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研究十六讲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三、《黄帝内经》研究概况

现代诠释学包含理解、解释、应用和实践四方面的意义,而《黄帝内经》作为中医学术之渊源,自其成书至今,历代医家从不同的角度对《黄帝内经》进行了深入研究,涉及《黄帝内经》的版本、校勘、注释、语译、发挥、专题研究等多个方面。这些研究与现代诠释学有许多相通之处。从诠释学的角度而言,《黄帝内经》的学术研究史,也可以说就是《黄帝内经》的诠释史,只不过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尽相同的理论与方法。

(一)《黄帝内经》的主要内容与版本

《黄帝内经》十八卷,由《素问》和《灵枢》各八十一篇组成,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重要医学经典。其中《素问》原九卷,今通行本为二十四卷。第1~2篇论述人体生长壮老的规律、养生的原则与方法,以及“不治已病治未病”的预防医学思想;第3~7篇论述阴阳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及其在中医学中说明人体生理与病理、指导疾病的诊断和治疗、阐述人与自然界的联系等方面的应用;第8~11篇论述脏腑的生理及其病理;第12~14篇论述针、砭、灸法、按摩、汤剂、药酒、温熨、祝由等治疗方法以及神在治疗中的作用,提出了“异法方宜”的治则;第15~21篇以论述脉诊为主,包括望诊、问诊、闻诊的诊断学内容,以及对疾病转归、死亡征兆的判断;第22~30篇论述有关脏腑、经络、气血等病证的临床辨证规律和针刺手法;第31~48篇论述热病、疟、咳、痛证、腹中病、风、痹、痿、厥病、奇病等病的病候、辨证、治则及其针治方法;第49~65篇论述周身孔穴(“气穴”“气府”“骨空”)的名称、部位和针刺的手法、补泻和禁忌,以及有关经脉病候的解释,疾病演变过程等;第66~71篇及第74篇共7篇,篇目均有“大论”字样,系唐代王冰据古佚医书补入者,主要阐述病机学说、治则及运气学说在医学上的应用,后世总称为“七篇大论”或“运气七篇”;第72、73篇原文已佚,由王冰以后的人补入,主要论述运气学说,后世也称为“《素问》遗篇”;第75~81篇论述医生要知天文、地理、人事,治病要考虑自然、社会因素,诊病失误的情况及诊法中的一些问题。
《灵枢》原九卷,今通行本为十二卷。第1~9篇论述九针的形制,十二原穴、五输穴(井、荥、输、经、合)、根结穴,针刺方法(九变刺、十二节刺、三刺、五刺等)、针法补泻与熨法,脏腑病候及与情志的关系;第10~18篇论述人体经络系统(经脉、经别、经水、经筋)及体表测量(骨度、脉度),营、卫、气、血的生成、运行、功能,三焦的部位划分和功能等;第19~29篇论述四时疾病、五脏病邪、寒热病、癫狂、热病、厥病、周痹及其他杂病的病候及刺法;第30~41篇论述人体精、气、血、脉、津液的生理病理,胃肠解剖及功能,五官望诊,四海,五乱,胀病,血络,阴阳清浊,肥瘦,婴儿的针刺等;第42~46篇论述外揣,疾病传变,梦与疾病,体质与疾病;第47~55篇论述脏腑类型,人的天年,论勇、痛、背部五脏俞、灸法补泻、卫气及刺禁;第56~66篇论述五味理论、发病学说、体质学说、水胀等肿胀性疾病,以及动输、五禁等;第67~81篇论述卫气运行,尺肤诊法,九宫八风,九针及各种诊法,虫膈、寒热、失音、失眠、多卧、善忘、痈疽、疟等多种病证。
据《全国中医图书联合目录》载,《黄帝内经》有40余种不同的版本。现存《素问》以金刻残本为最早,尚存十一卷;《灵枢》现存最早的刻本是元胡氏古林书堂刻本。目前通行的《素问》版本是明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武陵顾从德翻宋刻本。此书由唐代王冰次注,经宋嘉祐二年(1057年)林亿校正,孙兆改误,定名为《重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灵枢》由南宋史崧整理并加音释而成定本,以明代赵府居敬堂刊本为通行本。新中国成立后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了《素问》顾从德翻宋刻本的影印本(1956年、2015年)、校勘排印本(1963年)和《灵枢》影印本(1956年、2015年)、校勘排印本(1963年)。

