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白质临床应用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二节 静脉制剂

一、概述
静脉制剂是指经静脉系统提供人体营养素的制剂,即肠外营养制剂。现已从静脉高营养转变为肠外营养,营养素过多和不够对人体同样有害。剂量应根据患者年龄、性别、体重或体表面积、代谢情况,以及病情需要配制成个体化的制剂。
二、肠外营养制剂的组成、分类及临床常用制剂
(一)糖类制剂
常用的是葡萄糖注射液,按浓度分为:5%、10%、25%、50%、70%;按剂型分为:20ml、100ml、250ml、500ml。其他还有果糖、麦芽糖及糖醇类(山梨醇和木糖醇)。
(二)脂肪乳剂
有长链脂肪酸(long-chain triglycerides,LCT)制剂(绿十字、因特利匹特),中长链脂肪酸(medium-chain triglycerides,MCT)/LCT制剂(力能、力保肪宁),单不饱和脂肪酸(monounsaturated fatty acids,MUFA)制剂(克林诺)、多不饱和脂肪酸(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s,PUFA)、n-3脂肪乳剂(尤文)及结构脂肪乳剂(SMOF);按浓度分为:10%、20%、30%;按剂型分为:100ml、250ml、500ml。
(三)肽类氨基酸制剂
支链氨基酸制剂、高支链复方氨基酸制剂(绿支安)、复方肾用氨基酸制剂(绿渗安、肾必安)、肝用氨基酸制剂(肝安)、平衡氨基酸制剂18aa(复合氨基酸、凡命、乐凡命、绿安)、谷氨酰胺制剂(力肽、Glamin)、糖类氨基酸(爱新生);按浓度分为:3%、5%、8.5%、10%、10.36%、11.4%、12%;按剂型分为:100ml、250ml、500ml。
(四)电解质单体
氯化钠制剂(0.9%、3%、10%)、10%氯化钾、10%葡萄糖酸钙、10%氯化钙、10%硫酸镁、5%碳酸氢钠、乳酸钠、有机磷(10%格利福斯甘油磷酸钠)。
(五)维生素单体
脂溶性维生素制剂含维生素(A、D、E、K)的维他利匹特;水溶性维生素含维生素(C、B 1、B 2、B 6、B 12)、叶酸、泛酸、生物素、烟酰胺的水乐维他和九维他。
(六)微量元素混合制剂
含铬、铁、钼、锌、碘、铜、锰、硒、氟的安达美,每支10ml。含钙、镁、铁、锌、碘、铜、锰、磷、氟、氯的哌达益儿。
三、肠外营养的注意事项
1.配制好的营养液在24小时内使用,暂不使用时置于4℃保存。
2.Knutsen等提出,氨基酸、葡萄糖、脂肪乳的容量比为2∶1∶1或2∶1∶0.5。氨基酸量应足够。
3.为了提高氨基酸的利用率,应与葡萄糖或脂肪乳剂并用。总容量大于1.5L。
4.混合液中葡萄糖的最终浓度应小于20%。
5.配制顺序:先将电解质、微量元素、胰岛素加入葡萄糖溶液中;将含磷酸盐的电解质加入氨基酸溶液中并与葡萄糖混合;最后将维生素加入脂肪乳中并与前两种混合。应避免将电解质、微量元素直接加入脂肪乳剂内,磷和钙不能直接混合。
6.配制需在层流装置的超净工作台上进行,一次完成,要不断摇动,使其混合均匀,充袋完毕时尽量挤出袋中存留的空气。
7.营养液中不得加入其他治疗药液。
8.用前必须详细检查,若发现瓶身有破裂、瓶盖松动、漏气、变色、发霉、沉淀、变质等异常现象及过期失效等情况时禁用。
9.若遇冷出现结晶,可将药液加热至60℃,并缓慢摇动,使结晶完全溶解再用。
10.开瓶后应一次用完,剩余药液不宜再用。
四、药代动力学
营养液的成分均为日常饮食中存在的营养要素,其体内吸收和代谢过程类似于食物。
五、常用肠外营养制剂(氨基酸制剂)
不同疾病对氨基酸的需求不同,如创伤、肝病、肾功能障碍时应分别增加谷氨酰胺、支链氨基酸及必需氨基酸。复方氨基酸注射液根据其作用和用途分为营养型与治疗型,治疗型复方氨基酸根据其特殊配方和临床用途又分为肝病用氨基酸、肾病用氨基酸、创伤用氨基酸制剂。
复方氨基酸的区别在于:①浓度;②含氮量;③氨基酸种类;④必需氨基酸与非必需氨基酸的比值(EAA/NEAA),支链氨基酸(BCAA含量);⑤是否含有葡萄糖和木糖醇;⑥无机盐种类和含量等。
复方氨基酸注射液(18AA)是指含有合成人体蛋白质所需的18种必需和非必需氨基酸,能维持营养不良患者的正氮平衡。其中用于补充营养的平衡型氨基酸制剂为18AA、18AA-Ⅰ、18AA-Ⅱ、18AA-Ⅲ、18AA-Ⅳ、18AA-Ⅴ;用于肾病氨基酸制剂为18AA-N;用于创伤的氨基酸制剂为18-B;小儿氨基酸注射液为小儿复方氨基酸注射液18AA-Ⅰ、18AA-Ⅱ。
(一)平衡型(营养型)氨基酸制剂
氨基酸是合成蛋白质和其他生物活性物质的底物。其中有8种氨基酸不能自身合成,必须体外补充,称为必需氨基酸;有些氨基酸在疾病时自身合成不足,需额外供给,称为条件必需氨基酸。肠外肠内营养学分会指南建议健康成人氨基酸基本需要量是0.8~1.0g/(kg•d),在严重分解代谢、明显蛋白质丢失或重度营养不良时需要适当增加补充量。如果没有特殊代谢限制,可选用含氨基酸种类完整的“平衡”型氨基酸溶液。对于需要肠外营养支持的重症患者,推荐在肠外营养配方中添加谷氨酰胺双肽。目前氨基酸注射液在临床上广泛应用。其主要组分是必需氨基酸(国家药典规定>40%),也含有非必需氨基酸。按含氨基酸种类分为3种、6种、9种、14种、15种、17种、18种、20种等;按含总氨基酸的浓度可分为3%~12%不等。
复方氨基酸注射液(compound amino acid injection,CAAI)
(1)复方氨基酸注射液(14AA):
本品为复方制剂,14种氨基酸配制而成的灭菌水溶液。
【适应证】用于大面积烧伤、创伤及严重感染等应激状态下肌肉分解代谢亢进、消化系统功能障碍、营养恶化及免疫功能下降患者的营养支持,以及用于手术后患者营养的改善。
【注意事项】①不宜与磺胺类药物、对氨基水杨酸配伍使用;②注射后剩余药液不能贮存再用;③本品遇冷能析出结晶,应微温溶解,待冷至37℃,溶液澄清后方可使用。如药液发生混浊、沉淀时不可再用。
【禁忌证】严重酸中毒和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慎用;尿毒症、肝性脑病及代谢障碍患者禁用。
【不良反应】输注过快或过浓时,可产生呕吐、发热等不良反应。由于含有抗氧化剂焦亚硫酸钠,因此偶可诱发过敏反应(尤其哮喘病人)。
【用法用量】①本品经中心静脉长时间应用时,应与葡萄糖(或脂肪乳)、维生素、电解质、微量元素等注射液联合应用,以期达到营养全面支持的目的。②本品经外周静脉应用时,可用等量5%葡萄糖注射液稀释后,缓慢滴注。③输注速度:外周静脉输注时,将药液稀释后,一般以30~40滴/分钟为宜;中心静脉输液时遵医嘱。④输注量应以患者的年龄、体重、营养状态、病情不同而定,一般成人每日250~1000ml(按氨基酸含量计算为0.5~1.5g/kg)。
