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二节 监测内容与体系
一、内容与方法
(一)监测内容
在现代医学发展中,疾病的控制源于健康与疾病过程产生的信息,又依赖于这种反馈效应。因此,寄生虫病的监测内容主要包括信息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分析、反馈、信息利用等4个基本过程。
1.信息资料的收集
监测资料的收集主要来源于常规监测或哨点监测。目前,我国寄生虫病的常规监测工作仍然停留在“控制”层面上,即代替常规的寄生虫病防治措施而开展的针对传染源、传播媒介(中间宿主)、疫区人群和流行环节及影响因素等为内容的监测工作,主要是为了巩固防治成果、防止疾病的再流行。监测内容面广繁杂,开展工作时仍存在一定困难。而哨点监测可弥补常规监测漏报率高、监测质量低等缺陷,具有耗费低、效率高、目的性强等优点,可根据特定寄生虫病的流行特点和防治工作中的特殊要求以及存在的薄弱环节选择有代表性的监测哨点,专门针对几项特定目的开展工作。如疟疾监测,可有目的地建立监测哨点,收集疫情资料用以校正全国公共卫生信息网上报的疟疾疫情数据,也可在恶性疟流行区建立恶性疟原虫抗药性的监测点,在比较典型的地区建立蚊情监测哨点等。另外,为了配合全国寄生虫病防治规划的调整,每隔10年左右开展一次全国性寄生虫病或血吸虫病的流行病学调查,通过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以1%的流行区人口数为抽样样本量,以推算全国的寄生虫病感染率、定量评价主要流行因素、对防治规划进行经济效益评估等。
2.信息资料的整理和分析
监测资料的整理和分析是监测工作中的中间环节,对保证监测工作的质量与利用率同样重要。无论是常规监测、哨点监测还是专题调查,均须在统一科学的技术方案指导下实施,这包括收集后的资料整理和分析方案,这样经整理和分析的监测信息才对整个寄生虫病防治工作具有指导意义。随着计算机学和现代信息学技术的发展,各类信息资料的整理和分析工具及软件已逐步应用于监测工作中,为提高信息资料的整理和分析效率提供了基础。
3.信息资料的反馈
监测资料反馈的及时性对整个寄生虫病控制的质量及防治规划的修订极为重要,只有把监测资料的分析结果反馈到基层防治第一线或某一区域的决策部门(如卫生行政部门),监测工作才能发挥作用,才能提高监测资料的利用度。这主要通过疫情上报系统或报告系统来实现。目前,我国传染病的疫情报告系统主要有:全国重要传染病报告系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系统以及各种疾病专项报告系统。这三类报告系统中均包含有不同的寄生虫病病种,寄生虫病专报系统已于2010年开始运行,而这些报告系统通常情况下能解决疫情的上报速度与正确性,但尚不能解决某些疫情漏报、瞒报和虚报等现象。这些问题的最终解决仍需通过加强基层监测体系的建设,以确保县、乡、村三级监测工作的顺利开展。
4.信息资料的利用
充分利用监测资料,可促进寄生虫病防治工作的开展。监测资料主要可用于以下5个方面。
(1)识别寄生虫病的流行现状。
(2)发现新的寄生虫病流行区域。
(3)了解寄生虫病的流行规律。
(4)评价寄生虫病的防治策略实施效果。
(5)预测、预报寄生虫病的流行趋势。
(二)监测方法
寄生虫病监测工作经长期实践,已总结出不同的监测技术方法及其应用范围。监测工作按监测方式来分,有主动监测(Active surveillance)和被动监测(Passive surveillance);按监测时期来分,有近期监测与远期监测;按监测对象来分,有基于人群的人群监测(Population-based surveillance)、基于实验室的样本监测(Laboratory-based surveillance)和基于医院的症状监测(Symptom surveillance);按监测形式来分,有固定监测点监测(Surveillance in fix site)和流动监测点监测(Surveillance in mobile site);按监测区域来分,有潜在流行区监测(Surveillance in potential endemic areas)和输入性传染源(宿主)监测(Surveillance for imported infectious sources)等。在某一寄生虫病监测方案的制定中,采用何种监测方法,取决于监测质量指标,如监测的敏感性、代表性或可接受性等。
1.主动监测与被动监测