(二)校勘研究

校勘可根据其方法分为本校、对校、他校和理校四种。真正对《黄帝内经》进行校勘的工作,始于唐代王冰。王冰将原书九卷,重新编次,订为二十四卷,详加注释,并增补了7篇专讲运气的大论,于唐宝应元年(762年)编撰成书,书名题为《重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北宋校正医书局林亿等人在王冰整理的基础上,据数十家汉唐书录的古医经详加校勘,著《新校正》,共正谬误6000余字,增注义2000余条,从此《素问》文字基本定型。宋代刘温舒(一说作者佚名)补入《本病论》《刺法论》两篇,后世学者多认为属于伪书。
清代小学兴盛,对《黄帝内经》进行校勘的学者众多。如俞樾撰《读书余录·素问篇》(又名《内经辨言》)一卷(1850年),运用文字考证、训诂学、音韵学等方法,共作《黄帝内经》校文48条,使部分经文义理昭然,群疑冰释。如《素问·生气通天论》:“味过于辛,筋脉沮弛,精神乃央。”央,王冰解作“久”,《新校正》作“殃”解,俞氏引《楚辞》作证,认为当作“尽”解,颇合经义。常用版本有1924年杭州三三医社出版的裘庆元辑《三三医书·第二集》、1990年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近代中医珍本集·医经分册》等。胡澍著《内经素问校义》一卷(1872年),以较古的宋本《黄帝内经》为底本,用元熊宗立本、明道藏本,以及经史子集等典籍为据,精心勘正,自《上古天真论》至《阴阳应象大论》共做了32条校文,历指全元起、王冰注释《素问》之谬误。如《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说:“道者,圣人行之,愚者佩之。”胡氏校云:“圣人行道,愚者倍道也。‘佩’读为‘倍’,《说文解字》:倍,反也。”认为“佩”字是“倍”字的通假字,王冰作“佩服”解释是望文生义。常用版本同《内经辨言》。孙诒让著《素问王冰注校》(1893年),载于《札迻》卷十一,他摘取《素问》13条经文进行校勘,多有新见。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之“阴阳者,万物之能始也”,其中的“能”字,王冰注云:“谓能为变化生成之元始。”孙氏校注云:“能者,胎之借字。《尔雅·释诂》:‘胎,始也’。”“能”字解为“元始”是通过假借字而得出的含义。《诊要经终论》:“中心者环死。”王冰注:“气行如环之一周,则死也。正谓周十二辰也。”不符合临床实际。孙氏认为“环与还通”,“还死者,顷刻即死也”。常用版本有《札迻》清光绪二十年甲午(1894年)瑞安孙氏刻本、1990年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近代中医珍本集·医经分册》。于鬯著《香草续校书·内经素问》二卷,共校97条经文,内容精审,义理详明。如《素问·至真要大论》:“而白,血出者死。”于鬯案:“而字疑隶书面字之坏文……旧以白血连续,则血未见有白者矣。”常用版本有中华书局1963年排印本、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近代中医珍本集·医经分删》。江有诰著《江氏音学十书·素问灵枢韵读》(1812年),从音韵学考校了《素问》23篇52段,《灵枢》21篇44段文字。常用版本有中国书店影印本、北京出版社《黄帝内经研究大成》(1997年)。顾观光著《素问校勘记》《灵枢校勘记》各一卷,博引古今之说,对《素问》经文、王冰注、林亿等《新校注》进行了认真的校勘。常用版本有中国医学会影印守山阁本《黄帝内经素问灵枢》、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近代中医珍本集·医经分册》。沈祖绵撰《读素问臆断》一卷,对《素问》61篇中200余条原文进行了校勘,考证精详,训解明晰,义理易晓。常用版本有《近代中医珍本集·医经分册》。以上均收录入钱超尘主编的《清儒〈黄帝内经〉小学研究丛书》。
日本学者丹波元简编著《素问识》八卷(1806年)、《灵枢识》六卷(1863年)。《素问识》卷首载《素问汇考》,按《素问》72篇(即删去了王冰增补的七篇大论和后世增补的遗篇)顺序,列出需要注释词句,选取王冰、马莳、张介宾、李中梓、吴崑、张志聪等诸家注释,旁征博引,加按说明。《灵枢识》首列解题和汇考,兼及成书年代、版本流传等,仿《素问识》体例,按《灵枢》原篇顺序,采取选注的方法,着重引录马莳、张介宾、张志聪三家注释,间附己见,并加以简要的评述。两书阐释了古辞僻语和不易理解的经文,纠正了衍文错字,许多观点常为近代医家所征引。常用版本为1984年人民卫生出版社《素问识》《素问绍识》《灵枢识》《难经疏证》合刊本。此外,日本学者丹波元坚《素问绍识》和森立之的《素问考注》、民国时期秦伯未《读内经记》等书,在校勘及注释方面亦有不少可取之处。
新中国成立后,刘衡如校《灵枢经(校勘本)》(1964年),做了2000多条校语。山东中医学院、河北医学院编撰《黄帝内经素问校释》(1982年),置校勘条目1780条。河北医学院撰《灵枢经校释》(1982年),共置校文3603条,辑得佚文13条。郭霭春主编的《黄帝内经素问校注》(上下两册),广收历代50余种《素问》善本作校本,博采70余种类书及宋元以前医书,对《素问》进行全面整理,成为目前最佳的校注本。另外,尚有李今庸所著的《李今庸读古书札记》(科学出版社,2015年)、范登脉《黄帝内经素问校补》(学苑出版社,2009年)等,均有精校之处。

