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热四
姓名:朱某 性别:女 年龄:64岁
初诊:2013年11月8日
主诉:反复发作咽干、咽痛,发热30余年,身痛20余年。
现病史:患者30余年来每说话多,吃刺激性食物后,即出现咽干、咽疼,继之则觉有痰,咳嗽,发热,反复发作,时轻时重,几乎未好过,周身痛,关节肌肉均痛,恶寒甚,尤畏阴凉处,怕风,即便在夏天亦不敢用凉水,遇凉后亦发热,食欲可,食生冷凉食后胃痛。眠差,觉整夜似睡非睡,二便可。舌质红,苔薄白,脉细。
处方:北沙参15g 麦冬15g 石斛10g 木蝴蝶6g 桑叶10g 桔梗10g 乌梅6g 生甘草6g 清半夏10g 生山药15g
10付,日1付,水煎服
二诊:2013年11月29日
服上方20付,咽干、咽痛消失,近10多天来咳嗽,咳甚则咽痛痰多,色白黏腻,后背有鸡蛋大样闷痛,揉按后缓解,服荆花胃康,奥美拉唑可缓解,但食后症状加重,眠浅眠差,大便时干时稀,身上疼,接触凉水后疼痛,甚则夏天也不敢用凉水。舌淡红,苔薄白,脉细。
处方:桑叶10g 杏仁10g 桔梗10g 木蝴蝶6g 牛蒡子6g 生山药20g 乌梅6g 生甘草6g 丹参30g 檀香3g(后下)砂仁3g(后下)
6付,日1付,水煎服
另取10付颗粒剂
三诊:2014年2月19日
服上药20付,效果明显,但停药后症状反复。现:痰多,咳嗽不甚,咽痒,色白质黏,说话多时觉咽中噎塞。右肋后部闷疼,揉按缓解,思绪重,易发火,怕冷,受凉后全身肢节疼如虫噬,畏凉水,二便可,眠差,入睡难,晨起口涩苦,反酸。舌暗红,苔薄白,脉细。
处方:北沙参15g 麦冬20g 桔梗10g 乌梅6g 丹参30g 檀香3g(后下)砂仁3g(后下)石斛10g 生甘草6g 青果6g
6付,日1付,水煎服
另取6付颗粒剂
四诊:2014年5月30日
间断服用上方1个月,痰多,咽痒,肋疼基本消失,今欲调理他病,现:全身疼痛,肌肉疼,骨节亦疼,膝关节疼明显,受凉后疼重,夏天疼痛明显,身重,身强,触凉水后重,平素怕冷,纳可,饱食后自觉后背对应胃脘处疼痛,眠可,大便1次/天,成形,小便可,平素易上火。舌红,苔中根部黄腻,舌下脉稍瘀,脉细。
处方:熟地10g 当归10g 生白芍10g 川芎10g 党参10g 炒白术10g 茯苓10g 生黄芪30g 肉桂6g 淫羊藿10g 炙甘草6g
10付,日1付,水煎服
按:《素问·调经论》有云:“阴虚则内热。”又进一步地解释了阴虚生内热的原因为“有所劳倦,形气衰少,谷气不盛,上焦不行,下脘不通,胃气热,热气熏胸中,故内热。”本案患者亦正是本为气血不足、形气衰少之体,每经多语或食以刺激之品劳伤形气、损伤脾胃之气,脾胃运化之力则减弱,中焦乃气机升降的枢纽,中焦运输无力则上下不能通达以致胃气郁而化热,邪热滞留于内,熏灼于上而致发热、咳嗽、咽干、咽痛,然此热为客热,不能消谷,故饮食生冷则胃痛;“胃不和则卧不安”,故而眠差。治以养肺胃阴、清肺胃热之法,兼以行气和血止痛,其内热诸症自可祛除。患者本为气血不足之体,气血不足则营卫化生无源,卫气不足难以温分肉、肥腠理而现身冷、恶寒,营血亏虚不能濡养肌肉,故现身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