主动监测是监测承担人(或单位)主动选择监测地点对监测对象开展的监测工作,内容包括资料收集、整理与分析、反馈与利用等。被动监测是监测承担人(或单位)被动接受监测对象上门来进行监测调查。因此,主动监测中,监测承担人是主动的,而监测对象是被动的;被动监测中,监测承担人是被动的,而监测对象是主动的。两者各有利弊,可用于不同疾病或不同监测目的。如疫情漏报率调查属主动监测,这类调查主动监测的质量明显优于被动监测。如2000年疟疾漏报调查表明,云南、海南两省实际发病数分别为上报发病数的18倍和25倍。可见通过漏报率调查这种主动监测的方法更能掌握接近于实际的发病情况。症状监测则属于被动监测,这类监测往往针对症状严重、一定要到医院来诊治的疾病,如广州管圆线虫病的症状监测即为被动监测,因病例往往生食福寿螺而发病,但全年没有发病高峰而且总病例数较少,通过症状监测这样被动监测能提高病例的发现率。
2.近期监测与远期监测
近期监测与远期监测这一概念常用于消除寄生虫病危害后的巩固监测工作中。如丝虫病和血吸虫病的消除地区,一般根据监测工作的起始时间点来计算,将新近开展的监测(常﹤10年)称为近期监测,将已开展很长时期(≥10年)的监测称为远期监测。消除疾病后的监测工作主要取决于监测的敏感性。因此,在近期监测中,主要目标是进一步肃清残留传染源,并结合开展阻止外来传染源输入为目的的监测工作,其监测策略是以主动监测为主,辅以被动监测。在远期监测中,主要目标是开展阻止外来传染源输入为目的的监测工作,因此监测策略是采取被动监测为主,辅以对传播因素等的主动监测。
3.人群监测、样本监测(Sample surveillance)和症状监测(Symptom surveillance)
针对监测对象和方式的不同,将监测工作分为人群监测、样本监测和症状监测。人群监测针对人群开展,如血吸虫病的疾病负担监测、包虫病的病情监测(B超查病)等;样本监测是在现场采集各类病原或媒介的样本,带回实验室进行实验室检测的监测工作,如疟原虫抗性水平监测、黑热病虫种监测等;症状监测是基于医院门诊的监测,如广州管圆线虫病监测、疟疾发热病人的监测等。对于某一种寄生虫病,根据监测目的不同,可交替使用或同时应用这3类方法,以提高监测的敏感性与可接受性等监测质量指标。
4.固定监测点监测和流动监测点监测
固定监测点监测和流动监测点监测均属哨点监测(Sentinel surveillance),这一方法以弥补疫情上报系统中的一些不足、提高监测敏感性为目的。在设立监测哨点时,可有呈纵向、队列观察的固定监测点,或以横向、现况调查为目的的流动监测点。固定监测点监测可长期连续、系统地观察固定人群的寄生虫感染情况,分析疾病分布与流行规律,提出影响疾病传播的影响因素,为调整防治策略提供系统完整的信息。但固定监测点往往直接参与当地防治措施的实施,有可能影响面上的真实疫情而失去监测代表性,并可出现阳性预测值偏低和监测工作可接受性较差等问题,这些问题可通过流动监测点监测来弥补,尤其是要以监测点数据来推算一个区域发病人数时,或慎重调整当地防治策略或观察防治效果时,常采用两种方法相结合,以确保防治工作的科学开展。如我国血吸虫病在世界银行贷款项目期间(1992-2001年)、丝虫病在达到基本消灭的后期防治阶段,均以固定监测点与流动监测点相结合的方法来开展监测工作。
5.潜在流行区监测、输入性传染源(宿主)监测
在疾病控制进入消除阶段或某种特殊危险因素存在时,需要开展以防止疾病向外扩散的潜在流行区监测或以防止疾病向内扩散的输入性传染源(或宿主)监测。如在全球气候变化或三峡生态环境改变后,已预测到血吸虫病有可能向外扩散的可能,并在预测到的潜在流行区开展了血吸虫病常规监测工作,以防止血吸虫病向非流行区扩散。在云南南部边境地区,疟疾监测的重点工作是对国外输入性病例的监测。随着我国消除疟疾目标的提出,国外输入性恶性疟的监测工作也将进一步加强,以防恶性疟病例的误诊和输入病例作为传染源而形成当地传播。
二、体系与管理
寄生虫病监测体系(Surveillance system)的建设总目标是为了控制疫情,提高预防控制寄生虫病的能力与成效。一个完善的寄生虫病监测体系应包括6个子体系和7个评价指标(图1-2)。
(一)监测体系
1.基于县、乡、村三级基层寄生虫病监测网络
目前,在我国建立全国的常规性寄生虫病监测网系统尚有困难,而强化有代表性的监测点系统不失为一种耗费低、效率高、切实可行的做法。根据已掌握的各类寄生虫病流行或潜在流行区,已在不同县、乡、村设立国家级或省级监测点。已开展监测工作的寄生虫病包括血吸虫病、疟疾、丝虫病、土源性寄生虫病和食源性寄生虫病等。由于各寄生虫病的传播特征不同,试点的设置范围也有所不同。按监测工作重点可将监测系统分为以人群为基础、以实验室为基础和以医院为基础的监测系统三类。人兽共患寄生虫病(如血吸虫病)的传播与自然环境及社会因素直接相关,因此监测点应设立在以行政村或自然村为范围的监测单元,建立以人群为基础的监测系统,有利于疫情分析与资料收集。虫媒性寄生虫病(如疟疾、丝虫等)通过虫媒传播,鉴于传病虫媒的飞行距离存在一定的范围,因此以虫媒飞行距离为直径(如乡、镇)的监测单元较能反映疾病传播规律,并建立以实验室为基础的监测系统。食源性寄生虫病(如广州管圆线虫病)以县级或乡级医院为中心设立症状监测点,登记病例资料时则需细化到患者所在的村或街道等,并建立以医院为基础的监测系统。