(三)注释语译研究

《黄帝内经》专业性强,语言文字的时代特征浓郁,不注不译,后人难以读懂,也就无从谈及研究应用。所以,《黄帝内经》成书后,对其进行注释者,可谓代有其人,其中最早注释《黄帝内经》者,当推梁代全元起的《素问训解》,但原书已亡佚,部分佚文保存在《黄帝内经素问》通行本中。唐·杨上善著《黄帝内经太素》,传至南宋时国内亡佚,清光绪年间杨惺吾据相当我国唐僖宗光启三年(887年)的卷子钞本影录传回,于1924年经萧延平校注后刊印问世。杨氏对原文进行了校勘、注音、诠释发挥,并引录古书佚文,对于经文中的错误,仅在注文中说明,从不轻易改动原文,以求保留《黄帝内经》原貌。由于此书去古未远,比较接近《黄帝内经》的原貌,对于理解经义、校勘古籍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常用版本有1965年人民卫生出版社排印本、《丛书集成初编》本。1979年王雪苔从日本带回盛文堂刊印的《缺卷复刻黄帝内经太素》三卷,补充部分残缺。钱超尘对《太素》进行了系统整理研究,1998年出版了《黄帝内经太素研究》一书。李克光等对《太素》进行了整理,出版了《黄帝内经太素校注》(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年)。
唐代王冰次注《素问》,对其进行分类别目、迁移补缺、加字明义、删繁存要及调整篇卷的整理注释工作,并增补了7篇大论,著成《补注黄帝内经素问》24卷。次注《素问》,把自己的临床经验和学术思想融入注释中,以及传运气之说是其主要的功绩。常用版本为1963年人民卫生出版社排印本。
明代注家以马莳、吴崑、张介宾最为著名。马莳著《黄帝内经灵枢注证发微》(1580年)和《黄帝内经素问注证发微》(1594年)。马氏擅长针灸,有丰富的临床经验,《黄帝内经灵枢注证发微》是其多年研究《黄帝内经》的精心之作,也是《灵枢》最早的全注本。他的注释方法是,先对每一篇目解题,使人了解全篇大意,然后分章分节注释,注释中将训诂、释音、校勘、解义融为一体。注《灵枢》以《素问》为照应,引《素问》相关的文字印证《灵枢》的内容,并在注释中以其经旨匡证其他医籍中所出现的错误,注释侧重于经络腧穴及针刺之法,丰富了针刺疗法的理论知识,后世评价较高。常用版本为1994年人民卫生出版社点校本。在《黄帝内经素问注证发微》中,马氏首先恢复《素问》九卷81篇之整体原貌。将《刺法论》《本病论》附于卷末。各篇先解篇名,后分章节加以次注,并用以经解经的方法,将《黄帝内经》全书前后篇章的文字相互印证。马注《素问》往往随经敷衍,后世对其多有非议。常用版本有1998年人民卫生出版社点校本。
吴崑著《黄帝内经素问吴注》二十四卷(1594年)。吴氏按王冰本的卷、篇次第,采用全文通注方式。各篇首先简述主题与中心内容。在重视医理阐述前提下,又重文理顺畅,注文简明,间有个人阐发,对经文的注释,多能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对《素问》中所涉及的生理、病理、脉法及诊治等问题做出精辟的解释。在勘误方面,凡他认为原文有错简讹误之处,则直改原文,然后在注释中加以说明。书中改字100余处,这种做法虽然也有成功的例子,但也有属臆改者,缺乏版本依据,为其不足之处。虽瑕瑜互见,但仍为有价值的《黄帝内经》注本。常用版本有1984年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点校本。
张介宾深研《黄帝内经》40余年,编著《类经》三十二卷(1624年),其注文较为翔实切要,条理分明,注重文理与医理的统一,密切结合临床阐发《黄帝内经》经旨,并附有20余篇专论,为后世专题研究《黄帝内经》开辟了道路。书中卷二十九至三十二为会通类,为查找重要经文或警句提供了方便,它是医经文献中第一部兼有检索功能的注释本。张氏对《黄帝内经》存在的衍误脱倒情况,较少说明,为其不足之处。常用版本为1965年人民卫生出版社排印本。对《黄帝内经》中经文意义深奥、文理晦涩、言不尽意之处,张氏另编《类经图翼》十五卷(1624年),详加图解以示意,并用文字说明以尽理。卷一、卷二是“运气”部分,绘制图形、图表48幅,详尽地阐述五运六气的基本理论和推演方法。卷三至卷十一为经络部分,列图79幅(人体图31幅,脏腑骨度图14幅,图表25幅,针具形图9幅),为使后学者易懂易记,部分内容采用歌赋的形式。书后附《类经附翼》四卷,论述有关医易关系、音律与中医学的关系,以及三焦、阴阳等理论和针灸诸赋。
清代、民国时期注释医经的著作多至10余种,全注本以张志聪、高世栻、张琦、周学海的著作较为重要,节选本常用的有姚止庵、徐大椿编撰的著作。
张志聪著《黄帝内经素问集注》和《黄帝内经灵枢集注》各九卷(1669年)。两书都是由张志聪集同学、门人在侣山堂历时五载共同撰写的全注本,为集众人之智慧合注《黄帝内经》开辟了先例。对原文采用“以经解经”方法,即以散见于《黄帝内经》各篇的论点来注释另一段《黄帝内经》本身的文字,并结合临床实际来阐发经旨,在注释上明显地反映出阴阳、脏腑、经脉、气血等气化学说的特点,是清代注本中水平较高的著作。但有的注释过于冗长,让读者有难以终篇之憾。张氏在注释经文时,往往忽略文字诠释,有望文生义之弊。《黄帝内经灵枢集注》的特点与《黄帝内经素问集注》相同,先句读断层,再分解,然后解释机理。在注释时,常联系《素问》以及中医理论和临床实践进行注释和阐发。常用版本有1957年上海卫生出版社排印本以及1994年人民卫生出版社点校本。
高世栻著《黄帝内经素问直解》九卷(1695年),他认为《集注》释文冗长,义奥难懂,故以平素研经之所得,用简洁的注文以发皇经义。注释的体例是先对每篇题目进行诠解,然后将每篇分成数节直疏经旨,注文言简意赅,说理透彻。常用版本有1982年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排印本。
姚止庵撰《素问经注节解》九卷(1677年),以王冰本为底本,删除《素问》原文6686字,然后进行补脱正讹和注释,故称之为“节解”。打乱王冰本原来篇目,并删去了每篇篇名后的数目字。将原有79篇内容(即除去遗篇)分为内篇(编)、外篇(编)。凡注文未冠“按”字的,悉为王冰注解。对王冰注文有不同看法之处,加“按”字为标志,阐发己见,或勘正王冰的讹误,或发挥自己的见解,对许多问题有所创见。所删《黄帝内经》文字,以己意理解来裁定。但其训诂有误,有望文生义之处,为其不足。常用版本有1983年人民卫生出版社排印本。
张琦撰《素问释义》十卷(1830年),兼取《新校正》按语、黄元御撰《素灵微蕴》、章合节《素问阙疑》注释,间引王冰注文,参以己见,历时20年写成。书中注重校勘,注释精炼,释义也有所发挥。常用版本有1990年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近代中医珍本集·医经分册》、1998年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排印本。
周学海著《内经评文》(1896年),有《素问评文》二十四卷、《灵枢评文》十二卷,运用品评批点文章的方式,对《灵枢》《素问》全文逐篇分节分段,通过注文及旁注对文章进行评注,开创了分层次段落分析经文的先例。书中对《黄帝内经》百余处文字段落提出似有错简、脱衍、讹误等意见,可供校勘参考。常用版本有《周氏医学丛书》本、学苑出版社2011年排印本。
徐大椿著《内经诠释》(1764年),摘录《素问》中62篇的部分内容进行诠释。诠释经文,不求文字上的阐释,但求医理畅达,常以阴阳变化的机理阐释经文义旨,较浅显易懂,亦有批评其注释有随文敷衍的情况。常用版本有《徐灵胎医学丛书》本。
民国时期注释医经的著作,以孙沛《黄帝内经素问注释》,陈邦贤《素灵新义》,秦伯未撰《秦氏内经学》,时逸人编《时氏内经学》,蔡陆仙集注《黄帝内经素问》二十四卷、《灵枢》十二卷(见丛书《中国医药汇海》),较为著名,其余大多为教材类著作。
新中国成立后出版的校勘语译类著作有南京中医学院编著《黄帝内经素问译释》,以解题、原文、注释、语译、按语形式编写。陈璧琉等合编《灵枢经白话解》,采用题解、注释、语译、按语等形式阐发医理。程士德主编《素问注释汇粹》,采用引录各家注释为主的方法,凡认识一致的选用一家之言作代表,意见分歧的,并列选载,略加评议,对于了解经文注释情况十分方便。此外,傅贞亮等主编《黄帝内经素问析义》和《黄帝内经灵枢析义》,赵棣华等编著《内经新识》,王琦等编著《素问今释》,王贵元等主编《评析本白话黄帝内经》,张登本主编《白话通解黄帝内经》等书。各书分别采用题解简介、词解注释、语译按语、提要钩玄、析义发挥等不同形式深入阐发医理,颇能给人以启迪。

