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节 突发肢体无力
一、概述
突发肢体无力是神经科常见的急症,主要见于脑血管性病变和瘤卒中。
二、相关疾病分类
突发肢体无力常见的疾病有以下两类:①脑血管性病变,主要包括脑出血和脑梗死;②肿瘤卒中。
三、影像诊断流程
CT检查简单快捷,为突发肢体无力患者的首选影像学方法。当CT上发现高密度时,要考虑到出血性病变:①如果为均匀高密度,首先考虑单纯脑出血,这类患者常有高血压的病史;②如果病变密度不均匀,可能的诊断为脑肿瘤卒中或血管畸形出血。脑梗死在CT平扫上表现低密度影,皮髓质均受累及,常沿血供特点分布。MRI是进一步明确诊断的重要影像学方法,对于怀疑不是单纯脑出血的患者,可以做MRI帮助诊断。相对于CT而言,MRI能更早期、更敏感地诊断脑梗死。
四、相关疾病影像学表现
1.脑出血
高血压性脑出血(intracerebral hemorrhage)最好发于基底节、丘脑区,约占80%以上,其中以外囊区最常见(图2-15-1)。少部分高血压性脑出血可以出现在大脑半球皮层下区、小脑及脑干。CT扫描是诊断急性出血最有效的影像方法。新鲜出血CT值约60~80HU,一般低于100HU(图2-15-2);3天后,血肿周围部分的血红蛋白开始溶解、破坏并被周围巨噬细胞吞噬,周围部分出血密度开始减低,中心仍呈高密度;随着时间的推移,血肿中心高密度范围逐渐缩小;出血后1个月,血肿呈等或低密度。高密度血管周围常有片状低密度水肿带环绕。出血后1~6周内如进行增强扫描,血肿会出现环状强化,这种环形强化要注意和其他疾病进行鉴别。
图2-15-1 脑出血
男,48岁。突发左侧肢体无力4小时。颅脑CT平扫显示右侧基底节区脑出血
图2-15-2 脑出血
男,53岁。突发右侧肢体无力4小时。颅脑CT平扫显示左侧基底节区脑出血
脑实质内出血的MRI信号变化复杂。新鲜出血时,血肿为与全血类似的红细胞悬液,红细胞系统完整,其内主要含有氧合血红蛋白,但由于血肿初期蛋白含量相对较低,质子密度较高,或者由于血肿内水分增加,所以常表现为T1WI稍低信号,T2WI稍高信号,但在高场强MRI时,T1WI常表现为等信号。急性期,红细胞内的血红蛋白逐渐转变为脱氧血红蛋白,可缩短T2,因而在T2WI上呈低信号。T1WI根据急性期出血的时期不同可呈等、稍低、稍高或高信号。亚急性期,脱氧血红蛋白在红细胞内转变为高铁血红蛋白,这一过程是从血肿的周围部分向中心部分演变,高铁血红蛋白可缩短T1,因而在T1WI上呈周高中低信号,亚急性晚期时血肿于T1WI上呈均匀高信号。此期T2WI血肿信号复杂,可呈低或高信号。出血两周后,红细胞已经溶解,高铁血红蛋白进一步氧化为半色素,同时由于巨噬细胞吞噬作用使含铁血黄素沉积,含铁血黄素可明显缩短T2,含铁血黄素主要位于血肿壁,T2WI表现为血肿周围见低信号环环绕。血肿进一步发展,最后形成一囊腔,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但也可因囊内蛋白浓度高,在T2WI上呈等信号。
脑血管畸形合并出血也是脑内非外伤性出血的常见原因。颅内血管畸形包括动静脉畸形、海绵状血管瘤、毛细血管扩张症和静脉畸形。脑血管畸形合并出血时,血肿的CT密度和MRI信号改变与高血压性脑出血相似。当出现下列情况时,要考虑到动静脉畸形出血的可能:①患者较年轻,且无高血压及外伤史;②血肿位于大脑半球较表浅的部位;③CT或MRI可发现相对低密度的畸形血管或流空血管影;④T2WI血肿周围常见到低信号环,这是由于血管畸形反复出血,血肿周围有较多含铁血黄素所致;⑤必要时可行脑血管造影检查以明确诊断,但脑血管造影未发现异常时也不能完全除外脑血管畸形,待血肿吸收后再行CT或MRI检查可显示血管畸形。海绵状血管瘤病灶内一次较大量出血时,表现为病灶短期内明显增大,并有占位效应,但由于反复出血,T2WI病灶周围常有低信号含铁血黄素环影。
