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助产专业的内涵
一、助产学相关定义
助产学(midwifery)是一门研究女性妊娠、分娩和产褥全过程,传播正确助产服务理念和传授助产实践技能的科学,是产科学重要的组成部分。助产学以正常妊娠及分娩的管理为核心,提倡自然分娩,以最恰当的支持和干预争取最好的母婴结局,同时强调高危妊娠的动态观察、早期识别及配合处理。
根据2017年国际助产联盟(International Confederation of Midwives,ICM)修订的定义:助产士是完成所在国家/地区基于ICM基本助产实践的必需能力和ICM全球助产教育标准框架的正规助产学教育,在其所在国家/地区取得从事助产工作资格注册和(或)合法执照,并获得“助产士”称谓的专业人员。助产士是可信赖的专业人士,与孕妇建立伙伴关系,为其提供整个孕期、产时和产后必要的支持、护理和咨询,主要包括在其职责范围内进行助产接生和新生儿照顾。在我国,助产士是指接受护理(或助产)学历教育,并经过助产专业技术培训,取得护士执业证书并获得母婴保健资格证的专业技术人员。
二、助产士的工作范畴和特点
助产士的技术水平和操作能力关系着母婴的安危,其工作性质决定了助产士需要集产科临床和护理知识技术于一身。随着人们对优生优育的倡导和需求,助产工作已逐步向科学化与现代化方向发展。在广度上,助产工作的内容和范畴从医院延伸至家庭、社区,助产士职责扩大至产前和产后护理、计划生育、父母教育以及妇女保健领域,其知识、技术向更加先进、复杂和专业化发展。
2017年ICM修订助产士的工作范畴包括:以妇女合作伙伴的身份为其提供妊娠、分娩期间及产后所需的支持、照护和建议;在职责范围内独立主导正常产妇的分娩过程,照顾初生婴儿及幼儿,包括采取必要预防措施、促进正常分娩、识别母婴异常情况、执行医疗性和其他合理照护以及紧急医疗措施;以专业人士的角色参与处理妊娠、分娩及产褥期中复杂、异常的情况;向妇女、家庭、社区提供健康辅导及教育等。助产士可以在家庭、社区、医院、诊所或在其他任何允许的医疗服务机构工作。
通常一些西方国家的助产士注册后享有基本检查和处方权。常规的孕期随访、检查和正常分娩可以由助产士全程管理,医院的产科医生主要关注高危孕产妇的管理。
瑞典助产士在降低孕产妇病死率方面担任重要角色,其角色职能主要体现在保障生殖健康和提供公共卫生服务两大方面。其主要职能包括:①围生期护理。负责孕前健康咨询,正常妊娠期、分娩期和产褥期的管理以及新生儿照顾。经过超声技能培训后的助产士还可为孕妇进行相应级别的超声检查。②计划生育工作。介绍不同避孕方法、开避孕药处方、为妇女放置或取出宫内节育器等。③妇科保健。提供妇科体检,指导如何自我检查乳房和处理更年期问题等。④性生殖健康其他相关服务,如为青少年提供性健康教育等。
英国作为欧洲助产士制度较完善的国家之一,妇女自然分娩均由助产士接生,遇紧急情况下才转诊给医师。英国中央委员会规定,助产士须提供妇女产前、产时及产后期必要的监测、照护及建议;产妇接生、照顾新生儿与婴儿;对妇女、家庭及社区提供健康教育(包括孕前和产前教育、妇科保健、家庭计划与儿童照顾等)。
主要包括:①孕前健康咨询、孕期检查及孕期卫生等健康指导和护理。②正常妊娠期和分娩期的管理,提供非药物减痛、饮食护理、排泄护理、心理护理和精神支持等支持性护理,协助医师共同处理妊娠、分娩及产褥期中的复杂和异常的情况。③产褥期护理,母乳喂养指导及新生儿的护理工作。④其他:助产专业学生的临床教学指导等。但目前实际工作中,助产士的职责多局限于产房中,从事的工作也大多为产房接生和执行医嘱。
①动态性:妊娠及分娩是动态的发展过程。孕产妇在不同的阶段,其生理及心理有着不同的变化,需要助产士针对不同个体,根据其所处的不同阶段提供个性化的助产服务。②多元性:服务对象首先是孕产妇、胎儿及新生儿,其次还包括家庭其他成员。
助产学是一门与临床医学(尤其是妇产科学)和护理学均有密切关系的实践学科,同时还涉及预防医学、伦理学以及家庭社会学等多个学科知识。助产士要能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到临床助产实践中,开展个体化的助产服务。
产科的服务对象大多是健康的孕产妇,分娩更是一个生理过程,因此在多数情况下,产科工作需要助产士提供足够的耐心、陪伴和支持。另一方面,产科危急患者多,孕产妇、胎儿、新生儿病情变化快,医疗监护抢救和护理能否及时到位,关系到母亲和围产儿的安危。此时则要求助产士监测细致、反应敏捷、判断准确、技术娴熟,具备与产科、儿科、和麻醉科等医师合作的团队意识,保证母儿安全。
三、助产士的角色
随着历史的变迁和现代医学模式的改变,助产士以往单一的角色逐渐向多重角色转变,其担任的角色也延伸至更广的领域。通过国内外相关研究,我们发现当代助产士需承担以下基本角色:
正确评估孕产妇在生理、心理和社会文化等方面潜在的或现存的问题及影响因素,及时准确执行医嘱,为孕产妇提供身心的护理以及适当的助产操作,配合医生进行各种并发症的抢救,促进母婴的安全。