2.基于国家公共卫生信息网的国家、省、县级寄生虫病信息网络
我国公共卫生信息网的成功运行,为相关人员快速获取寄生虫病疫情信息提供了保障。但由于我国寄生虫病种类多,有些尚未被列入法定上报病种,因此在国家公共卫生信息网的基础上,建立了寄生虫病防治信息专报网,为不同类别的寄生虫病及媒介(中间宿主)的疫情信息、防治信息、资源信息的收集、分析与利用提供了平台。
3.寄生虫病监测管理制度与技术方案
监测管理制度与技术方案的建设是我国寄生虫病监测工作中软件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制定统一的监测标准和技术方案,并以统一的管理制度来执行,将有助于我国各级监测工作水平与效率的提高。这一制度建设仍是一项长期工作,且在开展过程中应根据各地监测工作的硬件建设步伐而作相应调整。
4.寄生虫病监测设备与网络实验室(Network laboratory)
监测设备与网络实验室的构建是我国寄生虫病监测工作中硬件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监测设备需根据不同寄生虫病的需求以及各地寄生虫病病种分布情况构建。而网络实验室是保证各项常规监测技术质量的重要保证,特别是一些罕见寄生虫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技术,需通过网络实验室进行推广应用。这项工作目前正在建设和完善中。
5.寄生虫病突发疫情预警机制
寄生虫病的预警响应系统或预警响应机制,是早期识别、核实、评估、调查、控制潜在影响疾病发生、发展因素的所有行为的总称。因此,完整的系统包括寄生虫病防治管理系统、预警系统、检测与处理系统、储备系统。其中管理系统是在突发性疫情发生时,及时协调全国各方寄生虫病预防控制专业机构开展全方位的预防控制工作。预警系统是对各类信息进行过滤分析、甄别核实,建立疫情分析、预测预报系统,并发布警示或警报。检测与处理系统则包括采样调查、实验室快速检测、现场应急处置,从而及时、准确地确定病原、传播途径,监测疫情发展趋势,以快速制订和调整预防控制措施,从而有效控制传染病暴发与流行。
其中采样调查工作内容是对疫情暴发与流行的原因进行快速确定,包括对病原和疫点范围的确定、媒介和(或)传播途径的确定、输入性病人追踪调查等个案调查。实验室快速检测工作内容是对部分需实验室进一步定性、定量检测或病原培养分离鉴定后才能确诊的病原体进行快速检测,包括一些罕见或输入性寄生虫病原。应急处置工作内容是及时控制疫点内疫情,严格开展疫区应急处理,包括病人的确诊、隔离与治疗,对潜伏期病人与疑似病人进行隔离,疫点或疫区环境消毒,以及粪便无害化管理,安全供水管理,传播媒介的杀灭与控制,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等。我国重大寄生虫病以及食源性寄生虫病均建立有突发疫情的预警机制,包括突发疫情应急预案、预测预报工作方案、预警信息发布标准、应急处置技术标准与技术操作方案、应急监测预警演练方案等。
6.寄生虫病监测队伍与人才培养机制
这是我国寄生虫病监测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保证监测工作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除了各地举办的寄生虫病监测技术讲座、培训班等外,还需针对特殊技术培养不同层次的监测人才。
(二)监测系统的评价指标
1.敏感性(Sensitivity)
是指监测系统识别公共卫生问题的能力,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监测系统报告的病例占实际病例的比例,二是监测系统判断疾病或其他卫生事件暴发或流行的能力。
2.及时性(Timeliness)
是指监测系统发现公共卫生问题到将信息反馈给有关部门的时间。它反映了监测系统的信息反馈速度。
3.代表性(Representativeness)
是指监测系统发现的公共卫生问题在多大程度上能代表目标人群的实际情况。缺乏代表性的监测资料可能导致决策失误和卫生资源的浪费。
4.阳性预测值(Positive predictive value)
是指监测系统报告的病例中真正的病例所占的比例。
5.简便性(Simplicity)
是指监测系统的资料收集、监测方法和运作简便易行程度。
6.灵活性(Flexibility)
是指监测系统能针对新的公共卫生问题进行及时改变或调整。
7.可接受性(Acceptability)
是指监测系统各环节的工作人员对监测工作的参与意愿,反映了工作人员能否提供有效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