图2-15-3 早期脑梗死
男,57岁。突发右侧肢体无力6小时。A.T1WI显示左侧放射冠区见小片状稍低信号,边缘化;B.T2WI显示左侧放射冠区见小片状稍高信号;C.T2 FLAIR显示左侧放射冠区病变呈稍高信号;D.DWI显示左侧放射冠区病变呈高信号
2.脑梗死
脑梗死(cerebral infarction)可分为超急性期(6小时内)、急性期(6小时~3天)、亚急性期(3天~3周)和慢性期(3周~3个月)。脑梗死的范围常与脑动脉供血分布区一致。超急性期CT可能没有异常发现,或表现为脑皮层肿胀,灰白质分界模糊,基底节及其周围结构模糊不清。MRI梗死后2小时即可发现病变呈稍长T1、稍长T2信号影,DWI呈高信号(图2-15-3、图2-15-4)。急性期,CT可表现为病变区呈低密度。MRI表现为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DWI高信号。亚急性早期,由于细胞毒性水肿和血管源性水肿,梗死区可出现明显的占位效应,可表现为脑室受压移位、变形或闭塞,可表现为中线结构移位。1周后,占位效应开始逐渐减轻,一般于梗死3周后,脑水肿及占位效应基本消退。慢性期,CT扫描其密度进一步降低,逐渐接近脑脊液密度,MRI信号接近脑脊液信号,形成脑软化,出现负占位效应。急性期脑梗死MRI增强扫描可见到梗死区脑膜强化,可能与反应性血管充血有关。梗死2天后,MRI增强扫描可见到强化,典型表现为脑回样强化。
图2-15-4 急性脑梗死
女,62岁。突发言语不利并右下肢无力10小时。A为T1WI、B为T2WI、C为DWI、D为ADC图、E为MRA;A~D显示左侧额、颞、岛叶及基底节区见较大片状稍长T1、长T2信号影,于DWI上呈高信号,于ADC图呈低信号,皮髓质均受累及,相应部位脑质肿胀,脑沟变窄;E.3D-TOF MRA显示左侧颈内动脉颅内段及大脑中动脉未见显影
线粒体脑病伴乳酸酸中毒及卒中样发作综合征(mitochondrial encephalopathy lactic acidosis and stroke-like episodes,MELAS)临床也可表现为肢体无力,典型影像学表现为脑梗死,累及皮层及皮层下白质。病变常位于顶枕叶,也可累及脑的任何部位,病变范围不具有血供分布的特点。但此病常见于年轻患者,且常反复发病。
3.肿瘤卒中
约3.1%的颅内肿瘤可合并出血,肿瘤卒中占脑出血的1%~11%,原因是肿瘤生长速度太快,肿瘤内血管形成不良,肿瘤中心发生坏死和出血。当肿瘤的大部分或几乎全部为出血所掩盖或占据时,可表现为突发头痛,这时,需要鉴别是单纯的血肿或瘤卒中,当出现以下情况时提示瘤卒中:①CT或MRI增强检查非出血区有强化现象;②肿瘤全部为出血占据时,但其密度常低于单纯出血;③由于肿瘤乏氧,进一步氧化形成的含铁血黄素较少,故在T2WI上常见不到低信号环;④新鲜出血血肿周围水肿带常比较轻微,肿瘤出血周围水肿常较显著。
五、研究进展及存在问题
对于临床上以突发肢体无力就诊的急诊患者,首先要考虑的就是脑实质内出血和脑梗死。CT平扫对急性期脑实质内出血有很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一般可以明确诊断。但CT对于超急性期脑梗死敏感性和特异性远不如MR检查,目前认为梗死后数分钟到数小时,MR DWI上梗死区即呈高信号。
(张成周 马德晶 董景敏 姜兴岳 汪汉林 申旭东 高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