助产士应支持并维护孕产妇及其家属健康的权利,充分重视其心理需求,为孕产妇和家属提供有针对性的信息知识以及心理情感支持,并允许她们做决定及尊重、支持她们所做出的决定,帮助孕产妇顺利度过整个围生期。
助产士需要与产妇、家属和其他医学专业人员紧密合作,相互配合和支持,更好地提供助产服务。
助产士在许多场合需行使教育者的职能。在医院对产妇和家属进行健康教育,提供孕期保健、临产前准备、产科合并症的预防、产后保健、母乳喂养和育婴等知识;在社区向居民宣传母婴健康的知识;在学校或医院向助产学生传授专业知识和技能。
每个助产士都有管理的职责。普通助产士需管理母婴和产房环境,促进母婴健康及正向的分娩体验。领导者需管理人力资源和物资资源,组织助产工作的实施,提高护理的质量和效率。
开展助产相关研究,解决复杂的临床问题,以及在助产教育、护理管理等领域中遇到的有关问题,完善助产理论,推动助产专业的发展。
助产士应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不断优化助产的服务模式,推动助产事业的发展。
四、助产服务模式
助产服务模式可分为产科医生主导模式和助产士主导模式。
产科医生主导模式是指整个围生期照顾以产科医生为主导,实行以医疗措施为主,助产士照顾为辅的工作模式。以医生为主导的照顾模式对于异常高危妊娠和分娩的管理更加全面有效,更大程度地保证了母婴的安全。但由于正常分娩并不是一个病理过程,同时在人力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医生较难提供全面的生理、心理以及社会方面的帮助,偶尔会给予过多的医学干预,难以充分发挥产妇主观能动性,削弱了自然分娩所需的助力。目前我国围生期照顾模式多为产科医生为主导,而助产士的职责多集中在产时的管理,工作场合主要在产房,缺乏对孕产妇整个围生期的连续性照顾。
目前,ICM倡导的是“助产士主导的连续性服务模式”,强调妊娠分娩是一个正常的生理过程,助产士是低危孕产妇的专业护理者。助产士主导的照顾模式是指助产士在产前、产时及产后提供连续性照顾,为孕妇提供个体化的教育、咨询及产前照顾,监测产妇及其家庭在整个分娩过程中的生理、心理和精神健康,将不必要的医疗技术干预减少到最小,对于需要产科或其他专家照顾的孕产妇能够及时识别且转诊。
助产士主导照顾模式同产科医生主导模式的区别主要在于:理念、关注点、照顾提供者与孕妇的关系以及分娩时干预措施的使用。产科医生主导照顾模式以保障母婴安全为核心,着重关注妊娠及分娩中存在并发症的孕妇,与之相比,助产士在满足正常孕妇的需求方面更具有专业性,以孕产妇合作伙伴的身份,保护、支持、加强孕妇阴道分娩及正常的哺乳,减少医疗干预措施,提高自然分娩率。在保障母婴安全的前提下,助产士更加关注孕妇在怀孕和分娩过程中的体验,主张增强孕产妇对分娩的掌控感。
助产士主导的模式可分为责任制助产模式和团队助产模式。两者的区别在于“一对一”和“多对一”。英国的奥尔巴尼助产实践(Albany midwifery practice,AMP)是最早的责任制助产护理模式。AMP由8位助产士组成,是基于社区的自雇式助产士团队,每2位助产士结伴工作,每人每年分别负责一定居民区内30多位孕产妇及胎儿的孕期、产时和产后护理。AMP诊所设在社区中心,孕期检查和产后护理在家庭或诊所进行,产时根据产妇的需要和选择,助产士陪伴产妇到医院、分娩中心或家庭分娩。澳大利亚墨尔本莫纳什医疗中心的实践探索则以“团队助产护理”为核心。它是基于医院的助产士团队,团队成员轮流在医院诊所和产房工作,负责孕期检查、产程观察并接生。与AMP相似,助产士提供24小时陪伴分娩,但因助产士轮转于门诊和产房,陪伴分娩的助产士与产妇可能在孕期没有见过,因而并不熟悉。
20世纪90年代前后,国内引进了导乐服务,其后又涌现出助产士“一对一”陪产或全程责任制陪产。近年来,随着孕妇学校和助产士门诊的建立,连续性护理由产时向产前产后延伸,形成包括产前、产时和产后在内的连续性护理模式。助产士已经认识到,通过孕期宣教或产前检查与孕产妇构建熟悉和信任的关系能为分娩和陪产带来好处,连续性助产护理在形式和内容上都有了实质性发展。
我国亟需开辟、拓宽助产专业特色领域,借鉴国外先进的助产服务理念和成功的助产服务模式,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助产服务新模式,发展成为“以助产士主导正常妊娠分娩、产科医生主导病理产科”为特色的服务系统。然而,助产士教育体系的不完善及人力资源的短缺现象是助产士主导的连续性服务模式推广和发展的主要障碍。助产士主导照顾模式对在职助产士的业务素质和人际沟通能力也提出了较大挑战。目前,我国正在推进助产士教育体系的完善,另一方面,助产士也要与时俱进,不断提升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在社会发展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才能在更大范围内赢得孕产妇及家属的信任,扩大助产士的社会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