【药理作用】由8种人体必需氨基酸和6种非必需氨基酸组成,含有人体合成蛋白时可利用的各种氨基酸。经静脉给药后可防止氮的丢失,纠正负氮平衡及减少蛋白质的消耗。
(2)复方氨基酸注射液(17AA):
本品为复方制剂,是由17种氨基酸和山梨醇配制而成的灭菌水溶液。
【适应证】用于手术、严重创伤、大面积烧伤引起的严重氨基酸缺乏,以及各种疾病引起的低蛋白血症。
【注意事项】①不宜与磺胺类药物、对氨基水杨酸配伍使用;②注射后剩余药液不能贮存再用;③本品遇冷能析出结晶,应微温溶解,待冷至37℃,溶液澄清后方可使用,如药液发生混浊、沉淀时不可再用。
【禁忌证】严重肝肾功能障碍者禁用。氮质血症、无尿、心力衰竭及酸中毒未纠正前禁用。
【不良反应】滴注速度过快可引起恶心、呕吐、头痛和气喘。
【用法用量】中心静脉插管或由周围静脉滴注。常用量:一日250~1000ml。成人滴速每分钟40滴,儿童、老人及重病者滴速宜更慢。应按年龄、病情和体重增减剂量。
【药理作用】含必需氨基酸与非必需氨基酸比(E/N)为1∶2.5,其中丙氨酸,脯氨酸含量较高,为创伤患者氨基酸代谢之必需。本品具有促进人体蛋白质代谢正常,纠正负氮平衡,补充蛋白质,加快伤口愈合的作用。
(3)复方氨基酸注射液(17AA-Ⅰ):
本品为复方制剂,是由17种氨基酸及山梨醇配制而成的灭菌水溶液。
【适应证】用于手术、严重创伤、大面积烧伤引起的严重氨基酸缺乏以及各种疾病引起的低蛋白血症。
【注意事项】①本品不宜与磺胺类药物、对氨基水杨酸配伍使用;②注射后剩余药液不能储存再用,用前必须详细检查药液,如发现瓶身破裂、漏气、变色、发霉、沉淀、变质等异常现象时禁用;③本品遇冷能析出结晶,应微温溶解,待冷至37℃,溶液澄清后方可使用,如药液发生混浊、沉淀时不可再用;④本品系盐酸盐,大量输入可能导致酸碱失衡,大量应用或并用电解质输液时,应注意电解质与酸碱平衡;⑤当本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用。
【禁忌证】①严重肝肾功能障碍者禁用;②氮质血症、无尿、心力衰竭及酸中毒未纠正前禁用。
【不良反应】滴注速度过快引起面部潮红、多汗、恶心、呕吐、头痛和气喘,有可能导致血栓性静脉炎。肝肾功能障碍者可导致高氮血症和血浆尿素氮升高。
【用法用量】中心静脉插管或静脉滴注。一日250~1000ml(1~4瓶);成人滴速每分钟40滴,儿童、老人及重病者滴速宜更慢。应按年龄、病情和体重增减剂量。
【药理作用】本品含必需氨基酸与非必需氨基酸比(E/N)为1∶2.5,具有促进人体蛋白质代谢正常,纠正负氮平衡,补充蛋白质,加快伤口愈合的作用。本品浓度较低,可避免对低营养低蛋白血症患者急速进行静脉内营养可能引起的并发症。
(4)复方氨基酸注射液(18AA):
本品为复方制剂,在18种氨基酸的基础上添加亚硫酸氢钠和山梨醇制成。
【适应证】用于蛋白质摄入不足、吸收障碍等氨基酸不能满足机体代谢需要者;免疫功能下降,肝肾功能正常的低蛋白血症者;大面积烧伤、创伤、高分解代谢、蛋白大量丢失、负氮平衡以及改善术后患者的营养状况。
【注意事项】应严格控制滴注速度。本品系盐酸盐,大量输入或并用电解质输液时可致酸碱失衡。
【不良反应】本品可致疹样过敏反应。一旦发生应停止用药。偶有恶心、呕吐、胸闷、心悸、发冷、发热或头痛等。
【禁忌证】严重肝肾功能障碍、严重尿毒症及氨基酸代谢障碍者禁用。严重酸中毒、充血型心力衰竭者慎用。应用该药时,补钾应谨慎。
【用法用量】尽量经中心静脉输注,在没有条件时,可经周围静脉:成人一般每日250~750ml,缓慢静脉滴注。注射速度为每1小时约100ml(本品氨基酸10g),约25滴/分缓慢滴注。老年和重症患者更需缓慢滴注。从氨基酸的利用考虑,应与葡萄糖或脂肪乳剂并用。经中心静脉:成人500~750ml/d,按一般肠外营养支持的方法,与葡萄糖、脂肪乳剂及其他营养要素混合后输注(16~24小时连续使用),并应根据年龄、症状、体重等情况,按医嘱适当增减用量。
【药理作用】氨基酸在能量供给充足时,可进入细胞,参与蛋白质的合成代谢,获得正氮平衡,并生成酶类、激素、抗体、结构蛋白,促进组织愈合,恢复正常生理功能。
1)复方氨基酸注射液(18AA-Ⅰ):
本品为复方制剂,透明、无色或微黄,由18种氨基酸与钾、钠、钙、镁等无机盐配制而成的灭菌水溶液。18AA-Ⅰ在18种氨基酸的基础上添加了氯化钙、氯化钾、硫酸镁、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焦亚硫酸钠这些无机盐成分。其浓度为7%,渗透压为700 mosm/kg,pH为5.2。
【适应证】用于改善手术前后患者的营养状况和各种原因所致的低蛋白血症患者。
【注意事项】本品含60mmol/L的醋酸,大量应用或合并输入电解质时,应注意酸碱与电解质平衡。因加有葡萄糖呈高渗状态,经外周静脉滴注速度必须缓慢。
【不良反应】本品可致疹样过敏反应,一旦发生应停止用药。偶有恶心、呕吐、胸闷、心悸、发冷、发热或头痛等。
【禁忌证】严重肝肾功能障碍、严重尿毒症及对氨基酸代谢障碍者禁用。严重酸中毒、充血型心力衰竭者慎用。
【用法用量】周围静脉滴注时,成人250~750ml/d,缓慢静脉滴注。注射速度为氨基酸10g/h(本品100ml),25滴/分缓慢滴注。老人和重症患者更需缓慢滴注。经中心静脉输注时,成人500~750ml/d,按一般肠外营养支持的方法,与葡萄糖、脂肪乳剂及其他营养要素混合后经中心或周围静脉连续输注(16~24h连续使用),并根据年龄、症状、体重等情况,按医嘱适当增减用量。
【药理作用】在能量供给充足的情况下,氨基酸输液可进入组织细胞,参与蛋白质的合成代谢,获得正氮平衡,并生成酶类、激素、抗体、结构蛋白,促进组织愈合,恢复正常生理功能。
2)复方氨基酸注射液(18AA-Ⅱ):
本品为无色或微黄色的澄明液体。
【适应证】对于不能口服或经肠道补给营养,以及营养不能满足需要的患者,可静脉输注本品,以满足机体合成蛋白质的需要。
【注意事项】肝肾功能障碍者慎用。
【不良反应】个别患者可出现恶心、面部潮红、多汗。与所有高渗溶液一样,从外周静脉输注时(尤其是本品11.4%)可致血栓性静脉炎。本品输注过快或给肝肾功能障碍患者使用时,可致高氨血症和血浆尿素氮升高。由于含抗氧化剂焦亚硫酸钠,因此,偶有会诱发过敏反应(尤其是哮喘患者)。
【禁忌证】肝性脑病、无条件透析的尿毒症患者,以及对本品过敏者。