(四)分类研究

由于《黄帝内经》属医学论文汇编性质的论著,有时某一篇涉及许多不同内容,有时几篇又同时谈论同一专题,因而一些医家便采用分类的方法,按原文论述内容的不同加以类分。根据医家分类方法的不同,分类整理研究可分为三种。
1.全部分类
由于《黄帝内经》162篇“言言金石,字字珠玑,竟不知孰可摘而孰可遗”(张介宾《类经·序》),故对其内容全部保存,予以重新归类编排。杨上善的《太素》作为分类研究《黄帝内经》的第一家,将《素问》《灵枢》原文全部拆散,分为摄生、阴阳、人合、脏腑、经脉、输穴、营卫气、身度、诊候、证候、设方、九针、补泻、伤寒、寒热、邪论、风论、气论、杂病19大类,每类又分若干篇目并给予注释。张介宾《类经》是现存全部分类《黄帝内经》最完整的一部著作,共分为摄生、阴阳、藏象、脉色、经络、标本、气味、论治、疾病、针刺、运气、会通12大类、390节(篇),条分缕析,纲目清楚。1980年傅贞亮主编《黄帝内经原文类编》,将《黄帝内经》原文分为阴阳五行、人与自然、藏象、经络、病因病机、病症、诊法、预防、治则、经穴、刺则、刺灸法、疾病的针灸治疗等13类,运气七篇和《素问》遗篇单列未分。梁运通主编的《黄帝内经类析》,计分17类95项269目,分类合理,检索方便。书末并附《体表部位名称简释表》。
2.选择性分类
《黄帝内经》是前人经验和理论的汇总,随着医疗实践经验的不断丰富,理论的不断提高,科学的不断进步,过去总结的东西,不可能完全与现实相符,有必要予以去粗取精,故对《黄帝内经》原文撷取精华,并进行分类。如元·滑寿著《读素问钞》,首创选择分类之法,对《素问》删繁撮要,再以类相从,分为藏象、经度、脉候、病能、摄生、论治、色脉针刺、阴阳、标本、运气、汇萃12类,达到了钩玄提要的目的。明·汪机著《续素问钞》(1519年),卷数、篇目章节,全部依据滑寿《读素问钞》,补充了部分王冰注文,以“今按”二字作为标志,汪氏自己的注文,则加“愚谓”二字以示区别。汪氏的续注,不仅保存了滑氏注文的精华,又扩大了注文的范围,对后世研究《黄帝内经》颇有裨益。两书合刊的常用版本有《汪石山医书八种》本、1998年人民卫生出版社点校本。李中梓撰《内经知要》二卷(1642年),从《黄帝内经》中选录切合实用的重要内容,按道生、阴阳、色诊、脉诊、藏象、经络、治则、病能8类编排,并加注阐释、校勘而成。内容简要,条理清楚,重点突出,多有发挥,书中有校文16处,每章末有李中梓的按语,以“愚按”做标志。常用版本为1956年人民卫生出版社影印本。明·徐春甫编《内经要旨》和《内经脉候》各一卷。前者选编部分医经原文,分为阴阳、摄生、病能、论治、脉候、色脉、藏象、经度、运气、标本、针刺、骨空12篇,酌加按语、注释或提示;后者将脉学内容重编分类,并加以阐述发挥。见《古今医统大全》卷之二、四。明·王九达编《黄帝内经素问灵枢合类》九卷,把《黄帝内经》原文分为摄生、藏象、经度、运气、脉候、色诊、病能、论治、针刺9类。各卷先列篇目、解题,分段加注,其注较平正。
清·罗美著《内经博议》四卷(1675年),把相关的《黄帝内经》原文分类汇辑,分为7部59节,然后结合自己的体会和认识,进行专题研究,阐发《黄帝内经》大旨。卷一载2部,阐释发挥五运六气学说和阴阳五行、藏象、经络学说;卷二载3部,论述脉法理论、十二原穴刺治、十二经脉、奇经八脉病证病机;卷三、卷四各载1部,专论病证。常用版本有《珍本医书集成》本。汪昂著《素问灵枢类纂约注》三卷(1689年),精选《黄帝内经》中学术性较强并且实用价值较大的原文,分为藏象、经络、病机、脉要、诊候、运气、审治、生死、杂论9类,并加以注释。原文注明出处,注文采用王冰、马莳、吴崑、张志聪等诸家之说,约占七成,自注为三成,注文简洁明快,间有发挥,一般无大段文字,故取书名为“约注”。常用版本有1958年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排印本。薛雪撰《医经原旨》六卷(1754年),选取《黄帝内经》重要原文分为摄生、阴阳、藏象、脉色、经络、标本、气味、论治、疾病9类。“其据文注释,皆广集诸家之说,约取张(景岳)氏者多。苟或义理未畅,间尝缀以愚见”。薛氏的注释运用后世医家成就或结合临床经验阐释经文,对读者颇有裨益。常用版本有1928年千顷堂书局石印本、1992年上海中医学院出版社排印本。沈又彭著《医经读》四卷(1764年),选取《灵枢》《素问》中有关生理常态、病机、病证、诊法治则的经文,然后分为平、病、诊、治四集,并进行注释阐发。此书是所有分类注本中最为简明的选本,选文、注释力求简练意赅,避免繁词冗杂。但从所选内容来看,不如《内经知要》选文精当,有的甚至纯属赘文。常用版本有《三三医书》本。陈念祖著《灵枢素问节要浅注》(又名《灵素集注节要》)十二卷(1866年),节录《灵枢》及《素问》中重要内容,分为道生、脉象、经络、运气、望色、诊候、审治、生死、脉诊、病机10类。采集古贤之论,或抒己见,阐发经旨,注文通俗易懂,深入浅出,有的编成歌诀,附于文后,以便记忆,或文图并举,加深理解。现存版本有《陈修园医书十五种》本、1984年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校注本。吴宗善著《内经精要》六卷(1909年),节选《黄帝内经》原文,分为藏象、经络、病机、脉要、诊候、运气、审治和生死杂说八类。凡经文深奥、辞义难解的原文,精选了历代注家之精粹或抒发己见。遇生僻字词,以康熙字典为依据,注音、诠释。常用版本有1980年上海古籍书店据宣统元年本复印本。
今人李今庸主编《新编黄帝内经纲目》,节选《黄帝内经》原文333段,按人与自然、养生、阴阳五行、藏象、经络、病因病机、病证、诊法、论治、针灸、运气、医学教育十二章排列。各章原文依校勘、注释、概要、按语撰写,书后载索引。张善忱主编《内经针灸类方语释》,汇集有关针灸治疗处方的原文约400余条,分为针灸治疗原则和29类病证,原文下加校注、语释、按语。石映宜编著《黄帝内经医学精华论》,分三焦篇、精气篇、疾病原理三部分二十九章,以原文分类释义为主,间有所发挥。
3.调整篇次分类
即《黄帝内经》各篇原文的内容完全不动,仅将其篇次调整后予以重新分类。如清·黄元御撰《素问悬解》十三卷,《灵枢悬解》九卷(1754年)。《素问悬解》将《素问》中许多篇目及内容迁移补缺,进行了大幅度调整,并将其整理后的81篇内容分为养生、藏象、脉法、经络、孔穴、病论、治论、刺法、雷公问、运气10大类。黄氏的注释,擅长运用气机升降的理论及临床实际来阐发经义,间有发挥。黄氏将内容相近的几篇归于一类,其依篇归类的方法有失严谨。书末附有冯承熙撰《校余偶识》一卷。《灵枢悬解》将81篇内容按刺法、经络、营卫、神气、脉象、外候、病论、贼邪、疾病9类重新编次,并加简注。常用版本有《黄元御医书十一种》本及1996年人民卫生出版社《黄元御医学全书》点校本。

