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耳鼻咽喉科临床应知应会手册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脓耳

【定义】

脓耳是指以耳内流脓、鼓膜穿孔及听力下降为主要特征的耳部疾病(彩图2)。

彩图2 脓耳
【中医辨证及治疗】

风热外袭证

主要临床表现:急性者耳部剧烈疼痛,胀闷感,耳内流脓,听力下降,耳鸣;可伴有鼻塞、流涕、头痛、发热恶寒等症;舌质红,苔薄白或黄,脉浮数。

治法:疏散风热,消肿排脓。

主方:蔓荆子散(《东垣十书》)加减。

方歌:

蔓荆子散地芍冬,疏风清热菊花通,

赤苓前胡桑白草,升麻清解脓耳火。

肝胆湿热证

主要临床表现:耳部剧烈疼痛,耳内流黄稠脓,听力下降,耳鸣;可伴有鼻塞、流涕、头痛、发热恶寒等症;烦躁易怒,口苦口干,胸胁苦闷;舌红苔黄腻,脉弦数。

治法:清肝泄胆通窍。

主方:龙胆泻肝汤(《医方集解》)加减。

方歌:

龙胆泻肝栀芩柴,生地车前泽泻偕,

木通甘草当归合,肝经湿热力能排。

脾虚湿困证

主要临床表现:耳内流脓日久不愈,脓液多清稀,听力下降,耳鸣;可伴有胸闷纳呆,腹胀便溏,肢倦乏力,面色不华;舌质淡红,或舌体胖,边有齿印,脉细滑或细缓。

治法:健脾化湿,托脓通窍。

主方:托里消毒散(《外科正宗》)加减。

方歌:

托里消毒补气血,四君子汤当归芍,

银花白芷川黄芪,桔梗皂刺透脓毒。

肾元亏虚证

主要临床表现:耳内流脓反复发作,日久不愈,引流不畅,脓液秽浊,或呈豆渣状,听力下降;全身可见神疲乏力,腰膝酸软;舌质淡,苔白,脉沉细。

治法:补肾培元,祛腐化湿。

主方:六味地黄丸(《小儿药证直诀》)加减。

方歌:

六味地黄山药萸,泽泻苓丹“三泻”侣,

三阴并补重滋肾,肾阴不足效可居,

滋阴降火知柏需,养肝明目加杞菊,

都气五味纳肾气,滋补肺肾麦味续。

【中成药】

风邪外袭者可服防风通圣丸,肝胆湿热者可服龙胆泻肝丸,脾虚湿困者可服参苓白术丸,肾元亏虚者可服六味地黄丸。

【外治】

清洁法:用消毒棉签将耳道内的脓液搽干净或先用双氧水浸泡清洗,然后用棉签擦干净。

滴耳法:一般选用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药物滴耳,比如黄连滴耳液等。

针刺法:主穴取耳三针(耳门、听宫、听会)、中渚、翳风;风热外袭证配曲池、外关、合谷;肝胆湿热证配太冲、阴陵泉、侠溪;脾虚湿困证配足三里、阴陵泉、中脘;肾元亏虚证配太溪、肾俞、命门等。

激光疗法:氦氖激光照射患耳,促进局部炎症吸收和抑菌作用。

超短波疗法:促进局部组织血液循环,加快炎症吸收和抑制炎性细胞繁殖。

【预防及养护】

积极治疗鼻窦炎、鼻息肉、过敏性鼻炎、慢性扁桃体炎、腺样体肥大、外耳道炎等临近部位疾病。婴儿哺乳时,应采取头高身低体位,防止吞咽时乳汁入咽鼓管。鼓膜穿孔时,保持耳部干洁,切勿游泳等。不要自行掏耳,以防鼓膜穿孔。发病时忌食辛辣、虾蟹、油腻等食物,以及魔芋、芒果、菠萝、榴莲等。

知识链接:

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的现代医学诊治

【病因】

急性化脓性中耳炎主要由于细菌(如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流感嗜血杆菌)感染所引起;主要的入侵途径有咽鼓管途径、外耳道鼓膜途径,小儿咽鼓管接近水平位,管腔较短,内径较宽,所以更易感染。婴儿尚与哺乳位置不当有关。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未获得恰当的治疗,反复发作,或腺样体肥大、慢性鼻窦炎、慢性扁桃体炎者易引起反复发作。免疫功能较弱者如慢性贫血、糖尿病等患者。

【诊断】

病史:多有感冒史、长期鼻病史,鼓膜外伤史,污水入耳史,儿童可有腺样体肥大史。

症状:急性者耳部剧烈疼痛、胀闷感,耳内流脓,听力下降,可伴发热、恶寒、耳鸣。一旦耳内脓液引流后,上述症状可缓解。小儿常伴有高热、腹痛、呕吐、抽搐等。久病者,主要以长期耳内反复流脓、听力下降、?耳鸣为特点。

检查:乳突及鼓窦区可有轻微压痛,早期见鼓膜充血,渐渐发展为整个鼓膜弥漫性充血、肿胀,鼓膜标志不清,鼓膜穿孔多在紧张部,且穿孔前可见小黄亮点,穿孔后有脓液流出,坏死性中耳炎鼓膜一般见多个穿孔,后融合为大穿孔。

辅助检查:纯音测听检查提示传导性聋;声导抗检查示鼓室导抗图可呈负压型(C型)或平坦型(B型)。颞骨CT、电子鼻咽喉镜有助于了解病情。

【鉴别诊断】

本病与外耳道疖肿、大疱性鼓膜炎相鉴别。

【治疗】

早期应足量使用抗生素,同时应抽取脓液做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力求最快控制感染,彻底治愈,鼻塞者用减充血剂滴鼻以保持咽鼓管通畅。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现代医学诊治

【病因】

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未获得恰当而彻底的治疗,或者急性坏死性中耳炎深达骨质,或鼻部、鼻咽部疾病经久不愈,反复发作以及全身抵抗力低下者如糖尿病、贫血等均会导致本病的发生。

【诊断】

病史:多有感冒、鼻病史,鼓膜外伤史,污水入耳史,儿童可有腺样体肥大史以及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病史等。

症状:持续或间断性耳溢液,脓液可黏稠或清稀,多伴有听力下降及耳鸣。

检查:局部检查可见鼓膜紧张部穿孔,可通过穿孔见鼓室内部黏膜充血或可见肉芽、息肉。

辅助检查:纯音测听检查提示传导性聋或混合性耳聋。颞骨CT有助于了解病情。

【鉴别诊断】

本病应与慢性鼓膜炎、中耳癌以及结核性中耳炎相鉴别。

【治疗】

以控制感染、清除病灶,通畅引流,去除病因为原则;引流通畅者可局部用药,急性发作者应全身用药,使用抗生素前应做细菌培养及药敏;药物治疗无效者或者中耳有息肉,应手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