【用法用量】成人:根据患者的需要,输注500~1000ml/24h。按体重每日最大剂量:5%为50ml/(kg•d);8.5%为29ml/(kg•d);11.4%为23ml/(kg•d),约合0.4g氮/kg。一般剂量为0.15~0.2g氮/(kg•d)。新生儿和儿童:遵医嘱使用。本品5%与8.5%可经中心静脉或周围静脉输注,11.4%单独应用须经中心静脉输注,但与其他营养制剂混合使用也可经周围静脉输注。使用本品时输注速度应缓慢。一般本品5%1000ml适宜输注时间为5~7h,约35~50滴/分;本品8.5%或11.4%1000ml的适宜输注时间至少是8h,30~40滴/min。本品和脂肪乳注射液可通过Y形管混合后输入体内。两种输液通过同一输液管输入静脉时,可降低本品的渗透压,从而减少经周围静脉输注发生的血栓性静脉炎,同时应根据需要调整各溶液的滴速。为使氨基酸在体内被充分利用并合成蛋白质,同时给予足够的能量(如:脂肪输注射液和葡萄糖注射液)、适量的电解质和微量元素以及维生素。一般情况下推荐的非蛋白能量和氮之比为150∶1。
【药理作用】可提供完全、平衡的18种必需和非必需氨基酸,包括酪氨酸和胱氨酸,用以满足机体合成蛋白质的需要,改善氮平衡。
3)复方氨基酸注射液(18AA-Ⅲ):
本品为无色或几乎无色的澄明液体。主要成分为:18种氨基酸组成,半胱氨酸含量不少于标量的60%,其他各种氨基酸均应为标量的85%~115%。
【适应证】主要适用于完全肠外营养的蛋白质缺乏症,以及手术、烧伤等各种原因引起的严重蛋白质丢失者。
【注意事项】肝性脑病、严重肾衰竭、尿毒症及对氨基酸有代谢障碍者禁用。大量应用或并用电解质输液时,需注意电解质与酸碱平衡。外周静脉输注时,滴注速度必须缓慢。
【不良反应】本品可致疹样过敏反应,一旦发生应停止用药。偶有恶心、呕吐、胸闷、心悸、发冷、发热或头痛等。
【禁忌证】严重肝肾功能障碍、严重尿毒症患者和对氨基酸有代谢障碍的患者禁用。严重酸中毒、充血型心力衰竭患者慎用。
【用法用量】周围静脉输注时,成人250~750ml/d,缓慢静脉滴注。经中心静脉输注时,成人500~750ml/d,与葡萄糖、脂肪乳剂及其他营养要素混合后经中心静脉连续输注(24小时连续使用),并应根据年龄、症状、体重等情况,按医嘱适当增减用量。
【药理作用】氨基酸输液在能量供给充足的情况下,参与蛋白质的合成代谢,获得正氮平衡,并生成酶类、激素、抗体、结构蛋白,促进组织愈合,恢复正常生理功能。
4)复方氨基酸注射液(18AA-Ⅳ):
本品为无色或微黄色的澄明液体。含有葡萄糖,糖尿病患者应慎用。L-赖氨酸为醋酸盐;与其他不同其L-色氨酸为N-乙酰基。规格3.4%浓度250ml∶8.7g(总氨基酸); 500ml∶17.4g(总氨基酸)。
【适应证】①改善外科手术前后患者的营养状态;②适用于各种疾病所引起的营养不良,作为节氮疗法补充营养。
【注意事项】①因本品含有葡萄糖(7.5%),糖尿病患者应慎用;②用前必须详细检查药液,如发现瓶身有破裂、漏气、变色发霉变质等异常现象时,绝对不能使用;③本品开瓶后,药液应一次用完,剩余药液不能贮存再用。
【不良反应】输注速度过快时可产生恶心、呕吐、发热等症状;周围静脉滴注速度过快时偶可发生静脉炎,应加注意。
【禁忌证】有下列疾病的患者禁止使用:①肝性脑病或肝性脑病先兆的患者;②严重肾衰竭或尿毒症的患者;③对氨基酸有代谢障碍的患者。
【用法用量】静脉滴注:成人,一般一日500~1000ml;由周围静脉缓慢滴注。注射速度为每小时100~200ml。可根据年龄、症状、体重等情况按医嘱适当增减用量。
【药理作用】氨基酸是人体蛋白质合成的单体,也是合成其他组织的氮源,系维持生命的基本物质。葡萄糖是最符合人体生理需要的能量源,对危重患者有维持能量作用,与氨基酸一起输入后,葡萄糖有明显改善氨基酸代谢作用,提供蛋白质合成的能量,并抑制氨基酸异生糖原的浪费,促使氨基酸充分利用,因此18种氨基酸葡萄糖注射液比单独氨基酸注射液更为方便合理。
5)复方氨基酸注射液(18AA-Ⅴ):
该药所含木糖醇,能提高氨基酸利用率。对糖代谢无不良影响。但其输入量一日不得高于100g(相当于2000ml)。
【适应证】适用于完全肠外营养的蛋白质缺乏症,以及手术、烧伤等各种原因引起的严重蛋白质丢失的患者。
【注意事项】肝性脑病、严重肾衰竭、尿毒症及对氨基酸有代谢障碍的者禁用。大量应用或并用电解质输液时,需注意电解质与酸碱平衡。外周静脉输注时,滴注速度必须缓慢。
【不良反应】本品可致疹样过敏反应,一旦发生应停止用药。偶有恶心、呕吐、胸闷、心悸、发冷、发热或头痛等。
【禁忌证】严重肝肾功能障碍、严重尿毒症患者和对氨基酸有代谢障碍者禁用。严重酸中毒、充血型心力衰竭患者慎用。
【用法用量】周围静脉输注时,成人250~750ml/d,缓慢静脉滴注。经中心静脉输注时,成人500~750ml/d,与葡萄糖、脂肪乳剂及其他营养要素混合后经中心静脉连续输注(24小时连续使用),并应根据年龄、症状、体重等情况,按医嘱适当增减用量。
【药理作用】氨基酸输液在能量供给充足的情况下,参与蛋白质的合成代谢,获得正氮平衡,并生成酶类、激素、抗体、结构蛋白,促进组织愈合,恢复正常生理功能。
6)复方氨基酸注射液(18AA-Ⅶ)
【适应证】用于低蛋白血症、低营养状态、手术前后等状态时的氨基酸补充。
【注意事项】本品含60mEq/L的醋酸,大量应用,应注意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外周静脉输注时,因加有葡萄糖呈高渗状态,滴注速度必须缓慢。
【不良反应】本品可致疹样过敏反应,一旦发生应停止用药。偶有恶心、呕吐、胸闷、心悸、发冷、发热或头痛等。
【禁忌证】肝性脑病或有肝性脑病倾向、严重肾衰竭或尿毒病、对氨基酸有代谢障碍者。
【用法用量】周围静脉给药:通常为成人200~400ml/次,缓慢静脉滴注。每瓶输注时间不应少于120分钟(25滴/分)。用量可根据年龄、症状、体重适当增减。小儿、老人、危重患者应减慢。中心静脉给药:通常为成人400~800ml/d。本品可与糖类等混合,由中心静脉24小时持续滴注。根据年龄、症状、体重适当增减。
【药理作用】作为氨基酸补充剂,可调节氨平衡,并促进机体蛋白合成和创伤的愈合。
(二)非平衡(治疗型)型氨基酸
1.婴幼儿复方氨基酸
(1)小儿复方氨基酸注射液(18AA-Ⅰ)[pediatric compound amino acid injection(18 AA-Ⅰ)]:
本品为无色或微黄色的澄明液体。
【适应证】适用于小儿:因消化系统疾病,不能经胃肠摄取食物者;由各种疾病所引起的低蛋白血症者;严重创伤、烧伤及败血症等体内氮平衡失调者;难治性腹泻、吸收不良综合征;早产儿、低体重儿的肠外营养。
【注意事项】用前应仔细检查药液,如有混浊、生霉或瓶身漏气等切勿使用。药液应一次用完,剩余药液不可保存再用。
【不良反应】输注速度过快时,易产生心率加快、胃肠道反应及发热等。
【禁忌证】肝、肾功能损害和对氨基酸有代谢障碍的患儿。
