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病患者自我管理实践:高血压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二、了解高血压相关知识

1.组员分享对高血压的认识

组长在组员中选择两名志愿者,引导其依次介绍以下相关问题:①高血压的诊断标准是什么;②高血压的症状有哪些;③哪些人群容易得高血压;④高血压的危害有哪些。

备注

(1)“志愿者”应该是自愿、主动回答问题的组员,而不是组长指定的某位组员;

(2)需要回答的4个问题可以由一位组长向组员说明,另一位组长将其书写于白板上供组员发言时参考。

2.组长介绍高血压相关知识
图1 血压的形成过程
(1)血压的形成(血压是什么)

人体血液不停流动的原动力是我们的心脏,心脏收缩时血液送入主动脉,心脏舒张时血液从体循环回流至心脏。心脏的收缩和舒张交替进行,推动血液在心脏和血管组成的密闭循环系统内持续流动。血液在血管内流动时对血管壁造成的压力,叫做血压(图1)。

当心脏收缩时,大量的血液射入动脉,此时血液对动脉的压力最高,称为收缩压(俗称高压)。健康的动脉壁富有弹性,当心脏收缩时射入动脉的血液有一部分会暂时蓄积在弹性膨胀的主动脉内,而不是一次性地送入全身,这样就保证了收缩压不会升得太高。心脏舒张时,受到高压力而膨胀的大动脉弹性回缩,使血液仍能持续向前流动,但压力下降,此时的血压称为舒张压(俗称低压)。

(2)高血压的诊断标准(什么是高血压)

血压的变化具有昼夜节律性。白天,人体较活跃,身体需要更多的氧和营养,相应地需要大量的血液来输送,血压就高些。夜里睡眠时只需最小限度的氧和营养,血压就低些。大多数人一日24小时的血压节律是随早晨觉醒起床而上升,日间持续处于较高状态;晚上血压逐渐下降,在睡眠过程中降到最低,夜间2~3点为最低谷。另外,人体的血压也会随季节和环境温度的变化而波动,冬天的血压水平要比夏天高些。同时,血压也会因运动、排泄等活动和兴奋、紧张、愤怒等情绪变化而升高。理想血压是小于120mmHg/80mmHg。健康人的血压短暂性升高后会很快恢复,如出现血压持续较高的情况,就成了高血压。两上肢的血压可有轻度差别,若两上臂的血压差别较大,应按高的一侧的血压值来诊断高血压和评估疗效。

人体血压水平主要分为三类:正常血压(收缩压<120mmHg和舒张压<80mmHg)、正常高值[收缩压120~139mmHg和(或)舒张压80~89mmHg]和高血压[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目前我国采用的高血压的定义为:在未使用降压药物的情况下,当非同日3次测量上臂血压,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考虑为高血压。此外,如果收缩压≥140mmHg,舒张压<90mmHg称为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如果既往有高血压史,目前正在使用降压药物,血压虽然低于140/90mmHg,也诊断为高血压。根据血压升高的水平,高血压又可具体分为3级(见表1-1)。

表1-1 血压水平分类和定义
注:当收缩压和舒张压分属于不同级别时,以较高的分级为准。
资料来源:《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年修订版)》

目前90%以上的高血压原因尚不明确,称为“原发性高血压”。而如果血压高是由于某些疾病(如肾脏病、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嗜络细胞瘤等)引起的,称为继发性高血压。继发性高血压服药治疗的效果差,必须针对病因治疗,去除病因后血压能有效降低甚至恢复正常。本书中所提到的均指原发性高血压。

(3)高血压的症状

对多数患者而言,高血压通常无自觉症状,不少患者根本不知道自己血压高,只是体检或偶尔测血压时才发现血压升高。很多患者是在发生了心脏病、脑卒中、肾功能衰竭需要透析时才知道自己的血压高,故高血压也被称为“无声杀手”。

如果出现头晕、头痛、眼花、耳鸣、失眠、心悸、气促、胸闷、睡眠打鼾、乏力、记忆力减退、肢体无力或麻痹、夜尿增多、泡沫尿等症状,提示可能血压高,要尽快到医疗机构就诊检查。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建议:血压正常的成人每两年至少测一次血压,易患高血压者每半年至少测一次血压。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中也明确要求:辖区内35岁及以上常住居民,每年第一次到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就诊时要测量血压。

