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温病经典应读
【条文】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肺主气属卫,心主血属营,辨营卫气血虽与伤寒同,若论治法,则与伤寒大异也。(1)
【出处】叶天士《温热论》
【释义】①上受:外邪由口鼻而入,侵犯人体;②逆传:邪不外解,则可由肺卫而内陷心包营分,因肺热内陷心营,为病情之急剧变化,病势重险,称为“逆传”。若上焦肺卫之邪,依次传入中焦阳明,称为“顺传”。
肺与心包同居上焦,主管全身卫气营血的运行。所谓“肺主气属卫,心主血属营”,即指此而言。由于在生理上卫气与肺相通,营血为心所主,因此在温病过程中,肺与心包病变必然要影响到卫气营血的正常活动,而反映出表里深浅的不同病理变化。一般说,温邪犯肺病在卫分者,病情轻浅,传入气分者病情较重,逆传心包及病在营分者病情严重,深入血分则最为深重;温病为温邪上受所致,伤寒为感受风寒而成,两者病因性质完全不同,故初起治疗方法截然有异。
注:条文后括号内数字为原条文顺序编号(下同)。
【条文】盖伤寒之邪留恋在表,然后化热入里,温邪则热变最速。未传心包,邪尚在肺,肺主气,其合皮毛,故云在表。在表初用辛凉轻剂。挟风则加入薄荷、牛蒡之属,挟湿加芦根、滑石之流。或透风于热外,或渗湿于热下,不与热相搏,势必孤也。(2)
【出处】叶天士《温热论》
【释义】伤寒是外感寒邪所致,寒性阴凝,易伤阳气,化热较慢,所以初起邪恋在表,郁遏卫阳而呈现表寒见症,必待寒郁化热内传入里而转化成里热证候。温为阳邪,其性属热,热邪传变迅速,所以温邪在肺,每易逆传心包而致病情骤然加剧。温邪未传心包而尚在肺之际,其病多属表证,凡病邪在表,治疗总宜辛散之品透邪外达。因温为阳邪,故宜辛凉之剂以宣透肺卫邪热,温邪致病每易挟风邪或湿邪,而致风热相搏或湿与温合,风宜疏散,故挟风宜加透散之品,如薄荷、牛蒡之类,以使风从外解,湿宜分利,故挟湿宜加芦根、滑石等甘淡渗湿之品,以使湿从下泄。风邪外解,湿邪下泄,则温邪之势孤立,而病宜解除。
【条文】不尔,风夹温热而燥生,清窍必干,谓水主之气不能上荣,两阳相劫也。湿与温合,蒸郁而蒙蔽于上,清窍为之壅塞,浊邪害清也。其病有类伤寒,其验之之法,伤寒多有变证,温热虽久,在一经不移,以此为辨。(3)
【出处】叶天士《温热论》
【释义】如不按照上述的治疗原则,病情就会进一步发展。其中温热夹风的病证,由于热邪和风邪两种阳邪合在一起很容易化燥耗伤津液,津液不足就不能向上滋养头面清窍,会出现一些干燥的症状,这就是“两阳相劫”的后果。如湿邪与温邪相结合,湿热之气可以蒸郁向上蒙蔽头面清窍的阳气,出现诸如面色淡黄、神情呆钝、耳聋等症状,这就是“浊邪害清”的后果。这类疾病的初起与伤寒初起有类似之处,其分辨之处在于:伤寒证初起留恋在表,然后化热入里,传入少阳、阳明或传入三阴,而且随着病邪的传变,证候的性质也起了变化;由于湿性黏滞,转化较慢,临床往往有较长时间证情无显著的变化,故说“伤寒多有变证,温热虽久,在一经不移”,但这里所说“在一经不移”,仅是相对伤寒而言,为说明其传变缓慢的情况,而并非绝对之词。
