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己百临床经验辑要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三讲 哮 证

哮证是一种发作性的痰鸣气喘疾患,发作期特点为喉中痰鸣,呼吸急促、困难,甚至不能平卧。

《素问·阴阳别论》指出:“阴争于内,阳扰于外,魄汗未藏,四逆而起,起则熏肺,使人喘鸣。”所论“喘鸣”之证与哮证发病特征类似。《金匮要略》中“咳嗽上气”病的特点与哮证类似。《金匮要略·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治》云:“咳而上气,喉中水鸡声,射干麻黄汤主之。”“喉中水鸡声”即非常形象地形容了哮证发作期寒饮伏肺,痰气相击的特点。《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从发病学特点上,提出“伏饮”概念,谓水饮停伏胸膈,随外寒引动而起,发为喘咳之证:“膈上病痰,满喘咳吐,发则寒热,背痛腰疼,目泣自出,其人振振身瞤剧,必有伏饮。”《伤寒论》40条即指出,小青龙汤证的病机为“心下有水气”,与“伏饮”相同。至金元朱丹溪首倡“哮喘”之名,而有明代虞抟哮证与喘证之辨。因哮证必兼喘证,故后世医家统称哮喘,简名哮证。

本篇所论哮证,同现代医学支气管哮喘,是发作性的以痰鸣气喘为特征的疾患,从诊断角度,应名为“哮病”更为确切。如《临证指南医案·哮》论曰:“若夫哮证……邪伏于里,留于肺腧,故频发频止,淹缠岁月。”符合本特征的可逆性的气道阻塞性疾患均从哮证论治。于己百治疗哮证善用经方,疗效确切,故此总结,以飨读者。

(一)病因病机

于己百认为,哮证病机根本在于伏饮夙根。究其根源,源于体虚肺气本有不足,肾气亦弱,形成特殊体质。在感寒、饮食不当、情志失调等诱发因素作用下,痰随气升,搏结为患,阻于气道,喘鸣如吼。正如《景岳全书·喘促》所云:“喘有夙根,遇寒即发,或遇劳即发者,亦名哮喘。”《症因脉治·哮病》亦明确指出:“哮病之因,痰饮留伏,结成窠臼,潜伏于内,偶有七情之犯,饮食之伤,或外有时令之风寒束其肌表,则哮喘之症作矣。”

1.诱因

(1)外邪引动:

外感六淫、时令邪气或吸入花粉、烟尘等,可引动痰饮夙根,发为哮证。正如《证治汇补·哮病》所言:“因内有壅塞之气,外有非时之感,膈有胶固之痰,三者相合,闭拒气道,搏击有声,发为哮病。”

(2)饮食不当:

饮食因素是导致哮证发作的重要和常见因素。因个体差异,不当饮食如进食海膻发物致使脾运失健,酿生痰湿,壅塞于肺,致成哮喘。所以哮证古有“食哮”“鱼腥哮”“卤哮”等名。

(3)情志因素:

七情扰动,可影响脏腑气机,其中怒志尤为突出。“怒则气上”,暴怒等因素致使肝气过升,致使气机升降失调,肺气不能敛降,引发痰气上逆,发为哮证。

2.病机

 哮证其病机,关键在于寒饮伏肺。其发作时的关键环节为痰阻气闭,但以呼出为快。若受风寒引动,则致寒饮迫郁于肺,痰鸣难平,表现为寒哮;若受风热邪气引动或病久化热,则表现为热哮。哮证日久,则可伤及肺、脾、肾之气,致使病程缠绵。

(二)辨证论治

于己百指出,哮证之治必须注意寒热的相兼、转化,将发作期哮证分为寒哮和热哮两端,缓解期重视培土生金、培本固元。在遣方用药时亦当注意和前述咳喘证互参。

1.分型辨证

(1)发作期

1)寒哮:

症见喉中痰鸣有声,胸膈满闷,呼吸急促,口不渴,形寒,舌淡,苔白滑,脉弦。《金匮要略·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治》云:“咳而上气,喉中水鸡声,射干麻黄汤主之。”证属寒饮郁肺,以射干麻黄汤温肺化饮,降逆平喘;若症见恶寒发热,身痛无汗,证属外寒内饮,则以小青龙汤治疗。《伤寒论》第41条曰:“伤寒心下有水气,咳而微喘,发热不渴,小青龙汤主之。”《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记载:“咳逆倚息不得卧,小青龙汤主之。”病久略有烦躁,提示饮邪夹热,则加石膏,温化寒饮为主,兼清郁热。若发热、恶风、汗出,脉浮缓,属营卫失和,卫强营弱者,当以桂枝加厚朴杏子汤治疗。《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18条曰:“喘家,作桂枝汤加厚朴杏子佳。”