(4)高血压的危险因素(哪些人易患原发性高血压)

原发性高血压是一种“生活方式疾病”,遗传因素对高血压的影响明显低于生活习惯和环境因素,只有20%~30%的高血压发生与先天性遗传因素有关,其余70%~80%的高血压发生则与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关,不改变这些生活方式就不能有效地预防和治疗高血压。同一个家庭内多人发病的情况十分常见,与一家人同样的饮食习惯和行为方式具有很大的关系(图2)。

图2 高血压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

我国高血压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包括:

1)高钠、低钾饮食

每天摄入少量(2~3克)钠盐是人体维持生命的必需,但过量钠盐摄入(6克/天以上)会导致不良生理反应,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升高血压。我国南方人群钠盐摄入量平均为8~10克/天,北方人群为12~15克/天,均大大超过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推荐的6克的标准。

2)超重/肥胖

要活动肥胖的身体需要更多能量,心脏必须相应地为全身输送更多的血液。身体越胖,心输出量就越大,血压随之就越高。肥胖者患高血压的风险是正常体重者的2~4倍。此外,多余脂肪集中在腰腹部的人(中心型肥胖),比集中在四肢的人(外周型肥胖)更容易患心血管疾病,包括高血压。

3)过量饮酒

高血压的患病率随饮酒量增加而增加。少量饮酒后短时间内血压下降,但随后会升高。高血压患者中约有5%~10%是由过量饮酒引起的。

4)长期精神紧张

长期从事高度精神紧张工作的人群高血压患病率增加。普通脑力劳动者高血压患病率达7.8%,体力劳动者为4.7%,从事精神高度紧张的职业如司机,高血压患病率达11.3%,而处于长期应急状态的人(如战争前线的官兵)患病率更高。

5)吸烟

每日吸烟30~40支,可引起小动脉的持续性收缩,最后引起动脉内膜损伤和动脉粥样硬化。另外,吸烟也会降低高血压患者对降压药物的敏感性,使抗高血压治疗的疗效不佳,甚至需要加大药物剂量。

6)身体活动不足

一般的身体活动可增加能量消耗,对健康十分有益,定期的体育锻炼还可以产生重要的治疗作用。然而我国城市居民(尤其是中青年)却普遍缺乏身体活动,调查发现,我国18岁及以上居民从不锻炼的比例为83.8%,严重影响了心血管健康。

7)年龄、遗传因素等不可逆的危险因素

人在生长发育的过程中,血压也有相应的变化。原因在于动脉硬化随年龄增长而加重,特别是离心脏最近的动脉血管的硬化。一般而言,年龄越高,患高血压的比例也就越高,而且以收缩压的增高更为明显。然而,近些年来,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竞争压力不断加剧,工作节奏不断加快,人际关系愈加紧张,社会群体普遍压力增大,高血压患病也逐渐呈现年轻化趋势。

同时,高血压也具有明显的家族聚集性。有研究发现,如果父母都没有高血压,那么子女患高血压的概率只有3.1%;而父母只要有一方是高血压患者,子女患高血压的概率就增加到28%;如果父母均有高血压,则子女患高血压的概率将增加到46%。

(5)高血压的危害

持续的血压升高会造成心、脑、肾、全身血管损害,严重时发生脑卒中、心肌梗死、心力衰竭、肾功能衰竭、主动脉夹层等危及生命的临床并发症。血压越高,病程越长,生活方式越不健康,伴随的危险因素越多,对靶器官损害的程度就越严重,发生心血管病的危险性就越大。目前我国心脑血管病患病人数有2.9亿,其中一半以上与高血压有关。高血压一旦发生心脑肾等并发症,后果十分严重,轻者致残,病情重者致死,对人体的健康和生活质量影响巨大,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关于高血压并发症的预防,以及高血压患者心血管病总体风险评估的方法,我们将在第二次活动时进行详细介绍。

3.组长引导组员识别自身的危险因素

为了加深组员对高血压危险因素的认识,一名组长在白板上列出高血压的主要危险因素,另一名组长引导组员对照白板上的危险因素清单,分析自身患病时的危险因素。由一名志愿者开始,按照顺时针(或逆时针)的方向由组员依次汇报自身的危险因素。

备注

组长应将该汇报活动的时间控制在3~5分钟,若某组员确实不能指出自身的危险因素,可跳过该组员继续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