等都曾出现过,且又与五行相吻合,与五季相当。《春秋·谷梁传序疏》记载:“五星者,即东方岁星,南方荧惑,西方太白,北方辰星,中央镇星是也。”《汉书·律历志》记述:“水合于辰星,火合于荧惑,金合于太白星,木合于岁星,土合于镇星。”《黄帝内经》对星象的论述,除了二十八宿和北斗星之外,论述最多的是金、木、水、火、土五大行星运动。《素问·金匮真言论》说:“中央黄色……其应四时,上为镇星。”在《素问·金匮真言论》之五方系列组合中,即含五星在内,与《淮南子》所列均同。对五星运动的观测,《素问·气交变大论》记录了五星的视运动。《素问·气交变大论》云:“以道留久,逆守而小,是谓省下。以道而去,去而速来,曲而过之,是谓省遗过也。久留而环,或离或附,是谓议灾与其德也。应近则小,应远则大……岁运太过,则运星北越,运气相得,则各行以道。故岁运太过,畏星失色而兼其母,不及,则色兼其所不胜。肖者瞿瞿,莫知其妙,闵闵之当,孰者为良。妄行无征,示畏侯王。”

古人根据太阳一年内在星空视运动中的位置变化以及由此引起的地面气候的演变次序,把一年又分成24段,分列在12个月中,以反映四季、气温、物候等情况。这种由太阳运动而确定的二十四节气反映地球绕太阳公转时地球上春夏秋冬四季的变化,也反映了农时季节,因此又叫农历(又称夏历)。《淮南子·天文训》中首次出现了完整的二十四节气名称,与现今通行的名称一致。二十四节气不但在历法方面有所创造,而且与节气物候也有密切的联系。为了科学、有效、更切合实际地划分、界定二十四节气,也为了寻找到各个节气之间相互衔接、起始的“物化标志”,于是便有了从时序上每月六候、一年七十二候的区分,才出现了各种应时的“物候现象”。二十四节气与七十二候是古代历法的主要内容和特征。《素问·六节脏象论》中“五日谓之候,三候谓之气,六气谓之时,四时谓之岁”是在二十四节气与七十二候之名称和顺序完全确立后提出的,而二十四节气与七十二候亦指出脾脏致病与气候的关系。

以天文历数认知人体脏腑,是中医脏象学说的重要特点,不同的天文历数,形成了不同体系模型,如五脏六腑十一脏象是五运六气标示人体的产物,六节脏象是在六爻的天文历数模型基础上构建起来的。四时脏象模型,脾主长夏;五脏五腑、五脏六腑脏象模型,脾与胃相配;六节脏象模型有多种说法,其中“嗌六脏”说,“谷气通于脾”(《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当与脾主运化水谷有关;“头六脏”说,见于《素问·诊要经终论》中,且其论述的主旨即“六脏应六时”,“三月四月,天气正方,地气定发,人气在脾”,在这一模式下,脾主时在三月、四月;八卦八风脏象模型,天芮星配坤卦,脾属坤卦,在西南属土,居玄委宫,应谋风,所主之时是自立秋至秋分之间的四十五日;以及“十二脏腑”说等。

2.古代地理对脾脏象理论的影响

《素问·气交变大论》明确提出了地理的概念,“位地者,地理也”。《黄帝内经》对方域的划分主要是五方说和九州说。《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描述了五方气候的特点,“中央生湿”。《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中央生湿,湿生土,土生甘,甘生脾,脾生肉,肉生肺,脾主口。其在天为湿,在地为土,在体为肉,在脏为脾,在色为黄,在音为宫,在声为歌,在变动为哕,在窍为口,在味为甘,在志为思。思伤脾,怒胜思,湿伤肉。”《素问·五运行大论》进行了更加细致的描述。《素问·五运行大论》云:“中央生湿,湿生土,土生甘,甘生脾,脾生肉,肉生肺。其在天为湿,在地为土,在体为肉,在气为充,在脏为脾。其性静兼,其德为濡,其用为化,其色为黄,其化为盈,其虫倮,其政为谧,其令云雨,其变动注,其灾淫溃,其味为甘,其志为思。思伤脾,怒胜思;湿伤肉,风胜湿;甘伤脾,酸胜甘。”脾与方位的配合依据于中国古代的空间观。根据五行概念源于“五位”之说,“中”是五位之中最重要的,能够调控其他四方。脾主长养生化的特点与五位中的“中”、五行中的“土”相应,故有“中土”之说。由于五行生克制化作用,在中、南、西、北等方位的地域上,人体脾的功能相对较强,病变主要以脾胃的实证多见;而在东方地域上,人体脾的功能相对较弱,病变主要以脾胃虚寒证多见。《素问·异法方宜论》云:“中央者,其地平以湿,天地所以生万物也众。其民食杂而不劳,故其病多痿厥寒热,其治宜导引按,故导引按者,亦从中央出也。故圣人杂合以治,各得其所宜,故治所以异而病皆愈者,得病之情,知治之大体也。”《素问·金匮真言论》云:“中央黄色,入通于脾,开窍于口,藏精于脾,故病在舌本,其味甘,其类土,其畜牛,其谷稷。其应四时,上为镇星,是以知病之在肉也,其音宫,其数五,其臭香。”不同地区人群的生活习惯和体质寿命以及发病方面都是有区别的,人的情志也受地域的影响。这些理论不仅体现出了异法方宜、因地制宜的治疗原则,也拓展了脾脏象理论研究思路。

3.古代气象对脾脏象理论的影响

《素问·金匮真言论》所说“五脏应四时”是《黄帝内经》的一个重要命题。祖先早就观察到自然界对人类生存的影响,而自然对人的影响最重要、最具代表性的是春夏秋冬四季,而人类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也形成了相应的适应机制,即“五脏应四时”或称“五脏主时”理论。其原理是,随着一年四季的递迁,人体内也有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精气盛衰节律,并由肝心肺肾分别主持。另有脾与季节时段无以对应,就在夏季分出第三个月称作长夏属土(又称季夏或称至阴),与脾对应,以全五脏、五行之数。《素问·平人气象论》也有类似的表述:长夏“藏真濡于脾”。在这个模型中,脾对应长夏。

除了四时正常气候可因为人体正气不足而导致疾病外,还可由于四时气候的异常变化而致病。比如《素问·气交变大论》言:“岁木太过,风气流行,脾土受邪。民病飧泄食减,体重烦冤,肠鸣腹支满,上应岁星。”岁木太过,天上木星闪耀。木之化风,风气流行。木胜则克土,土对应于脾,故脾脏受邪。民病水谷未化,故消化不良,腹泻;脾虚不运,故食欲下降;脾主肌肉失司,故体重减轻;脾脉从胃上膈注心中失调,故烦闷郁结;中气不足,故肠鸣,腹胀满。

此外,气候的变化对脾疾病发展和转归有一定影响。《素问·脏气法时论》曰:“病在脾,愈在秋,秋不愈,甚于春,春不死,持于夏,起于长夏。”亦云:“脾病者,日昳慧,日出甚,下晡静。”了解脾与自然之间的联系与规律,可为脾相关疾病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