(五)专题发挥研究

《黄帝内经》一书,从基础理论到临床病证诊治等各个方面,奠定了中医学术理论体系,成为中医学术分化、发展之母体。后世医家在学术研究中,大多以《黄帝内经》为本,常根据自己的临床实践,注重对《黄帝内经》中某些理论的研究和运用,并加以阐发,如此,推动了中医学理论与临床诊治技术的不断发展。可以说,在中医学术思想史上,大凡有名的医家,都对《黄帝内经》有所研究和发挥,现就主要医家介绍如下。
秦越人的《难经》,以阐明、发挥《黄帝内经》要旨为主,用问答式的体裁,辑为八十一难,内容包括生理、病理、诊断、治疗等多方面。特别是对《黄帝内经》藏象、脉诊、针灸经络理论有新的创见,发展了《黄帝内经》理论。在脉学方面,《难经》提出切脉独取寸口,诊寸关尺三部九候,并阐明了独取寸口诊脉的原理,以及寸关尺三部与脏腑经脉的配合;在藏象方面,突出了以命门为生命活动的主宰,元气为根本,三焦为别使的整体生命现象,尤其是其中的命门学说,对后世医家产生了极为深刻的影响;《难经》还系统论述了奇经八脉的循行、功能与病症,以及五输穴、原穴、输穴和募穴在针刺治疗上的作用等,并对解剖学有所发展。故徐大椿说:“是书之旨,盖欲推本经旨,发挥至道,剖析疑义,垂示后学,真读《黄帝内经》之津梁也。”
汉·张仲景著《伤寒杂病论》,后世医家将其分为《伤寒论》与《金匮要略》二书,前者探讨外感病,后者探讨杂病。虽然《伤寒杂病论》中未见有更多的《黄帝内经》原文,但深入分析其学术思想,从伤寒杂病之病因、病机、诊法、治则、治法,到方药配伍诸方面,无一不在发挥《黄帝内经》的理论,多方面以《黄帝内经》理论指导临床,可谓从临床角度发挥《黄帝内经》的第一家。其探讨外感病之治疗,一本《素问·热论》及《黄帝内经》运气观点,创立六经辨证;探讨杂病证治,又本《黄帝内经》脏腑病机之说。对《黄帝内经》四诊理论以及治病求本、标本缓急、因势利导、三因制宜等治则进行了发挥和应用,灵活运用《黄帝内经》方药理论并加以补充、发展,成为后世处方用药的楷模。
华佗《中藏经》对《黄帝内经》脏腑生理、病机、病证等内容做了总结与充实,对病机学说多有发挥,并最早形成以脉证为中心的脏腑辨证学说。其论述病机归结为阴阳否格、上下不宁而致寒热虚实之变,强调人体气机阴阳的升降发生障碍是病机的实质。对脏腑辨证学说的发挥,强调辨虚实寒热、决生死逆从乃是脏腑辨证的八纲,辨病机定性为寒热虚实,辨病势预后为顺逆生死,皆以形证脉气为依据,源于《黄帝内经》而有所发展,使中医学脏腑辨证有了一个系统的表述模式及内容,奠定了脏腑辨证理论的基础。
皇甫谧著《针灸甲乙经》,集《黄帝内经》针灸经络腧穴说与《明堂孔穴针灸治要》理论并加以发挥,成为我国第一部针灸专著,皇甫氏也是第一位从针灸方面研究《黄帝内经》的学者。《针灸甲乙经》增补了手少阴经五个输穴,使五输学说得以完善、提高,并确定了腧穴的名称、部位和取穴方法,精要介绍了针刺补泻方法、针刺深浅与禁忌,对《黄帝内经》针刺艾灸法多有发挥,补充了《黄帝内经》针灸处方。它使针灸学第一次专门化、系统化,并奠定了针灸学专科化的基础,不仅为研究晋以前的医学,尤其是针灸学提供了宝贵的资料,而且也比较完整地保存了各书有关针灸部分的内容,为以后复原亡佚和校勘有关典籍提供了重要资料。
王叔和的《脉经》,是我国现存第一部脉学专著,王氏全面系统地整理了《黄帝内经》及其以降的脉学论述,并有不少创见与发挥,使脉学理论自成体系。如确立二十四种基本脉象,简明扼要的叙述、描绘了每一种脉象,论述了各脉的主病及在辨寒热虚实、生死顺逆方面的临床意义;提出了寸、关、尺三部定位及主病,十分强调寸、关、尺三部各部脉象在辨证诊断上的意义;此外,对辨证论治理论亦有所发展。
宋代刘温舒著《素问入式运气论奥》,在宋代医书中最早言及五运六气,是论病讲运气的开端。他将复杂多端、深奥恢宏的《素问》运气理论,由博返约地列出三十一个专题进行解说,结构严谨而系统,内容精粹,文句晓畅,眉目清楚,图文并茂,简明扼要,对促进运气学说的传播,做了开拓性工作;同时删繁增解,侧重运气指导医疗,提示人们正确领会经旨加以运用;强调正确对待运气学说,对于气候的常与变,及其与疾病发生和流行的关系,尽管古人总结出许多规律和推算方法,而在治疗时切莫将其视为一种僵死的、机械的模式,否则有悖经旨。