A.射干麻黄汤:射干 12g,麻黄 9g,桂枝 6g,紫菀 10g,款冬 10g,生姜 15g,半夏12g,细辛10g,五味子10g。水煎1次,分2次温服。痰涎壅盛,可合以三子养亲汤(制苏子15g,莱菔子10g,白芥子10g)。

B.小青龙汤加味:麻黄 10g,桂枝 10g,干姜 10g,芍药 10g,炙草 10g,细辛10g,半夏10g,五味子10g。水煎分2次服。心烦,夜卧不宁,加石膏30g;咽喉不利、咯痰不爽,加地龙12g、射干12g;痰壅气滞,加葶苈子30g,大枣15g。

C.桂枝加厚朴杏子汤:桂枝9g,芍药9g,炙草6g,生姜9g,大枣12枚,厚朴6g,杏仁9g。水煎分服。

2)热哮:

症见气促,痰鸣如锯,胸胁满胀,咳喘并作,痰黄黏,咳吐不利,口渴,不恶寒,舌红苔黄腻,脉弦滑。寒饮夹热,上迫于肺,方用厚朴麻黄汤清宣饮热,降逆平喘。如《备急千金要方》卷十八:“咳而火逆上气,胸满,喉中不利,如水鸡声,其脉浮者,厚朴麻黄汤方。”痰浊壅盛者,可合以葶苈大枣泻肺汤。《金匮要略·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治》记载:“肺痈胸满胀,一身面目浮肿,鼻塞清涕出,不闻香臭酸辛,咳逆上气,喘鸣迫塞,葶苈大枣泻肺汤主之。”此处“肺痈”病机为寒饮夹热壅滞于肺,气道壅塞不通,与哮证一致。若痰浊稠厚,喘促难平,可予服皂荚丸。皂荚涤痰除垢,为祛除黏痰老痰要药。饮热迫肺,肺气壅滞不降,可用越婢加半夏汤蠲饮清热,宣肺平喘。若热盛伤阴,气息急迫,壅滞气道,可以麦门冬汤加减。

A.厚朴麻黄汤加减:麻黄12g,石膏30g,杏仁10g,厚朴15g,干姜6g,半夏12g,细辛6g,五味子12g,地龙15g,淮小麦30g。水煎2次,分3次口服。痰色黄稠,加鱼腥草30g、瓜蒌皮15g。

B.葶苈大枣泻肺汤:葶苈子30g,大枣15g。水煎1次,顿服。

C.越婢加半夏汤:麻黄 18g,石膏 30g,半夏 15g,生姜 15g,大枣 15g,甘草10g。水煎2次,分3次口服。痰黏稠难以咳出,可予海浮石12g、海蛤粉12g;口干,加天花粉15g、芦根30g。

D.麦门冬汤加减:麦冬30~60g,半夏10g,党参15g,粳米30g,炙甘草10g,大枣20g,沙参15g,五味子15g。先煮粳米,待米熟后去滓,入其他药物,浓煎,分3~4次口服。

(2)缓解期

1)肺脾气虚:

咳喘日久,伤及肺气,子盗母气,则肺脾两虚。症见气短,气息不足,痰多清稀,自汗,恶风,易于感冒,倦怠乏力,食少便溏,舌淡,脉濡细。治以“培土生金”为法,扶正祛邪兼顾。以健脾益气为法,方以加味二陈汤加减。痰多者,合以理中汤,或以苓甘五味姜辛半夏汤温化寒饮。

A.加味二陈汤加减方:党参15g,苍术10g,白术15g,茯苓15g,炒山药30g,薏苡仁30g,陈皮12g,半夏12g,五味子10g,砂仁3g,神曲6g,炙甘草10g。 水煎2次,分3次温服。自汗易感冒者,加炙黄芪15~30g、浮小麦30g、大枣15g;恶风甚者恶寒,加桂枝10g、白芍10g、附片6~10g;痰多清稀者,加干姜10g。

