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湿免疫疾病中医特色疗法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病因病机】

一、中医

本病起因多端,机制复杂,病因言燥,非单指六淫之燥,既有外部原因,也有内部因素,涉及多脏器、多系统的病理变化。发病多与先天不足、后天失调、外邪侵袭以及饮食、情志等有关。

1.先天不足

先天禀赋不足,肝肾亏虚,精血不足,阴津亏耗;或素体为木形之人或火形之人,阴虚体质,内有郁热,血中伏火,多从热化、燥化使阴津亏虚;或先天不足,卫外不固,感受燥邪或风热邪气,使清窍失养,不能濡润筋脉关节、四肢百骸、脏腑而发本病。

2.后天失调

劳倦过度;或房劳过度,烦劳伤阴;或失治误治,内热津伤;或久病失养,精血内亏;或失血过多;或汗、吐、下后,均可致使津液耗伤,阴血不足而周身筋骨、关节、脏腑等组织失运、失荣,而致本病。

3.外邪致燥

外邪致燥,并非专指燥邪,与“春初温升”“夏热炎炎”及“秋深初凉,西风肃杀”,或“久晴无雨,秋阳以暴”有关,五气均可致燥,风暑燥火四邪为阳邪,阳热亢盛伤津耗液;风寒伤人能化热,风热伤人能化燥,热则耗液,燥则伤津;另外,外感温热毒邪,热毒炽盛,燔灼气血,伤津耗液,血脉瘀阻,也发本病。

4.情志因素

情志失调,如肝郁化火,或五志过极化火,火热伤津成燥;或情志不遂,气滞血瘀,津液失布而成燥;或思虑劳倦伤及脾脏,营阴受损,机体正常之津液不足,难以为继,也易发为本病。

5.饮食失调

饮食不节,过食或嗜食辛辣香燥火炙之品,以及膏粱厚味等,湿热内生,损伤脾胃。脾胃虚弱,湿热内蕴,津液不布;或脾胃阴亏,津液乏源;或过用刚烈燥热药物,或服金石药毒,积热酿毒,耗伤阴津,灼津炼液化燥而发本病。

本病所发,为先天禀赋不足,或阴虚或阳亢,津液化生无源,或过食辛燥之品,或感受外邪,多从燥化,或长期情志不遂化火,或因病耗阴失血伤精,津枯液涸,阴虚津液失布,或津少血运滞涩,瘀血内停,津失布达,痹阻脉络,肢体、关节、清窍及脏腑失于濡养,功能受损而致病。基本病机为外感或内生之燥邪导致机体津液化生、运行、敷布失常,五脏六腑及四肢百骸失于濡润滋养。燥邪是发病的关键,津亏是病理基础。其病位在肢体、关节及口、眼、鼻咽等孔窍,与肾、肺、心、脾(胃)、肝等脏腑密切相关。本病多为虚证,或虚实夹杂之证,属本虚标实之候,以阴虚津亏为本,以燥、热、毒、瘀为标。

燥邪延绵日久灼伤津血而成瘀,瘀血阻滞气机,气机升降失常,津布障碍,内燥更甚。瘀燥互用,形成恶性循环。燥邪煎灼阴津,日久损及肾、肺、脾(胃)、肝等脏腑,而脏腑本身病变又使气血津液不足或输布运行失常而致燥。津伤成燥,燥盛伤津,互为因果,致使多系统、多脏器损害,并多为器质性病变,故本病病程长久,缠绵难愈。

二、西医

SS的病因目前还不明确,可能与遗传、感染和性激素水平有关。SS的发病机制是在遗传、感染和性激素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下,机体细胞及体液免疫功能异常,B淋巴细胞高度反应性增生产生大量细胞因子、免疫球蛋白及多种自身抗体(如ANA、RF等),导致局部组织炎症损伤。各器官的共同病理为周围淋巴细胞与浆细胞为主的慢性炎性细胞浸润,除泪腺及唾液腺受损外,其他外分泌腺均可受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