金·刘完素著《素问玄机原病式》,对《黄帝内经》运气、病机及杂病多有发挥。刘氏探讨运气学说,强调结合临床,注重一年之小运及六气明显变化对人的不同影响,使运气学说的实用价值得到体现;他非常重视亢害承制之理,常用此以阐明自然界气候变化与六气致病中的病理表现,对亢害承制的认识,十分重视“反兼己之化’与承制之理,尤其重视“反兼胜己之化”。刘氏结合个人的丰富临床经验和多年的理论研究,对《黄帝内经》病机十九条做了全面的阐发。首先,将病机十九条的36种病症扩大为91种,并补充了“诸涩枯涸,干劲皴揭,皆属于燥”的燥气病机,使六气病机臻于完备;其对火热病机发挥尤多,提出火热为病的广泛性,并创立六气化火学说;其次,刘氏对产生各种病症的机理加以分析,使学者知其果又知其因,被称为阐发《黄帝内经》病机之巨匠。刘氏还很重视《黄帝内经》中关于杂病证治的研究,在《宣明论方》一书中,根据自己丰富的临床经验与体会,对《素问》61种杂病,一一提出治疗方药,使《黄帝内经》的杂病理论与临床紧密结合在一起,刘氏可谓是系统研究《黄帝内经》杂病治疗的第一家。另外,刘氏用《素问·热论》治疗用汗泄的方法原则以指导《伤寒论》之治疗伤寒的方法,一反朱肱等研究《伤寒论》诸家认为伤寒六经当释为阴阳表里寒热的观点,成为在研究《伤寒论》时运用《黄帝内经》理论的一大医家。
金·张元素著有《医学启源》《珍珠囊》《脏腑标本寒热虚实用药式》等书,其对《黄帝内经》的研究,可谓探颐索隐,主要成就有两个方面:一是对脏腑辨证学说的研究与发展。张氏继承前人的理论与经验,在研究《黄帝内经》的过程中,结合自己数十年的临证体验,取长补短,总结为从本脏之气盛衰入手,以寒热虚实标本为内容的脏腑辨证学术体系,每脏下分生理、疾病的脉象、辨证、预后与演变、治疗等五方面内容。二是对遣药制方理论的研究与发展。张氏从气味厚薄与阴阳升降、药味补泻与五脏苦欲、药物归经与引经报使、药类法象(即风升生、热浮长、湿化成、燥降收、寒沉藏)、制方原则、五脏补泻法六个方面做了发挥。张氏把《黄帝内经》有关理论具体落实到临床实践当中,使后世医家有章可循,在中医药学术发展史上有承前启后之历史价值。
骆龙吉重视《黄帝内经》的病证治疗研究,汇集《素问》《灵枢》中的62个病症,分别提出治法方药,著有《内经拾遗方论》。其选方多采自刘完素、张元素、朱丹溪、王海藏、罗天益、吴崑诸家。对每一病症的病机做了较为详细的分析,其辨别类似症细致入微,辨析病因有独到见解,所选方药精确切当,从而弥补了《黄帝内经》有论少方的不足,对后世临床实践有很大的价值。《内经拾遗方论》后经明·刘浴德增补88条,更名为《增补内经拾遗方论》,明·朱练参订,清·林宗汉校正付梓。陈无咎仿刘完素《宣明论方》作《明教方》,以《黄帝内经》所载病的病机为准,选录临床辨治病案百例,以病案分析的形式,阐发其对《黄帝内经》病症病机的独到见解,是以理论指导实践,以临床验证理论的参考书,对于《黄帝内经》病症病机研究及其临床应用有一定启发作用。
此外,近现代专题研究《黄帝内经》者,更是不乏学人。如张骥著《内经方集释》,上卷对《黄帝内经》所载十三方进行诠释,首创以专篇阐释十三方;下卷分列《方制》《方宜》《方禁》三篇阐述《黄帝内经》有关制方的理论,颇有发挥。秦伯未研习《黄帝内经》重视实践,学以致用,其著《内经类证》,共分44种病类,311种病候,每一病类分为概论和各论,一般按因、症、脉、治次序排列;全书如实摘录《黄帝内经》原文,不参入后人及作者意见,医理忠实于《黄帝内经》原旨,提纲挈领,系统条理,便于领会、查阅。从临床专题研究《黄帝内经》者,尚有今人王洪图《黄帝医术临床切要》、杨智孚《内经与临证》、聂惠民《内经病证辨析》、刘炳凡《黄帝内经临证指要》、王庆其《内经临证发微》、陈明《黄帝内经临证指要》、黎敬波主编《内经临床运用》、张善忱等《内经针灸类方与临床讲稿》、李顺保《黄帝内经针灸学之研究》等。另外,任应秋《运气学说》、方药中《黄帝内经素问运气七篇讲解》、徐振林《内经五运六气学》专门阐发《黄帝内经》的运气学说。刘长林著《内经的哲学和中医学的方法》、王志全等编著的《内经辩证法思想研究》、徐月英等编著的《〈黄帝内经〉象、数、理思维模式》、姚春鹏《黄帝内经——气观念下的天人医学》等,分别论述了有关《黄帝内经》辩证法、方法论等问题。卢起王、郑洪新编著《内经气学概论》,从《黄帝内经》中归纳出80余种气的名称(五运六气部分从略),分类叙述,对于澄清气的概念,掌握气学理论有着辅助作用。钱超尘著《内经语言研究》,从音韵、语法、训诂三方面对《黄帝内经》进行了研究。张灿玾《黄帝内经文献研究》,就《黄帝内经》出典、成编年代及历史背景,《素问》《灵枢》引书、引文考、不同流派、篇文组合,《黄帝内经》学术体系、别传本之文献研究等进行了系统阐述。任应秋《内经十讲》、崔升勋《内经病理学》、聂世茂《黄帝内经心理学概要》、熊继柏《内经理论精要》、王庆其《黄帝内经心悟》、陈曦《黄帝内经气化理论研究》等,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对《黄帝内经》进行了研究与阐发。