【用法用量】本品经中心静脉长时间应用时,应与高渗葡萄糖(或葡萄糖和脂肪乳剂)、电解质、维生素、微量元素等联合应用,以期达到营养支持的目的。若经外周静脉应用,可用10%葡萄糖注射液稀释后缓慢滴注。输注速度:经外周静脉输注时,应先将药液稀释后,不少于16h/d,均匀滴注,部分静脉营养输注、中心静脉输注时遵医嘱。输注量应以小儿的年龄、体重、病情等不同而定,一般用量,开始时氨基酸15ml/(kg•d)(相当氨基酸约1g),以后递增至30ml/(kg•d)。
【药理作用】氨基酸具有特殊的作用,是构成人体蛋白和酶类的基本单位,是合成激素的原料,参与人体新陈代谢和各种生理功能。氨基酸在婴幼儿和成人体内有不同的代谢作用,婴幼儿体内苯丙氨酸羟化酶的活性低,易产生高苯丙氨酸血症;胱硫醚酶的活性低,易产生高蛋氨酸血症;组氨酸合成速度慢,易产生低组氨酸血症。因此,婴幼儿用氨基酸输液应降低苯丙氨酸、甲硫氨酸、甘氨酸的用量,增加半胱氨酸、酪氨酸、组氨酸用量,这样才能使血浆氨基酸谱保持正常。
本品适应婴幼儿代谢的特点,降低了苯丙氨酸、甲硫氨酸、甘氨酸的用量,增加半胱氨酸、组氨酸的用量,满足了小儿营养需要。
(2)小儿复方氨基酸注射液(18AA-Ⅱ)[paediatric compound amino acid injection(18 AA-Ⅱ)]
【适应证】早产儿、低体重儿及各种原因所致不能经口摄入蛋白质或摄入量不足的新生儿;各种创伤:如烧伤、外伤及手术后等高代谢状态的小儿;不能经口摄食或摄食不足的急、慢性营养不良患儿:如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急性坏死性胰腺炎、化疗药物反应等。
【注意事项】用前应仔细检查药液,如有混浊、生霉或瓶身漏气等切勿使用。药液应一次用完,剩余药液不可保存再用。本品遇冷可结晶析出,置40~50℃温水中使其溶解,放至体温后再用。
【不良反应】本品输注速度过快时,易产生心率加快、胃肠道反应及发热等。
【禁忌证】肝、肾功能损害和对氨基酸有代谢障碍的患儿。
【用法用量】35~50ml/kg,一日一次或遵医嘱。
2.肝病用氨基酸
(1)复方氨基酸注射液(3AA)[compound amino acid injection(3AA)]
【适应证】各种原因引起的肝性脑病、重症肝炎,以及肝硬化和慢性活动性肝炎。亦可用于肝胆外科手术前后。
【注意事项】应严格控制滴注速度。本品系盐酸盐,大量输入可能导致酸碱失衡。大量应用或并用电解质输液时,应注意电解质与酸碱平衡。用前必须详细检查药液。
【不良反应】本品可致疹样过敏反应,一旦发生应停止用药。偶有恶心、呕吐、胸闷、心悸、发冷、发热或头痛等。
【禁忌证】严重肝肾功能障碍、尿毒症及对氨基酸有代谢障碍者禁用。严重酸中毒和充血型心力衰竭者慎用。
【用法用量】静脉滴注250~500ml/d或用适量5%~10%葡萄糖注射液混合后缓慢滴注。不超过40滴/分。
【药理作用】氨基酸输液在能量供给充足的情况下,可进入组织细胞,参与蛋白质的合成代谢,获得正氮平衡,并生成酶类、激素、抗体、结构蛋白,促进组织愈合,恢复正常生理功能。
(2)复方氨基酸注射液(6AA)[compound amino acid injection(6AA)]
【适应证】可用于肝性脑病、慢性迁延性肝炎、慢性活动性肝炎及亚急性与慢性重型肝炎引起的氨基酸代谢紊乱。
【注意事项】①使用前应检查药液,如有混浊,包装破裂等切勿使用。输注后剩余药液切勿保留,不能再用。②有高度食管和胃底静脉曲张时,输入量不宜过多,速度一定保持在每分钟40滴以下,以免静脉压力过高而致破裂出血。③高度腹水、胸腔积液时,应注意水的平衡,避免输入量过多。④本品不加稀释或输注速度过快时可引起患者胸闷、恶心、呕吐,甚至引起呼吸、循环衰竭,故输注速度宜慢。⑤本品遇冷易析出结晶,可微温溶解后再使用。⑥非肝病使用氨基酸时要注意肝功能和精神症状的出现。⑦使用本品时,应注意水和电解质平衡。
【不良反应】输注速度过快可引起恶心、呕吐、头痛和发热等反应,尤其危重和老年患者多见;反复应用,当再次使用时可引起过敏反应,临床表现为发热、恶心、呕吐、低血压、少尿、胸闷、呼吸急促、口唇发绀、腹泻及皮疹;严重者可致过敏性休克,发生率低,但较难纠正。
【禁忌证】严重肝肾功能障碍、尿毒症及对氨基酸有代谢障碍者禁用。严重酸中毒和充血型心力衰竭患者慎用。
【用法用量】静脉滴注。对紧急或危重患者,每日2次,每次1瓶,同时与等量10%葡萄糖稀释后缓慢静脉滴注,每分钟不超过40滴,病情改善后每天1瓶,连用1周为一疗程;对于其他肝病引起的氨基酸代谢紊乱者,每日1次,每次1瓶,加等量10%葡萄糖注射液缓慢静脉滴注。
【药理作用】主要含亮氨酸、异亮氨酸、缬氨酸3种支链氨基酸。①缬氨酸、亮氨酸及异亮氨酸为支链氨基酸,进入体内后能纠正血浆中支链氨基酸和芳香氨基酸失衡,防止因脑内芳香氨基酸浓度过高引起的肝性脑病。②能促进蛋白质合成和减少蛋白质分解,有利于肝细胞的再生和修复,并可改善低蛋白血症。③直接在肌肉、脂肪、心、脑等组织代谢,产生能量供机体利用。本品除支链氨基酸为主外,再加上精氨酸、谷氨酸及门天冬氨酸,可以加强去氨作用。此外,肝功能障碍时,补充本类氨基酸有利于肝组织的修复和肝细胞的再生,降低血浆非蛋白氮和尿素氮的含量,保持氮的正平衡。毒理:本品毒性尚不明确,家兔每日一次,每次10ml/kg静脉注射,连续17~28天,实验兔一般状态、血象、血液生化测定、肝、肾功能检查,均无异常改变。
(3)氨基酸注射液-800(14 amino acid injection-800)
【适应证】主要用于肝硬化、肝炎、肝性脑病,以及肝功能障碍的蛋白营养缺乏症。
【注意事项】应严防微生物的污染,如发现外观异常时,则不得使用。对启用后留存的残留液不宜再用。冬季使用时,需将本品加温至接近正常体温后输注。应用时要注意加强钠、氯量的监测。
【不良反应】滴注过快可引起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对年老及危重患者尤应注意。
【禁忌证】氨基酸代谢失调,心、肾功能障碍者禁用。
【用法用量】静脉滴注:每次250ml,每日2次,与等量10%葡萄糖注射液串联后作缓慢滴注(每分钟不宜超过3ml)。如疗效显著者(完全清醒),后阶段剂量可减半。疗程一般为10~15日。中心静脉滴注:每日量以每千克体重0.68~0.87g计,成人剂量相当于每日500~750ml,与25%~50%高渗葡萄糖注射液等量混匀后,经中心静脉缓慢滴注,滴速不得超过40滴/分。
(4)复方氨基酸注射液(17AA-H)[compound amino acids injection(17AA-H)]:
为无色或几乎无色的澄明液体
【适应证】肝性脑病(亚临床、Ⅰ级、Ⅱ级)和高氨血症。
【注意事项】重度酸中毒和充血性心功能衰竭者慎用。复方氨基酸注射液(17AA-H)中含100mEq/L的醋酸根离子,大量给药或与电解质并用时应注意电解质的平衡。给予复方氨基酸注射液(17AA-H)可能会引起血氨浓度上升,若同时出现精神、神经症状的恶化,必须终止给药,或改用其他方法。