B.苓甘五味姜辛半夏汤:茯苓12g,桂枝10g,白术10g,炙草10g,五味子10g,干姜 10g,细辛 10g,陈皮 10g,半夏 10g,杏仁 12g。 水煎 2 次分服。

2)肺肾两虚:

久病及肾。哮证日久,耗伤肺气,亦损及肾气。症见动则吸促,咳痰清稀,脑转耳鸣,不耐劳作,或见畏寒肢冷,面色苍白,舌质淡胖或黯,苔水滑,脉沉细的肾阳虚证;或见入夜烦热,口干,舌红少苔,脉细数的肾阴虚证。肾阳不足者,以金匮肾气丸加减。肾阴不足者,以七味都气丸加减。若气短明显者,可合以参蛤散。

A.金匮肾气丸加减方:熟地24g,山萸肉12g,山药12g,牡丹皮 10g,茯苓15g,泽泻10g,制附片10g,肉桂12g。水煎2次,分2次口服。阳虚明显者,加补骨脂10g、淫羊藿10g、鹿角霜15g;可常服紫河车粉,或紫河车胶囊。

B.七味都气丸加减方:熟地24g,山萸肉12g,山药12g,牡丹皮 10g,茯苓15g,泽泻 10g,五味子 15g,麦冬 15g,当归 10g,龟甲胶 15g(烊化)。 水煎 2 次,分温服。

2.方药特色

(1)专方应用

1)射干麻黄汤:

本方出自《金匮要略》。《金匮要略·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治》云:“咳而上气,喉中水鸡声,射干麻黄汤主之。”方中射干消痰利咽,“主咳逆上气……散结气”(《神农本草经》);以麻黄宣肺平喘,生姜、细辛、半夏温化寒饮,五味子酸收肺气,散中有收;款冬花、紫菀温肺化痰。本方散中有收,消中有补,为治疗寒饮郁肺咳喘的基本方。

2)小青龙汤(小青龙加石膏汤):

该方出自《伤寒论》,主治外寒内饮证。《伤寒论》40条:“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而咳,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满,或喘者,小青龙汤主之。”方中麻黄、桂枝解表,且麻黄宣肺平喘,桂枝温化水饮;干姜、细辛、半夏温化水饮;五味子酸收,避免肺气耗散太过;芍药利水、和营,炙甘草补中益气,调和诸药。于己百常嘱咐后学,本方贵在散中有收,治饮重在温化,开中有合,宣中有降,使营卫和,水饮去,咳喘止。常用于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支气管哮喘等属外寒内饮证者。

3)越婢加半夏汤:

仲景云:“咳而上气……其人喘,目如脱状,脉浮大者,越婢加半夏汤主之。”方中麻黄宣肺平喘,石膏清宣饮热,半夏降气化痰,最为关键。于己百指出本方要领,在于重用麻黄与石膏。方中麻黄用量是仲景各方之冠,石膏用量必须大于麻黄,方能既宣肺气,又清饮热。

4)皂荚丸:

《金匮要略·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治》曰:“咳而上气,时时唾浊,但坐不得眠,皂荚丸主之。”该方主治痰浊壅肺之证,重在涤痰逐饮、豁通气道。皂荚性燥烈,易于伤胃,应用须注意:酥制研末成粉,以蜜和丸,枣膏和汤调服,以痰涎咳出为度。先贤曹颖甫言:“甘遂之破水饮,葶苈之泻痈胀,与皂荚之消胶痰,可为鼎足而三。”徐彬《金匮要略论注》中言:“既开之后,另酌保肺之药。”值得重视。

(2)药对精用

1)射干、麻黄:

射干散结利咽,麻黄宣肺平喘,二者联用,长于治疗寒饮郁肺所致喉中痰鸣有声之哮证。喉中痰鸣之证,为肺气失宣,气机不利,阻于咽部,与稀薄痰液相击而声如拽锯。于己百擅长应用射干麻黄汤治疗寒哮之证。

2)麻黄、石膏:

麻黄功专宣肺,肺气宣而喘平;石膏甘寒清热,生津止渴,且贵在味辛能散,与麻黄相伍,清宣饮热而无凉遏冰伏之弊。《经方药物药理临证指南》谓石膏“清热泻肺,止咳平喘;与麻黄相用,宣肺泻肺而不助热,清泻肺热而不寒凝气机,相须为用,功效卓著”。二者合用,长于治疗肺热壅盛之咳喘证,且可在清泻邪热之余,发散水气,故能并主风水夹热证。本药对见于麻杏石甘汤、大青龙汤、小青龙加石膏汤、越婢汤及加减方、厚朴麻黄汤等经方。于己百指出,麻黄、石膏相伍,比例保持在1∶2为宜。