(六)通论性质的研究

《黄帝内经》通论性质的研究是指对《黄帝内经》的概论性或理论体系、多学科以及整体性研究等。如清代黄元御研究《黄帝内经》凡20余年,将本人心得体会及医案医话撰成《素灵微蕴》四卷(1754年),载胎化解、藏象解、经脉解、医方解、惊悸解、消渴解等26篇医论。黄氏崇经,对历代诸贤多有贬斥,为其不足。恽树玉著《群经见智录》(又名《内经纲要》《内经讲义》)三卷(1922年),卷一首论《黄帝内经》的发源、成书、读法及总纲,探讨易理、太极、《黄帝内经》与《易经》的关系、五行、四时及甲子。卷二为扁鹊、仓公医案,《伤寒论》研究等。卷三对余云岫《灵素商兑》的论辩。许半龙著《内经研究历程考》,分述历代研究《黄帝内经》的概况(1928年)。
现代如龙伯坚著《黄帝内经概论》,论述了《黄帝内经》的书名、卷数、著作年代、成就、引用古代医书考、三焦考、重编全元起注本《素问》卷目等。其中《黄帝内经》《针灸甲乙经》《黄帝内经太素》《类经》四书的篇目对照表,为检索相关原文提供了便利。王庆其等主编《黄帝内经专题研究》,分总论、理论体系研究、临床应用研究、现代多学科研究4个部分共42个专题,阐述了《黄帝内经》的相关内容及研究进展。傅维康等撰《黄帝内经导读》,分导读、选文两部分。前者简要论述《黄帝内经》的书名、成书年代,论习医、行医与医德,与《黄帝内经》相关的哲学、解剖学、疾病学、针灸学、养生学、体质学说、医学心理学、医学地理学、医学气象学、时间医学、阴阳学说、五行学说、经络学说、诊法学说、治则学说等内容。后者节选《素问》25篇、《灵枢》6篇原文,加以注释、语译,对初学者学习颇有帮助。雷顺群主编的《内经多学科研究》,从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耗散结构理论、协同论、泛系方法论、数学、术数思想、物理学、天文历法、医学气象学、物候学、医学地理学、时间生物医学、分子生物学等不同学科,对《黄帝内经》进行了多学科的研究,汇集现阶段我国运用多学科方法研究《黄帝内经》所取得的成就。程士德主编的《内经理论体系纲要》,在编写方式上,舍弃了以原文为主,随文注校的传统方法,采用现代语阐述理论体系及其学术思想、理论原则,必要时引证一些原文或现代研究成果及资料。全书按理论体系的系统性和逻辑性分十三章编排,即理论体系的形成、基本学术思想、时藏阴阳调控系统、生命的时间节律、藏象、经络、病因、病机、病证、诊法、治则、制方、养生。读者借助此书可以了解《黄帝内经》的主要内容和基本学术观点。王洪图总主编的《黄帝内经研究大成》共分7编,第一编论述了《黄帝内经》书名含义,传本、注释、校勘、训诂研究,以及词义、音韵、修辞、语法的研究。第二编论述了汉唐至近现代名医对《黄帝内经》学术研究发展的历史,《黄帝内经》东传日本的经过及日本研究概况。第三编讲述《黄帝内经》理论体系,按经文辑录、前人论要、研究与述评,分类撰写。第四编为病证与临床应用专题研究。第五编从哲学、天文、历法、医学地理学、医学气象学、医学心理学、时间医学、生物全息律等方面总结了多学科研究《黄帝内经》的成果,以及阴阳气血、藏象实验研究、经络现代研究、脉诊多学科研究的情况。第六编为辑录近代校释珍本10余种,如《素问灵枢韵读》《释骨》《读素问臆断》《校余偶识》《素问札记》等。第七编为研究文献汇编,收载了1990年以前中国、日本历代研究《黄帝内经》的图书目录,1990年以前中国公开发行期刊所载研究《黄帝内经》的论文索引(按学术体系分类编排),以及日本、韩国研究《黄帝内经》的论文索引。该书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次系统整理中国、日本、韩国研究《黄帝内经》的成果,涉及面广,资料丰富,是学习和研究《黄帝内经》的重要参考资料。王庆其主编《黄帝内经百年研究大成》,对近100(1911~2011)年来《黄帝内经》研究状况进行系统、全面梳理,全书分《内经》文化研究、学术理论研究、语言文字及文献研究、临床医学研究、多学科研究、教学研究、著作研究等七篇,总体上反映了百年来《黄帝内经》各方面研究的成就概况,称得上是《黄帝内经》研究成果梳理的集大成之作。
此外,南京中医学院《内经纲要》、任应秋等《内经研究论丛》、赵洪钧《内经时代》、张登本《内经的思考》、王庆其《黄帝内经文化专题研究》、沈丕安《黄帝内经学术思想阐释》、邢玉瑞《黄帝内经释难》、陈农《现代中医药应用与研究大系·医经》等书,分别从总述、藏象、治则,以及与《黄帝内经》有关的天文、音乐、哲学思想、出土文物、语言文字、历史史料、专题等多方面深入研究,能使人开阔眼界,具有较大的参考价值。