【条文】大凡看法,卫之后方言气,营之后方言血。在卫汗之可也,到气才可清气,入营犹可透热转气,如犀角、玄参、羚羊角等物。入血就恐耗血动血,直须凉血散血,如生地、丹皮、阿胶、赤芍等物。否则前后不循缓急之法,虑其动手便错,反致慌张矣。(8)
【出处】叶天士《温热论》
【释义】温病发展过程,总的看法是:卫分之后到气分,营分之后到血分。邪在卫分的治法以汗法为主,即疏表透邪;病邪传入气分才可以清泄气分之邪热;病邪传人营分后才可以透达营分邪热到气分,如用犀角、玄参、羚羊角等清营药物配合一些轻清透邪的药物,即透热转气;邪热到了血分就会耗伤阴血,血液妄动而出血,必须治以凉血散血,如用生地、牡丹皮、阿胶、赤芍等药物。不这样的话,就是不按照病变的阶段、性质和缓急采取相应的治法,恐怕一用药就会出现错误,反而造成慌张的局面。
【条文】热病救阴犹易,通阳最难。救阴不在血,而在津与汗;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然较之杂证,则有不同也。(9)
【出处】叶天士《温热论》
【释义】温病过程中,使用滋阴之法的机会甚多,而运用通阳之法较少。滋养之品性偏寒凉,施治于邪热渐退,阴津耗伤之证,阴液尚宜恢复,故“热病救阴犹易”。通阳之法一般温病无须用到,只有在湿温病中才有应用的机会。由于湿热留连,气机郁阻,既不能过于寒凉清热,以致湿邪不去,气机更不能舒展,亦不能滥用温运、苦燥化湿,以致助热伤津之弊,所以说“通阳最难”。温病救阴的目的并不是在于滋补阴血,而在于生津养液与防汗泄过多而损津液;温病通阳的目的并不在运用温药温补阳气,而在于化气利湿通利小便,水道通调则湿邪可从小便而去。因此温病治疗中“救阴”与“通阳”的意义与杂病有所不同。
【条文】再论三焦不得从外解,必致成里结。里结于何?在阳明胃与肠也。亦须用下法,不可以气血之分,就不可下也。但伤寒邪热在里,劫烁津液,下之宜猛;此多湿邪内搏,下之宜轻。伤寒大便溏为邪已尽,不可再下;湿温病大便溏为邪未尽,必大便硬,慎不可再攻也,以粪燥为无湿矣。(10)
【出处】叶天士《温热论》
【释义】再讨论一种三焦湿热之邪不能外解而形成里结的情况,里结在何处呢?是在阳明胃和肠。这时的治疗也应用通下之法,不能认为这是气分、血分的病变就不可以通下。《伤寒论》中所用的下法是针对邪热与燥屎结于肠腑,津液大量耗伤,所以攻下应力量较猛;这类病证属湿热与肠内积滞胶结肠腑,多见于湿温病,所用的通下力量应轻一些。前者在使用下法后,如大便已溏,提示病邪已祛,不可以再用下法;而湿温病出现大便溏是表示湿邪未尽,一定要大便转干而成形了,才提示湿邪已被清除,这时就不可以再用攻下之法了。
本节说明邪留三焦进一步发展而致里结阳明的治法,同时还对湿温与伤寒所用下法的区别进行了分析。
【条文】上燥治气,中燥增液,下燥治血。