3)紫菀、款冬:

紫菀“主咳逆上气,胸中寒热结气”(《神农本草经》),性质温润苦泄,化痰止咳作用突出。款冬辛温,润肺下气,止咳化痰,“主咳逆上气,善喘,喉痹……寒热邪气”(《神农本草经》)。二者相伍,温肺化痰,止逆下气之功卓著,常用治寒饮伏肺之咳喘证。

4)葶苈子、大枣:

葶苈子配伍大枣,来自张仲景《金匮要略》葶苈大枣泻肺汤。葶苈子行水祛痰、平喘泻肺,痰饮去则咳喘平、胸闷止,即“肺苦气上逆,急食苦以泻之”之义。大枣益气和中,可使邪去而不伤正,以免葶苈子泻利太过损伤阴液肺气。两药合用,泻肺行水祛痰、下气止咳平喘,专治痰涎壅盛所致咳嗽气喘、胸闷短气而大便干结的病证。

(三)案例举要

案例一:

满某,女,70岁。1998年3月17日初诊。患者素有痰喘之疾,时有发作。1周前因受凉感冒,渐至咽痒咳嗽、喉中痰鸣、痰多泡沫,喘促不能平卧、咳甚则自汗出,痰咯出后、始觉轻松,伴见烦躁、口渴等症。于己百诊之,舌苔色白,脉浮弦滑。诊断为哮喘,辨证为素有痰饮,又感风寒,肺络受阻,宣降失职。治宜温肺散寒除饮、降气止咳平喘,处方以小青龙加石膏汤加味。

处方:桂枝 10g,麻黄 10g,干姜 10g,半夏 10g,细辛 10g,芍药 10g,五味子10g,炙草10g,生石膏30g,地龙 12g,射干12g,海螵蛸18g,百部 12g,僵蚕 12g,茯苓15g,杏仁12g。水煎2次分服。

3月21日复诊:服上方4剂,咳喘减轻,咯痰量减,亦能平卧。又以原方化裁,再服6剂。1周后随访,咳喘俱平,诸症悉除。

案例二:

张某,女,40岁。1991年3月18日就诊。患者素病咳喘,痰量较多、色白、呈泡沫状。近日因感冒而咳喘加重,面部肿胀、周身困倦、纳呆纳差,舌淡红、苔白,脉沉弦。中医诊断:哮喘;证属脾虚失运、痰饮渍肺。治法为健脾化痰、温散寒饮,方用苓甘五味姜辛汤合止嗽散加减。

处方:茯苓 12g,炙草 10g,生姜 3 片,细辛 10g,陈皮 10g,半夏 10g,杏仁12g,紫菀10g,款冬花10g,荆芥10g,白前10g,炒麦芽15g。 水煎分2次服。

3月22日二诊:服前方4剂,咳喘明显好转,面部仍肿,身倦乏力,舌偏红、中苔白,脉沉弦稍数。遵前法,加桑白皮12g、党参12g、麦冬12g。继服10余剂,病瘥。

案例三:

李某,男,60岁,1998年4月3日就诊。患者咳嗽20余年,加重并气喘气短半年。半年来咳喘久发不愈,气候寒冷或劳累后加重。目下气短而咳喘、咳声低微,痰白清稀、咳吐不利,兼见畏寒肢冷,汗出,腰酸腿软,大便较干、排解困难等症。于己百诊之,舌淡苔白,脉沉弦细弱。诊断为哮喘,证属肺肾阳虚,肾不纳气,下虚上盛。治宜用温阳纳气、止咳平喘之法,方用金匮肾气丸(汤)合三子养亲汤、参蛤散加减。

处方:熟地 15g,山萸肉 10g,山药 12g,茯苓 12g,附子 10g,桂枝 10g,苏子10g,莱菔子 12g,白芥子 6g,白术 10g,干姜 10g,五味子 10g,麦冬 15g,杏仁 12g,肉苁蓉20g。水煎分2次服;参蛤散3g冲服。

4月10日复诊:服上药1周,咳喘明显减轻,痰液排出爽利,汗出减少,大便自解,唯气短仍著。原方去肉苁蓉,加生龙牡各20g,再进7剂而病情基本缓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