【不良反应】过敏:罕见发疹样过敏反应,如发生应终止给药。消化系统:偶见恶心、呕吐症状。循环系统:偶见胸部不适、心悸等症状。糖代谢:偶见低血糖症状。大量快速给药可引起酸中毒。偶见一过性血氨升高。其他:偶见乏力、头晕、畏寒、发热、发汗、给药部位疼痛等。
【禁忌证】严重肾功能障碍或非肝功能障碍导致的氨基酸代谢异常者禁用。
【用法用量】通常,成人1日1次,500ml/次,静脉输注时间不应少于180min(45~55滴/分)。用量可根据年龄、症状和体重适当增减。
【药理作用】含必需氨基酸与非必需氨基酸比(E/N)为1∶25,其中丙氨酸、脯氨酸含量较高,为创伤患者氨基酸代谢之必需。复方氨基酸注射液(17AA-H)具有促进人体蛋白质代谢正常,纠正负氮平衡,补充蛋白质,加快伤口愈合的作用。
(5)复方氨基酸注射液(20AA)(Aminoplasmal-Hepa 10%)
【适应证】预防和治疗肝性脑病;肝病或肝性脑病急性期的静脉营养;其他原因引起的营养不良。
【注意事项】应严格控制滴注速度。本品系盐酸盐,大量输入可能导致酸碱失衡。大量应用或并用电解质输液时,应注意电解质与酸碱平衡。用前必须详细检查药液。
【不良反应】本品可致疹样过敏反应,一旦发生应停止用药。偶有恶心、呕吐、胸闷、心悸、发冷、发热或头痛等。
【禁忌证】严重肝肾功能障碍、尿毒症及对氨基酸有代谢障碍者禁用。严重酸中毒和充血型心力衰竭患者慎用。
【用法用量】成人:根据患者需要,可输注本品500~2000ml/24h。按体重每日最大剂量:5%为50ml/(kg•d);8.5%为29ml/kg/d;11.4%为23ml/kg/d,约合输入0.4g氮/(kg•d)。一般剂量为输入0.15~0.2g氮/(kg•d)。新生儿和儿童:遵医嘱使用。本品5%与8.5%可经中心静脉或周围静脉输注,11.4%单独使用须经中心静脉输注,或与其他营养制剂混合使用,也可经周围静脉输注。使用本品时输注速度应缓慢。一般5%1000ml的适宜输注时间为5~7小时,约35~50滴/分;8.5%或11.4%1000ml的适宜输注时间为至少8小时,约30~40滴/分。本品和脂肪乳剂通用,可通过Y形管混合后输入体内。两种输液通过同一输液管输入静脉时,可降低本品的渗透压,从而减少经周围静脉输注而可能发生的血栓性静脉炎,同时应根据需要调整滴速。为使氨基酸在体内充分利用合成蛋白质,应同时给予足够的能量(脂肪乳和葡萄糖)、适量电解质、微量元素,以及维生素。一般情况下推荐的非蛋白能量和氮之比为150∶1。
【药理作用】在能量供给充足的情况下,氨基酸可进入组织细胞,参与蛋白质的合成代谢,获得正氮平衡,并生成酶类、激素、抗体、结构蛋白,促进组织愈合,恢复正常生理功能。
(6)复方氨基酸注射液(15-HBC)[compound amio acid injection(15-HBC)]
【适应证】免疫调节剂。本品适用于慢性丙型肝炎的治疗。患者年龄须在18岁以上,并患有代偿性肝脏疾病。现认为慢性丙型肝炎的理想治疗是本品和利巴韦林合用。
【注意事项】严重酸中毒和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慎用。使用时特别注意滴速,15~20滴/分。若滴速过快,偶有恶心、呕吐、发热、头痛时,应立即减慢给药速度或暂停给药。本品遇冷可能有结晶析出,宜微温热溶解后再用。贮藏时请勿横卧倒置。若发现瓶身瓶口有细微裂痕、封口松动、溶液混浊有异物等不能使用。药液启封后,应立即使用,如有剩余,切勿再用。氨基酸代谢障碍者禁用。
【不良反应】输注过快或过浓时,可产生呕吐、发热、头痛等不良反应。由于含有抗氧化剂焦亚硫酸钠,因此偶可诱发过敏反应(尤其哮喘患者)。
【禁忌证】①使用时应监测肝功能,肝功能明显异常时慎用;严重肝、肾功能损害的患者禁用。②使用前应仔细检查药液,如有药液混浊、生霉、瓶身和瓶口破裂、封口松动漏气等情况时切勿使用。③药液应一次用完,剩余药液不可再用。④本品遇冷析出结晶,用前可浸泡于40~50℃温水中使其溶解,放至体温后再用。
【用法用量】①本品经中心静脉长时间应用时,应与葡萄糖(或脂肪乳)、维生素、电解质、微量元素等注射液联合应用,以期达到营养全面支持的目的。②本品经外周静脉应用时,可用等量5%葡萄糖注射液稀释后,缓慢滴注。③输注速度:外周静脉输注时,将药液稀释后,一般以30~40滴/分为宜;中心静脉输液时遵医嘱。④输注量应以患者的年龄、体重、营养状态、病情不同而定,一般成人每日250~1000ml(按氨基酸含量计算为0.5~1.5g/kg)。
【药理作用】氨基酸是构成人体蛋白和酶类的基本单位,是合成激素的原料,参与人体新陈代谢和各种生理功能,在生命中显示特殊的作用。
3.肾病用氨基酸
(1)复方氨基酸注射液[compound amino acid injection(9AA)]
【适应证】用于急性和慢性肾功能障碍患者的肠外营养;大手术、外伤或脓毒血症引起的严重肾衰竭,以及急性和慢性肾衰竭。
【注意事项】凡用本品的患者,均应低蛋白、高能量饮食。能量摄入应为2000kcal/d以上,如饮食摄入量达不到此值,应给予葡萄糖补充,否则本品进入体内转变为能量,而不能合成蛋白。应严格控制给药速度,不超过15滴/分。应用时,应监测血糖、血清白蛋白、肾功能、肝功能、电解质、二氧化碳结合力、血钙、血磷等,必要时检查血镁和血氨。如出现异常,应注意纠正。注意水平衡,防止血容量不足或过多。尿毒症患者宜在补充葡萄糖的同时,给予少量胰岛素,糖尿病患者应补给适量胰岛素,以防出现高血糖。尿毒症性心包炎等。
【不良反应】本品可致疹样过敏反应,一旦发生应停止用药。偶有恶心、呕吐、胸闷、心悸、发冷、发热或头痛等。
【禁忌证】严重肝肾功能障碍、严重尿毒症患者及对氨基酸有代谢障碍的患者禁用。严重酸中毒、充血型心力衰竭患者慎用。
【用法用量】静脉滴注:成人250~500ml/d,缓慢滴注。小儿用量遵医嘱。进行透析的急、慢性肾衰竭者1000ml/d,最大剂量不超过1500ml。滴速不超过15滴/分。
【药理作用】可补充体内必需氨基酸,使蛋白质合成显著增加而改善营养状况。慢性肾衰时,体内大多数血浆必需氨基酸浓度下降,而非必需氨基酸浓度正常或升高。本品可使下降的必需氨基酸血浆浓度恢复。如同时供给足够能量,可加强同化作用,使蛋白质无须作为能源被分解利用,不产生或极少产生氮的终末代谢产物,有利于减轻尿毒症症状。亦有降低血磷,纠正钙磷代谢紊乱。
(2)复方氨基酸注射液(18AA-N)[compound amino acids injection(18AA-N)]
即18AA-Ⅶ。
【适应证】用于急、慢性肾功能障碍患者的低蛋白血症、低营养状态及手术前后的氨基酸补充。
