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案例诊断思维解析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二章 头颈系统

案例1 鼻窦骨化性纤维瘤

【病例介绍】
患者,女,50岁。左侧鼻塞20年,头痛18天。右眼视力下降16天,无光感13天。左鼻腔肿物部分突入前庭,表面黏膜充血,质硬,不活动。
【既往史】
无特殊。
【影像学检查】
影像所见:
CT横断位骨窗显示左侧筛窦及双侧蝶窦区混杂高密度肿块,其内可见软组织密度影、骨性高密度影及磨玻璃样高密度影,边界清晰,见不完整骨性包壳,呈膨胀样生长,CT冠状位显示部分病变突入左侧眼眶及鼻腔内,累及双侧视神经管;MR上信号混杂,T 1WI显示鼻窦内等、低信号,边界清晰,T 2WI显示病灶内可见不均匀高信号影,增强扫描显示病灶实性部分呈不均匀轻度强化。(图2-1)
图2-1 鼻窦骨化性纤维瘤
A. CT横断位;B、C. CT冠状位;D. T 1WI横断位;E. T 2WI横断位;F. MR增强扫描
【可能的诊断】
A.骨纤维异常增殖症
B.骨化性纤维瘤
C.脑膜瘤
D.软骨肉瘤
E.真菌性鼻窦炎
正确答案:骨化性纤维瘤
鼻窦骨化性纤维瘤
【概述】
骨化性纤维瘤(ossifying fibroma,OF)是一种良性骨纤维损害性疾病,与骨纤维异常增殖症分属完全不同类型的疾病。起自骨髓腔,具有向骨及纤维组织双向发展的特点,既有纤维组织瘤样增生又有瘤骨形成。
【影像诊断思路及要点】
(一)临床特点
好发于20~40岁年轻患者,女性多见,筛窦最常受累,进展较为缓慢。较小病变不需治疗,病变较大者需要手术切除,但需彻底切除,否则容易复发。
(二)影像诊断要点
单骨性病变,鼻窦区常发生于筛窦、额窦和上颌窦;HRCT是首选检查方法,表现为混杂高密度肿块,内有软组织密度影,边缘有完整或不完整骨性包壳;MR上信号混杂,T 1WI等、低信号,T 2WI高、低信号,增强后不均匀强化;开口受阻的鼻窦内可见潴留液。
(三)鉴别诊断
1.骨纤维异常增殖症
骨纤维异常增殖症缓慢进展,部分为自限性,为良性骨纤维组织疾病;好发于年轻人(<30岁),多骨型为主;CT示骨质膨胀性改变,呈磨玻璃状或不均匀高低混杂密度,与周围正常骨移行、无骨壳样分界是其特点。
2.异位脑膜瘤
鼻腔鼻窦异位脑膜瘤罕见,多为小儿,无明显性别差异;临床缺乏特异症状,术前确诊率低;多为颅内脑膜瘤向颅外生长,通过浸润和穿过骨缝或经颅骨缺损处或孔道扩展而来。影像诊断困难,但可帮助了解病变范围与颅底、眼眶关系,冠状、矢状面观察颅底骨质及病变与颅内结构的关系有助于鉴别。确诊须靠病理检查,有时还需要借助于免疫组化或电镜检查。
3.软骨肉瘤
鼻及鼻腔软骨肉瘤少见,男性多于女性,中位年龄约40岁;CT呈软组织肿块,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楚,密度不均匀;混杂信号,中至高度强化,典型为边缘和间隔强化;邻近骨质破坏,侵犯周围结构。该例病变边界清晰,邻近结构受压变形、移位。
4.真菌球型鼻窦炎
真菌球型鼻窦炎最常累及上颌窦,其次为蝶窦、筛窦,多为单一鼻窦发病;CT显示鼻窦内软组织影,内有片状或团块状高密度影;窦壁骨质增生肥厚和吸收破坏;MR呈长或等T 1WI信号,T 2WI呈极低信号或无信号,增强后周围炎性黏膜强化。
【小结】
本例病灶表现为混杂密度软组织肿块,内部见骨性高密度、磨玻璃密度,边界清楚,可见完整骨性密度包壳,支持骨化性纤维瘤的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