【释义】“上燥治气”针对秋燥病初期,燥热郁闭肺气,燥伤肺之津液,治宜清热宣肺,甘寒滋润,调养肺之气阴;“中燥增液”针对郁滞在肺的燥热化火,移热于胃肠,导致胃肠津液耗损,治宜在清泄里热的同时,用甘凉濡润之品滋养胃肠的阴液;“下燥治血”针对病之后期,正虚邪盛,燥热化火传于下焦,耗损肝肾阴液,治宜滋养肝肾、填补真阴而奉养精血,此时当重用血肉有情之品。
【条文】湿热证,始恶寒,后但热不寒,汗出胸痞,舌白,口渴不引饮。(1)
自注:此条乃湿热证之提纲也。湿热病属阳明太阴经者居多,中气实则病在阳明,中气虚则病在太阴。(据《温热经纬》所辑)。
【出处】薛雪《湿热病篇》
【释义】湿温为湿热相兼之病,初起邪在于表,阳气为湿所遏,故感恶寒。同时,病者每有身热不扬、头痛身困等湿郁之象,与寒邪在表之证显有不同。胃为水谷之海,脾为湿土之脏,故湿温之邪最易侵犯脾胃,初起时邪尚在表,亦每多兼有胸脘痞闷、舌苔白腻、渴不欲饮等里湿证候。湿温初起可见恶寒,热势不甚,但后逐渐化热,热处湿中而留恋气分,其见症则为但热不寒、有汗不解,舌苔亦多由白腻而转为黄腻等。
【条文】湿热证,恶寒无汗,身重头痛,湿在表分。宜藿香、香薷、羌活、苍术皮、薄荷、牛蒡子等味。头不痛者,去羌活。(2)
【出处】薛雪《湿热病篇》
【释义】湿热病初起时,表现为恶寒、无汗、身体感到沉重、头痛等症状,这是湿邪伤表,卫阳被遏的结果。治疗当用藿香、香薷、羌活、苍术皮、薄荷、牛蒡子等药物,以宣透卫表、芳香化湿。其中羌活可祛风胜湿,如头不痛,提示不夹风邪,所以不必用羌活。此为湿邪伤表而尚未化热之候。
湿伤于表,卫阳为之所遏,故恶寒无汗。湿为阴邪,其性黏腻重着,气机被困,则头痛身重。湿邪在表,尚未化热,则性近于寒,故用芳香辛散之品,以化湿而透邪向外。
【条文】湿热证,恶寒发热,身重,关节疼痛,湿在肌肉,不为汗解。宜滑石、大豆黄卷、茯苓皮、苍术皮、藿香叶、鲜荷叶、白通草、桔梗等味。不恶寒者,去苍术皮。(3)
【出处】薛雪《湿热病篇》
【释义】湿热病初起时,表现为恶寒发热、身体沉重、关节疼痛,这是湿热之邪犯于肌表,因湿属阴邪,所以即使有汗,这些症状也不能解除,由于湿邪已有化热之象,所以治疗当用滑石、大豆黄卷、茯苓皮、苍术皮、藿香叶、鲜荷叶、白通草、桔梗等药物,在宣表化湿的同时,兼清泄邪热,如无恶寒,提示卫表之湿不甚,可去苍术皮,以免过于温燥。
此为湿热伤表之候,故亦有恶寒、身重等症。而湿已化热,故见发热。脾主四肢肌肉,湿着肌肉,故身重关节疼痛。湿性黏滞,故热不为汗衰。前证湿为化热,故以藿香、鲜荷叶、苍术等芳香化湿;湿已化热,湿中蕴热,故用滑石、豆卷、茯苓皮、通草等淡渗之品以利湿泄热。
【条文】湿热证,数日后脘中微闷,知饥不食,湿邪蒙绕三焦。宜藿香叶、薄荷叶、鲜荷叶、枇杷叶、佩兰叶、芦尖、冬瓜仁等味。(9)
【出处】薛雪《湿热病篇》
【释义】湿热病经过一段时间后,已知饥饿,但胃脘部仍微闷而不能食,这是尚有余湿蒙绕在三焦,胃气未醒之故。治疗当用藿香叶、薄荷叶、鲜荷叶、枇杷叶、佩兰叶、芦尖、冬瓜仁等药物芳化余湿而醒胃气。