【注意事项】本品作为肾功能障碍患者的氮源时,可出现高氨血症、意识障碍,因此,在给予本品过程中,若患者出现对唤名和打招呼反应迟钝、自主动作或自主言语异常时,应立即停止给药。心脏、循环系统功能障碍、肝功能障碍或消化道出血患者,以及严重电解质失调或酸碱平衡失调患者慎用。对慢性肾功能障碍非透析患者,每给予本品200ml,在给药前应相应减少饮食蛋白量5~10g。有结晶析出时,应温热至50~60℃溶解后,放冷至接近体温后再使用。本品只用于不能经口摄取营养或摄取不足,需要给予非经口营养支持时使用。
【不良反应】过敏性:偶有全身瘙痒感,罕见发疹、全身荨麻疹等过敏性病状,此时应终止给药。消化系统:偶见恶心、呕吐、食欲缺乏等症状。循环系统:偶尔胸部不适、心悸等症状。大量快速给药可引起酸中毒。其他:偶见头痛、鼻寒和流涕、代谢性酸中毒、肌酐升高、GOT和GPT升高。另外,本品给药导致氨基酸过量时,偶见BUN升高。罕见畏寒、发热、热感、头部灼烧感、血管痛等症状。对非透析患者,本品可能引起血浆尿素氮升高和碳酸氢根下降,使用本品时须进行肾功能的监测。
【禁忌证】肝性脑病或有肝性脑病倾向者;高氨血症;先天性氨基酸代谢异常者。
【用法用量】慢性肾功能障碍:外周静脉给药通常成人200ml/d,缓慢滴注。根据年龄、症状和体重适当增减;透析时在透析结束前60~90分钟由透析回路的静脉一侧注入。使用本品时能量给予最好在1500kcal/d以上。中心静脉给药通常成人400ml/d,并根据年龄、症状和体重适当增减。急性肾功能障碍:通常为成人400ml/d,通过中心静脉持续滴注,并根据年龄、症状和体重适当增减。
【药理作用】急性或慢性肾功能障碍大白鼠和慢性肾功能障碍狗等动物模型,分别在低蛋白饮食治疗、TPN治疗,以及透析治疗时对本品的药效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本品对肾功能障碍的大白鼠和狗,通过改善肾功能障碍时氨基酸代谢和蛋白代谢而产生营养效果,未导致肾功能恶化、血氨升高以及肝内甘油三酯含量增加。
4.严重创伤、感染用氨基酸
(1)复方氨基酸注射液(15)[compound amio acid injection(15)]
【适应证】用于大面积烧伤、创伤及严重感染等应激状态下肌肉分解代谢亢进、消化系统功能障碍、营养恶化及免疫功能下降患者的营养支持;以及手术后患者营养的改善。
【注意事项】①使用时应监测肝功能,肝功能明显异常时慎用;严重肝、肾功能损害的患者禁用。②使用前应仔细检查药液,如有药液混浊、生霉、瓶身和瓶口破裂、封口松动漏气等情况时禁用。③药液应一次用完,剩余药液不可再用。④本品遇冷析出结晶,用前可浸泡于40~50℃温水中溶解,放至体温后再用。
【不良反应】输注过快或过浓时,可产生呕吐、发热等不良反应。由于含有抗氧化剂焦亚硫酸钠,因此偶可诱发过敏反应(尤其哮喘患者)。
【禁忌证】尿毒症、肝昏迷和氨基酸代谢障碍患者禁用。
【用法用量】①本品经中心静脉长时间应用时,应与葡萄糖(或脂肪乳)、维生素、电解质、微量元素等注射液联合应用,才能达到全面营养支持的目的。②本品经外周静脉应用时,可用等量5%葡萄糖注射液稀释后,缓慢滴注。③输注速度:经外周静脉输注,应先将药液稀释后,一般以30~40滴/分为宜;中心静脉输液时遵医嘱。④输注量应以患者的年龄、体重、营养状态、病情不同而定,一般成人每日250~1000ml(按氨基酸含量计算为0.5~1.5g/kg)。
【药理作用】氨基酸是构成人体蛋白和酶类的基本单位,是合成激素的原料,参与人体新陈代谢和各种生理功能,在生命中显示特殊的作用。
(2)复方氨基酸注射液(15AA)[compound amio acid injection(15AA)]
【适应证】用于大面积烧伤、创伤、大手术后及严重感染等应激状态患者的营养支持。
【注意事项】严重酸中毒和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慎用。使用时特别注意滴速,15~20滴/分。若滴速过快,偶有恶心、呕吐、发热、头痛时,应立即减慢给药速度或暂停给药。本品遇冷可能有结晶析出,宜微温热溶解后再用。贮藏时请勿横卧倒置。若发现瓶身瓶口有细微裂痕、封口松动、溶液混浊有异物等禁用。药液启封后,应立即使用,如有剩余,切勿再用。氨基酸代谢障碍者禁用。
【不良反应】滴速过快偶可引起恶心、呕吐、发热、头痛,特别是肝病患者,应立即减慢滴速或暂停使用。
【禁忌证】尿毒症、肝昏迷和氨基酸代谢障碍患者禁用。
【用法用量】本品可与等量5%~10%葡萄糖注射液混合或与葡萄糖、脂肪乳、维生素、电解质、微量元素等注射液混合后联合应用,经中心静脉或外周静脉输注。
【药理作用】本品具有调整肝病患者的血浆氨基酸谱,升高支链氨基酸/芳香族氨基酸比值和营养作用,为肝病患者提供可耐受的氮源,提高蛋白质水平,促进肝功能恢复。
(3)丙氨酰谷氨酰胺(alanyl-glutamine)
【适应证】适用于需要补充谷氨酰胺患者的肠外营养,包括处于分解代谢和高代谢状况的患者。
【注意事项】本品使用过程中应监测患者的碱性磷酸酶(ALP)、丙氨酸转氨酶(ALT)、门冬氨酸转氨酶(AST)及酸碱平衡。对于代偿性肝功能障碍者,建议定期监测肝功能。将本品加入载体溶液时,必须保证它们具有可配伍性,保证混合过程是在洁净的环境中进行,还应保证溶液完全混匀。不要将其他药物加入混匀后的溶液中。本品加入其他成分后,不能再贮藏。
【不良反应】正确使用时,尚未发现不良反应。当本品输注速度过快时,将出现寒战、恶心、呕吐,出现这种情况应立即停药。
【禁忌证】严重肾功能障碍(肌酐清除率<25ml/min)或严重肝功能障碍者禁用。
【用法用量】本品是一种高浓度溶液,不可直接输注。在输注前,必须与可配伍的氨基酸溶液或含氨基酸的输液相混合,然后与载体溶液一起输注。1体积的本品应与至少5体积的载体溶液混合(例如:100ml本品应加入至少500ml载体溶液),混合液中本品的最大浓度不应超过3.5%。剂量根据分解代谢的程度和氨基酸的需要量而定。肠外营养供给氨基酸的最大剂量为2g/(kg•d),通过本品供给的丙氨酸和谷氨酰胺量应计算在内。通过本品供给的氨基酸量不应超过全部氨基酸供给量的20%。剂量:1.5~2.0ml/(kg•d)。
【药理作用】本品为肠道外营养的一个组成部分,N(2)-L-丙氨酰-L-谷氨酰胺可在体内分解为谷氨酰胺和丙氨酸,其特性可经肠外营养输液补充谷氨酰胺。本双肽分解释放出的氨基酸作为营养物质各自储存在身体的相应部位并随机体的需要进行代谢。对可能出现体内谷氨酰胺耗减的病症,可应用本品进行肠外营养。
(三)谷氨酰胺
规格:20g/瓶、10g/瓶。本品为高浓度溶液,注射前必须稀释。
谷氨酰胺是肌肉中最丰富的游离氨基酸,主要存在于骨骼肌中,约占人体游离氨基酸总量的60%。空腹血浆谷氨酰胺浓度为500~750μmol/L。谷氨酰胺不是必需氨基酸,它在人体内可由谷氨酸、缬氨酸、异亮氨酸合成。在疾病、营养状态不佳或高强度运动等应激状态下,机体对谷氨酰胺的需求量增加,以致自身合成不能满足需要。