(七)《黄帝内经》研究的工具书

《黄帝内经》研究的工具书当然包括有关的校勘、注释、语译以及分类与专题研究的著作,但在此主要就《黄帝内经》研究的辞书和索引而言。1990年张登本等主编《内经词典》,利用《黄帝内经》数据库,吸收前贤训诂及历代注家注释成果,分析研究《黄帝内经》字词语义,对《黄帝内经》所用2286个汉字、5580个词(包括少数短语)进行简明扼要的解释。每个字头条目下,列字形、字频、现代音、中古音、上古音、词目、词频、释义等项,并附有《黄帝内经》语证、训诂书证或注家书证,对一些难字、难词作短语考据。1991年郭霭春主编《黄帝内经词典》,以1963年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黄帝内经素问》《灵枢经》作为文字依据,收录全部单字2747个(含繁、异体字608个)、词条7118个(单字条2139个,复词条4979个)。各条注音、释义以《黄帝内经》出现的音义为限,有歧义之处,先列通行说法,后以“一说”“又一说”的方式兼存不同意见。有需校勘之处,加列校勘。各义项均引证原书例句一至数条,并注明篇名。书后附高文铸编《黄帝内经书目汇考》和魏祥武编《黄帝内经论文索引》(1910—1988年)。1994年凌耀星主编《实用内经词句辞典》(2017年修订),选择《黄帝内经》与医学有关的词、术语、词组及比较常用的句作为条目,近4000条,加以释义。书名冠以“实用”,盖取其要而不求其全。有一字多义者,仅选释与医理有关部分;一字一词见于多篇,意义不同和可以相互补充者,则列举并释,注明出处;同一词句而各家注释分歧者,择善摘录,不加评议。另外,邢玉瑞主编《中医经典词典》收录《黄帝内经》《难经》《伤寒论》《金匮要略》《神农本草经》原文中的字2747、词7501,共计条目10248个,在汲取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编撰成工具书的同时,又开发了《中医经典辞书库》,更方便学习者使用。
另外,1986年任应秋主编《黄帝内经章句索引》,全书分两部分:一是《素问》《灵枢》原文,在篇、章、节前撰写提要,对原文进行点校、断句。二为索引,以句为单位,句中有单独意义的词亦一一列条,各条注明书名、原篇次序。条目以笔画加起笔顺排列,书中异体字,凡见于《中华大字典》者,均保留。书后附破体字对照表(68个)、异体字互见表(21个)。
以上对《黄帝内经》的校勘、注释、语译、专题发挥以及结合现代科学所进行的多学科研究,均可视为对《黄帝内经》的诠释学研究。当然,它与西方诠释学并不完全相同,然两者之间也有许多可以相互借鉴之处,希望能借助现代诠释学的方法,以促进《黄帝内经》的现代研究。

参考文献

1.洪汉鼎.诠释学——它的历史和当代发展[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2.刘耘华.诠释学与先秦儒家之意义生成[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
3.黄小寒.“自然之书”读解—科学诠释学[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
4.洪汉鼎.中国诠释学[M].第一辑.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3.
5.葛兆光.诠释三题[J].中国文化研究,2003,(夏之卷):32-38.
6.景海峰.“诠释”考[J].中国哲学史,2003,(2):99-102.
7.伽达默尔.诠释学Ⅰ、Ⅱ:真理与方法[M].洪汉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
8.洪汉鼎.理解与解释——诠释学经典文选[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1.
9.刘笑敢.诠释与定向:中国传统哲学研究方法之探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
10.杨秀菊.赫尔墨斯的远眺——科学诠释学元理论探析[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