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应用
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前,我们可以通过OCT了解罪犯病变的精细结构从而判断冠状动脉病变特征、TCFA事件发生率并预测并发症,以利于决定手术策略和正确选择支架;在PCI术后即刻,OCT可以分辨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支架周围超微结构特征,包括支架释放、贴壁情况,以及是否有组织脱垂或内膜撕裂;在PCI术后随访,OCT协助了解支架内膜愈合、覆盖情况,判断内膜性质以及是否有新生斑块(图3-3-5-1)。
图3-3-5-1 PCI术后支架贴壁情况
A.贴壁良好;B.贴壁不良;C.组织脱垂
通过OCT我们发现支架贴壁不良是支架内血栓的成因之一。尽管IVUS研究表明支架小梁贴壁不良是少见的现象,发生率仅为7%,但与此相反的是,OCT能够更加清晰地看到支架术后复杂的血管壁情况。OCT研究表明支架术后即刻有很大一部分的支架小梁未能完全贴壁,甚至在高压后扩后,尤其是在支架重叠部位。在复杂冠脉病变中,Tanigawa等发现支架植入后每个病变支架小梁贴壁不良的概率是9.1%±7.4%。支架贴壁不良的原因可能跟支架小梁的厚度,支架网孔的设计以及急性支架回缩有关。对于支架不完全贴壁而言,高压释放是必须的,但是这也容易导致支架植入后的血管壁损伤。这种支架植入后造成的管壁夹层可能导致支架内再狭窄。OCT的高分辨率可以观察到血管壁损伤的详细情况,区分各种类型的损伤,并可对这些损伤进行定量分析,研究发现支架植入后组织脱垂和支架内夹层的发生率很高。
在OCT指导下,根据支撑杆内膜覆盖情况,我们对其分级:A级为贴壁良好并有新生内膜覆盖,B级贴壁良好但无新生内膜覆盖,C级为贴壁不良且无新生内膜覆盖,D级情况为支架在分支开口处。同时,也对支撑杆内膜(NIH)厚度分为0~3级:0级为支撑杆完全暴露于管腔,无内膜覆盖。1级为NIH厚度<100μm,IVUS不可识别,2级为NIH厚度在100~200μm,3级为NIH厚度>200μm。支撑杆内膜按性质分为:均质性、异质性、分层。内膜增生程度的差异也导致了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的不同。例如内膜过度增生,意味着较高的再狭窄率,较低的血栓发生率。而内膜修复延迟,意味着较低的再狭窄率,较高的血栓发生率。
随着技术的迅速发展,OCT在以下几个领域也将扮演愈来愈重要的角色:
(一)分叉病变
分叉病变是冠状动脉支架植入失败率较高的复杂病变之一,新一代OCT系统的实时三维成像功能还可以提供血管的空间分布和结构,特别是对分叉开口的显示更为清楚。研究表明3D-OCT指导分叉病变支架植入具有可行性,并且可减少支架贴壁不良的发生。因此,在临床指导分叉病变治疗时,可考虑应用OCT。
(二)钙化病变
OCT检测钙化病变的敏感度(95%~96%)和特异度(97%)很高。当OCT发现严重的环形钙化时,应避免直接植入支架,推荐优先考虑采用预扩张或试验性扩张的策略,在短的钙化环中可使用球囊切割或冠状动脉内旋磨术。
(三)OCT在生物可降解支架中的应用
生物可降解支架开启了新型支架时代,OCT能够更精准地评价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支架组织贴壁情况和支架表面新生内膜覆盖等。同时,对于支架的术后即刻及随访数据的重复性高,且不受分析方法或应用软件差异的影响。以上OCT成像技术特点使得其在可吸收支架领域的应用优势进一步提高。
OCT除了在冠心病的诊断和治疗中有无法比拟的作用外,在支架术后的远期随访中也扮演了重要的角色。OCT可以评价远期支架植入后的内膜覆盖情况,支架内再狭窄、支架内斑块、晚期贴壁不良、晚期血栓等,这些指标对于评价支架的性能、支架术后的愈合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在评估新型支架的性能的研究中,OCT同样作为一种有效的评估手段而被采用,比如生物可降解支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