谷氨酰胺的作用:为机体提供必需的氮源,促使肌细胞内蛋白质合成;通过细胞增容作用,促进肌细胞的生长和分化;刺激生长激素、胰岛素和睾酮的分泌,使机体处于合成状态。增加力量,提高耐力。运动期间,机体酸性代谢产物的增加使体液酸化。谷氨酰胺有产生碱基的潜力,因而减少酸性物质造成的运动能力的降低或疲劳。谷氨酰胺具有重要的免疫调节作用,它是淋巴细胞分泌、增殖及其功能维持所必需的。作为核酸生物合成的前体和主要能源,谷氨酰胺可促使淋巴细胞、巨噬细胞的有丝分裂和分化增殖,促进细胞因子TNF、IL-1等的产生和磷脂的mRNA合成。提供外源性谷氨酰胺可明显增加危重患者的淋巴细胞总数、T淋巴细胞和循环中CD4/CD8的比率,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参与谷胱甘肽合成。维持肠道屏障的结构及功能:谷氨酰胺是肠道黏膜细胞代谢必需的营养物质,对维持肠道黏膜上皮结构的完整性起着重要作用。尤其是在外伤、感染、疲劳等严重应激状态下,肠道黏膜上皮细胞内谷氨酰胺很快耗竭。当肠道缺乏食物、消化液等刺激或缺乏谷氨酰胺时,肠道黏膜萎缩、绒毛变稀、变短甚至脱落,隐窝变浅,肠黏膜通透性增加,肠道免疫功能受损。肠外途径提供谷氨酰胺均可有效地防止肠道黏膜萎缩,保持正常肠道黏膜重量、结构及蛋白质含量,增强肠道细胞活性,改善肠道免疫功能,减少肠道细菌及内毒素的易位。改善脑功能。提高机体的抗氧化能力。补充谷氨酰胺,可通过保持和增加组织细胞内的GSH的储备,而提高机体抗氧化能力,稳定细胞膜和蛋白质结构,保护肝、肺、肠道等重要器官及免疫细胞的功能,维持肾脏、胰腺、胆囊和肝脏的正常功能。谷氨酰胺强化的营养支持具有改善机体代谢、氮平衡、促进蛋白质合成、增加淋巴细胞总数的功能。谷氨酰胺可维持重症胰腺炎患者的肠道通透性,降低肠道细菌易位的发生,抑制炎性介质释放,减轻机体应激反应程度,缩短住院时间。及时适量地补充谷氨酰胺能有效地防止肌肉蛋白分解,并可通过细胞的水合作用,增加细胞的体积,促进肌肉增长。谷氨酰胺还是少数几种能促进生长激素释放的氨基酸之一。
【适应证】用于肠外营养,为接受肠外营养的患者提供谷氨酰胺。
【注意事项】使用时应监测患者碱性磷酸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和酸碱平衡。对于代偿性肝功能障碍的患者,建议定期监测肝功能。将本品加入载体溶液时,必须保证它们具有可配伍性、保证混合过程是在洁净的环境中进行,还应保证溶液完全混匀。不要将其他药物加入混匀后的溶液中。本品中加入其他成分后,不能再贮藏。
【不良反应】正确使用时,尚未发现不良反应。
【禁忌证】N(2)-L-丙氨酰-L-谷氨酰氨不能用于严重肾功能障碍(肌酐清除率<25ml/min)或严重肝功能障碍者。
【用法用量】用50~100ml注射用水溶解后,再与可配伍的氨基酸溶液或含有氨基酸的输液混合,与载体溶液一起输注。溶解后的N(2)-L-丙氨酰-L-谷氨酰胺应与至少五体积的载体溶液混合(例如:20g的本品用100ml注射用水溶解后应该加入至少500ml载体溶液),混合液中本品的最大浓度不应超过3.5%。剂量根据分解代谢的程度和氨基酸的需要量而定。每天供给氨基酸的最大剂量为2g/kg。通过本品供给的丙氨酸和谷氨酰胺量应计算在内,通过本品供给的氨基酸量不应超过全部氨基酸供给量的20%。一般剂量:0.3~0.4g N(2)-L-丙氨酰-L-谷氨酰胺/(kg•d)。每日最大剂量:0.4g/(kg•d)。加入载体溶液时,用量的调整:当氨基酸需要量为1.5g/(kg•d)时,其中1.2g氨基酸由载体溶液提供,0.3g氨基酸由注射用N(2)-L-丙氨酰-L-谷氨酰胺提供。当氨基酸需要量为2g/(kg•d)时,采用1.6g氨基酸由载体溶液提供,0.4g氨基酸由注射用N(2)-L-丙氨酰-L-谷氨酰胺提供。输注速度依载体溶液而定,但不应超过0.1g氨基酸/(kg•h)。本品连续使用时间不应超过三周。
【药理作用】N(2)-L-丙氨酰-L-谷氨酰胺可在体内分解为谷氨酰胺和丙氨酸使经肠外营养补充谷氨酰胺成为可能。双肽分解释放出的氨基酸作为营养物质各自储存在身体的相应部位,并随机体的需要进行代谢。对许多疾病应用肠外营养时,患者均可能出现体内谷氨酰胺的耗减,需补充N(2)-L-丙氨酰-L-谷氨酰胺。
(四)免疫球蛋白
免疫球蛋白(immunoglobulin,Ig)指具有抗体活性的动物蛋白。主要存在于血浆中,也见于其他体液、组织和一些分泌液中。人血浆内的免疫球蛋白大多数存在于丙种球蛋白(γ-球蛋白)中。免疫球蛋白可以分为IgG、IgA、IgM、IgD、IgE 5类。
制剂名:冻干静注人免疫球蛋白(pH 4)。为白色或灰白色疏松体,无融化迹象。重溶后为无色或淡黄色澄清液体,可带轻微乳光。
【适应证】①原发性免疫球蛋白缺乏症,如X连锁低免疫球蛋白血症,常见变异性免疫缺陷病,免疫球蛋白G亚型缺陷病等。②继发性免疫球蛋白缺陷病,如重症感染、新生儿败血症等。③自身免疫性疾病,如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川崎病。
【注意事项】本品专供静脉输注用。应单独输注,不得与其他药物混合。可用5%葡萄糖溶液稀释本品,但糖尿病患者慎用,严禁用含氯化钠溶液溶解本品。有严重酸碱代谢紊乱的患者慎用。
【不良反应】一般无不良反应,有时出现一过性头痛、心慌、恶心等,可能与输注速度过快或个体差异有关。在输注全过程,定期观察患者的一般情况和生命特征,必要时减慢或暂停输注,一般不需要特殊处理,24小时内即可自行恢复。
【禁忌证】对人免疫球蛋白过敏或有其他严重过敏史者。有抗IgA抗体的选择性IgA缺乏者。
【用法用量】以灭菌注射用水将制品溶解至IgG含量为5%。静脉滴注或以5%葡萄糖溶液稀释1~2倍作静脉滴注,开始滴注速度为1.0ml/min(约20滴/分)持续15分钟后若无不良反应,可逐渐加快速度,最快滴注速度不得超过3.0ml/min(约60滴/分)。
原发性免疫球蛋白缺乏或低下症:首次剂量:400mg/kg;维持剂量:200~400mg/kg,给药间隔时间视患者血清IgG水平和病情而定,一般每月一次。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400mg/(kg•d),连续5天,维持剂量每次400mg/kg,间隔时间视血小板计数和病情而定,一般每周一次。重症感染:200~300mg/(kg•d),连续2~3天。川崎病:发病10天内应用,儿童治疗剂量2.0g/kg,一次输注。
【药理作用】含有广谱抗病毒、细菌或其他病原体的IgG抗体,另外免疫球蛋白的独特型和独特型抗体能形成复杂的免疫网络,所以,具有免疫替代和免疫调节的双重治疗作用。经静脉输注后,能迅速提高受者血液中的IgG水平,增强机体的抗感染能力和免疫调节功能。
(五)白蛋白
本品为黄色或绿色至棕色略黏稠的澄清液体;不应有异物、混浊或沉淀。
