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湿 病
《内经》论湿,曾说: “因于湿,首如裹”;又说:“伤于湿者,下先受之”;又说:“地之湿气,感则害人皮肉筋脉”;又说:“湿胜则濡泻”。说明湿为六气之一,有天气和地气之分,感受致病,有在上、在下、在表、在里的不同,一般称作外湿和内湿。虽然没有提出具体治法,但在上在表者宜疏散发汗,在下在里者宜芳化渗利,意在言外。依据 《内经》的说法来研究 《金匮》,可将证候先作如下分类:
【在上】
“湿家病身疼发热,面黄而喘,头痛鼻塞而烦,其脉大,自能饮食,腹中和无病,病在头中寒湿故鼻塞,内(同纳)药鼻中则愈。”
【在表】
“太阳病,关节疼痛而烦,脉沉而细者,此名湿痹。”
“湿家身烦疼,可与麻黄加术汤发其汗为宜,慎不可以火攻之。”
“病者一身尽疼,发热日晡所剧者,名风湿。此病伤于汗出当风,或久伤取冷(贪凉的意思)所致也,可与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
“风湿脉浮,身重汗出恶风者,防己黄芪汤主之。”
“伤寒八九日,风湿相搏,身体烦疼,不能自转侧,不呕不渴,脉浮虚而涩者,桂枝附子汤主之。若大便坚,小便自利者,去桂加白术汤主之。”
“风湿相搏,骨节疼烦,掣痛不得屈伸,近之则痛剧,汗出短气,小便不利,恶风不欲去衣,或身微肿者,甘草附子汤主之。”
【在里】
“湿家之为病,一身尽疼,发热身色如熏黄也。”
再从治疗大法来分:
【正治】
“风湿相搏,一身尽疼痛,法当汗出而解。值天阴雨不止,医云此可发汗,汗之病不愈者何也?盖发其汗,汗大出者,但风气去,湿气在,是故不愈也。若治风湿者发其汗,但微微似欲出汗者,风湿俱去也。”
“湿痹之候,小便不利,大便反快,但当利其小便。”
【误治】
“湿家其人但头汗出,背强欲得被复向火,若下之早则哕,或胸满小便不利,舌上如胎者,以丹田有热,胸中有寒,渴欲得饮而不能饮,则口燥烦也。”
“湿家下之,额上汗出,微喘小便利者死,若下利不止者亦死。”
很明显,《金匮》所载湿病,表症占极大比重,也就是偏重在外湿方面。外湿之伤于上者,即感受雾露之邪,晓行雾中,往往头胀鼻塞,内服辛夷消风散(辛夷、细辛、藁本、白芷、防风、川芎、升麻、甘草、木通)甚效。仲景但云纳药鼻中,并不出方,可能也是辛散一类的药物,查 《千金方》有鼻塞脑冷方(用辛夷、细辛、通草、甘遂、桂心、芎、附子研末蜜丸,绵裹纳鼻中),又有鼻塞常流清涕方(用细辛、蜀椒、干姜、芎、吴萸、附子、桂心、皂角酒浸,再用猪膏煎熬,绵裹纳鼻中),可作参考。大概前人治鼻塞多取纳药法,故 《千金方》治鼻不利、鼻塞气息不通的共有八方,只有二方内服,一方灌滴,其余五方都为纳药。惟多数 《金匮》注家均引瓜蒂散,我以为其意义不大,提供讨论。
外湿伤表,和感冒风寒一样,先从皮毛而入,故仲景亦称太阳病。凡是外邪郁遏太阳经,都宜发汗,因以麻黄汤为主,但属湿邪而非单纯风寒,则又应采用白术(现在处方多用苍术)、薏苡等辅药。一般熟悉,发汗法只能用于表实症,不能用于表虚症,所以仲景所举六方性质并不相同,可分两大类,若干小目:
湿在里的,多有内脏病征,发黄仅其一例。身色如熏黄即阴黄症,亦即 《伤寒论》所说:“伤寒汗已,身目为黄,以寒湿在里不解”。仲景没有立方,柯韵伯认为可用五苓散,甚是。
湿症在临床上最为常见,中医也最善治疗。由于《金匮》有 “法当汗出而解”和 “但当利其小便”两句,多把发汗、利小便为治湿正法。诚然,湿在表者宜汗,所谓 “风能胜湿”,湿在里者宜利小便,所谓 “治湿不利小便,非其治也”。然而在里湿症上应该补充为:轻在上者宜化,蔻壳、陈皮之属;阻在中者宜燥,半夏、厚朴之属;停在下者宜利,泽泻、车前之属。又:湿为浊邪,宜佐芳香,藿香、佛手之属;湿易凝滞,宜佐理气,枳壳、木香之属;湿性阴寒,宜佐温药,桂枝、生姜之属。后世治湿的方剂众多,错综变化,大要不外乎此。至于湿与热合而成为湿热症,湿邪积聚而变作饮症或水症,不在本病范畴,又当别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