此为湿热余邪蒙蔽清阳,胃气未醒,故脘中微闷知饥,饿而不喜饮食。宜用轻清之品,轻开上焦气机,以藿香、薄荷、鲜荷叶、枇杷叶、佩兰、芦尖(王孟英认为是芦根)、冬瓜仁等,芳香化湿,轻清化浊,祛除余邪。
【条文】头痛恶寒,身重疼痛,舌白不渴,脉弦细而濡,面色淡黄,胸闷不饥,午后身热,状若阴虚,病难速已,名曰湿温。汗之则神昏耳聋,甚则目瞑不欲言,下之则洞泄,润之则病深不解。长夏深秋冬日同法,三仁汤主之。(上焦篇43)
【出处】吴瑭《温病条辨》
【释义】在发病之初,病人有头痛,恶寒,身体困重而疼痛,舌苔白腻,口不渴,脉象弦细而濡,面色淡黄,胸闷不适,没有饥饿感,午后发热较显著,与阴虚发热相类似。这种病难以很快治愈,称为湿温。对这种病的治疗,如果误用辛温发汗的方法,可导致神志昏蒙、耳聋、甚至两目闭合而不想说话;如果误用了攻下,可引起大便泻利不止;如果误用了滋润养阴,可导致病邪深痼而难以解除。对这种病证的治疗,不论发生于长夏、深秋,还是在冬天,都用同一治法,可用三仁汤治疗。
【条文】面目俱赤,语声重浊,呼吸俱粗,大便闭,小便涩,舌苔老黄,甚则黑有芒刺,但恶热,不恶寒,日晡益甚者,传至中焦,阳明温病也。脉浮洪躁甚者,白虎汤主之;脉沉数有力,甚则脉体反小而实者,大承气汤主之。暑温、湿温、温疟不在此例。(中焦篇1)
【出处】吴瑭《温病条辨》
【释义】温热之邪传入阳明气分,必然出现阳明里热亢盛见症。主要表现有颜面及眼白发红,说话声音重浊,呼气和吸气都很粗大,大便秘结不通,小便短赤不畅,舌苔呈老黄色,甚至色黑而粗糙起刺,但恶热不恶寒,热势到傍晚尤甚等。但具体分之,又有阳明经证和腑证的不同:阳明经证系阳明无形邪热亢盛,充斥表里,故其脉形浮洪燥甚,治疗当用白虎汤清之;阳明腑证系热邪与燥屎结于肠腑,故其脉形沉数有力,甚则小而实,治疗当用大承气汤下之。但攻下之法易耗阴伤正,用时宜慎。暑温、湿温、温疟不在这个范围内。
【条文】阳明温病,下之不通,其证有五:应下失下,正虚不能运药,不运药者死,新加黄龙汤主之。喘促不宁,痰涎壅滞,右寸实大,肺气不降者,宣白承气汤主之。左尺牢坚,小便赤痛,时烦渴甚,导赤承气汤主之。邪闭心包,神昏舌短,内窍不通,饮不解渴者,牛黄承气汤主之。津液不足,无水舟停者,间服增液,再不下者,增液承气汤主之。(中焦篇17)
【出处】吴瑭《温病条辨》
【释义】阳明温病,使用攻下法后大便仍然不通,其原因和病证大致有以下五种:一是原本应当用攻下法治疗的病证,因为没有及时攻下,导致机体正气严重损伤而不能运化吸收药力,所以投用的攻下方药不能产生作用,常常可造成死亡,应当用新加黄龙汤治疗。二是病人出现气急喘促,坐卧不安,喉中痰涎壅阻不畅,脉象见右寸实大,这种病证的原因是热结肠腑、肺气不能肃降,可用宣白承气汤治疗。三是脉象见左尺坚牢,并伴有小便色红赤,尿时涩痛,时常感到心烦口渴,此时宜投导赤承气汤治疗。四是由于热邪内阻心包、机窍堵闭不通,出现神志昏迷,舌短缩,口渴而饮水不能解渴,宜用牛黄承气汤治疗。五是因为肠道津液不足,大便的传送受到障碍而引起便秘,就像河道中无水致使船舶不能行驶一样,即所谓“无水舟停”。对这种情况可以先服增液汤,如果服后仍然不解大便,应以增液承气汤治疗。