制剂名:人血白蛋白。本品来源于健康人血浆,经两次60℃、10小时加热灭活病毒处理。辅料:辛酸钠,乙酰色氨酸。
【适应证】①失血创伤、烧伤引起的休克;②脑水肿、损伤引起的颅压升高;③肝硬化、肾病引起的水肿或腹水;④低蛋白血症的防治;⑤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⑥心肺分流术、烧伤、血液透析的辅助治疗和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
【注意事项】药液呈现混浊、沉淀、异物或瓶子有裂纹、瓶盖松动、过期失效等情况不可使用。输注过程中若有不适反应,应立即停用。有明显脱水者应同时补液。运输及贮存过程中严禁冻结。
【不良反应】可能产生过敏反应,若出现寒战、发热、颜面潮红、皮疹、恶心呕吐等症状,应立即停止输入。若输入过多、过快,极易引起血容量骤然增加,从而加重了心、肺负担。故心、肺、肾等病患者使用时应注意。
【禁忌证】对白蛋白有严重过敏者、高血压、急性心脏病、正常血容量及高血容量的心力衰竭患者、严重贫血患者及肾功能障碍者。
【用法用量】一般采用静脉滴注或静脉推注。为防止大量注射时机体组织脱水,可采用5%葡萄糖注射液或氯化钠注射液适当稀释后静脉滴注。滴注速度不超过2ml/min为宜,在开始15分钟,应特别注意速度缓慢,逐渐加速至上述速度。
严重烧伤或失血等所致休克,可直接注射本品5~10g,隔4~6小时重复。在治疗肾病、肝硬化等慢性白蛋白缺乏时,可注射本品5~10g/d,直至水肿消失,血清白蛋白含量恢复正常为止。
【药理作用】本品具有增加循环血容量和维持血浆渗透压的作用。用于失血、创伤、烧伤等引起的休克,脑水肿及大脑损伤所致的脑压增高,防治低蛋白血症、肝硬化或肾病引起的水肿和腹水。每5g白蛋白溶解后在维持机体内胶体渗透压方面,约相当于100ml血浆或200ml全血的功能。
(王昆华 郭世奎)
参考文献
1.胡志伟,李敏.谷氨酰胺对肠黏膜屏障的免疫调节.内蒙古医学杂志,2007,39(10):1236-1237.
2.Liu XY,Fang HX,Yu LP. Molecularly imprinted photonic polymer based on β-cyclodextrin for amino acid sensing. Talanta,2013,116:283-289.
3.Yue MX1,Xia XY,Li Y,et al. Treatment of hemorrhage of patients with coagulopathy after severe trauma with 20AA compound amino acidinjection and high-dose vitamin B6.Zhonghua Wei Zhong Bing Ji Jiu Yi Xue,2013,25(5):310.
4.GocˇS,Jankovic'M. Evaluation of molecular species of prostate-specific antigen complexed with immunoglobulin m in prostate cancer and 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 Dis Markers,2013,35(6):847-855.
5.Tuerlinckx D,Florkin B,Ferster A,et al. Pneumococcal antibody levels in children with PID receiving immunoglobulin. Pediatrics,2014,133(1):e154-e162.
6.Viljoen AJ,Kirsten CJ,Baker B,et al. The Role of Glutamine Oxoglutarate Aminotransferase and Glutamate Dehydrogenase in Nitrogen Metabolism in Mycobacterium bovis BCG. PLoS One,2013 ,8(12):e84452.
7.Price DR,Feng H,Baker JD,et al. Aphid amino acid transporter regulates glutamine supply to intracellular bacterial symbionts. Proc Natl Acad Sci USA,2014,111(1):320-325.
8.Hermes-Uliana C,Panizzon CP,Trevizan AR,et al. Is L-glutathione more effective than L-glutamine in preventing enteric diabetic neuropathy?Dig Dis Sci,2014,59(5):937-948.
9.Wernerman J. Role of glutamine supplementation in critically ill patients. Curr Opin Anaesthesiol,2008,21(2):155-159.
10.Li JY,Lu Y,Hu S,et al. Preventive effect of glutamine on intestinal barrier dysfunction induced by severe trauma. World J Gastroenterol,2002,8(1):168-171.
11.Coeffier M,Dechelotte P. The role of glutamine in intensive care unit patients:mechanisms of action and clinical outcome. Nutr Rev,2005,63(2):65-69.
12.Ziegler TR,Ogden LG,Singleton KD,et al. Parenteral glutamine increases serum heat shock protein 70 in critically ill patients. Intensive Care Med,2005,31(8):1079-1086.
13.Macario AJ,Conway de Macario E. Sick chaperones,cellular stress,and disease. N Engl J Med,2005,353(14):1489-1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