【条文】脉缓身痛,舌淡黄而滑,渴不多饮,或竟不渴,汗出热解,继而复热。内不能运水谷之湿,外复感时令之湿,发表攻里,两不可施,误认伤寒,必转坏证。徒清热则湿不退,徒祛湿则热愈炽,黄芩滑石汤主之。(中焦篇63)
【出处】吴瑭《温病条辨》
【释义】湿温病过程中,出现脉缓,身体疼痛,舌苔淡黄而滑,口渴而饮水不多,或竟不觉口渴,发热、出汗后热势下降,但不久又再度发热。这是由于脾胃不能运化水谷而内生湿邪,同时又外感了时令的湿邪,内外湿邪相合致病。对于这种病证的治疗,既不能用解表法又不能用攻下法,如果误认为是伤寒而用解表攻里法治疗,必然转成难以治疗的坏证。如果单纯用清热法治疗,则湿邪不能祛除,如果只用祛湿法治疗,则热势必然更加炽烈,宜用黄芩滑石汤清热利湿治疗,气化则湿化,小便利则火腑通而热自清。
【条文】风温、温热、温疫、温毒、冬温,邪在阳明久羁,或已下,或未下,身热面赤,口干舌燥,甚则齿黑唇裂,脉沉实者,仍可下之;脉虚大,手足心热甚于手足背者,加减复脉汤主之。(下焦篇1)
【出处】吴瑭《温病条辨》
【释义】风温、温热、温疫、温毒、冬温等温病,邪热在中焦阳明阶段久留不解,无论已经使用下法或尚未运用下法,症状表现为身热不退,面部红赤,口中发干,舌体干燥少津,病情严重的还可见到牙齿焦黑,口唇干裂。若脉象沉实有力的,仍可运用下法治疗。若脉象虚大无力,手心和脚心部位的温度明显高于手背和脚背的,则应用加减复脉汤治疗。
温邪在中焦留连过久,阳明之热,未有不耗及少阴之阴的。此时里热亢盛,故见身热面赤;阴液耗伤,故见口干舌燥,甚则齿黑唇裂。若属热结在里,其脉沉实。此时治法,如审其后之处理。如果是邪热少而虚热多,中无粪结,而症见手足心热甚于手足背,脉虚大,就不可妄用下法,否则必竭其阴而速其死。必须以复脉汤为基本方,迅速复其真阴,能得阴复阳留,病人就可以得到挽救。
【条文】治外感如将(兵贵神速,机圆法活,去邪务尽,善后务细,盖早平一日,则人少受一日之害),治内伤如相(坐镇从容,神机默运,无功可言,无德可见,而人登寿域)。治上焦如羽(非轻不举),治中焦如衡(非平不安),治下焦如权(非重不沉)。(卷四·杂说)
【出处】吴瑭《温病条辨》
【释义】治疗上焦的病变,在用药时要如同羽毛那样(不用轻浮上升的药物就不能上举而达到在上的病位);治疗中焦的病变,所用药物要如同秤杆应保持平衡一样(如不能平衡就不能得到安定);治疗下焦的病变,在用药时如同秤上的砣一样(不用性质沉重的药物就不能直达在下的病位)。
邪在上焦,法取轻清,如桑菊、银翘、栀豉之类。不要操之过急,而用苦重之剂,过重反过病所。邪在中焦,邪势较盛,必须以祛邪为主,以削平其邪,如白虎、承气之类。同时中焦病尚多湿热为患,亦须清热化湿,以归于平,如王氏连朴饮之类。邪在下焦,此时肝肾真阴大伤,必须厚味滋填或介石重镇,如诸甲复脉、大小定风珠之类,以填补肝肾之阴或镇肝息风。